《外科心法要訣》~ 卷五 (1)
卷五 (1)
1. 卷五
2. 眼部
3. 眼胞菌毒
菌毒生於眼睫邊,如菌黃亮水疱圓,頭大蒂小漸垂出,脾濕鬱熱結凝堅。
【注】此證生於上下眼胞睫邊,初如菌形,頭大蒂小,黃亮水疱,或有頭小蒂大者,漸長垂出,堅凝不痛;有纏綿經年不愈者,以致目病。蓋眼胞屬脾,其經素有濕熱,思鬱氣結而生也。初起宜用清涼丸洗即消。
有經年皮厚,消之不應者,法當用軟綿紙蘸水潤眼皮菌毒處,少頃,用左手大指甲墊於患根,右手持鈹針尖頭齊根切下,血出不妨,即用翠云錠磨濃塗之,其血即止,內服涼膈清脾飲。忌海腥、煎炒。
清涼丸
當歸尾,石菖蒲,赤芍藥(各二錢),川黃連(生),地膚子,杏仁(生,各一錢),羌活(五分),膽礬(二分)
共研粗末,以大紅綢包之,如櫻桃大,甜滾水浸泡,乘熱蘸洗,勿見塵土。
【方歌】清涼丸內用川連,歸尾菖蒲芍膽礬,羌活杏仁地膚子,菌毒初起洗之痊。
翠云錠子
杭粉(五兩),銅綠,黃連(各一兩),輕粉(一錢)
共為細末,用糯米百粒,水一碗,煎半碗去米;再煎至三分,和藥作錠,陰乾。用時不磨令濃,以雞翎蘸塗患處。
【方歌】翠云錠子能止血,銅綠輕杭黃連強,共為細末和成錠,菌毒切後塗之良。
涼膈清脾飲
生地黃,連翹(去心),梔子(生研),薄荷,荊芥,防風,石膏,黃芩,赤芍(各一錢),甘草(生,五分)
水二盅,燈心二十根,煎八分,食遠服。
【方歌】涼膈清脾生地黃,連翹梔子薄荊防,石膏芩芍兼甘草,醫治菌毒服即康。
白話文:
眼胞菌毒是一種發生在眼睫毛邊緣的疾病,初期呈現像小菌菇一樣,黃亮的水泡,水泡頭大蒂小,逐漸下垂,質地堅硬,不痛。有些病程長達數年不癒,甚至引發其他眼疾。這是因為眼瞼屬脾經,脾經本身容易有濕熱,加上思慮過度、氣血鬱結就容易產生這種病症。
初期可以使用清涼丸清洗,就能痊癒。
如果病程較久,皮膚增厚,清洗無效,可以用濕潤的軟棉紙敷在患處,稍後用左手大拇指指甲墊在患處根部,右手持鈹針在根部將其切除,出血無妨,再用研磨成膏狀的翠雲錠塗抹止血,同時內服涼膈清脾飲。忌食海鮮和煎炸食物。
清涼丸的組成:當歸尾、石菖蒲、赤芍藥各二錢,川黃連(生)、地膚子、杏仁(生)各一錢,羌活五分,膽礬二分。將藥材研磨成粗粉,用紅布包成櫻桃大小,用熱水浸泡後,趁熱清洗患處,注意保持清潔,避免沾染灰塵。
翠雲錠的組成:杭白芷粉五兩,銅綠、黃連各一兩,輕粉一錢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一百粒糯米加一碗水煎至半碗,去米後再煎至三分之一碗,與藥粉混合製成藥錠,陰乾備用。使用時不用研磨,直接用雞毛蘸取藥膏塗抹患處。
涼膈清脾飲的組成:生地黃、連翹(去心)、梔子(生研)、薄荷、荊芥、防風、石膏、黃芩、赤芍各一錢,甘草(生)五分,水二盅,燈心草二十根,煎至八分,飯後服用。
4. 眼丹
眼丹眼胞上下生,紅熱腫痛軟偏風,焮熱紫硬偏於熱,荊防敗毒服有功。
【注】此證由脾胃濕熱,受風而成,紅腫疼痛。若腫軟下垂,不能視物者,偏於風盛也,浮腫易消;若焮紅色,紫堅硬者,偏於熱盛也,腫硬難消。初起俱宜荊防敗毒散散其風。口渴便燥者,宜內疏黃連湯瀉其熱;有日久消之不應者,宜服透膿散,膿熟針之。腫用如意金黃散洗之,潰用琥珀膏或白膏藥貼之。此證宜速潰,遲則潰深穿透眼胞,成漏難斂。
荊防敗毒散(見項部腦疽)
內疏黃連湯,如意金黃散,透膿散(俱見腫瘍門)
琥珀膏(見頭部發際瘡)
白膏(藥見潰瘍門)
白話文:
眼丹是指眼瞼紅腫熱痛的病症。紅腫、疼痛、柔軟,伴隨有風邪,則偏向風邪盛;紅腫發紫、堅硬,則偏向熱邪盛。風邪盛則腫脹柔軟下垂,視力受影響,腫脹容易消退;熱邪盛則腫脹堅硬,顏色發紫,消退困難。
初期都應該服用荊防敗毒散來驅散風邪。如果患者口渴、大便乾燥,則需服用內疏黃連湯來清熱;如果病情久治不愈,則應該服用透膿散使膿液成熟,然後用針挑破膿瘡。腫脹處可用如意金黃散清洗,潰爛後則使用琥珀膏或白膏藥敷貼。此病症應儘快使膿液排出,若延遲則可能深層潰爛,穿透眼瞼,形成難以癒合的廔管。
5. 針眼
針眼眼睫豆粒形,輕者洗消膿不成,甚則赤痛膿針愈,破後風侵浮腫生。
【注】此證生於眼皮毛睫間,由脾經風熱而成,形如豆粒有尖。初起輕者,宜用如意金黃散,鹽湯沖洗,膿不成即消矣。風熱甚者,色赤多痛,洗之不消,膿已成也,候熟針之,貼黃連膏。亦有破後邪風侵入瘡口,令人頭面浮腫、目赤澀痛者,外仍洗之,內服芎皮散即愈。
芎皮散
川芎(二兩),青皮(一兩)
共為末,每服二錢,菊花湯調服。
外以枯礬末,雞子清調敷腫處。
又用南星末,同生地黃搗膏,貼太陽穴自消。
【方歌】芎皮散內用川芎,青皮減半用最靈,為末菊花湯調服,醫治針眼自成功。
如意金黃散(見腫瘍門)
黃連膏(見鼻部鼻瘡內)
白話文:
針眼長在眼睫毛附近,像顆小小的豆子。輕微的針眼,清洗消毒後膿腫不會形成;嚴重的話,會又紅又痛,膿腫形成後需要用針挑破,挑破後如果受風,就會腫起來。
初期輕微的針眼,可以用如意金黃散和鹽水清洗,膿腫還沒形成就能消掉。如果風熱很盛,眼皮紅腫疼痛,清洗也沒用,表示膿腫已經形成,等膿腫成熟後就用針挑破,再貼上黃連膏。也有些針眼挑破後,邪風入侵傷口,導致頭面浮腫、眼睛紅腫疼痛,這時還是要清洗患處,並且內服芎皮散就能痊癒。
芎皮散的藥方:川芎二兩,青皮一兩,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菊花水送服。外用枯礬粉末和雞蛋清調勻,敷在腫脹的地方。也可以用南星粉末和生地黃搗成膏狀,貼在太陽穴,就能自行消腫。
芎皮散的口訣:內服芎皮散用川芎,青皮減半效果好,磨粉用菊花水送服,治療針眼效果妙。
如意金黃散和黃連膏的配方,請參考腫瘍門和鼻部鼻瘡的章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