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宏源

《外科心法要訣》~ 卷四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2)

1. 瘰癧

小瘰大癧三陽經,項前頸後側旁生,痰濕氣筋名雖異,總由恚忿鬱熱成,更審纏綿諸證治,成勞日久不收功。

【注】此證小者為瘰,大者為癧。當分經絡:如生於項前,屬陽明經,名為痰瘰;項後屬太陽經,名為濕瘰;項之左右兩側,屬少陽經,形軟,遇怒即腫,名為氣癧;堅硬筋縮者,名為筋癧;若連綿如貫珠者,即為瘰癧;或形長如蛤蜊,色赤而堅,痛如火烙,腫勢甚猛,名為馬刀。瘰癧又有子母癧,大小不一。

白話文:

這類疾病小一點的稱為瘰癧,大一點的稱為癧。應根據經絡來區分:如果生長在脖子前方,屬於陽明經,名為痰瘰;長在脖子後方,屬於太陽經,名為濕瘰;長在脖子的左右兩側,屬於少陽經,形狀柔軟,遇怒即腫,名為氣癧;堅硬且筋縮的,名為筋癧;如果串連成珠狀的,即為瘰癧;或形狀長如蛤蜊,呈紅色且堅硬,疼痛如火烙,腫勢甚為猛烈,稱為馬刀。瘰癧裡又有子母癧,大小不一。

有重臺癧,癧上堆累三五枚,盤疊成攢。有繞項而生者,名蛇盤癧,如黃豆結簍者,又名鎖項癧。生左耳根,名蜂窩癧。生右耳根,名惠袋癧。形小多癢者,名風癧。頷紅腫痛者,名為燕窩癧。延及胸腋者,名瓜藤癧。生乳旁兩胯軟肉等處者,名𤷍瘍癧。生於遍身,漫腫而軟,囊內含硬核者,名流注癧。

白話文:

如果患有巨大的癧,癧的上面堆積有三到五個癧,層層疊加形成一堆。有些環繞脖子而生長,叫做「蛇盤癧」,如果像黃豆一樣結塊,則叫做「鎖項癧」。如果生在左耳根,叫做「蜂窩癧」。如果生在右耳根,叫做「惠袋癧」。形狀很小,但是很癢的叫做「風癧」。下巴紅腫疼痛的,叫做「燕窩癧」。蔓延到胸部和腋下的,叫做「瓜藤癧」。生長在乳房旁邊、兩胯的柔軟部位等地方的,叫做「𤷍瘍癧」。生長在全身,腫脹鬆軟,囊內包含堅硬核心的,叫做「流注癧」。

獨生一個,在囟門者,名單窠癧。一包生十數個者,名蓮子癧。堅硬如磚者,名門閂癧。形如荔枝者,名石癧。如鼠形者,名鼠癧,又名鼠瘡。以上諸癧,推之移動為無根,屬陽,外治宜因證用針灸、敷貼、蝕腐等法;推之不移動者為有根且深,屬陰,皆不治之證也。切忌針砭及追蝕等藥,如妄用之,則難收斂。

白話文:

  1. 獨生一個,在囟門者,名單窠癧。

翻譯:單獨長一個,位於囟門的,叫做單窠癧。

  1. 一包生十數個者,名蓮子癧。

    翻譯:一包裡面長十幾個的,叫做蓮子癧。

  2. 堅硬如磚者,名門閂癧。

    翻譯:堅硬得像磚頭的,叫做門閂癧。

  3. 形如荔枝者,名石癧。

    翻譯:形狀像荔枝的,叫做石癧。

  4. 如鼠形者,名鼠癧,又名鼠瘡。

    翻譯:像老鼠形狀的,叫做鼠癧,又名鼠瘡。

  5. 以上諸癧,推之移動為無根,屬陽,外治宜因證用針灸、敷貼、蝕腐等法。

    翻譯:以上這些癧,推動它可以移動的是無根的,屬於陽,外治應該根據證狀使用針灸、敷貼、蝕腐等方法。

  6. 推之不移動者為有根且深,屬陰,皆不治之證也。

    翻譯:推動它不能移動的是有根而且深的,屬於陰,都是不治之症。

  7. 切忌針砭及追蝕等藥,如妄用之,則難收斂。

    翻譯:切忌使用針砭和追蝕等藥物,如果胡亂使用,則難以收斂。

瘰癧形名各異,受病雖不外痰、濕、風、熱,氣毒結聚而成,然未有不兼恚怒、忿鬱、幽滯、謀慮不遂而成者也。有外受風邪,內停痰濕,搏於經絡,其患身體先寒後熱,瘡勢宣腫微熱,皮色如常,易消、易潰、易斂,此為風毒也,如防風羌活湯海菜丸,揀擇用之。

白話文:

瘰癧的形狀和症狀各不相同,所得到的疾病雖然不外乎是痰、濕、風、熱,氣毒聚集而成的,但沒有不伴隨憤怒、抑鬱、情志鬱結、謀劃不成功而發生的。有的是因為受到外界的風邪,內部又有痰濕,搏擊於經絡,其患處先出現寒冷,然後發熱,瘡勢腫脹微熱,皮膚顏色與正常一樣,容易消失、容易潰爛、容易收斂,這是風毒造成的,可以使用防風羌活湯、海菜丸等藥物來治療。

有天時亢熱,暑濕偶中三陽經,兼過食膏粱厚味,釀結而成,其患色紅微熱,結核堅硬緩腫,難消、潰遲、斂遲,此為熱毒也,如升陽調經湯柴胡連翹湯雞鳴散,隨證輕重,揀擇用之。有感冒四時殺厲之氣而成,其患耳項胸腋,驟成腫塊,宣發暴腫,色紅皮熱,令人寒熱,頭眩項強作痛,此為氣毒也,如李杲連翹散堅湯散腫潰堅湯,俱可因證治之。

白話文:

在炎熱的夏季,暑濕如果偶爾侵入三陽經(手少陽三焦經、手陽明大腸經、足陽明胃經),加上過量食用油膩厚味的食物,就會釀成腫塊。患處的顏色是略微發紅,腫塊堅硬緩慢增大,很難消退,潰爛和癒合都比較慢。這是因為熱毒引起的,治療方法是服用升陽調經湯、柴胡連翹湯、雞鳴散等藥物,根據病情輕重選擇使用。

還有一種腫塊是因感受四時殺厲之氣而形成。患者的耳朵、脖子、胸部和腋下會突然長出腫塊,迅速腫大。腫塊的顏色是紅色,皮膚發燙,使人感到寒冷和發熱,頭部眩暈,脖子僵硬疼痛。這是氣毒引起的,可以服用李杲連翹散堅湯、散腫潰堅湯等藥物治療。

有肝傷恚忿,血虛不能榮筋,其患核堅筋縮,推之不移者,此筋瘰也,初服舒肝潰堅湯,次服香貝養榮湯治之。有誤食汗液、蟲蟻鼠殘、陳水宿茶不淨之物,其患初小後大,累累如貫珠,連接三五枚,不作寒熱,初不覺疼,久方知痛,此為誤食毒物也,如楊氏家藏治瘰癧方法,制靈雞蛋,隨證虛實,揀擇用之自愈。

白話文:

  1. 肝臟受到傷害,容易憤怒,血虛不能滋潤筋脈,患處出現核狀堅硬,筋脈收縮,推之不動。這叫做筋瘰。初次服用舒肝潰堅湯,之後服用香貝養榮湯治療。

  2. 誤食汗液、蟲蟻鼠殘、陳水宿茶不乾淨的食物,患處起初很小,後來逐漸增大,累累相連如貫珠,連接三五枚,不發燒也不覺得疼,很久後才會感到疼痛。這是誤食毒物造成的。可以參考楊氏家藏治瘰癧方法,製作靈雞蛋,根據具體的虛實證狀,選擇使用,可以自愈。

其項後兩旁濕瘰癧,經屬膀胱寒水,外感風邪與濕凝結,漫腫疼痛,皮色如常,有日久將潰,皮色透紅,微熱痛甚,其內外治法,用藥總不宜寒涼,初腫宜用附子敗毒湯,外敷神功散;將潰已潰,俱按癰疽潰瘍內外治法。用藥首尾得溫暖即效,誤犯寒涼,令人項背拘強,瘡勢塌陷,毒氣攻裡,便瀉者逆。

白話文:

他的脖子後面兩側長了濕瘡,經絡屬於膀胱寒水,外感風邪與濕氣凝結,腫脹疼痛,皮膚顏色正常。有一天即將潰爛,皮膚顏色變紅,微熱疼痛加劇。內外治法,用藥總體上不宜寒冷涼爽。剛開始腫脹時應該使用附子敗毒湯,外敷神功散;將要潰爛或已經潰爛,都按照癰疽潰瘍的內外治法。用藥首尾得溫暖即有效,誤犯寒涼,使人脖子背部僵硬,瘡勢塌陷,毒氣攻入體內,就會腹瀉、反胃。

但凡生瘰癧者,男子不宜太陽青筋暴露,潮熱咳嗽,自汗盜汗;女人不宜眼內紅絲,經閉骨蒸,五心煩熱。男婦有此,後必變瘡勞,俱為逆證,難收功也。

白話文:

凡是患有瘰癧的人,男性不應出現太陽穴青筋暴露、潮熱咳嗽、自汗盜汗;女性不應出現眼內紅絲、經閉骨蒸、五心煩熱的症狀。男女都有這些症狀,後必發展成瘡勞病,都屬於逆證,難以治癒。

防風羌活湯,治風毒瘰癧,初發寒熱者。

白話文:

防風羌活湯,用於治療風毒引起的瘰癧,早期階段伴有寒熱症狀。

防風,羌活(各一錢),連翹(去心,二錢),升麻(七分),夏枯草(二錢),牛蒡子(炒,研,一錢),川芎(一錢),黃芩(酒浸,一錢),甘草(五分),昆布(酒洗,一錢),海藻(酒洗,一錢),殭蠶(酒炒,二錢),薄荷(一錢)

白話文:

防風、羌活(各一公克),連翹(去核,二公克),升麻(七分之一公克),夏枯草(二公克),牛蒡子(炒熟並研磨,一公克),川芎(一公克),黃芩(以酒浸泡,一公克),甘草(五分之一公克),昆布(以酒洗淨,一公克),海藻(以酒洗淨,一公克),殭蠶(以酒炒過,二公克),薄荷(一公克)。

水煎服。

【方歌】防風羌活驅瘰方,風毒發熱最為良,芎芩昆布翹蒡草,夏枯海藻薄升僵。

海菜丸,治風痰瘰癧,繞項而生,無寒熱者,宜常服,消盡為止。

海藻菜(蕎麥同炒過,去麥不用),白殭蠶(微炒去絲)

上等分為細末,用白梅肉泡湯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飯後或臨臥時,每服六七十丸,米湯送下,兼忌魚腥厚味。

白話文:

把上等藥材研磨成細末,再用白梅肉浸泡在水裡,把水煮沸成湯,然後把藥末加入湯劑中製成丸劑,丸劑的大小要和梧桐子差不多。每天飯後或睡覺前服用六七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服用期間要忌食魚腥和油膩的食物。

【方歌】海菜丸治風痰癧,海藻菜與白殭蠶,梅湯為丸如桐子,米湯送下病可痊。

升陽調經湯,治熱毒瘰癧繞於項下,或至頰車,此證由陽明胃經中來也。若其瘡深遠,隱曲肉低,俱作塊子,堅硬大小不等,並皆治之。或作丸服亦可。

白話文:

《升陽調經湯丸》能治療因熱毒引起的瘰癧,這種瘰癧會纏繞在脖子下方,或者蔓延到臉頰側面的顴骨部位。這種症狀是從陽明胃經而來的。如果瘰癧瘡口很深,藏於肉裡,肉質鬆軟,都會形成大小不等的塊狀,《升陽調經湯丸》都能治療。可以用丸劑服用。

升麻(八錢),連翹(去心),龍膽草(酒炒),桔梗黃連(去須,酒炒),京三稜(酒炒),葛根,甘草(炙,各五錢),知母(酒洗),廣朮(酒炒,各一兩),條黃芩(酒洗,六錢),黃柏(去粗皮,酒炒,七錢)

白話文:

  • 升麻(8錢)

  • 連翹(去心)

  • 龍膽草(用酒炒過)

  • 桔梗

  • 黃連(去須,用酒炒過)

  • 京三稜(用酒炒過)

  • 葛根

  • 甘草(炙,各5錢)

  • 知母(用酒洗過)

  • 廣朮(用酒炒過,各1兩)

  • 條黃芩(用酒洗過,6錢)

  • 黃柏(去粗皮,用酒炒過,7錢)

上撮一劑,稱一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一百丸,或一百五十丸。一半研粗末,每用五錢。若胃強能食,大便乾燥者,可旋加至七八錢,用水二盅,先將粗末浸半日,煎至一盅,去渣熱服。服時仰臥,伸腳置高處,去枕頭,噙藥一口,作十次咽之。一盅將吃完,可留一口,將丸藥送下,服藥畢,臥如常,此治法也。

白話文:

將一帖藥劑量分作兩半,將其中一半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藥丸,做成像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百丸到一百五十丸。另一半藥材則粗略研磨成藥粉,每次服用五錢。如果患者胃口好,大便乾燥,可以逐漸增加藥量至七八錢,用水二杯,先將粗末藥材浸泡半日,煎煮至剩一杯藥液後,去除藥渣趁熱服用。服藥時平躺,雙腳抬高放置於高處,去掉枕頭,含一口藥液在口中,分十次慢慢吞服。當一碗藥液快要服完時,可以留下一口藥液,將藥丸送服下去,服藥完畢後,平躺休息即可,這就是服用此藥物的標準方法。

【方歌】升陽調經醫毒熱,項頰瘰癧堅如鐵,升葛甘芩知柏稜,黃連膽草翹術桔。

柴胡連翹湯,治男婦熱毒,馬刀瘰癧,兼氣寒血滯,經閉等證。

白話文:

柴胡連翹湯,用於治療男女熱毒、馬刀瘰癧,兼有氣寒血滯,經閉等症狀。

柴胡,連翹(去心),知母(酒炒),黃芩(炒,各五錢),黃柏(酒炒),生地,甘草(炙,各三錢),瞿麥穗(六錢),牛蒡子(炒研,二錢),當歸尾(一錢五分),肉桂(三分)

白話文:

柴胡、連翹(去除果核)、知母(用酒炒過)、黃芩(炒過,各五錢)、黃柏(用酒炒過)、生地、甘草(炮製過,各三錢)、瞿麥穗(六錢)、牛蒡子(炒過研磨,二錢)、當歸尾(一錢五分)、肉桂(三分)

上共研粗末,每服三錢或五錢。水二大盅,煎至一盅,去渣,食後熱溫服。

【方歌】柴胡連翹醫瘰癧,馬刀血滯與經閉,黃芩牛蒡歸柏知,瞿麥肉桂甘生地。

雞鳴散,治瘰癧疼痛,及熱毒結核,或多煩悶,熱而不寒者。

黑牽牛(一兩),胡粉(即定粉,一錢),生大黃(二錢),朴硝(煉成粉者,三錢)

白話文:

  • 黑牽牛(6克)

  • 胡粉(碳酸鉛,0.6克)

  • 生大黃(1.2克)

  • 朴硝(硝酸鈉,1.8克)

上共為細末,每服三錢。雞鳴時井花水調服,以二便利為度,如未利再服。

【方歌】雞鳴散治瘰癧疼,結核煩悶熱相乘,粉牽硝黃為細末,井水調服便利通。

李杲連翹散堅湯,治氣毒瘰癧,耳下或至缺盆,或至肩上,生瘡堅硬如石,推之無根者,名馬刀瘡。從手、足少陽經中來也。或生兩脅,或已流膿,或未破,並皆治之。

白話文:

李杲創製的連翹散堅湯,用於治療氣毒導致的瘰癧。這種瘰癧發生在耳下,可能發展到缺損的部位(即鎖骨上窩)或肩膀,局部腫塊堅硬如石,推之無根,這種瘡稱為馬刀瘡。它是從手少陽經和足少陽經中來的。也有發生在兩脅部的,有些已經化膿,有些尚未破潰,都可以用此方治療。

當歸(酒洗),連翹(去心),莪朮(酒炒),京三稜(酒炒,各五錢),土瓜根(酒炒),龍膽草(酒洗,各一兩),柴胡(一兩二錢),黃芩(一半生用,一半酒炒,一兩二錢),炙甘草(六錢),黃連(酒炒),蒼朮(炒,各三錢),赤芍藥(一錢)

白話文:

當歸(用酒洗過),連翹(去掉核),莪朮(用酒炒過),京三稜(用酒炒過,每味五錢),土瓜根(用酒炒過),龍膽草(用酒洗過,每味一兩),柴胡(一兩二錢),黃芩(一半生用,一半用酒炒過,一兩二錢),炙甘草(六錢),黃連(用酒炒過),蒼朮(炒過,每味三錢),赤芍藥(一錢)。

上以一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一百丸,或一百五十丸。一半研粗末,每用五錢,水一盅八分,先浸半日,煎一盅,去渣熱服。臨臥頭低腳高,去枕而臥,每口作十次咽之,留一口送下丸子,服畢如常安臥。

白話文:

  1. 上以細末,將細粉末狀的藥物與蜂蜜混合捏成丸子,大小約為一粒米。

  2. 服用丸子時,一次可吞服 50 粒。

  3. 磨粉粗末,每次使用5錢,加一茶杯八分的水,浸泡半日之後,煎取一茶杯的量去除藥物後熱飲。

  4. 在睡前,將頭部放低而腳部放高,保持平躺,將藥液分10次慢慢吞服,最末一口再將藥球吞下,服用完畢後像通常一樣安眠。

【方歌】李杲連翹散堅湯,氣毒瘰癧馬刀瘡,歸芍柴芩稜莪草,土瓜龍膽黃連蒼。

舒肝潰堅湯

夏枯草,殭蠶(炒,各一錢),香附子(酒炒),石決明(煅,各一錢五分),當歸,白芍(醋炒),陳皮,柴胡,撫芎,穿山甲(炒,各一錢),紅花,片子,薑黃,甘草(生,各五分)

白話文:

  • 夏枯草、殭蠶(炒,各一錢)

  • 香附子(酒炒)、石決明(煅,各一錢五分)

  • 當歸、白芍(醋炒)、陳皮、柴胡、撫芎、穿山甲(炒,各一錢)

  • 紅花、片子、薑黃、甘草(生,各五分)

引燈心五十寸,水三盅,煎一盅,食遠熱服。便燥者,加乳香一錢。便溏者,加煅牡蠣一錢。

白話文:

取燈心五十寸,水三碗,煎成一碗,趁熱服用。若大便乾燥,加乳香一錢。若大便稀溏,加煅牡蠣一錢。

【方歌】舒肝潰堅湯開鬱,筋癧石疽柴決當,夏枯陳蠶香附撫,紅花芍草甲薑黃。

散腫潰堅湯,治氣毒瘰癧,一切馬刀,結硬如石,推之有根者。如證從耳下串至缺盆,或至肩上,或至脅下者,皆屬手、足少陽經二盅所發也。若瘰癧遍生下頦,或至頰車,堅而不潰者,屬足陽明經所發也。或二證已破,及流膿水者,並皆治之。服藥多少,臨證斟酌,量病人飲食多少,大便軟硬,以意消息之。

白話文:

《散腫潰堅湯》:主治因氣毒引起的瘰癧,腫瘤如馬刀,堅硬如石,推之有根。如果症狀從耳下蔓延到缺盆,或者到肩上,或者到脅下,都屬於手少陽經和足少陽經二經絡引起的。如果瘰癧遍佈下頜,或者到臉頰,堅硬而不潰瘍,屬於足陽明經絡引起的。或者兩種症狀都已經破裂,並流膿水,都可用此方治療。服用藥物的多少,要根據實際情況斟酌,考慮到病人的飲食量、大便的軟硬程度,並據此調整藥量。

柴胡梢(四錢),龍膽草(酒炒),黃柏(去粗皮,酒炒),知母(炒),花粉,昆布(去土,酒洗),桔硬(各五錢),甘草根(炙),京三稜(酒炒),廣朮(酒炒),連翹(去心),當歸(各三錢),白芍(酒炒),葛根,黃連(各二錢),升麻(六錢),黃芩梢(一半酒炒,一半生用,八錢),海藻(五錢)

白話文:

柴胡梢(40公克),龍膽草(用酒炒過),黃柏(去掉粗皮,用酒炒過),知母(炒過),花粉,昆布(去掉泥土,用酒洗過),桔梗(各50公克),甘草根(炙過),京三稜(用酒炒過),廣朮(用酒炒過),連翹(去掉內核),當歸(各30公克),白芍(用酒炒過),葛根,黃連(各20公克),升麻(60公克),黃芩梢(一半用酒炒過,一半生用,合計80公克),海藻(50公克)

上共研末,每用六錢,或七錢。水二盅,先浸半日,煎至一盅,去渣熱服。服時於臥處伸腳在高處,頭微低,每噙一口,作十次咽之,至服畢依常安臥,取藥在胸中多停留之意也。另攢半料作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一百丸。此湯藥豫留一口,以送丸藥。

白話文:

將所有的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使用 6 錢或 7 錢。加入 2 碗水,浸泡半天後,煎煮至剩 1 碗,去掉藥渣,趁熱服用。服用時,身體平躺在牀上,雙腳抬高,頭部稍微低一點。每次含一口藥汁,分十次慢慢嚥下去。服用完畢後,按照平常的姿勢平躺下來,這樣可以讓藥物在胸腔中停留更長時間。另外,將一半的藥材磨成細末,加入蜂蜜製成藥丸,藥丸的大小與梧桐子差不多。每次服用 100 顆藥丸。服用藥湯時,留一口藥汁,用來送服藥丸。

【方歌】散腫潰堅氣毒滯,馬刀瘰癧耳肩交,遍頦或至頰車骨,結硬如石用之消。知藻三稜歸芍草,升芩花粉柴胡梢,葛根黃連廣朮桔,昆布龍膽柏連翹。

白話文:

【方歌解釋】分散腫塊潰破堅硬的毒氣瘀滯,馬刀瘡、瘰癧、耳朵、肩膀、頸部都有,遍佈下巴或到達面頰骨,結塊堅硬如石頭時用它來消散。藥方裡有知母、三稜、歸尾、芍藥、升麻、黃芩、花粉、柴胡梢、葛根、黃連、廣木香、昆布、龍膽草、柏樹枝、連翹。

楊氏家藏治瘰癧方,治誤食毒物,致成瘰癧,其功甚速。

荊芥,白殭蠶(炒,去絲),黑牽牛(各二錢),斑蝥(去頭、翅、足,大米炒,二十八個)

白話文:

荊芥、白殭蠶(炒過,去掉絲)、黑牽牛(各二錢)、斑蝥(去掉頭、翅膀、腳,和大米一起炒,二十八個)

上為末,臥時先將滑石末一錢,用米飲調服,半夜時再一服。五更初即用溫酒調藥一錢或二三錢,量人之強弱用之。服後如小水並無惡物行下,次日早再用一服;仍不行,第三日五更初,先吃白糯米粥,再服前藥一服,更以燈心湯,調琥珀末一錢服之,以小水內利去惡物為愈,如尿孔痛,用青黛一錢,以甘草湯調下,其痛即止。

白話文:

  • 將滑石粉末研磨成極細的粉末。

  • 晚上睡覺前,先用米湯調服一錢(約3克)滑石粉末。

  • 半夜時再服一錢(約3克)滑石粉末。

  • 天剛亮時,再用溫酒調服一錢(約3克)或二三錢(約6-9克)滑石粉末,根據個人的體質強弱調整用量。

  • 服用滑石粉末後,如果小便沒有排出任何污濁物質,第二天早上再服用一錢(約3克)滑石粉末。

  • 如果服用滑石粉末後,仍沒有排出污濁物質,第三天,天剛亮時,先吃白糯米粥,然後服用一錢(約3克)滑石粉末。

  • 在吃完滑石粉末後,再用燈心草湯調服一錢(約3克)琥珀粉末,以利尿通便,排出污濁物質。

  • 如果小便時感到疼痛,可以使用青黛一錢(約3克),用甘草湯調服,疼痛即可停止。

【方歌】楊氏家藏治瘰方,誤食毒物成癧瘡,牽牛斑蝥僵荊芥,為末酒服量弱強。

法制靈雞蛋,治誤食毒物,致腋下生馬刀瘰癧者,其功稍緩。

斑蝥(去頭足翅,七個)

上將雞子一個,頂上敲開小孔,入斑蝥在內,紙封固了,於飯上蒸熟,取出去殼,切開去斑蝥,五更空心和米飯嚼服。候小水通如米泔水或如脂,即其驗也。如大便、小水不通,即服琥珀散三二帖催之,然後常服妙靈散內消連翹丸尤佳。

白話文:

將一個雞蛋頂部敲開一個小孔,把斑蝥(一種中藥)放進去,用紙封好。將蛋放在飯上蒸熟,取出來去殼,切開取出斑蝥,在黎明時分空腹把它和米飯一起嚼服。如果小便能像米泔水一樣通暢,或者像油脂一樣,那就證明藥物起效了。

如果大便、小便不通暢,就服用琥珀散三到五帖來催促藥效發揮。然後,經常服用妙靈散,並配合服用內消連翹丸,效果會更好。

【方歌】制靈雞蛋治馬刀,雞子一個入斑蝥,紙封蒸熟去殼藥,同飯嚼服癧可消。

琥珀散

琥珀,黃芩,白茯苓烏藥車前子,瞿麥,茵陳蒿,石韋,紫草,茅根,連翹(去心,各等分)

白話文:

琥珀、黃芩、白茯苓、烏藥、車前子、瞿麥、茵陳蒿、石韋、紫草、茅根、連翹(去心),各等分。

上為極細末,每服三錢。用燈心湯調下,不拘時服。

【方歌】琥珀散能利二便,瀉毒清熱最稱奇,芩苓烏藥車瞿麥,茵葦紫草茅翹宜。

妙靈散,服靈雞蛋後,卻將此藥與內消連翹丸相兼常服,瘡愈方止。

海藻(二兩),川牛膝何首烏(生),當歸(酒洗),海螵蛸桑寄生(各一兩),海帶青葙子(酒洗),昆布(酒洗),甘草節(各五錢),木香(三錢),沉香(二錢)

白話文:

  • 海藻(90公克):具有化痰、清熱、軟堅結的作用。

  • 川牛膝(45公克):具有利尿、除濕、活血化瘀的作用。

  • 何首烏(生)(45公克):具有補肝腎、益精血、烏鬚髮的作用。

  • 當歸(酒洗)(45公克):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的作用。

  • 海螵蛸(45公克):具有化痰、軟堅結、散腫瘤的作用。

  • 桑寄生(45公克):具有補肝腎、益精血、壯筋骨的作用。

  • 海帶(22.5公克):具有化痰、清熱、軟堅結的作用。

  • 青葙子(酒洗)(22.5公克):具有明目、清熱、利尿的作用。

  • 昆布(酒洗)(22.5公克):具有軟堅結、散腫瘤、化痰的作用。

  • 甘草節(22.5公克):具有清熱、化痰、止咳的作用。

  • 木香(13.5公克):具有行氣止痛、溫中止瀉的作用。

  • 沉香(9公克):具有行氣止痛、溫中止瀉的作用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。食後溫酒調下。

內消連翹丸

連翹(去心,二兩),核桃仁,白芨,射干,夏枯草,土瓜根,澤蘭葉沙參漏蘆(各一兩五錢)

白話文:

  • 連翹(去心,二兩):這是一味中藥,具有清熱解毒、疏肝利膽、消腫止痛等功效,常被用來治療感冒、發熱、肝炎、膽結石等疾病。

  • 核桃仁:這是一味中藥,具有補腎固精、益智強身、潤腸通便等功效,常被用來治療腰膝酸軟、頭暈耳鳴、失眠健忘、大便乾燥等疾病。

  • 白芨:這是一味中藥,具有止血、收斂、消腫止痛等功效,常被用來治療出血、跌打損傷、腫痛等疾病。

  • 射干:這是一味中藥,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通淋、消腫止痛等功效,常被用來治療感冒、發熱、泌尿系感染、水腫等疾病。

  • 夏枯草:這是一味中藥,具有清熱解毒、明目退翳、利尿通淋等功效,常被用來治療感冒、發熱、結膜炎、尿路感染等疾病。

  • 土瓜根:這是一味中藥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、利尿通淋等功效,常被用來治療感冒、發熱、咽喉腫痛、尿路感染等疾病。

  • 澤蘭葉:這是一味中藥,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通淋、明目退翳等功效,常被用來治療感冒、發熱、尿路感染、結膜炎等疾病。

  • 沙參:這是一味中藥,具有補肺益氣、生津止渴、清熱潤肺等功效,常被用來治療肺虛咳嗽、氣短乏力、口乾舌燥等疾病。

  • 漏蘆:這是一味中藥,具有清熱解毒、止咳化痰、平喘利尿等功效,常被用來治療感冒、發熱、咳嗽、氣喘、水腫等疾病。

上為細末,入核桃仁研勻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五十丸,空心食前或酒下,或鹽湯送下。

【方歌】內消連翹解瘰癧,妙靈與此兩兼服,核桃及射夏枯草,土瓜澤蘭沙漏蘆

白話文:

【方歌譯文】

連翹內服可以消腫散結,治療瘰癧。妙靈丹與連翹同時服用,效果更佳。核桃、射干、夏枯草、土瓜、澤蘭、沙漏蘆等藥材,也可以用於治療瘰癧。

附子敗毒湯,治濕毒瘰癧。

羌活(一錢),川附子(制,一錢),白殭蠶(炒,三錢),前胡(一錢),連翹(去心,一錢五分),生黃耆(一錢五分),蔓荊子(一錢五分),陳皮(一錢),防風(一錢),白茯苓(一錢五分),金銀花(二錢),甘草(節,五分)

白話文:

  1. 羌活 (1 錢):一種中草藥,具有祛風除濕、散寒止痛的功效。

  2. 川附子 (制,1 錢):一種中草藥,具有散寒止痛、溫經散寒的功效。

  3. 白殭蠶 (炒,3 錢):一種中草藥,具有息風定驚、鎮靜安神的功效。

  4. 前胡 (1 錢):一種中草藥,具有祛風散寒、止咳化痰的功效。

  5. 連翹 (去心,1 錢 5 分):一種中草藥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的功效。

  6. 生黃耆 (1 錢 5 分):一種中草藥,具有補氣健脾、益氣生津的功效。

  7. 蔓荊子 (1 錢 5 分):一種中草藥,具有清熱利水、消腫散結的功效。

  8. 陳皮 (1 錢):一種中草藥,具有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的功效。

  9. 防風 (1 錢):一種中草藥,具有祛風解表、散寒止痛的功效。

  10. 白茯苓 (1 錢 5 分):一種中草藥,具有健脾益氣、利水滲濕的功效。

  11. 金銀花 (2 錢):一種中草藥,具有清熱解毒、疏散風熱的功效。

  12. 甘草 (節,5 分):一種中草藥,具有補氣和中、益氣止渴的功效。

引用生薑一片,水三盅,煎一盅,食遠溫服。

【方歌】附子敗毒太陽經,濕毒瘰癧漫腫疼,陳苓前草耆羌活,銀花僵蔓翹防風。

消核散,治頸項痰凝瘰癧,不論男婦小兒,用之無不神效。

海藻(三兩),牡蠣,元參(各四兩),糯米(八兩),甘草(生,一兩),紅娘子(同糯米炒胡黃色,去紅娘子,用米,二十八個)

白話文:

  • 海藻:三兩

  • 牡蠣:四兩

  • 元參:四兩

  • 糯米:八兩

  • 甘草(甘草切片):一兩

  • 紅娘子(炒至金黃色,去紅娘子):二十八個

共研細,酒調服一錢或錢半,量人壯弱。

【方歌】消核散治諸瘰癧,男婦小兒用之愈,紅娘糯米炒胡黃,甘草元參藻牡蠣。

犀角丸,治諸般瘰癧,心火上攻,兩目赤澀,服之有效。

犀角青皮,黑牽牛(半生,半炒),陳皮(各一兩),連翹(去心,五錢),薄荷(二斤),皂角(二枚)

白話文:

  • 犀角:一種珍貴的中藥,取自犀牛角。

  • 青皮:指未成熟的橘子皮,具有理氣化痰、燥濕化痰的作用。

  • 黑牽牛:又稱「地膽草」,分為生用和炒用。生用具有清熱利濕、涼血解毒的作用;炒用具有逐水消腫、清熱去濕的作用。

  • 陳皮:指橘子皮經陳放後製成。具有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、行氣通便的作用。

  • 連翹:中藥材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作用。

  • 薄荷:具有清涼解暑、利咽止痛、疏風散熱的作用。

  • 皁角:皁莢的果實,具有行氣破瘀、消積導滯、潤腸通便的作用。

前五味,共研細末,用皂角去子、皮、弦,泡捶,以布絞取汁一碗,又用新薄荷搗取汁,同熬成膏,和入藥末內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食後滾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將前面列出的五種藥材,研磨成細末。用皁角去除果核、果皮和果肉外圍的絲,浸泡後捶打,用布條擠壓出汁液一碗。另外用新鮮薄荷搗碎取汁,與皁角汁一起熬製成膏狀,加入藥末中製成丸劑,每丸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後用滾燙的湯送服。

【方歌】犀角丸能除心火,諸般瘰癧兼目紅,牽牛半生半炒用,陳薄皂角連翹青。

夏枯草膏,治男婦小兒憂思氣鬱,瘰癧堅硬,肝旺血燥,驟用迅烈之劑,恐傷脾氣,以此膏常服消之。

白話文:

《夏枯草膏》主要用於治療男性、女性和小兒的憂鬱不暢、瘰癧堅硬、肝火旺盛,血熱燥烈,用猛烈藥劑治療時,害怕傷及脾氣,而用此藥膏常服可緩和治療。

京夏枯草(一斤半),當歸,白芍(酒炒),黑參,烏藥,浙貝母(去心),殭蠶(炒,各五錢),昆布,桔梗,陳皮,撫芎,甘草(各三錢),香附(酒炒,一兩),紅花(二錢)

白話文:

京夏枯草(一斤半)、當歸、白芍(以酒炒過)、黑參、烏藥、浙貝母(去心)、殭蠶(以酒炒過,各五錢)、昆布、桔梗、陳皮、撫芎、甘草(各三錢)、香附(以酒炒過,一兩)、紅花(二錢)

前藥共入砂鍋內,水煎濃湯,布濾去渣。將湯復入砂鍋內,漫火熬濃,加紅蜜八兩,再熬成膏,瓷罐收貯。每用一二匙,滾水沖服。兼戒氣怒、魚腥。亦可用薄紙攤貼,瘰癧自消。

白話文:

將前面的藥物都放入砂鍋中,加水煎煮成濃湯,用布過濾去除渣滓。將湯汁重新倒入砂鍋中,用小火熬煮濃稠,加入八兩紅糖,繼續熬煮成膏狀,然後用瓷罐收貯起來。每次服用一兩匙,用滾水沖服。同時要注意避免生氣發怒和食用魚腥。也可以將藥膏攤平在薄紙上,貼在患處,瘰癧就會自行消退。

【方歌】夏枯草膏醫諸癧,化硬消堅理肝虛,血燥憂思肝木旺,烈藥傷脾服此宜。歸芍貝僵香附桔,昆紅參草撫陳皮,烏藥同熬加紅蜜,滾水沖服戒怒急。

白話文:

【方歌解釋】夏枯草膏可以治療各種疾病,可以軟化堅硬的腫塊,調理虛弱的肝臟,如果血燥憂思,肝木旺盛,服用烈藥傷了脾臟,服用此藥很合適。裡麪包含當歸、生地黃、貝母、僵蠶、香附、昆蟲、紅參、撫芎、陳皮、烏藥等藥物,一起熬製,加入紅蜜,用滾水沖服,注意不要發怒急躁。

瘰癧未潰敷貼方

金倍散,治瘰癧堅硬難消、難潰,敷之神效。

文蛤(攢孔,一枚),金頭蜈蚣(研粗末,一條)

白話文:

整顆蛤蜊 (連同殼,一枚),金頭蜈蚣(研磨成細末,一條)

將蜈蚣末裝入文蛤內,紙糊封口,外再用西紙糊七層,曬乾,面麩拌炒,以紙黑焦為度,去紙研極細末,加麝香一分,再研勻,陳醋調稠。溫敷堅硬核處,外用薄紙蓋之,每日一換。

白話文:

  1. 將蜈蚣末放入文蛤殼內,用紙糊住封口,再用西紙糊上七層,曬乾。

  2. 將麵麩和蜈蚣末拌炒,炒至紙張燒焦為止。

  3. 去掉紙張,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加入麝香一分,再研磨均勻。

  4. 用陳醋調成稠糊狀。

  5. 將藥糊敷在堅硬的核處,外面用薄紙蓋住,每天更換一次。

【方歌】金倍散敷堅瘰癧,蜈蚣末入文蛤中,紙糊曬乾同麩炒,加麝研之醋調靈。

神功散,治濕毒瘰癧,敷之神效。

制川烏頭,嫩黃柏(各等分)

共研細末,米醋調稠。溫敷腫處,每日一換。

【方歌】神功散敷濕瘰癧,嫩黃柏與川烏頭,等分為末加米醋,調塗腫處即能瘳。

李杲龍泉散,治諸般瘰癧,未成者消,已成者潰。

瓦粉(即定粉),龍泉粉(即磨刀石上粉也),莪朮(酒浸炒乾),京三稜(酒浸炒乾),昆布(去土,酒洗,各五錢)

白話文:

瓦粉(即是定粉),龍泉粉(即是磨刀石上的粉),莪朮(用酒浸泡後炒乾),京三稜(用酒浸泡後炒乾),昆布(去除泥土,用酒清洗乾淨,各五錢)

上共研極細,滾水調塗患處,用此消堅尤速。

【方歌】李杲龍泉敷諸癧,瓦粉龍泉莪朮稜,昆布共研為細末,滾水調塗速又靈。

朱震亨貼瘰癧餅,治項間瘰癧,不辨肉色,不問大小及日月深遠,或有赤硬腫痛,並皆貼之效。

白話文:

朱震亨貼瘰癧餅,用於治療頸項間的瘰癧,不分肉色,不論大小及患病時間長短,即使有發紅、發硬、腫脹、疼痛的症狀,貼敷此藥餅都能有效。

山藥蓖麻子

上等分,搗勻攤貼之。

【方歌】震亨貼瘰癧可移,蓖麻山藥共研泥,不問日久並腫硬,作餅貼之效更奇。

神效瘰癧方,治瘰癧初起,消腫止痛。

白膠香,海螵蛸,降真香(心無土氣者)

上等分,研末,溫水調稠,薄紙攤貼。

【方歌】神效瘰癧實良方,疏滯消腫止痛強,未破以前用之效,白膠海螵降真香。

龍珠膏

龍牙草(即馬鞭草,五兩),棘棗根(五錢),海藻(二錢五分),蘇木(五錢)

白話文:

  • 龍牙草(即馬鞭草):5 兩

  • 棘棗根:5 錢

  • 海藻:2 錢 5 分

  • 蘇木:5 錢

上細切,水二十碗,煎至十二三碗,去渣,又用桑柴灰蒼耳草灰、石灰各二碗半,紙兩層,先鋪籮底,次置三種灰於籮內,用滾水熱淋取灰汁十碗,澄清,同前湯入鍋內熬成膏;用巴豆霜、白丁香石膏、麝香、輕粉各少許,研細入膏內攪勻,瓷罐收貯。取敷核上,再敷時,去舊藥,其核即潰。根小者,但塗於根上,其核自潰。

白話文:

將上方的藥材切碎,加入二十碗水,煎煮至十二三碗,去除藥渣。另外,取桑柴灰、蒼耳草灰、石灰各二碗半,用兩層紙鋪在籮底,將三種灰放入籮內,用滾水淋洗,收集十碗灰汁,澄清後,與前述湯液一起放入鍋中熬成膏狀。再加入巴豆霜、白丁香、石膏、麝香、輕粉各少許,研磨成細末,加入膏狀物中攪拌均勻,然後裝入瓷罐中保存。取適量藥膏塗抹在腫核上,每次更換藥膏時,先將舊藥膏去除。如果腫核較小,則直接塗抹在根部,腫核自然會潰爛。

【方歌】龍珠膏敷癧毒瘡,潰遲未潰敷之良,海藻蘇木龍牙草,再加棗根共煎湯,桑石蒼耳灰淋水,同煎成膏添麝香,石膏白丁輕巴豆,研入膏內塗瘰強。

瘰癧潰後方

蟾酥拈子

蟾酥(黃豆大一塊),白丁香(十五粒),寒水石(黃豆大一塊),巴豆(去殼,十粒),寒食麵(黃豆大一塊)

白話文:

蟾酥: 一塊約黃豆大小的蟾酥。

白丁香: 十五粒的白丁香花蕾或果實。

寒水石: 一塊約黃豆大小的寒水石。

巴豆: 取出種皮的巴豆,共十粒。

寒食麵: 一塊約黃豆大小的寒食麵。

上各研細,共合一處再研勻,煉蜜搓成捻子。每用一根,用針將瘰癧當頂針一孔,插捻子入孔內,用綠雲膏蓋貼。連插三日後,單換膏藥,俟數日後,頑根自脫,以膿淨硬退為效。如硬未盡再用,以盡為度。

白話文:

將上述藥物研磨成細末,全部放在一起再次均勻研磨,煉至蜜糖狀搓成藥捻子。每次使用一根,用針將瘰癧當成針孔,將藥捻子插進孔內,用綠雲膏蓋住並貼上。連續使用三天後,單獨更換膏藥。等待數日後,患處的頑固的根會自動脫掉,以膿液消失和腫塊變硬為有效。如果腫塊未完全消失,則繼續使用,直到完全消失為止。

【方歌】蟾酥捻子化堅方,瘰癧將潰納入瘡,寒水石共巴豆肉,寒食麵與白丁香。

五云膏,專貼鼠瘡、馬刀、瘰癧已潰。

銀黝子(捶碎,四兩),黃丹(飛過,八兩),香油(二十兩)

用砂鍋一口盛香油,火溫,候油熱,將黝子投入油內,用桃、柳、桑、槐、棗五樣樹枝攪之,候起珍珠花時,撈去渣,用布濾淨;復將油下入鍋內,慢慢將黃丹篩入油內,用五枝不住手攪之,以滴水成珠為度,取出收貯。用時勿令見火,以重湯燉化,紅緞攤貼。

白話文:

  1. 用一個砂鍋裝滿香油,並加熱。
  1. 等到油熱了之後,把黝子投入油內。

  2. 用桃、柳、桑、槐、棗五種樹枝攪拌油。

  3. 等到油裡出現珍珠花的時候,撈出渣滓。

  4. 用布把油過濾乾淨。

  5. 再將油倒入鍋中,慢慢將黃丹篩入油內。

  6. 用五支樹枝不停地攪拌油,直到油滴入水中能凝結成珠子為止。

  7. 將油取出,儲存在容器中。

  8. 使用時,不要讓油接觸到明火,要用熱水燉化,然後塗在紅緞子上。

【方歌】五云膏貼鼠瘡證,瘰癧潰後共馬刀,銀黝油熬渣濾淨,黃丹五枝攪成膏。

綠雲膏

黃連,大黃,黃芩,元參,黃柏,木鱉子(去殼,各一錢)

上藥共切片,用香油一兩,炸焦色,去渣;入淨松香五兩,再熬成膏,傾入水中,扯拔令金黃色,入銚內再熬數滾,候溫;將豬膽汁三枚,銅綠三錢,預用醋一兩,浸一宿,涓濾去渣;同入膏內,用有柳枝攪之,候冷為度。用時以重湯燉化,薄紙攤貼甚效。

白話文:

將上等藥材切成片狀,用一兩香油炸焦,去除渣滓;加入五兩淨松香,繼續熬成膏狀,倒入水中,反覆拉扯直到藥膏變成金黃色,放入銚內再熬煮幾滾,等到稍冷後,加入三枚豬膽汁、三錢銅綠,並於前一天用一兩醋浸泡一夜,濾去渣滓;將所有材料混合到膏狀物中,用柳枝攪拌均勻,等到藥膏冷卻即可。使用時,以滾燙熱水將藥膏融化,塗在薄紙上,然後貼在患處,效果顯著。

【方歌】綠雲癧破貼最神,軍柏連鱉元參芩,油炸濾渣加松脂,膽汁銅綠入攪勻。

蛇蛻膏

蜜蜂(二十一個),蛇蛻(七分半),蜈蚣(端午前收者佳,二條)

上用香油四兩,將前三藥入油,用文武火炸枯,撈去渣;入定粉二兩,用如箸粗桑枝七條,急攪候冷,出火氣七日夜。方用紙攤貼患處。

白話文:

使用四兩香油,加入前面三種藥材,用文火和武火交替炸至藥材乾枯,撈出渣滓;加入二兩定粉,用七根筷子粗細的桑枝快速攪拌,等待藥油冷卻,放置七天七夜。最後,用紙將藥油攤開,貼在患處。

【方歌】蛇蛻膏貼潰後癧,專消餘毒功效極,蜈蚣蜜蜂炸去渣,定粉油熬出火氣。

凡治瘰癧馬刀潰破之後,應用方藥,氣血兩虛,宜八珍湯;堅硬未消者,宜香貝養榮湯;食少便瀉者,宜香砂六君子湯;血虛肝熱,或瘡口出血,或紅膿者,宜逍遙散加丹皮、炒梔子;瘡口斂遲,宜用十全大補湯白蘞;虛煩不寐者,宜歸脾湯調理。但藥劑大小,量人歲數、虛實,斟酌用之。

白話文:

凡是治療瘰癧和馬刀傷口潰破後的用藥,要根據氣血虛實來決定。氣血兩虛的,宜用八珍湯;堅硬腫塊未消的,宜用香貝養榮湯;食慾不振、腹瀉的,宜用香砂六君子湯;血虛肝熱的,或瘡口出血、紅膿的,宜用逍遙散加丹皮、炒梔子;瘡口癒合遲緩的,宜用十全大補湯加白蘞;虛煩不寐的,宜用歸脾湯調理。但藥物的劑量大小,要根據病人的年齡、虛實情況酌情使用。

八珍湯(見潰瘍門)

香貝養榮湯(見石疽門)

香砂六君子湯(見潰瘍門)

逍遙散(見背部上搭手)

十全大補湯(見潰瘍門)

歸脾湯(見乳部乳中結核內)

益元散(即六一散硃砂少許,見胸部蠹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