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宏源

《外科心法要訣》~ 卷四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3)

1. 上石疽

石疽生於頸項旁,堅硬如石色照常,肝鬱凝結於經絡,潰後法依瘰癧瘡。

【注】此疽生於頸項兩旁,形如桃李,皮色如常,堅硬如石,臖痛不熱。由肝經鬱結,以致氣血凝滯經絡而成。此證初小漸大,難消難潰,既潰難斂,疲頑之證也。初起氣實者,宜服舒肝潰堅湯;氣虛者,宜服香貝養榮湯,外用蔥白蜂蜜,搗泥敷貼。日久不消者,以陽燧錠每日灸之,以或消、或軟、或將潰為度,既潰法同瘰癧。

白話文:

這個疽瘡生長在頸項兩側,形狀像桃子或李子,皮膚顏色正常,堅硬如石頭,疼痛但沒有熱感。是由於肝經鬱結,導致氣血凝滯在經絡中而形成。這個病證剛開始很小,逐漸變大,很難消散或潰破,即使潰破了也很難收斂,是一種頑固不化的證候。病症剛開始時氣血實證者,應該服用舒肝潰堅湯;氣血虛證者,應該服用香貝養榮湯,並將搗碎成泥的蔥白和蜂蜜外敷患處。如果長久不消散,可以每天使用陽燧錠灸烤患處,以消散、軟化或將要潰破為度,潰破後用與瘰癧相同的治療方法。

香貝養榮湯

白朮(土炒,二錢),人參茯苓陳皮熟地川芎當歸,貝母(去心),香附(酒炒),白芍(酒炒,各一錢),桔梗甘草(各五分)

白話文:

白術(用土炒過,二錢),人蔘,茯苓,陳皮,熟地,川芎,當歸,貝母(去掉中心),香附(用酒炒過),白芍(用酒炒過,各一錢),桔梗,甘草(各五分)。

姜三片,棗二枚,水二盅,煎八分,食遠服。

胸膈痞悶,加枳殼木香。飲食不甘,加厚朴蒼朮。寒熱往來,加柴胡地骨皮。膿潰作渴,倍人參、當歸、白朮,加黃耆。膿多或清,倍當歸、川芎。脅下痛或痞,加青皮、木香。肌肉生遲,加白蘞肉桂。痰多,加半夏橘紅。口乾,加麥冬、五味子。發熱,加柴胡、黃芩

白話文:

  1. 胸悶、胃脘閉塞,再加枳殼、木香。

  2. 心情鬱悶,再加厚朴、蒼朮。

  3. 寒熱交替發作,再加柴胡、地骨皮。

  4. 膿腫,口渴,多加人參、當歸、白朮,再加黃耆。

  5. 膿液多或清稀,多加當歸、川芎。

  6. 肋下疼痛或痞滿,再加青皮、木香。

  7. 肌肉生長緩慢,再加白蘞、肉桂。

  8. 痰多,再加半夏、橘紅。

  9. 口乾,再加麥冬、五味子。

  10. 發熱,再加柴胡、黃芩。

渴不止,加知母赤小豆。潰後反痛,加熟附子沉香。膿不止,倍人參、當歸,加黃耆。虛煩不眠,倍人參、熟地,加遠志、棗仁。

白話文:

  1. 如果口渴一直無法止住,可以再加入知母、赤小豆。

  2. 瘡潰爛後又疼痛,可以再加入熟附子、沉香。

  3. 膿水一直不止,可以加倍人參、當歸,並加入黃耆。

  4. 如果虛煩不眠,可以加倍人參、熟地,並加入遠志、棗仁。

【方歌】香貝養榮用四君,四物貝桔香附陳,氣血兩虛宜多服,筋瘰石疽效如神。

陽燧錠(見首卷烙法)

舒肝潰堅湯(見瘰癧門)

2. 失榮證

失榮耳旁及項肩,起如痰核不動堅,皮色如常日漸大,憂思怒鬱火凝然。日久氣衰形削瘦,愈潰愈硬現紫斑,腐爛浸淫流血水,瘡口翻花治總難。

白話文:

這個疾病長在耳朵旁邊和肩膀上,一開始像痰核一樣不會動,質地堅硬,皮膚顏色跟平常一樣,可是它日漸變大,這表示患者內心憂思,生了氣,火氣凝結在一起造成的。時間久了,元氣衰弱,身體和形體都變得消瘦,瘡口愈流愈多,而且變硬長出紫色的斑點,之後腐爛流血水,傷口翻起來就像花朵一樣,很難醫治。

【注】失榮證,生於耳之前後及肩項。其證初起,狀如痰核,推之不動,堅硬如石,皮色如常,日漸長大。由憂思、恚怒、氣鬱、血逆與火凝結而成。日久難愈,形氣漸衰,肌肉削瘦,愈潰愈硬,色現紫斑,腐爛浸淫,滲流血水,瘡口開大,胬肉高突,形似翻花瘤證。古今雖有治法,終屬敗證。

白話文:

失榮證,發生在耳朵前後以及肩頸部位。剛開始的時候,症狀像痰核一樣,推不動,堅硬如石頭,皮膚顏色正常,隨著時間越來越大。失榮證是由憂慮、憤怒、抑鬱、氣血逆亂和火氣瘀結而成。久治不愈,元氣漸衰,肌肉消瘦,潰爛後更硬,皮膚出現紫斑,腐爛流膿,滲出血液,創口越來越大,壞肉高高突起,形狀像翻花瘤一樣。古今雖然有治療方法,但最終都是失敗的。

但不可棄而不治,初宜服和榮散堅丸,外貼阿魏化堅膏,然亦不過苟延歲月而已。

白話文:

但不能放棄治療,初期適合服用和榮散堅丸,外敷阿魏化堅膏,然而這也只能苟且地延長生命而已。

和榮散堅丸,治失榮,調和榮血,散堅開鬱。

川芎白芍(酒炒),當歸茯苓熟地陳皮桔梗香附白朮(土炒,各一錢),人參甘草(炙),海粉昆布,貝母(去心,各五錢),升麻紅花(各三錢),夏枯草(熬湯,再加紅蜜四兩,再熬成膏,一斤)

白話文:

川芎、白芍 (以酒炒過)、當歸、茯苓、熟地、陳皮、桔梗、香附、白朮 (以土炒過,各一錢)、人參、甘草 (烤過的)、海粉、昆布、貝母 (去除中心,各五錢)、升麻、紅花 (各三錢)、夏枯草 (熬湯,再加入四兩紅糖,再熬成半固體的膏狀,一斤)。

共研細末,夏枯草膏合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錢,食遠白滾水送下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然後與夏枯草膏混合製成丸劑,每個丸子的體積大約像梧桐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送服。

身熱,加黃芩柴胡。自汗、盜汗,去升麻,倍人參,加黃耆。飲食無味,加藿香砂仁。飲食不化,加山楂麥芽。胸膈痞悶,加澤瀉木香。咳嗽痰氣不清,加杏仁、麥冬。口乾作渴,加知母五味子。睡眠不寧,加黃柏遠志、棗仁。驚悸健忘,加茯神石菖蒲。有汗惡寒,加薄荷半夏

白話文:

  1. 身體發熱,加上中醫常用藥材黃芩和柴胡。

  2. 自汗、盜汗的人,去掉升麻,加倍人參,加上黃耆。

  3. 飲食沒有味道的人,加藿香、砂仁。

  4. 消化不良,加上山楂、麥芽。

  5. 胸口和橫膈膜之間悶悶不樂,加澤瀉、木香。

  6. 咳嗽痰氣不清,加杏仁、麥冬。

  7. 口乾舌燥,加知母、五味子。

  8. 睡眠不安寧,加黃柏、遠志、棗仁。

  9. 驚悸健忘,加茯神、石菖蒲。

  10. 有汗惡寒,加薄荷、半夏。

無汗惡寒,加蒼朮、藿香。婦人經事不調,加延胡索、丹皮。腹脹不寬,加厚朴大腹皮

白話文:

如果出現無汗畏寒的症狀,可以加入蒼朮、藿香。如果婦女月經不調,可以加入延胡索、丹皮。如果腹部脹滿不寬鬆,可以加入厚朴、大腹皮。

【方歌】和榮散堅丸消郁,開結益虛理肝脾,八珍貝桔陳香附,昆海升紅枯草宜。

阿魏化堅膏

蟾酥丸藥末一料,金頭蜈蚣五條,炙黃去頭足,共研勻;將太乙膏二十四兩,重湯燉化,離火入前藥末,攪冷為度。每用時以重湯燉化,用紅絹攤貼,半月一換。輕者漸消,重者亦可少解,常貼可保不致翻花。

白話文:

  1. 使用蟾酥丸藥末一料。

  2. 取五條金頭蜈蚣,炙黃並去除頭足。

  3. 將蟾酥丸藥末與蜈蚣末一起研磨混合均勻。

  4. 將二十四兩的太乙膏在熱水中燉化。

  5. 將太乙膏離火後,加入藥末,攪拌至冷卻。

  6. 每當使用時,將藥膏在熱水中燉化。

  7. 用紅絹將藥膏攤開並貼敷於患處。

  8. 每半個月更換一次藥膏。

  9. 症狀較輕者,藥膏逐漸消退。

  10. 症狀較重者,藥膏可以稍微減輕症狀。

  11. 持續貼敷藥膏,可以防止症狀復發。

【方歌】阿魏化堅消結聚,蟾酥丸料研末細,蜈蚣炙黃太乙膏,燉化攪勻功速極。

白話文:

阿魏可化解堅硬,消去結塊。把「取自貓頭的甘露」研磨成末,加入「太乙膏」中,以火烤過的「補奱」混合,調均後功力非常大。

太乙膏(見潰瘍門)

蟾酥丸(見疔瘡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