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宏源

《外科心法要訣》~ 卷五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1)

1. 眼胞菌毒

菌毒生於眼睫邊,如菌黃亮水疱圓,頭大蒂小漸垂出,脾濕鬱熱結凝堅。

白話文:

眼睫毛邊長出的菌毒,像是黃色明亮的水皰,圓形,頭部較大根部較小,逐漸向外垂出,這是因為脾臟濕氣郁結,熱邪凝聚而形成的。

【注】此證生於上下眼胞睫邊,初如菌形,頭大蒂小,黃亮水疱,或有頭小蒂大者,漸長垂出,堅凝不痛;有纏綿經年不愈者,以致目病。蓋眼胞屬脾,其經素有濕熱,思鬱氣結而生也。初起宜用清涼丸洗即消。

白話文:

這種疾病發生在上、下眼瞼的睫毛邊緣,剛開始時像蘑菇的形狀,頭部大,蒂部小,黃亮的的水泡,或者有的頭部小,蒂部大,逐漸增長垂下來,堅硬凝結不疼痛;有的纏綿經年累月不癒,以致眼睛生病。這是因為眼瞼屬於脾臟,通常會有濕熱,思慮鬱結的氣體積結而引起的。剛開始時應該使用清涼丸洗滌就能消除。

有經年皮厚,消之不應者,法當用軟綿紙蘸水潤眼皮菌毒處,少頃,用左手大指甲墊於患根,右手持鈹針尖頭齊根切下,血出不妨,即用翠云錠磨濃塗之,其血即止,內服涼膈清脾飲。忌海腥、煎炒。

清涼丸

白話文:

有年累月皮膚增厚,消退治療無效的,方法就是要用柔軟的棉紙蘸水潤濕皮膚增厚處,一會兒後,用左手大拇指撐在病變部位根部,右手拿著鋒利針頭對準病變部位根部切除,出血也沒有妨礙,立刻用翠雲錠研磨成濃稠的藥膏塗抹在傷口上,血就可以止住,內服涼膈清脾飲口服治療。忌諱吃海鮮、煎炒的食物。

當歸尾,石菖蒲,赤芍藥(各二錢),川黃連(生),地膚子,杏仁(生,各一錢),羌活(五分),膽礬(二分)

白話文:

當歸尾、石菖蒲、赤芍藥(各二錢),川黃連(生)、地膚子、杏仁(生,各一錢),羌活(五分),膽礬(二分)。

共研粗末,以大紅綢包之,如櫻桃大,甜滾水浸泡,乘熱蘸洗,勿見塵土。

【方歌】清涼丸內用川連,歸尾菖蒲芍膽礬,羌活杏仁地膚子,菌毒初起洗之痊。

翠云錠子

杭粉(五兩),銅綠,黃連(各一兩),輕粉(一錢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大紅綢布包裹,大小如櫻桃般,用熱水浸泡,趁熱拿來洗患處,注意不要沾染塵土。

這方子裡有川連、歸尾、菖蒲、芍藥、膽礬、羌活、杏仁、地膚子,主要用來治療菌毒初起,可以用它來洗患處。

翠雲錠的藥方包含杭粉五兩,銅綠和黃連各一兩,輕粉一錢。

共為細末,用糯米百粒,水一碗,煎半碗去米;再煎至三分,和藥作錠,陰乾。用時不磨令濃,以雞翎蘸塗患處。

白話文:

將藥研磨成細末,用糯米100粒和一碗水一起煮,待煮到只剩下半碗水分時將糯米濾掉;再繼續煮到只剩下三分之一水分,和藥混合製成藥丸,在陰涼處風乾。使用時不需研磨,用雞毛蘸取藥丸塗抹患處,使其均勻濃稠。

【方歌】翠云錠子能止血,銅綠輕杭黃連強,共為細末和成錠,菌毒切後塗之良。

涼膈清脾飲

白話文:

翠雲錠子能夠止血,其中銅綠的作用較為溫和,而黃連的效果更強。將這些成分研磨成細末後製成錠劑,對於刀傷或毒菌感染的部位,塗抹之後效果很好。

清脾飲

生地黃,連翹(去心),梔子(生研),薄荷,荊芥,防風,石膏,黃芩,赤芍(各一錢),甘草(生,五分)

白話文:

  • 地黃:滋陰涼血,清熱退熱。

  • 連翹(去心):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。

  • 梔子(生研):清熱瀉火,涼血止血。

  • 薄荷:清熱解暑,利咽喉。

  • 荊芥:疏風解表,清熱解毒。

  • 防風:疏風解表,祛邪止痛。

  • 石膏:清熱瀉火,涼血止血。

  • 黃芩:清熱燥濕,涼血止血。

  • 赤芍:活血化瘀,涼血止痛。

  • 甘草(生,五分):益氣補虛,調和諸藥。

水二盅,燈心二十根,煎八分,食遠服。

【方歌】涼膈清脾生地黃,連翹梔子薄荊防,石膏芩芍兼甘草,醫治菌毒服即康。

白話文:

用水兩盅,燈心草二十根,煎至八分滿,飯後服用。

【方歌】涼膈清脾用生地黃,連翹梔子加上薄荷荊芥防風,還有石膏、黃芩、芍藥和甘草,治療細菌毒素服用即康復。

2. 眼丹

眼丹眼胞上下生,紅熱腫痛軟偏風,焮熱紫硬偏於熱,荊防敗毒服有功。

白話文:

眼睛上下眼瞼生了眼丹,紅腫熱痛且質地較軟是屬於風邪偏重,如果發熱呈紫色且硬則是熱邪偏重,服用荊防敗毒散會有效。

【注】此證由脾胃濕熱,受風而成,紅腫疼痛。若腫軟下垂,不能視物者,偏於風盛也,浮腫易消;若焮紅色,紫堅硬者,偏於熱盛也,腫硬難消。初起俱宜荊防敗毒散散其風。口渴便燥者,宜內疏黃連湯瀉其熱;有日久消之不應者,宜服透膿散,膿熟針之。腫用如意金黃散洗之,潰用琥珀膏或白膏藥貼之。此證宜速潰,遲則潰深穿透眼胞,成漏難斂。

荊防敗毒散(見項部腦疽)

白話文:

這種病症是由脾胃濕熱,又受到風邪侵襲而引起的,症狀為紅腫疼痛。如果腫脹柔軟下垂,導致看不清東西,這是因為風邪較盛,腫脹容易消退;如果腫脹發紅,呈紫紅色而且堅硬,這是因為熱邪較盛,腫脹堅硬難以消退。病症初期,都應該服用荊防敗毒散來祛風。如果口渴大便乾燥,應該服用內疏黃連湯來清熱;如果病症已經很長時間,服藥也無效,應該服用透膿散,膿瘡成熟後用針刺破。腫脹的時候,用如意金黃散洗漱,潰爛後用琥珀膏或白膏藥貼敷。這種病症應該儘快使它潰爛,如果拖延時間太長,就會潰爛得很深並且穿透眼皮,形成漏孔而難以收斂。

內疏黃連湯如意金黃散透膿散(俱見腫瘍門)

琥珀膏(見頭部發際瘡)

白膏(藥見潰瘍門)

白話文:

內疏黃連湯如意金黃散透膿散(均可在腫瘍門中找到)

3. 針眼

針眼眼睫豆粒形,輕者洗消膿不成,甚則赤痛膿針愈,破後風侵浮腫生。

白話文:

針眼長得像豆粒一樣,病情輕微時只要清潔就不會形成膿;嚴重時眼睛會紅腫疼痛,需要排出膿液才能痊癒;如果破了之後被風吹到,就會出現浮腫。

【注】此證生於眼皮毛睫間,由脾經風熱而成,形如豆粒有尖。初起輕者,宜用如意金黃散,鹽湯沖洗,膿不成即消矣。風熱甚者,色赤多痛,洗之不消,膿已成也,候熟針之,貼黃連膏。亦有破後邪風侵入瘡口,令人頭面浮腫、目赤澀痛者,外仍洗之,內服芎皮散即愈。

白話文:

這個症,生於眼皮、毛睫之間,因脾經受風熱引起的,狀如豆粒,有尖。如果初起時症狀較輕,建議先使用如意金黃散,以鹽湯沖洗患處。這樣膿液較小,病症即可消除。如果風熱症狀較重,患處呈現紅色、疼痛感強烈,以洗眼的方式治療無效,且已化膿。觀察膿液已成熟後,即以針戳之。之後再帖上黃連膏。另有破潰後,邪風入侵瘡口,引起頭面腫脹、眼赤痛等症狀,應外用繼續沖洗治療,內服芎皮散,則可治癒。

芎皮散

川芎(二兩),青皮(一兩)

共為末,每服二錢,菊花湯調服。

外以枯礬末,雞子清調敷腫處。

白話文:

芎皮散

方劑組成:

  • 川芎:二兩
  • 青皮:一兩

製法:

將川芎、青皮研磨成粉末。

服法:

每次服用二錢,用菊花湯調服。

外敷:

將枯礬粉末和雞蛋清調勻,敷於腫脹處。

又用南星末,同生地黃搗膏,貼太陽穴自消。

白話文:

還可以將南星末和生地黃搗成膏狀,貼敷在太陽穴上,自行消散。

【方歌】芎皮散內用川芎,青皮減半用最靈,為末菊花湯調服,醫治針眼自成功。

白話文:

【方劑歌】芎皮散內服川芎,青皮減半用最靈驗,為末後以菊花湯調服,治療針眼自有好的療效。

如意金黃散(見腫瘍門)

黃連膏(見鼻部鼻瘡內)

白話文:

如意金黃散(用於治療腫瘍)

黃連膏(用於治療鼻部鼻瘡)

4. 眼胞痰核

眼胞痰核濕氣鬱,核結如棗如豆形,皮里肉外推之動,皮色如常硬不疼。

白話文:

眼瞼下長了像棗子或豆子形狀的硬塊,這些硬塊在皮膚下面肌肉外面可以推動,皮膚顏色看起來正常,硬塊摸起來硬但不痛。

【注】此證結於上下眼胞,皮里肉外,其形大者如棗,小者如豆,推之移動,皮色如常,硬腫不疼,由濕痰氣鬱而成。宜服化堅二陳丸,外用生南星蘸醋磨濃,頻塗眼皮,日數淺者即消。日數深者雖不能即消,常塗令皮薄,微微撥損,以手指甲擠出如白粉汁即消,貼貝葉膏收口。從眼皮里潰破者難斂。

化堅二陳丸

白話文:

這種眼疾發病在上下眼瞼部位,皮內和肌肉上,形狀大的像棗子,小的像豆子,按壓時可以移動,皮膚顏色正常,腫脹堅硬但沒有疼痛感,是由濕痰和氣鬱積結而成。應服用化堅二陳丸來治療,外用生南星蘸醋研磨成濃糊,頻繁塗抹於眼皮上,發病時間短的幾天就能消散。發病時間長的雖然不能立即消散,也要經常塗抹使皮膚變薄,輕輕刮破皮膚,用指甲擠出像白粉汁一樣的液體就能消散,再貼上貝葉膏來促進傷口收口。如果從眼皮裡面潰破,就很難收斂了。

陳皮,半夏(制,各一兩),白茯苓(一兩五錢),甘草(生,三錢),白殭蠶(炒,二兩),川黃連(三錢)

白話文:

陳皮、半夏(炮製過的,各一兩),白茯苓(一兩五錢),甘草(生的,三錢),白殭蠶(炒過的,二兩),川黃連(三錢)

共研細末,荷葉熬湯合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錢,白滾水送下。

【方歌】化堅二陳丸消痰,周身結核服更痊,陳皮半夏茯苓草,殭蠶荷葉川黃連。

貝葉膏(見潰瘍門)

白話文:

將中藥共研成細末,用荷葉熬湯合丸,丸的大小如同梧桐子。每次服二錢,用白滾水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