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宏源
《外科心法要訣》~ 卷九 (1)
卷九 (1)
1. 湧泉疽
湧泉疽發在足心,腎虛濕滯多屬陰,速破潰淺癰可治,黑陷為疽命難存。
【注】此證生在足心湧泉穴,一名足心發,又名穿窟天蛇,俗名病穿板,屬足少陰,由腎經虛損,兼濕熱下注而成,若十四日內即潰,膿淺為癰,猶可調治,初服仙方活命飲,外用神燈照法。虛甚膿生遲者,十全大補湯;潰後兼用桂附地黃丸服之。余治按癰疽腫瘍、潰瘍門。若黑陷不疼,二十一日之內不潰膿者為疽,屬陰敗之證難救。
仙方活命飲(見腫瘍門)
神燈照法(見首卷)
十全大補湯(見潰瘍門)
桂附地黃丸(見面部頰瘍)
白話文:
湧泉疽發生在腳底湧泉穴,多因腎虛濕滯,屬陰虛證。如果很快破潰,膿液淺薄,屬於癰,尚可治療。但如果皮膚顏色發黑下陷,則屬於疽,性命難保。
這種病發生在腳底湧泉穴,也叫足心發或穿窟天蛇,俗稱病穿板,屬於足少陰經的病症,是由於腎經虛損,加上濕熱下注引起的。如果十四天內破潰,膿液淺薄是癰,還可以治療。初期服用仙方活命飲,並配合神燈照法外治。如果體虛,膿液形成較慢,則服用十全大補湯;潰瘍後,再服用桂附地黃丸。其餘治療方法,詳見癰疽腫瘍、潰瘍等章節。如果皮膚顏色發黑下陷而不痛,二十一天內不破潰,則為疽,屬於陰氣衰敗的危重症狀,難以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