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宏源

《外科心法要訣》~ 卷二 (1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17)

1. 膏藥類方

【方歌】白膏專貼諸瘡毒,巴豆蓖麻浸入油,活鯽蛤蟆同炸後,再將官粉乳香投。

化腐紫霞膏,此膏善能穿透諸毒。凡發背已成,瘀肉不腐及不作膿者,用此膏以腐爛瘀肉,穿潰膿毒,其功甚效。

金頂砒(五分),潮腦(一錢),螺螄肉(用肉,曬乾為末,二兩),輕粉(三錢),血竭(二錢),巴豆仁(研,用白仁,五錢)

上各為末,共碾一處,瓷罐收貯。臨用時用麻油調搽頑硬肉上,以棉紙蓋上,或膏貼俱可。

【方歌】化腐紫霞膏穿毒,透膿化腐效如神,金砒潮腦螺螄肉,粉竭麻仁巴豆仁。

貝葉膏,此膏貼癰疽發背,一切潰爛諸瘡。

麻油(一斤),血餘(雞子大一個),白蠟(二兩)

上將血餘,以文火炸化去渣,下火入白蠟溶化,候溫用棉紙剪塊三張,張張於油蠟內蘸之,貼於瓷器幫上。用時揭單張貼患處,日換八九次,力能定痛去腐生肌,其功甚速,切勿忽之。

【方歌】貝葉膏治潰爛瘡,去腐生肌功效強,血餘麻油煎渣去,下火入蠟化貼良。

碧螺膏,此膏治下部濕瘡疥癬,並結毒、痰串、癧瘡。

松香(取嫩白者佳。為末篩過,用銅盆以豬油遍搽之,入水至滾,入香不住手攪之,以香沉底為度,即傾冷水中,拔扯百十次,以不斷為度)

上將麻油煎滴水成珠,入松香一斤,文火溶化,看老嫩,取起離火住滾,徐徐入糠青、膽礬各淨末五錢,以柳枝左攪勻為度。如老加熟豬油二、三錢,用綠紙薄攤貼之。

【方歌】碧螺膏治疥濕瘡,豬脂麻油嫩松香,再入糠青膽礬末,綠紙攤貼效非常。

白話文:

膏藥類方

白膏

這個藥膏專門貼敷各種瘡毒。製作方法是將巴豆和蓖麻浸泡在油中,然後與活鯽魚和蛤蟆一起炸,最後加入官粉和乳香。

化腐紫霞膏

這個藥膏能有效穿透各種毒素。對於已經形成的發背,如果瘀血不腐爛或不化膿,可以使用此膏來腐爛瘀肉,使膿毒穿透潰爛,效果顯著。

配方:金頂砒(五分)、冰片(一錢)、螺螄肉(取肉曬乾磨粉,二兩)、輕粉(三錢)、血竭(二錢)、巴豆仁(去皮研磨,取白色部分,五錢)。

將上述藥材磨成粉,混合均勻後放入瓷罐中保存。使用時,用麻油調成糊狀塗抹在堅硬的肉上,用棉紙覆蓋,或者直接貼上膏藥也可以。

歌訣:化腐紫霞膏穿透毒素,化膿腐爛效果神奇,金砒、冰片、螺螄肉,輕粉、血竭、巴豆仁。

貝葉膏

這個藥膏可以貼敷癰疽、發背以及各種潰爛的瘡。

配方:麻油(一斤)、人髮燒成的灰(雞蛋大小的一塊)、白蠟(二兩)。

將人髮灰用小火炸至融化並去除殘渣,再加入白蠟使其融化。待溫度適宜時,將棉紙剪成三塊,分別浸入油蠟中,貼在瓷器邊緣備用。使用時,取一片貼在患處,每天更換八九次,能快速止痛、去除腐肉、促進肌肉再生,效果非常迅速,切勿輕忽。

歌訣:貝葉膏治療潰爛瘡,去腐生肌效果強,人髮麻油煎去渣,下蠟融化貼敷良。

碧螺膏

這個藥膏可以治療下身的濕瘡、疥癬,以及結毒、痰串、瘰癧瘡。

製作方法:取嫩白松香,磨成粉並過篩。用銅盆塗上豬油,加入水煮沸,放入松香不斷攪拌,直到松香沉底。然後將其倒入冷水中,反覆拉扯數十次,直到松香不斷為止。

將麻油煎至滴水成珠的程度,加入一斤松香,用小火融化。觀察老嫩程度,然後取出離火停止沸騰,慢慢加入糠青和膽礬的粉末各五錢,用柳枝向左攪拌均勻。如果膏藥太老,可以加入二三錢熟豬油。用綠色紙薄薄地攤開貼敷。

歌訣:碧螺膏治療疥癬濕瘡,豬油麻油配嫩松香,再加糠青膽礬末,綠紙攤貼效非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