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宏源

《外科心法要訣》~ 卷七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 (2)

1. 臍癰

(附:臍中出水)

臍癰毒發在臍中,腫大如瓜突若鈴,無紅無熱宜蒜灸,稠膿為吉汙水凶。

【注】此證由心經火毒,流入大腸、小腸所致。生於臍中,屬任脈經神闕穴,此穴禁針。腫大如瓜,高突若鈴,無紅無熱,最宜隔蒜灸之。初宜服仙方活命飲升麻消之;便結實者,內疏黃連湯通利之;將欲成膿,內外治法,俱按癰疽腫瘍、潰瘍門。潰後得稠膿者順,時出汙水臭穢者逆。

白話文:

這種疾病是由心經火毒流入大腸和小腸引起的。它發生在肚臍中,屬於任脈經神闕穴,這個穴位禁止針灸。腫大如瓜,高突如鈴,沒有紅腫和發熱,最適合隔著蒜灸。初期應該服用仙方活命飲加上升麻消散。大便實結的,內服黃連湯通利,即將化膿時,內外治療方法都按照癰疽腫瘤、潰瘍科的治療方式。潰爛後如果排出濃稠的膿液是順利的,如果一直排出污水和臭氣是屬於逆轉的。

亦有臍中不痛、不腫、甚癢,時津黃水,此屬腸胃濕熱積久,宜服黃連平胃散,外用三妙散干撒滲濕即愈。當忌酒、面、生冷、果菜,不致再發。若水出不止者,亦屬逆。

白話文:

也有臍部不痛、不腫卻很癢,時常流出淡黃色的水,這種情況是腸胃濕熱積聚已久,宜服用黃連平胃散,外用三妙散幹撒滲濕即可治癒。應忌酒、麵食、生冷食物、水果蔬菜,以免復發。若水流不停,也是逆症。

黃連(五錢),陳皮厚朴(姜炒,各三錢),甘草(生,二錢),蒼朮(炒,一兩)

白話文:

黃連(五錢),陳皮,厚朴(用姜炒過的,各三錢),甘草(生的,二錢),蒼朮(炒過的,一兩)。

共研細末,每服三錢,白滾水調服。

【方歌】黃連平胃散陳甘,厚朴蒼朮共細研,專除濕熱兼消積,能令臍水立時干。

三妙散

檳榔,蒼朮(生),黃柏(生,各等分)

共研細末,干撒肚臍,出水津淫成片,止癢滲濕;又治濕癬,以蘇合油調搽甚效。

【方歌】三妙散用檳榔蒼,黃柏同研滲濕瘡,蘇合油調治濕癬,收干止癢效稱強。

隔蒜灸法(見首卷灸法)

仙方活命飲內疏黃連湯(俱見腫瘍門)

白話文:

仙方活命飲、內疏黃連湯(均見腫瘍門)

2. 少腹疽

少腹疽生臍下邊,證由七情火鬱纏,高腫紅疼牽背痛,漫硬陷腐水膿難。

【注】此證由七情火鬱而生。每發於氣海、丹田、關元三穴。氣海在臍下一寸五分,丹田在臍下二寸,關元在臍下三寸,皆屬任脈經。此三穴或一穴發腫,即為少腹疽。高腫紅活,疼痛牽背,易潰稠膿者易治;若漫腫堅硬,綿潰腐爛,膿稀如水者難治。凡遇此證初起,急用艾灸腫頂,七壯至三七壯,以痛癢通徹為度,宜服仙方活命飲

白話文:

這種疾病是由七情火鬱引起的。通常發生在氣海、丹田、關元三個穴位。氣海穴位於肚臍下一寸五分,丹田穴位於肚臍下二寸,關元穴位於肚臍下三寸,都屬於任脈經。這三個穴位或其中一個穴位腫脹,就稱為少腹疽。腫脹高聳、顏色鮮紅、疼痛牽扯至背部,容易潰爛膿稠的容易治療;如果腫脹漫延、堅硬、潰爛腐爛,膿液稀如水則難以治療。凡是遇到這種疾病在初期發作時,趕快用艾灸灸治腫塊的頂部,灸七壯至三七壯,以疼痛和搔癢感通徹為度,宜服用仙方活命飲。

氣實之人,大渴便秘者,宜服內疏黃連湯通利之;老弱之人,宜服內補十宣散,令其速潰,若潰遲恐透內膜。外治法同癰疽腫瘍、潰瘍門。

白話文:

身體強壯、口渴嚴重的便祕患者,適合服用內疏黃連湯來通便;年老體弱的患者,適合服用內補十宣散,讓潰瘍快速潰爛,潰瘍潰爛時間太長的話,恐怕會穿透粘膜。外治方法與癰疽腫瘤、潰瘍的治法相同。

仙方活命飲內疏黃連湯(俱見腫瘍門)

白話文:

《仙方活命飲》和《內疏黃連湯》(都見於腫瘤科)

內補十宣散(見胸部𤷍癧癰)

3. 腹皮癰

腹皮癰生腹皮內,皮裡膜外腫隱疼,腹痛不止膿成候,證由膏粱鬱火生。

【注】此證生於腹皮裡膜外,無論左右,隱疼日久,後發癰腫於皮外,右關脈見沉數、而腹痛甚者,是其候也,由膏粱火鬱而成。初起壯實者,用雙解貴金丸下之,虛弱者減半,用之不應,再服半劑。凡下之後,腹痛不止,膿將成也。急用托裡透膿湯。潰後,與癰疽潰瘍門治法相同。

白話文:

這種疾病發生在腹膜外,無論是左還是右,隱隱作痛,日久之後,皮外就會發作癰疽腫大。右關脈脈象沉且數、而腹痛嚴重就是它的症狀,是由膏粱火鬱結而成的。在疾病剛開始時,用雙解貴金丸下藥,虛弱的人減半,用藥後如果沒有反應,再服用半劑。每次服用完藥後,腹痛還沒有停止,膿汁就要形成了。這時要趕快使用託裡透膿湯。潰爛之後,與癰疽潰瘍門的治療方法相同。

不可過用克伐之劑,若希圖消散,過傷胃氣,則腫不能潰,潰不能斂,立見危亡矣。

雙解貴金丸(見腫瘍門)

托裡透膿湯(見頭部侵腦疽)

4. 緩疽

緩疽脾經氣積凝,少腹旁生堅又疼,數月不潰生寒熱,食少削瘦效難成。

【注】此證由太陰脾經氣滯寒積而成。生於少腹之旁,堅硬如石,不紅不熱,痛引腰腿,數月不潰;若兼食少削瘦者,終屬敗證,不可棄而不治。初宜服山甲內消散,不應不可強消,徒損胃氣,以十全大補湯烏藥附子胡蘆巴溫補之,外用木香餅熨之,兼用獨頭蒜搗爛,鋪於患上艾壯灸之,以知熱為止,次日再灸,以或消或潰為效。若潰後,即按癰疽潰瘍門治法。

白話文:

此病症是因太陰脾經氣滯寒積而形成。長在小腹部旁邊,堅硬如石頭,不紅不熱,疼痛牽引腰部和腿部,數月不潰爛;如果同時伴有飲食少、消瘦的症狀,終究屬於難以治癒的症狀,不可棄而不治。初期宜服用山甲內消散,若症狀久治不愈不可勉強治療,以免損傷胃氣,可用十全大補湯加入烏藥、附子、胡蘆巴溫補治療,外用木香餅熨帖,同時使用搗爛的獨頭蒜敷在患處,艾壯灸之,以灸至感覺到熱為止,第二天再灸,以消散或潰爛為有效。若潰爛後,則按照癰疽潰瘍的治療方法。

山甲內消散(見中脘疽)

十全大補湯(見潰瘍門)

木香(見乳部乳中結核)

5. 腋癰

腋癰暴腫生腋間,腫硬焮赤痛熱寒,肝脾血熱兼忿怒,初宜清解潰補痊。

【注】此證一名夾肢癰,發於腋際,即俗名肐肢窩也,屬肝脾血熱兼忿怒而成。初起暴腫焮硬,色赤疼痛,身發寒熱,難消必欲作膿。初宜服柴胡清肝湯,外敷沖和膏;疼痛日增,宜服透膿散金銀花甘草節桔梗;膿脹痛者,針之。已潰,內外治法俱按癰疽潰瘍門。此證首尾忌用寒涼。中年易愈,老弱之人難痊。

白話文:

【註解】此證一名夾肢癰,發於腋下,就是俗稱腋窩腫瘤,屬於肝脾血熱兼暴怒造成。開始發作時,腫脹、火熱、堅硬,顏色發紅,疼痛,身體發熱、發寒,不易消退,一定會化膿。初期宜服用柴胡清肝湯,外敷沖和膏;疼痛日益加劇,宜服用透膿散加金銀花、甘草節、桔梗;膿腫疼痛者,用針刺治。已經潰爛,內外治療方法均按照癰疽潰瘍的病症進行治療。此證首尾忌用寒涼藥物。中年人容易治癒,老弱的人難以痊癒。

柴胡清肝湯(見頭部鬢疽)

沖和膏透膿散(俱見腫瘍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