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宏源

《外科心法要訣》~ 卷六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 (7)

1. 井疽

井疽心火發中庭,初如豆粒漸腫疼,心躁肌熱唇焦渴,紅活易治黑陷凶。

白話文:

井疽是心火上炎所致,最初像豆粒大小,漸漸會腫脹疼痛。患者會感到心情煩躁、肌肉發熱、嘴唇乾裂口渴。如果瘡面紅潤有生機就比較容易治療,若是變黑下陷則病情危重。

【注】此證生於心窩,屬任脈中庭穴,由心經火毒而成。初如豆粒,腫痛漸增,心躁如焚,肌熱如火,自汗唇焦,大渴飲冷,急服內疏黃連湯或麥靈丹。若煩悶作嘔,發熱無汗者,奪命丹汗之;如紅活高腫者順,黑陷平塌者逆。其餘內外治法,俱按癰疽腫瘍、潰瘍門。若潰後經年不愈者,必成穿心冷瘻,難治。

白話文:

這種病症發生在心窩處,屬於任脈中庭穴,是由於心經火毒造成的。初期像豆子那麼大,腫痛逐漸加重,心煩躁動像著火一樣,肌膚灼熱如火,自汗脣焦,十分口渴想喝冷飲,趕緊服用內疏黃連湯或麥靈丹。如果煩悶作嘔,發熱卻不流汗的,服用奪命丹發汗;如果是紅活高腫的是順症,黑陷平塌的是逆症。其餘的內外治療方法,都按照癰疽腫瘍、潰瘍的條目。如果潰爛後經年累月不癒合的,必定會形成穿心冷瘻,難以治療。

內疏黃連湯麥靈丹(俱見腫瘍門)

奪命丹,(見背部陰陽二氣疽)

白話文:

內疏黃連湯、麥靈丹(請見腫瘍類)

2. 蜂窩疽

蜂窩疽形似蜂窩,胸側乳上瘡孔多,漫腫紫痛心火毒,黑陷者逆順紅活。

白話文:

蜂窩狀的疽看起來像蜂巢,常出現在胸部兩側或乳房上方,有許多潰瘍孔洞,患處腫脹且呈紫色,伴有劇烈疼痛,這是心火毒所致。如果病灶部位變黑下陷則表示病情惡化,若紅色鮮明則表明病情有所好轉。

【注】此證生於胸側乳上,亦有遍身而發者,由心火毒盛而成。色紫漫腫疼痛,身發寒熱,初起六七孔,漸漸延開有三五寸,亦有六七寸者,形似蜂房,即有數十竅,每竅出黃白膿,宣腫瘡面全腐。腐脫有新肉,色紅鮮潤者順;若出黑水,氣穢平塌者逆。始終內、外治法,俱按癰疽腫瘍、潰瘍門。遇氣寒之人,至八九日不潰,以神燈照每日照之,應期即潰。

神燈照法(見首卷)

白話文:

這種病症發生在胸部乳房上,也有遍佈全身的,是由於心火毒素旺盛引起的。初起時出現六七個孔洞,逐漸擴展到三五寸,也有六七寸的,形狀像蜂房,數十個小孔,每個小孔流出黃白色膿液,腫脹處的瘡面完全腐爛。腐爛後有新的肉芽生長,顏色紅潤光鮮的順利;如果流出黑色膿液,氣味難聞,瘡面塌陷的就不順利了。從始至終,內治、外治的方法,都按照癰疽腫瘍和潰爛瘡面的方法來進行。遇上面色發青的人,到八九天還不潰爛,可以用神燈照射,每天照射,應期便會潰爛。

3. 蠹疽

蠹疽生於缺盆中,初豆漸李堅紫疼,寒熱尿澀宜蒜灸,證由膽胃積熱生。

白話文:

蠹疽生在鎖骨上窩的地方,一開始像豆子那麼大,慢慢變大到像李子一樣堅硬且呈紫色,伴有疼痛感,患者會出現發冷發熱以及小便不暢的情況。這種病症是由膽和胃中積聚的熱毒引起的,可以用蒜來進行灸療。

【注】此證一名缺盆疽,又名鎖骨疽,生在胸上項下,鎖子骨內軟陷中缺盆穴,屬膽、胃二經積熱而發。初發寒熱往來,筋骨拘急,飲食不思,胸腹膨脹,小水短澀;初發如豆,漸大如李,色紫、堅硬疼痛。初宜艾壯隔獨頭蒜片灸之,內服奪命丹汗之,次服六一散,通利小水。

白話文:

這種病症還有一個名稱叫做缺盆疽或鎖骨疽,生長在胸部和脖子下方,在鎖骨內部柔軟凹陷的中間部分,是屬於膽經和胃經積熱引發的。

一開始會感到寒熱交替,筋骨僵硬、疼痛,沒有食慾,胸部和腹部腫脹,小便短澀;一開始像豆子一樣大,逐漸長大到像李子一樣大,顏色偏紫、堅硬且疼痛。

治療方法:

  1. 初期宜用艾灸,隔著獨頭蒜片灸治,內服奪命丹,使其出汗。

  2. 之後服用六一散,以利尿。

膿勢將成,宜服內托黃耆散。氣血虛甚者,宜服十全大補湯托補之。其餘內外治法,俱按癰疽腫瘍、潰瘍門,此證宜急托治,若失治腐爛內陷,瘡口難斂,必成敗證。

白話文:

當膿液快形成時,應該服用內託黃耆散。如果氣血虛弱嚴重,應該服用十全大補湯來託補。其餘的內外治療方法,都依照癰疽腫瘤、潰瘍的治法。這個病症應該及時治療,如果治療不及時導致腐爛內陷,瘡口難以收斂,必會成為敗證。

六一散

滑石(六兩),甘草(生,一兩)

共為末,每服三錢,燈心煎湯調服。

白話文:

滑石(六兩),生甘草(一兩)

一起研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燈心草煎煮的湯來調服。

【方歌】六一散醫小水癃,能除燥濕熱有功,滑石甘草研成末,燈心湯調服立通。

白話文:

【方劑歌】六一散用於治療小便澀痛,能有效去除燥濕熱,滑石和甘草磨成粉末,用燈心草湯調服即可立通。

奪命丹(見背部陰陽二氣疽)

內托黃耆散(見背部中搭手)

十全大補湯(見潰瘍門)

白話文:

奪命丹(用於治療背部的陰陽二氣疽)

內托黃耆散(用於治療背部中搭手的情況)

十全大補湯(用於治療潰瘍)

4. 𤷍癘癰

𤷍癘癰在乳旁生,結核紅腫硬焮疼,包絡痰凝脾氣鬱,治宜溫舒化堅凝。

白話文:

乳旁生了癰瘍,結成硬塊紅腫且疼痛,這是因為痰濕凝結和脾氣鬱滯所引起的,治療應該溫通舒緩並化解堅硬的痰凝。

【注】此證生於乳旁,初腫堅硬,形類結核,髮長緩慢,漸增焮腫,色紅疼痛。由包絡寒痰,脾氣鬱結而成,系寒證非熱證也。治宜溫和舒郁化堅,以內補十宣散服之,外敷回陽玉龍膏消之,如不消,膿勢將成也。內外治法,即按癰疽腫瘍、潰瘍門。

內補十宣散

白話文:

這種疾病發生在乳房旁邊,剛開始腫脹堅硬,形狀像結核,生長緩慢,逐漸變得紅腫疼痛。

由於包絡中的寒痰,脾氣鬱結而成,是寒證而不是熱證。

治療時,應溫和舒鬱,化解堅硬,內服十宣散,外敷回陽玉龍膏消散,如果不消散,膿瘡就會形成。

內外治法,參考癰疽腫瘤、潰瘍科的方法。

人參,黃耆,當歸(各二兩),桔梗,厚朴(薑製),川芎,白芷,肉桂,防風,甘草(炙,各一兩)

白話文:

人參和黃耆、當歸(各二兩),桔梗、厚朴(用薑汁製過),川芎、白芷、肉桂、防風、甘草(用火烤過,各一兩)

共研末,每服三錢,熱黃酒調服。不飲酒者,木香煎湯調下。

白話文:

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熱黃酒調和服用。不喝酒的人,可以用木香煎服的湯調和服用。

【方歌】內補十宣諸腫毒,已成令潰未成消,參耆桔樸芎歸草,芷桂防風熱酒調。

回陽玉龍膏(見腫瘍門)

白話文:

內補十宣膏可以治療各種腫毒,對於已經形成的腫毒可以促使其潰破,對於尚未形成的腫毒則能夠消除。這個方劑包含了人參、黃耆、桔梗、厚樸、川芎、當歸、甘草、白芷、肉桂和防風等成分,使用時需要配合熱酒調和。

回陽玉龍膏(詳見腫瘍門)

5. 內外吹乳

吹乳乳毒乳腫疼,內吹胎熱痛焮紅,外吹子鼻涼氣襲,寒熱煩渴結腫疼。

白話文:

乳房腫痛,懷孕時體內熱毒引起紅腫疼痛,外部因冷風侵襲鼻孔導致寒熱交錯、煩躁口渴和結塊腫痛。

【注】乳房屬胃,乳頭屬肝,而有內吹、外吹之分。內吹者,懷胎六七月,胸滿氣上,乳房結腫疼痛,若色紅者,因多熱也;不紅者,既因氣鬱,且兼胎旺也。多熱者,宜服柴胡清肝湯;氣鬱者,宜服逍遙散,外俱敷沖和膏必消。或初腫失於調治,或本人復傷氣怒,以致大腫大痛,其勢必欲成膿,宜用逍遙散加黃耆、白芷、連翹以養血排膿治之。膿潰之後,宜調養血氣,待生產後,按潰瘍治法,方得收口。

白話文:

乳房屬於胃的範疇,乳頭屬於肝的範疇,而乳房腫脹又分為內吹和外吹兩種情況。內吹是指懷孕六七個月的時候,胸悶氣體上行,乳房結塊腫脹疼痛,如果乳房顏色發紅,是體內有較多熱氣所致;如果不發紅,既是因氣機鬱滯,也是因胎兒發育旺盛所致。如果體內熱氣較多,應服用柴胡清肝湯;如果氣機鬱滯,應服用逍遙散。內吹和外吹都應外敷沖和膏,才能消除腫脹。有些人初次出現乳房腫脹時沒有及時治療,或者本人又生氣發怒,導致乳房腫脹疼痛加劇,勢必化膿,此時應服用逍遙散加黃耆、白芷、連翹,以補養氣血,排出膿液。膿腫潰爛之後,應調理氣血,等到生產之後,再按照潰瘍的治療方法,才能使傷口癒合。

妊娠用藥禁忌,另有歌訣,詳載首卷。外吹者,由乳母肝、胃氣濁,更兼子吮乳睡熟,鼻孔涼氣,襲入乳房,與熱乳凝結腫痛,令人寒熱往來,煩躁口渴。初宜服荊防牛蒡湯,外用隔蒜灸法;俟寒熱退仍腫者,服橘葉栝蔞散,外敷沖和膏消之。其腫消之不應者,將欲作膿,即用透膿散。

其餘內服、外敷之法,俱按癰疽腫瘍、潰瘍門。

白話文:

懷孕期間用藥禁忌,另有一首歌訣,詳細記載在第一卷。外吹是指乳母肝、胃氣濁,加上嬰兒吮乳睡熟時,鼻孔涼氣襲入乳房,與熱乳凝結腫痛,使人感到寒熱往來,煩躁口渴。初期宜服用荊防牛蒡湯,並在患處敷上隔蒜灸;等到寒熱退去但腫脹仍然存在時,服用橘葉栝蔞散,並外敷沖和膏消腫。如果腫脹消退無效,即將化膿,則使用透膿散。

又有至如內未懷胎,外未行乳而生毒者,系皮肉為患,未傷乳房,此肝、胃濕熱凝結而成乳毒也,法當按瘡癤治之,無有不效者。

荊防牛蒡湯

白話文:

又有像未懷孕也未哺乳卻長出乳毒的,這種原因是皮肉長了腫瘤,還沒有波及到乳房,由肝臟、胃部的濕熱凝結而成的乳毒。治療的辦法應依照治療瘡癤的方法來治療,沒有不有效的。

荊芥,防風,牛蒡子(炒,研),金銀花,陳皮,花粉,黃芩,蒲公英,連翹(去心),皂刺(各一錢),柴胡,香附子,甘草(生,各五分)

水二盅,煎八分,食遠服。

白話文:

荊芥、防風、牛蒡子(炒熟後研磨成粉末)、金銀花、陳皮、花粉、黃芩、蒲公英、連翹(去除果實中心)、皁刺(各一錢)、柴胡、香附子、生甘草(各五分)。

【方歌】荊防牛蒡乳外吹,寒熱腫疼俱可推,銀花陳草柴香附,花粉芩蒲翹刺隨。

橘葉栝蔞散

白話文:

方歌:將荊芥、防風、牛蒡、乳香混合後用來外敷,可以治療感冒、發熱、腫脹、疼痛等症狀。銀花、陳草、柴胡、香附、花粉、黃芩、蒲公英、翹刺這些藥材也可以隨情況加入方中。

橘葉(二十個),栝蔞(量證用半個或一個),川芎,黃芩,梔子(生、研),連翹(去心),石膏(煅),柴胡,陳皮,青皮(各一錢),甘草(生,五分)

白話文:

橘葉(二十片),栝蔞藤(根據情況使用半個或一個),川芎、黃芩、梔子(生用,研磨成粉)、連翹(去除花心)、石膏(煅燒過)、柴胡、陳皮、青皮(各一錢),甘草(生用,五分)。

水二盅,煎八分,食遠服,渣再煎服。紫腫焮痛用石膏,紅腫者去之。

【方歌】橘葉栝蔞吹乳證,涼襲熱乳凝結成,芎芩梔草連翹等,石膏柴與陳皮青。

柴胡清肝湯(見頭部鬢疽)

逍遙散(見背部上搭手)

沖和膏透膿散(俱見腫瘍門)

隔蒜灸法(見首卷灸法內)

白話文:

水放兩盅,煎煮到剩下八分,飯後服用,藥渣再煎煮一次服用。紫色腫痛的,用石膏;紅色腫痛的,去掉石膏。

橘葉栝蔞吹乳證,涼風侵襲導致乳房熱痛,乳汁凝結在一起,可用芎藭、梔子、草蔻、連翹、石膏、柴胡、陳皮等藥物治療。

柴胡清肝湯適用於頭部鬢疽,逍遙散適用於背部上搭手,沖和膏和透膿散適用於腫瘍,隔蒜灸法見於首卷灸法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