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宏源

《外科心法要訣》~ 卷一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6)

1. 內消治法歌

內消表散有奇功,脈證俱實用最靈,脈證俱虛宜兼補,發渴便秘貴疏通。清熱解毒活氣血,更看部位屬何經,主治隨加引經藥,毒消肌肉自然平。

白話文:

內消表散有奇效,脈證俱實時最靈驗,脈證俱虛時宜兼補,發渴便祕時以疏通為主。清熱解毒活氣血,並要看毒在經絡的哪個部位,主治方面可加入引經藥,毒消後肌肉自然恢復正常。

【注】經云:發表不遠熱。又云:汗之則瘡已。故曰內消表散有奇功也。惟脈證俱實者,斯可用之。若脈證俱虛,便宜兼補,發渴便秘,須急疏行,不可概施表散之劑也。癰疽皆因氣血凝結,火毒太盛所致。故以清熱解毒,活氣活血為主。更宜詳看部位,屬何經絡,即用引經之藥以治之,則腫痛自消,肌肉自平矣。

白話文:

【註解】經書上說:發表治療不遠離熱證。又說:用汗法治療,瘡就會痊癒。所以說,內消外散治療方法有奇特功效,但只能用於脈象和證候都實證的患者,如果脈象和證候都虛證,應當在治療時補虛和發散同時兼顧。如果出現口渴便祕,則必須趕快疏通大便,不能概括地使用發散治療方法。癰疽都是由於氣血凝結,火毒太盛所導致的,所以治療以清熱解毒、活氣活血為主。更應仔細區分病變部位,屬於哪個經絡,然後採用引經藥物進行治療,腫痛也就會自然消退,肌肉也會自然平復。

2. 內托治法歌

已成不起更無膿,堅硬不赤或不疼,膿少清稀口不斂,大補氣血調衛榮,佐以祛毒行滯品,寒加溫熱禦寒風,腫消膿出腐肉脫,新生口斂內托功。

白話文:

  1. 治瘡口已經閉合,但腫脹堅硬,不紅、不痛或微痛;瘡口膿液稀少,口周皮膚不起皺褶;此時以大補氣血、調理衛氣營血為法,兼以祛毒行滯藥品;

  2. 寒證加用溫熱藥物,以禦寒邪;

  3. 腫消後,膿液引出,腐肉脫落,瘡口新生長出,口周皮膚恢復正常,由內託護,逐漸完成癒合過程。

【注】凡瘡腫已成,不能突起,亦難潰膿,或堅腫不赤而疼,或不疼,膿少清稀,瘡口不合,皆氣血虛也。宜以大補氣血,調和榮衛為君,祛毒為佐,加以辛香,行其鬱滯,加以溫熱,御其風寒,候膿出腫消,腐肉盡去,氣血充足,新肉自然生矣。

白話文:

凡是已經形成的瘡腫,不能突起,也不容易潰膿,或者堅硬腫脹但不發紅而疼痛,或者不疼痛,膿液少而清稀,瘡口不癒合,這些都是氣血虛弱的表現。 應該以大補氣血、調和營衛作為主要治療方法,祛除毒素作為輔助治療,再加入辛香之藥,行其鬱滯,加入溫熱之藥,抵禦風寒,等待膿液排出、腫脹消退、腐肉完全去除,氣血充足,新肉自然會生長出來。

3. 虛實治法歌

癰疽未膿灸最良,藥服托裡自安康,發熱惡寒身拘緊,無汗表散功最長。腫硬口乾二便秘,下利毒熱自然涼,焮痛熱盛煩躁渴,便和清熱自吉昌。內膿不出瘀肉塞,用刀開割法相當,軟漫無膿不腐潰,宜服溫補助生陽。潰後新肉如凍色,倍加溫熱自吉祥,大汗亡陽桂枝附,自汗肢厥四逆湯

白話文:

如果瘡腫還未化膿,最好的方法就是灸它。服用中藥調理身體,就能自然康復。如果發燒怕冷、身體僵硬,沒有汗液,那麼發散表邪的方法是最好的。腫脹堅硬、口乾舌燥、便祕,那麼瀉下毒熱,自然就會涼爽。疼痛熱盛、煩躁口渴,大便通暢,清熱就能吉利安康。內部膿液不出,瘀肉阻塞,用刀割開是最合適的方法。如果腫脹柔軟沒有膿液,不腐爛潰爛,那麼適合服溫補藥物來生助陽氣。潰爛後新肉像凍的顏色,加倍溫熱治療就會吉祥。大汗亡陽,服用桂枝附子湯;自汗肢冷,服用四逆湯。

脾虛潰後肌消瘦,膿水清稀面白黃,不眠發熱瘡口懈,食少作渴大便溏,宜服清補助脾劑,投方應證保無妨。

【注】凡治癰疽,不問陰陽表裡,日數遠近,但未見膿時,俱宜灸之。焮腫發熱脈浮者,宜用托裡之藥。若脈緊,發熱惡寒,遍身拘緊無汗者,宜用表散之藥。腫硬口乾,二便秘澀者,宜用下利之藥,以泄其毒。熱焮痛勢深,煩躁飲冷,口燥舌乾便和者,宜用清熱之藥。內膿不出,瘀肉堵塞瘡口者,用刀開割之。

白話文:

所有治療癰疽的方法,不論是陰陽還是表裡,時間遠近,只要膿還沒出現的時候,都適合用灸療。發紅腫、發燒、脈浮的人,應該用託裡藥物。如果脈緊,發燒怕冷,全身緊繃無汗的人,應該用表散藥物。腫硬、口乾、大便祕結的人,應該用下利藥物,以瀉毒。發熱紅腫、疼痛深層、煩躁、喝冷飲、口燥、舌乾、大便正常的,應該用清熱藥物。膿液沒有排出,瘀肉堵塞瘡口的情況,應以刀割開。

軟漫無膿,不腐潰者,陽虛也,助以溫補之劑以生其陽。潰後新肉生遲,如凍色者,肉冷肌寒也,宜倍加溫熱之藥。如大汗不止者,亡陽也,宜用桂枝、附子等藥。自汗肢厥者,宜用四逆湯。若潰後肌肉消瘦,膿水清稀,面色黃白者,脾虛也;不寐發熱者,虛火上炎也;瘡口懈大者,氣陷不固也;食少作渴,大便溏者,脾虛熱也,俱宜服清補助脾之藥。

白話文:

  1. 瘡口軟弱無力,沒有膿液,也不潰爛的,是陽氣虛弱造成的,應該服用溫補的藥物來生髮陽氣。

  2. 瘡口潰爛後,新肉生長緩慢,像是凍住的顏色,是肉冷肌寒造成的,應該加倍服用溫熱的藥物。

  3. 如果大汗不止,是陽氣喪失造成的,應該服用桂枝、附子等藥物。

  4. 自汗肢冷的,應該服用四逆湯。

  5. 如果瘡口潰爛後,肌肉消瘦,膿水清稀,面色黃白,是脾氣虛弱造成的;

  6. 不寐發熱,是虛火上炎造成的;

  7. 瘡口懈大,是氣陷不固造成的;

  8. 食慾不振,口渴,大便溏泄,是脾虛熱盛造成的,都應該服用清補脾胃的藥物。

4. 癰疽針法歌

取膿除瘜用鈹針,輕重疾徐在一心,皮薄針深傷好肉,肉厚針淺毒猶存。腫高且軟針四五,堅腫宜針六七分,腫平肉色全不變,此證當針寸許深。背腹肋脅生毒患,扁針斜入始全身,欲大開口針斜出,小開直出法須遵。氣虛先補針宜後,膿出證退效如神,用在十日半月後,使毒外出不傷人。又有不宜用針處,癭瘤冬月與骨筋。

白話文:

用鈹針挑出膿液和息肉,輕重緩急要精心掌握。如果皮膚薄,針刺太深,會傷到好肉;如果肉厚,針刺太淺,毒素還會殘留。對於腫脹高起而柔軟的,針刺四到五分;對於腫脹堅硬的,針刺六到七分;如果腫脹平服,膚色完全沒有變化,這種情況應該針刺一寸深。背部、腹部、肋部、腰部生出毒瘡,扁針斜著刺進去才能治癒全身。如果想讓瘡口大一些,針要斜著刺出來;如果想讓瘡口小一些,針要直著刺出來,這個方法一定要遵守。病人氣虛,要先補氣,然後再針刺。膿液流出來,病情消退,效果就像神一樣。用針要在十天半個月後,這樣才能讓毒素排出體外,不傷害人體。還有一些地方不宜用針刺,如冬天的癭瘤和骨筋。

【注】經云:癰氣之瘜者,當以針開除去之。又云:鈹針未如鋒銳,以取大膿。故曰取膿除瘜用鈹針也。其輕重疾徐,自有一定,在人心度量用之,不可亂施。蓋皮薄針深,反傷好肉,肉厚針淺,毒又難出。大抵腫高而軟者在肌肉,針四五分;腫下而堅者在筋脈,針六七分;腫平肉色不變者,附於骨也,宜針寸許;若毒生背腹肋脅等處,宜扁針斜入,以防透膜。針既透膿,視瘡口必有膿意如珠,斯時欲大開口,則將針斜出;欲小開口,則將針直出。

白話文:

中醫經典著作中記載:癰瘡的腫塊,應該用針刺開來消除它。又說:鈹針不如鋒利的針,用來提取大量的膿液。所以說,提取膿液、消除腫塊要用鈹針。針刺的輕重、快慢,自然有一定的標準,由人的心意來衡量、控制,不能亂用。因為皮膚薄,針刺得深,反而會損傷好的肌肉;肌肉厚,針刺得淺,毒素又難以排出。總的來說,腫脹高而柔軟的,在肌肉中,針刺四到五分;腫脹低而堅硬的,在筋脈中,針刺六到七分;腫脹平坦,肉色不變的,附著於骨頭上,宜針刺一寸左右。如果毒素生長在背部、腹部、肋骨、脅部等部位,宜用扁針斜著刺入,以防止刺穿膜。針刺膿液後,觀察瘡口 обязательно будут выделяться гнойные выделения, похожие на жемчужины. В этом случае, если нужно сделать большое отверстие, иглу вытаскивают наискосок, если нужно сделать маленькое отверстие, иглу вытаскивают прямо.

所謂逆而奪之,順而取之也。隨以棉紙捻蘸元珠膏度之,使膿會齊,二三時將捻取出,瘡口貼太乙膏,四圍敷烏龍膏。元氣虛者,必先補而後針,膿一出則諸證悉退。再者,用針自有其時,不可太早,亦不可太遲,如十日之間,瘡尚堅硬,用鈹針當頭點破。半月後不作膿腐者,用鈹針品字樣三孔開之,不問深淺,以知痛為住,隨用藥筒拔法拔之。

白話文:

所謂逆著去取,其實是順著去取。用棉花紙捻兒沾著元珠膏塗抹,使膿液聚集在一起,兩三小時後把捻兒取出來,瘡口貼上太乙膏,四周敷上烏龍膏。元氣虛的患者,一定要先補虛後才針灸、膿液一旦出來,各種症狀都會消除。另外,針灸也有適當的時機,不可太早,也不可太遲,如果十天內,瘡還很堅硬,用鋒利的針頭刺破。半個月後膿液、腐肉沒有出來,用鋒利的針品字形開三個孔,不管深淺,以知道疼痛為止,隨即用拔罐的方法拔出來。

又有不宜針者,如癭瘤、結核之類,肚臍骨節近筋之處,及冬月閉藏之時,皆在所禁也。

5. 癰疽砭法歌

癰疽腫赤走不定,赤遊丹毒紅絲疔,時毒瘀血壅盛證,砭石治法最宜行。只須刺皮無傷肉,瓷鋒對患最宜輕,毒血遇刺皆出盡,腫消紅散有奇功。

白話文:

癰疽腫脹發紅,腫脹處移動不定;紅斑、丹毒、紅絲疔,都是時令毒氣和瘀血旺盛的證候,用砭石治療最合適。只要刺入皮膚,不傷及肉,用瓷器鋒刃對患處輕輕刺,毒血遇到刺就會全部流出來,腫脹消退、紅斑散去,效果奇佳。

【注】凡癰疽紅腫色赤,遊走不定,及赤遊丹毒,紅絲疔走散,時毒瘀血壅盛等證,皆宜行砭石之法。然忌其太深,《內經》所謂刺皮無傷肉也。法用細瓷器擊碎,取有鋒芒者一塊,用箸一根,將頭劈開,夾而縛之,用二指輕捺箸梢,以瓷鋒對患處,懸寸許,再用重箸一根,頻擊箸頭,令毒血遇刺皆出,至次日腫未全消,再量行砭之,以腫消紅散為度。

白話文:

凡是癰疽紅腫、顏色鮮紅、移動不定,以及丹毒發作,紅色的瘡毒散開遊走,時毒瘀血壅盛等症狀,都適合使用砭石的方法治療。但是要避免刺得太深,《內經》說刺皮不傷肉。方法是用細瓷器擊碎,取有鋒芒的一塊,用一根筷子,將頭劈開,夾住砭石並綁起來,用兩根手指輕輕按壓筷子的末端,讓砭石的鋒芒對準患處,懸空一寸左右,再用另一根較重的筷子,頻頻敲擊筷子的頭部,使毒血遇刺全部排出。直到第二天腫脹沒有完全消退,再酌情行刺,以腫脹消退、紅腫散開為度。

6. 癰疽灸法歌

癰疽初起七日內,開結拔毒灸最宜,不痛灸至痛方止,瘡疼灸至不疼時。法以濕紙覆其上,干處先灸不宜遲,蒜灸黃蠟附子灸,豆豉蠐螬各用之。

白話文:

癰疽剛開始發作的七天之內,以刺破膿包排出毒素、灼燒火灸的方式治療最為合適,灼燒火灸直到感覺疼痛為止,膿瘡疼痛的時候則灼燒火灸到不疼痛為止。方法是用濕紙覆蓋在膿瘡上面,乾燥的地方要優先灼燒火灸,不要遲疑,可以使用大蒜灼燒火灸、黃蠟炮附子灼燒火灸,豆豉、蠐螬也都各有所用。

【注】凡癰疽初起,七日以前,開結拔毒,非灸不可。不痛者灸至知痛,瘡疼者灸至不疼。蓋著毒則不痛,至好肉則痛,必灸至知痛者,令火氣至好肉方止也。著皮肉未壞處則痛,著毒則不痛,必灸至不疼者,令火氣著毒方止也。法以紙蘸水滿覆患上,看紙先干處,即先灸之。

白話文:

凡是化膜生長初期,七天有菌,開刀治癒,不能用艾草緩和疼痛。不痛的地方,需要一直用火藥治療,直到痛起來了。而疼痛的地方,用火藥治療,到沒痛了,纔可以停止。原因是,火藥只能治療正常肉體,而不能治療有菌。而治療有菌必須有疼痛,所以需要一直用火藥,讓火藥穿透正常肉體,接近有菌。正常肉體的表面,如果沒有破裂,會疼痛。但是有菌就會感到不疼,所以需要一直用火藥,讓火藥穿透正常肉體,到沒有不疼的地方,纔可以停止。方法是,用紙水填充,浸泡病人,看到紙先幹的地方,就是需要先用火藥治療的地方。

但灸法貴於早施,如證起二、三日即灸,十證可全八九;四、五日灸者,十證可全六七;六、七日灸者,十證可全四五,愈早愈妙。其法不一,有隔蒜灸者,有當肉灸者,有用黃蠟灸者,有用附子灸、豆豉灸、蠐螬灸者。一壯灸至百壯,以效為度。至艾壯之大小,則量瘡勢以定之。

白話文:

但艾灸療法重要的是要早施,如果症狀出現二、三日就艾灸,十個症證可以痊癒八、九個;四、五日才艾灸的,十個症證可治癒六、七個;六、七日才艾灸的,十個症證可治癒四、五個,愈早艾灸效果愈好。艾灸的方法不一,有隔著蒜灸的,有直接接觸皮膚灸的,有用黃蠟灸的,有用附子灸、豆豉灸、蠐螬灸的。一壯灸到百壯,以效果為準。至於艾壯的大小,則按瘡勢來決定。

然灸有應忌者,如腎俞發不宜灸,恐消腎液;手指不宜灸,因皮肉澆薄,恐皮裂肉胬。至於頭乃諸陽之首,諸書俱云禁灸,若誤灸逼毒入里,令人痰喘上湧,反加大腫。然遇純陰下陷之證,必當灸之,不灸則不能回陽。若半陰半陽之證,則仍當禁而不灸。

白話文:

然而,在灸法上有一些禁忌。比如腎俞穴發炎不適合灸,以免損耗腎液;手指也不適合灸,因為皮肉薄弱,恐怕會皮膚開裂、肌肉潰爛。至於頭部是諸陽之首,所有書籍都說禁止灸。如果誤灸,毒氣會侵入體內,導致痰喘上湧,反而加劇腫脹。但是,如果遇到純陰下陷的病證,就必須灸,否則就無法回陽。若是半陰半陽的病證,則仍然應該禁止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