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宏源

《外科心法要訣》~ 卷三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7)

1. 痄腮

痄腮胃熱是其端,初起焮痛熱復寒,高腫焮紅風與熱,平腫色淡熱濕原。

【注】此證一名髭發,一名含腮瘡。生於兩腮肌內不著骨之處,無論左右,總髮端於陽明胃熱也。初起焮痛,寒熱往來。若高腫、色紅、焮熱者,系胃經風熱所發;若平腫色淡不鮮者,由胃經濕熱所生。始則俱以柴胡葛根湯表之。若口渴便秘,宜四順清涼飲解之。表裡證俱解,腫痛仍作者,勢必成膿,宜托裡消毒散托之。

白話文:

這種疾病有一個名字叫髭發,另一個名字叫含腮瘡。它生長在兩腮肌肉內,不著骨的地方,不管是在左邊還是右邊,總是由陽明胃熱引起的。發病初期,症狀是灼熱疼痛,寒熱交替。如果腫脹高大、顏色紅、灼熱,是胃經風熱引起的;如果腫脹平坦、顏色淡而不鮮豔,是胃經濕熱引起的。一開始都用柴胡葛根湯來治療。如果口渴便祕,宜用四順清涼飲來緩解。表裡證狀都解除後,腫痛仍然存在,必定會化膿,應該用託裡消毒散來治療。

膿熟者針之,體虛者宜平補之。其餘治法,按癰疽潰瘍門。此證初起,若過服涼藥,令毒攻喉者險。

柴胡葛根湯

柴胡,葛根石膏(煅),花粉,黃芩(各一錢),甘草(生,五分),牛蒡子(炒,研),連翹(去心),桔梗(各一錢),升麻(三分)

白話文:

柴胡、葛根、石膏(煅燒)、花粉、黃芩(各一錢),甘草(生,五分),牛蒡子(炒後研磨)、連翹(去心)、桔梗(各一錢),升麻(三分)。

水二盅,煎八分,不拘時服。

【方歌】柴胡葛根發表證,痄腮腫痛或平形,石膏花粉黃芩草,牛蒡連翹桔梗升。

白話文:

方歌:

柴胡和葛根是發汗藥,適用於發熱、感冒等疾病。

痄腮腫痛,可用石膏、花粉、黃芩和草藥來治療。

牛蒡、連翹和桔梗可以升發陽氣,促進氣血運行。

四順清涼飲

防風梔子(生研),連翹(去心),甘草(生),當歸赤芍羌活(各一錢),大黃(二錢)

白話文:

防風、梔子(生研)、連翹(去心)、甘草(生)、當歸、赤芍、羌活(各一錢)、大黃(二錢)

  • 防風:具有祛風散寒、解肌透疹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、發熱、頭痛、身痛等症狀。
  • 梔子(生研):具有清熱瀉火、涼血消腫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熱性疾病,如咽喉腫痛、急慢性扁桃體炎、腮腺炎等。
  • 連翹(去心):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癤、咽喉腫痛、腮腺炎等症狀。
  • 甘草(生):具有補益脾胃、清熱解毒、調和諸藥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中氣不足、腹痛腹瀉、咳嗽等症狀。
  • 當歸: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血虛、月經不調、痛經、產後虛弱等症狀。
  • 赤芍:具有活血化瘀、清熱涼血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血瘀、經絡不通、月經不調、痛經等症狀。
  • 羌活:具有祛風散寒、除濕止痛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、發熱、頭痛、身痛、風濕骨痛等症狀。
  • 大黃:具有瀉熱通便、清熱解毒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熱性疾病,如黃疸、便祕、泄瀉等症狀。

水二盅,燈心五十寸,煎八分,食遠服。

【方歌】四順清涼攻裡強,口乾便秘痄腮瘡,防風梔子連翹草,歸芍燈心羌大黃。

托裡消毒散(見腫瘍門)

2. 頰瘍

頰瘍胃經積熱生,初如紅粟漸榴形,膿出腫消易斂愈,膿稀難斂漏因成。

【注】此證生於耳下頰車骨間,由陽明胃經積熱而生。始發如粟,色紅漸大如榴,初起宜犀角升麻湯清解之。若失治,或過敷寒藥,以致肌冷凝結,堅硬難消難潰者,宜升陽散火湯宣發之。將潰,宜托裡消毒散。膿熟針之,膿出腫退,瘡口易斂者則愈。

白話文:

這種疾病發生在耳朵下面,顴骨與下顎骨之間,是由於陽明胃經的熱氣積聚而引起的。一開始的時候像小米粒那麼大,顏色發紅,逐漸長大像石榴一樣大。初發的時候,應該用犀角升麻湯來清熱解毒。如果治療不當,或者過度敷用寒涼藥物,導致肌肉寒冷凝結,堅硬難以消退和潰爛,那麼就應該用升陽散火湯來宣發陽氣,散去火熱。將要潰爛的時候,應該用託裡消毒散來託毒外出,防止毒邪內陷。膿液成熟了以後,用針刺破,膿液流出,腫脹消退,瘡口容易收斂,那麼疾病就痊癒了。

或牙關緊急不開,或旁腫不消,膿水清稀,因而成漏,覆被寒侵瘡孔,致生多骨,經年纏綿難愈者,服桂附地黃丸,外用豆豉餅墊灸艾壯,初用九壯,以知熱癢為止,每日灸之以朽骨脫出,膿漸少而肌漸平為度。兼用紅升丹,捻入瘡口內,萬應膏蓋貼,每日一易。患者當慎起居,戒腥發等物,漸漸收功。

白話文:

牙關緊急閉合不開,或因腫脹不消,膿水清稀而致成瘡口瘺漏。瘡口因被覆蓋的寒氣侵襲而產生多個骨骼瘺孔,多年纏綿不癒合。服用桂附地黃丸,外用豆豉餅墊灸艾條,初次使用九壯,以灸熱、搔癢為止,每天固定時間灸,以灸出腐爛的骨頭,膿水逐漸減少、皮膚逐漸平復為度。此外,配合使用紅升丹,將藥粉捻入瘡口內,貼上萬應膏,每天更換一次。患者應謹慎照顧起居,戒除腥味、發物等食物,逐漸收口痊癒。

犀角(二錢五分),升麻(一錢七分),黃芩(八分),白附子(麵裹煨熟,八分),生甘草(五分),白芷(八分),川芎(八分),羌活(一錢二分),防風(八分)

白話文:

犀牛角(二錢五分),升麻(一錢七分),黃芩(八分),白附子(用麵粉包裹,煨熟,八分),生甘草(五分),白芷(八分),川芎(八分),羌活(一錢二分),防風(八分)。

水三盅,煎一盅,食遠熱服。

【方歌】犀角升麻醫頰瘍,色紅初起服之良,黃芩白附生甘草,白芷川芎羌活防。

升陽散火湯

撫芎(六分),蔓荊子白芍(酒炒),防風,羌活,獨活,甘草(半生,半炙),人參(各一錢),柴胡香附(各一錢五分),葛根(一錢),升麻(一錢),殭蠶(炒,一錢五分)

白話文:

川芎(六分),五味子,白芍藥(用酒炒過),防風,羌活,獨活,甘草(一半生一半炒),人參(各一錢),柴胡,香附(各一錢五分),葛根(一錢),升麻(一錢),僵蠶(炒過,一錢五分)

生薑一片,紅棗肉一枚,水三盅,煎一盅,食遠溫服。

【方歌】升陽散火過敷寒,牙叉拘急木痛堅,撫蔓芍防羌獨草,參柴香附葛升蠶。

白話文:

【方歌註解】

升陽散火過敷寒:此句指的是治療上焦陽明之火的方劑,可以升陽散火,過滋陰寒。

牙叉拘急木痛堅:此句指的是治療少陽膽經之火的方劑,可以祛寒邪,舒筋活絡,緩解牙齒疼痛、牙關緊閉等症狀。

撫蔓芍防羌獨草:此句指的是治療太陰脾經之火的方劑,可以清熱利濕,疏肝解鬱,緩解腹痛、腹瀉等症狀。

參柴香附葛升蠶:此句指的是治療厥陰肝經之火的方劑,可以疏肝理氣,活血化瘀,緩解月經不調、痛經等症狀。

托裡消毒散(見腫瘍門)

豆豉餅(見灸法內)

紅升丹萬應膏(俱見潰瘍門)

3. 骨槽風

骨槽風火三焦胃,耳前腮頰隱隱疼,腐潰筋骨仍硬痛,牙關拘急夾邪風。

【注】此證一名牙叉發,一名穿腮發。乃手少陽三焦、足陽明胃二經風火也。起於耳前,連及腮頰,筋骨隱痛,日久腐潰,腮之裡外筋骨,仍然漫腫硬痛,牙關拘急,皆由邪風深襲筋骨故也。此證屬在筋骨陰分,故初起腫硬難消,潰後瘡口難合,多致不救。初起熱不盛者,內宜服清陽散火湯,外以清胃散擦牙,真君妙貼散敷腮,如初起發表之後,人壯火盛者,用皂刺大黃甘草節白芷、殭蠶下之,後減大黃,加生石膏以清之。然亦不可過用寒涼之藥,恐其凝結也。

白話文:

【註解】這種疾病又稱牙叉發,又稱穿腮發。是手少陽三焦經、足陽明胃經風火引起的。起於耳前,連及腮頰,筋骨隱隱作痛,時間久了會潰爛,腮的裡外筋骨仍然腫脹疼痛,牙關緊閉,都是因為邪風深深侵襲筋骨。這種疾病屬於筋骨陰分,所以初期腫脹堅硬難消,潰爛後瘡口難以癒合,大多會導致死亡。初期熱度不高,宜服用清陽散火湯,外用清胃散擦牙,真妙貼散敷腮。如果在發病初期發汗後,人壯火盛,則用皁刺、大黃、甘草節、白芷、殭蠶來瀉下,之後減少大黃,加入生石膏來清熱。但也不可過度使用寒涼藥物,以免凝結。

有硬腫日久失治,不能盡消者,膿勢將成,宜用中和湯托之。已潰按癰疽潰瘍門治法。亦有過服寒涼,以致肌肉堅凝腐臭,非理中湯佐以附子不能回陽,非殭蠶不能搜風。如法治之,諸證俱減,惟牙關拘急不開,宜用生薑片墊灸頰車穴二七壯(其穴在耳垂下五分陷中處),每日灸之,兼用針刺口內牙盡處出血,其牙關即開。若寒熱不退,形焦體削,痰盛不食,或口內腐爛,甚則穿腮落齒者,俱為逆證。

白話文:

  1. 有硬腫日久失治,不能盡消者,膿勢將成,宜用中和湯託之。

翻譯:如果有硬腫日久失治,不能完全消散的,膿勢將要形成,應該使用中和湯來託瘡。

  1. 已潰按癰疽潰瘍門治法。

翻譯:如果已經潰爛,則按照癰疽潰瘍的門類治療方法來治療。

  1. 亦有過服寒涼,以致肌肉堅凝腐臭,非理中湯佐以附子不能回陽,非殭蠶不能搜風。

翻譯:也有過度服用寒涼藥物,導致肌肉堅硬凝結,腐爛發臭,如果不使用理中湯佐以附子來回陽,不使用殭蠶來搜風,就無法治療。

  1. 如法治之,諸證俱減,惟牙關拘急不開,宜用生薑片墊灸頰車穴二七壯(其穴在耳垂下五分陷中處),每日灸之,兼用針刺口內牙盡處出血,其牙關即開。

翻譯:如果按照上述方法來治療,各種症狀都會減輕,但是牙關緊閉不能張開,應該使用生薑片墊灸頰車穴二七壯(此穴在耳垂下五分陷中的地方),每天灸之,同時使用針刺口內牙齦盡頭出血,牙關就會張開。

  1. 若寒熱不退,形焦體削,痰盛不食,或口內腐爛,甚則穿腮落齒者,俱為逆證。

翻譯:如果寒熱不退,形體消瘦,痰液盛多不能飲食,或者口內腐爛,嚴重的話穿透腮部脫落牙齒的,都是逆證。

當腐爛之初,治法即同牙疳,亦不過稍盡人事耳。

清胃散

薑黃,白芷,細辛川芎

白話文:

薑黃:味辛,性溫,歸肝、脾、腎經。具有活血化瘀,消腫止痛,行氣開鬱的功效。常用於治療瘀血疼痛,跌打損傷,胸脇脹滿,月經不調等症。

白芷:味辛,性溫,歸肺、胃經。具有宣肺通竅,散寒止痛,消腫生肌的功效。常用於治療鼻塞流涕,頭痛鼻竇炎,牙痛,皮膚瘡瘍等症。

細辛:味辛,性溫,歸肺、腎經。具有溫肺化寒,散風通竅,止痛的功效。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,鼻塞流涕,頭痛鼻竇炎,牙痛,中風偏癱等症。

川芎:味辛,性溫,歸肝、脾、心經。具有活血化瘀,行氣止痛,祛風通絡的功效。常用於治療瘀血疼痛,跌打損傷,月經不調,頭痛眩暈,中風偏癱等症。

各等分,共研細末。先以鹽湯漱口,擦牙痛處。

【方歌】清胃散擦牙腫疼,薑黃白芷細辛芎,同研先以鹽湯漱,後擦此藥有奇功。

中和湯

白芷,桔梗人參黃耆(各一錢),藿香(五分),肉桂(五分),甘草白朮(土炒),川芎,當歸白芍(酒炒,各一錢),麥門冬(去心,五分)

白話文:

白芷、桔梗、人參、黃耆(各一錢)

藿香(五分)

肉桂(五分)

甘草、白朮(土炒)

川芎、當歸、白芍(酒炒,各一錢)

麥門冬(去心,五分)

水二盅,姜三片,棗二枚,煎八分,加酒一杯食遠服。

【方歌】中和湯治骨槽風,日久不消欲潰膿,芷桔參耆藿桂草,術芎歸芍麥門冬。

理中湯(見潰瘍門)

真君妙貼散(見腫瘍門)

升陽散火湯(方見頰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