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宏源

《外科心法要訣》~ 卷七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 (6)

1. 肝癰

肝癰憤鬱氣逆成,期門穴腫更兼疼,臥驚胠滿尿不利,清肝滋腎即成功。

白話文:

肝臟因為憤怒和鬱結導致氣機逆亂而形成疾病,期門穴處會腫脹並且伴有疼痛,病人會感到側臥時胸部脹滿、小便不暢,治療上應該清瀉肝火滋養腎水就可以痊癒。

【注】此證始發期門穴,必隱痛微腫,令人兩胠脹滿脅痛,側臥則驚,便尿艱難,由憤鬱氣逆而成。初服復元通氣散,次服柴胡清肝湯;痛脹已止,宜服六味地黃丸;脾虛食少,則佐以八珍湯,滋腎補脾,治之取效。禁用溫補、針灸。

白話文:

這個證候最初發作於期門穴,一定有隱隱的疼痛和輕微的腫脹,讓人兩脅脹滿、脅部疼痛,側臥就會受驚醒來,大小便困難,是由於憤怒鬱結,氣機逆亂而造成的。一開始服用復元通氣散,接著服用柴胡清肝湯;疼痛和腫脹已經停止,應該服用六味地黃丸;脾胃虛弱,食慾不振,就佐以八珍湯,滋補腎臟和脾胃,治療起來就能收到效果。不能使用溫補藥物,也不能使用針灸。

期門穴又名肝募,在乳旁一寸半,再直下一寸半。

復元通氣散(見腫瘍門)

柴胡清肝湯(見頭部鬢疽)

六味地黃丸(見面部雀斑)

八珍湯(見潰瘍門)

白話文:

期门穴,又叫做肝募,位于乳房旁边一寸半的位置,再往下直线一寸半。

治疗肿块,可以用通气散。

治疗头部鬓角上的疮,可以用柴胡清肝汤。

治疗面部雀斑,可以用六味地黄丸。

治疗溃疡,可以用八珍汤。

2. 心癰

心癰巨闕腫隱疼,酷飲嗜熱火毒成,面赤口渴身作痛,治法陽熱總宜清。

白話文:

心口部位有腫塊且隱隱作痛,是因為過度飲酒和嗜食辛辣導致火毒積聚形成的。病人會出現臉色泛紅、口渴、身體疼痛等症狀,治療應該以清熱為主。

【注】此證始發巨闕穴,必隱痛微腫,令人寒熱,身痛,頭面色赤,口渴,隨飲隨干,由心火熾盛,更兼酷飲嗜熱而成,宜服涼血飲。酒毒為病者,宜服升麻葛根湯治之。此證甚屬罕有,但治法不可不備。

巨闕穴又名心募,在臍上六寸五分。

涼血飲

白話文:

這種病症最初發作在巨大的闕穴,必定會隱隱作痛、微微腫脹,讓人感到寒冷和發熱,身體疼痛,頭面發紅,口渴,喝水隨即乾渴,這是由於心火旺盛,再加上過度飲酒和嗜好熱食造成的,應該服用涼血飲治療。因酒毒造成的病症,應該服用升麻葛根湯治療。這種病症非常罕見,但治療方法不可不備。

木通,瞿麥,荊芥,薄荷,白芷,花粉

白話文:

  • 木通:別名木防風,為茜草科木通屬的木質藤本植物。其根莖入藥,有清熱解毒、涼血利尿的功效。

  • 瞿麥:又稱野麥、鴨嘴草。爲禾本科瞿麥屬一年生草本植物。根莖入藥,有益氣補血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

  • 荊芥:又稱歇呼草、點雪蓮。為脣形科荊芥屬一年生草本植物,其莖葉入藥,有疏風散寒、解表清熱的功效。

  • 薄荷:又稱香蘇草、紫蘇葉。為脣形科薄荷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其莖葉入藥,有疏風散熱、消炎利咽的功效。

  • 白芷:又稱香白芷。是傘形科白芷屬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其根莖入藥,有解表散寒、通竅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花粉:是植物雄蕊藥囊中所含的微小粉狀物質,具有繁殖的作用。花粉入藥,有益氣補血、滋陰養顏的功效。

甘草,赤芍,麥冬(去心),生地,山梔子,車前子,連翹(去心,各等分)

引用燈心,若潮熱加淡竹葉,水煎溫服。

白話文:

甘草:具有補益氣血、緩解疼痛、清熱解毒之功效。

赤芍:具有活血化瘀、清熱涼血之功效。

麥冬(去心):具有滋陰潤肺、清熱生津之功效。

生地:具有滋陰涼血、清熱解毒之功效。

山梔子:具有清熱瀉火、涼血止血之功效。

車前子:具有清熱利尿、明目祛翳之功效。

連翹(去心):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之功效。

【方歌】涼血飲善治心癰,瞿荊荷芷草翹通,赤芍山梔乾生地,車前花粉麥門冬。

升麻葛根湯

白話文:

涼血飲善於治療心肌炎,瞿麥、荊芥、荷葉、芷草、通草,赤芍藥、山梔子、乾地黃,車前子、花粉、麥門冬。

山梔,升麻,葛根,白芍,柴胡,黃芩(各一錢),黃連,木通,甘草(各五分)水二盅,煎八分,不拘時服。

【方歌】升麻葛根湯山梔,酒毒心癰黃連宜,柴芍通芩升葛草,水煎溫服不拘時。

白話文:

山雞菊、升麻、葛根、白牛膝、柴胡、黃色花旗鼠李(各一錢)煮一起黃連、木通、甘草(各五分)加水二杯,煎八分,不限時間喝。

3. 腎癰

腎癰腎經不足生,京門微腫隱隱疼,少腹肋下䐜脹滿,房勞形寒邪外乘。

白話文:

腎臟長腫瘍是因為腎經不足,京門部位會有輕微腫脹和隱隱作痛,小腹和肋骨下方會感到脹滿,性生活過度加上體質虛弱容易讓外邪侵入。

【注】此證始發京門穴,必隱痛微腫,令人寒熱往來,面白不渴,少腹及肋下䐜脹塞滿。由腎虛不足之人,房勞太過,身形受寒,邪氣自外乘之。初服五積散加細辛;寒盡痛止,宜用桂附地黃丸調理。

京門穴又名腎募,在身側腰中監骨下肋間。

五積散

白話文:

這種疾病最初發生在京門穴,一定會隱隱作痛、微微腫脹,讓人感到冷熱交替,臉色發白、不口渴,小腹和肋下脹滿塞實。是由於腎虛不足的人房事過度、身體受寒,邪氣從外部侵入所致。初期服用五積散加細辛;寒氣盡除、疼痛停止後,應服用桂附地黃丸調理。

蒼朮(炒,二錢),陳皮,桔梗,川芎,當歸,白芍(各一錢),麻黃,枳殼(麩炒),桂心,乾薑,厚朴(各八分),白芷,半夏(制),甘草(生),茯苓(各四分)

白話文:

蒼朮(炒,二錢),陳皮,桔梗,川芎,當歸,白芍(各一錢),麻黃,枳殼(麩炒),桂心,乾薑,厚朴(各八分),白芷,半夏(制),甘草(生),茯苓(各四分)

蒼朮(炒熟,二錢),陳皮,桔梗,川芎,當歸,白芍(各一錢),麻黃,枳殼(麩皮炒熟),桂心,乾薑,厚朴(各八分),白芷,半夏(加工),甘草(生),茯苓(各四分)

引薑一片,水二盅,煎八分,不拘時服。

頭痛惡寒者,加連須蔥頭三個,蓋臥汗出甚效。

【方歌】五積散蒼殼陳苓,麻黃半桔歸芍芎,芷樸桂心乾薑草,腎癰寒邪服成功。

桂附地黃湯(見潰瘍門)

白話文:

取一片薑,加入兩碗水,煎煮八分熟,不限時間服用。如果頭痛伴有惡寒,可以再加入連鬚蔥頭三個,蓋好被子讓病人出汗,效果顯著。

4. 三焦癰

三焦癰由濕熱凝,石門穴上腫隱疼,寒結治同腸癰法,內癰俱系膜內生。

白話文:

三焦的癰症是由濕熱凝聚引起的,石門穴上方會出現腫脹和隱隱作痛。如果是因為寒邪凝結所導致的癰症,治療方法與腸癰相同。內癰都是發生在膜內的。

【注】此證始發石門穴,必隱疼微腫,令人寒熱往來,二便秘澀,由濕熱遇寒凝結而成。治法與大、小腸癰同。凡內癰俱系膜內成患,外皮不腐。

石門穴又名三焦募,在臍下二寸。

白話文:

這個症狀一開始發生在石門穴,必然隱隱作痛且微腫,讓人感到忽冷忽熱,大便和小便都不暢通,是由濕熱遇寒凝結而成的。治療方法和大腸、小腸癰相同。所有內癰都是筋膜內部發病,外皮不腐爛。

5. 內癰總論

凡人胸腹有十一募。募者,各臟腑陰會之所也。《靈樞》云:發內癰、內疽者,其本經募上肉必浮腫,募中必時時隱痛,浮腫為癰,隱痛為疽,此即內癰、內疽之驗也。茲內癰有治法,內疽無治法何也?蓋內癰、內疽,其病原無殊,惟在根淺、根深之別耳。根淺為癰,根深為疽。

白話文:

凡人的胸腹有十一處募穴。募穴,是各臟腑陰氣匯聚的地方。《靈樞》說:長內癰、內疽的患者必須先查其本經募穴上的肌肉是否浮腫,募穴中是否時常感到隱痛。浮腫的是內癰,隱痛的是內疽,這是診斷內癰、內疽的方法。現在內癰有治癒的方法,內疽卻沒有治癒的方法,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內癰、內疽,其病因並無不同,只是根源淺、根源深的不同罷了。根源淺的是內癰,根源深的便是內疽。

若臨證用藥,攻補得宜,無不收效。至募有十一,而內癰僅九證者何也?蓋膽府形如膜皮,無出無納,汁清氣潔,不生內癰、內疽。若夫膀胱亦如膜皮,中惟濁水,故古今書籍,並無講及內癰、內疽者,是以未敢詳載。雖然中極穴即膀胱募也,今人間有中極穴或浮腫、或隱痛者,所見證候,竟同小腸癰,治法亦當按小腸癰治之可也。俟後之學者留意焉。

白話文:

如果在治療時,攻補藥物使用得當,就一定會有效果。募穴有十一,但內癰只有九個證狀,為什麼呢?膽囊的形狀像膜皮,裡面沒有容納,汁液清澈氣味潔淨,不會產生內癰或內疽。膀胱也像膜皮,其中只有濁水,所以古今書上沒有講到內癰或內疽,所以我也不敢詳細記載。雖然中極穴是膀胱募穴,但現在有的人出現中極穴浮腫或隱痛的情況,所見到的證狀竟然和小腸癰相同,治療方法也應該按照小腸癰的治療方法來治。希望以後的學者能夠注意這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