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宏源

《外科心法要訣》~ 卷五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3)

1. 鼻疽

鼻疽生於鼻柱間,肺經鬱火發督原,堅硬色紫常木痛,《千金》仙方托裡痊。

【注】此證生於鼻柱,屬督脈經。鼻為肺竅,故又屬肺,由肺經鬱火凝結而成。堅硬色紫,時覺木痛。初宜服《千金》漏蘆湯,宣解鬱毒;次用仙方活命飲梔子木通薄荷桔梗消之。若腫痛不減,勢欲作膿,則宜托裡透膿湯主之。外治法按癰疽潰瘍門。

白話文:

這個病症生長在鼻柱上,屬於督脈經絡。鼻子是肺的竅穴,所以也與肺相關,是由肺經裡的鬱熱凝結阻塞所造成的。患處堅硬紫紅,常會感到疼痛。治療的初期,建議服用《千金方》中的漏蘆湯,來宣散鬱毒。接下來可以服用仙方中的活命飲,並加入梔子、木通、薄荷、桔梗來消散病症。如果腫痛沒有減輕,並且有可能化膿,就應該用託裡透膿湯來治療。外治的方法可以參照癰疽潰瘍的章節。

《千金》漏蘆

漏蘆(一兩),枳殼(麩炒,一兩),朴硝(一兩),大黃(一兩五錢),甘草(生,一兩),麻黃(一兩),黃芩(一兩),白蘞(一兩),連翹(去心,一兩),升麻(一兩)

白話文:

漏蘆(一兩):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的功效。

枳殼(麩炒,一兩):具有理氣消積、破氣化痰的功效。

朴硝(一兩):具有清熱涼血、瀉火通便的功效。

大黃(一兩五錢):具有瀉熱通腑、清熱涼血的功效。

甘草(生,一兩):具有益氣補中、緩急止痛、調和諸藥的功效。

麻黃(一兩):具有發汗解表、利水消腫的功效。

黃芩(一兩):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功效。

白蘞(一兩):具有清熱祛痰、止咳平喘的功效。

連翹(去心,一兩):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的功效。

升麻(一兩):具有升提陽氣、解毒透疹的功效。

共研末,每用二錢,水一盅,姜三片,薄荷葉一錢,煎五分溫服,以取便利為度。

白話文:

研磨成細末,每次用兩錢,一杯水,三片薑,一錢薄荷葉,煎煮五分鐘,溫熱服下,以達到通便為目的。

【方歌】《千金》漏蘆鼻疽發,色紫堅疼效更嘉,漏蘆枳殼硝黃草,麻芩白蘞翹升麻。

仙方活命飲(見腫瘍門)

托裡透膿湯(見頭部侵腦疽)

2. 鼻疔

鼻疔生在鼻孔中,鼻竅腫引腦門疼,甚則唇腮俱浮腫,肺經火毒蟾離宮。

【注】此證生於鼻孔內,鼻竅腫塞,脹痛引腦門,甚則唇腮俱作浮腫,由肺經火毒,凝結而成。宜蟾酥丸汗之,再用蟾酥丸研細末,吹入鼻竅。若腫硬外發,用離宮錠塗之。此證初起之時,須當速治,遲則毒氣內攻,以致神昏、嘔噦、鼻腫如瓶者逆。

白話文:

這種疾病發生在鼻孔內,鼻孔腫塞,疼痛蔓延到前額,嚴重時嘴脣、面頰都腫脹,是由肺經的火毒凝結而成的。應服用蟾酥丸發汗,再將蟾酥丸研成細末,吹入鼻孔中。如果腫硬的外表,用離宮錠塗抹。這種疾病在初起時,必須迅速治療,否則毒氣內攻,可能導致神志昏迷、嘔吐、鼻腫如瓶子般嚴重的情況。

蟾酥丸(見疔瘡門)

離宮錠(見腫瘍門)

3. 鼻淵

鼻淵濁涕流鼻中,久淋血水穢而腥,膽熱移腦風寒火,控腦砂因蝕腦蟲。

【注】此證內因膽經之熱,移於腦髓,外因風寒凝郁,火邪而成。鼻竅中時流黃色濁涕,宜奇授藿香丸服之。若久而不愈,鼻中淋瀝腥穢血水,頭眩虛暈而痛者,必系蟲蝕腦也,即名控腦砂,宜天羅散服之。但此證久則必虛。當以補中益氣湯兼服之即效。

白話文:

這個疾病是內因是膽經的熱,移到了腦髓,外因是風寒凝結,火邪而成。鼻孔中時常流出黃色的渾濁鼻涕,應該服用奇妙的藿香丸。如果長時間不治癒,鼻孔中滴下腥臭的血水,頭暈虛弱又疼痛的,一定是蟲子侵蝕了大腦,就叫做控腦砂,應該服用天羅散。但是這個疾病時間長了一定會虛弱。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一起服用,就會有效果。

奇授藿香丸

藿香連枝葉(八兩)

研細末,雄豬膽汁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錢,食後蒼耳子湯下,或黃酒送下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雄豬膽汁和成丸藥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錢,飯後用蒼耳子湯送服,或用黃酒送服。

【方歌】奇授藿香鼻淵流,濁涕淋漓久不休,豬膽汁合藿香末,蒼耳湯下患可瘳。

白話文:

方歌

藥方 :大青葉五錢、藿香一錢、蒼耳子一錢,煎湯服用。

主治 :鼻塞、流鼻涕、鼻涕濁黃且量多,且持續時間較長。

服用方法 :將豬膽汁與藿香末混合,然後用蒼耳湯送服。

天羅散

絲瓜藤(近根處者,燒存性)

為末,每用三錢,食後黃酒送下。

【方歌】天羅蟲蝕腦髓中,頭痛鼻流血水腥,絲瓜根燒研細末,黃酒調服慣殺蟲。

白話文:

歌訣:

如果因為天羅蟲侵蝕大腦而導致頭痛、鼻出血並且帶有腥味,可以把絲瓜根燒成細末,用黃酒調服,就能夠有效殺死蟲子。

補中益氣湯(見潰瘍門)

4. 鼻䘌瘡

鼻䘌瘡多小兒生,鼻下兩旁斑爛形,總由風熱客於肺,膿汁浸淫癢不疼。

【注】此證多生於小兒鼻下兩旁,色紫斑爛,由風熱客於肺經。膿汁浸淫,癢而不痛,宜服澤瀉散,外搽青蛤散即愈。

白話文:

這個病症多發生在小兒鼻子的兩側,顏色呈紫色,由風熱侵襲肺經所引起的。膿汁浸淫,癢而不痛,應該服澤瀉散,外敷青蛤散即可治癒。

澤瀉

澤瀉,鬱金,山梔(生),甘草(生,各一錢)

共研末,每服一錢,甘草煎湯調下。

【方歌】澤瀉散治鼻䘌患,膿汁浸淫肺火毒,澤瀉鬱金梔草末,甘草煎湯調送服。

青蛤散

蛤粉(煅,一兩),青黛(三錢),石膏(煅,一兩),輕粉,黃柏(生末,各五錢)

白話文:

蛤粉(煅燒至白色,一兩),青黛(三錢),石膏(煅燒至白色,一兩),輕粉,黃柏(生末,各五錢)

共研細末,先用香油調成塊,次加涼水調稀,薄塗瘡處。

【方歌】青蛤散塗鼻䘌消,蛤粉青黛煅石膏,輕粉黃柏研極細,香油拌塊涼水調。

5. 鼻瘡

鼻瘡肺熱生鼻中,燥干如火微腫疼,內服黃芩外定痛,燥干黃連膏潤靈。

白話文:

鼻子生瘡是因為肺熱而引起,鼻瘡燥熱非常痛,用黃芩內服治療,外敷定痛膏,使燥熱減輕、疼痛舒緩。

【注】此證生於鼻竅內,初覺乾燥疼痛,狀如粟粒,甚則鼻外色紅微腫,痛似火炙。由肺經壅熱,上攻鼻竅,聚而不散,致成此瘡。內宜黃芩湯清之,外用油紙捻黏辰砂定痛散,送入鼻孔內。若干燥者,黃連膏抹之立效。

白話文:

這種疾病發生在鼻孔內,一開始會感覺到乾燥疼痛,狀似粟米粒,嚴重時鼻孔外皮色呈紅微腫,疼痛像火烤一樣。是由肺經壅熱,向上攻鼻孔,聚集而不分散,所以形成這個瘡癤。內部宜服用黃芩湯來清熱,外部用油紙捻沾取辰砂定痛散,將其塞入鼻孔內。如果乾燥較嚴重的話,使用黃連膏塗抹,可以立即見效。

黃芩湯

黃芩(酒炒,二錢),甘草(生,五分),麥冬(去心,一錢),桑白皮(生,一錢),梔子(連皮酒炒,一錢五分),連翹(去心),赤芍桔梗薄荷荊芥穗(各一錢)

白話文:

黃芩(用酒炒過,二錢),甘草(生的,五分),麥冬(去掉果仁中心,一錢),桑白皮(生的,一錢),梔子(連果皮加酒炒過,一錢五分),連翹(去掉果仁中心),赤芍,桔梗,薄荷,荊芥穗(各一錢)

水煎,食後服。

【方歌】黃芩湯醫肺火盛,鼻內生瘡赤腫疼,芩草麥冬桑梔翹,赤芍桔梗薄荷荊。

辰砂定痛散

辰砂(末,五分),冰片(二分),胡黃連(末,二兩),石膏(煅,一兩)

白話文:

  • 辰砂:研磨成粉末,取五分。

  • 冰片:取二分。

  • 胡黃連:研磨成粉末,取二兩。

  • 石膏:煅燒後,取一兩。

共研細末。

【方歌】辰砂定痛鼻瘡干,冰片胡連膏煅研,油紙捻藥入鼻孔,消疼散熱效通仙。

黃連膏

黃連(三錢),當歸尾(五錢),生地(一兩),黃柏(三錢),薑黃(三錢)

白話文:

黃連(15公克),當歸尾(25公克),生地黃(50公克),黃柏(15公克),薑黃(15公克)

香油十二兩,將藥炸枯,撈去渣;下黃蠟四兩溶化盡,用夏布將油濾淨,傾入瓷碗內,以柳枝不時攪之,候凝為度。

白話文:

香油一斤,將藥炸至焦黃,撈出渣滓;再倒入半斤融化的黃蠟,用紗布將油過濾乾淨,倒入瓷碗中,並用柳條不斷攪拌,直到凝固即可。

【方歌】黃連膏潤諸燥瘡,歸尾生地柏薑黃,油炸去渣加黃蠟,布濾攪凝塗抹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