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宏源

《外科心法要訣》~ 卷二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3)

1. 潰瘍主治類方

人參茯苓白朮(土炒,各二錢),甘草(一錢)

白話文:

人參、茯苓、白朮(用土炒過,各二錢)、甘草(一錢)

上四味姜三片,棗二枚,水煎服。

四物湯

川芎(一錢五分),當歸(酒洗,三錢),白芍(炒,二錢),地黃(三錢)

白話文:

川芎(15克),當歸(用酒洗過,45克),白芍(炒過,30克),地黃(45克)

上四味,水煎服。

八珍湯

人參(一錢),茯苓(一錢),白朮(一錢五分),甘草(炙,五分),川芎(一錢),當歸(一錢),白芍(炒,一錢),地黃(一錢)

白話文:

  1. 人參(六克):補氣養陰,增強體力。

  2. 茯苓(六克):健脾益氣,利水消腫。

  3. 白朮(九克):健脾燥濕,止瀉。

  4. 甘草(炙,三克):調和藥性。

  5. 川芎(六克):活血行氣,止痛。

  6. 當歸(六克):補血活血,調經止痛。

  7. 白芍(炒,六克):養血柔肝,緩和藥性。

  8. 地黃(六克):滋陰補血,涼血止血。

上八味,水煎服。

十全大補湯

於八珍湯內加黃耆肉桂,水煎服。

人參養榮湯

於十全大補湯內去川芎,加陳皮遠志五味子,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在十全大補湯中去掉川芎,加入陳皮、遠志和五味子,用溫水煎服。

於十全大補湯內去白朮,加遠志、麥門冬,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在十全大補湯裡去掉白朮,加入遠志、麥門冬,用煎服。

【按】四君子湯,補氣不足者也。四物湯,補血不足者也。八珍湯,雙補血氣不足者也。十全大補湯,大補氣血諸不足者也。人參養榮湯,去川芎者,因面黃血少,加陳皮以行氣之滯,五味子以收斂氣血,遠志以生心血也。內補黃耆湯,治潰瘍口乾,去白朮者,避其燥能亡津也,加遠志、麥冬者,以生血生津也。

白話文:

【解釋】四君子湯,是治療氣血不足的方劑。四物湯,是治療血虛的方劑。八珍湯,是同時補氣補血的方劑。十全大補湯,是全面補氣補血的方劑。人參養榮湯,在原方中去掉川芎,是因為病人面黃血少,再加入陳皮以行氣,加入五味子以收斂氣血,加入遠志以生心血。內補黃耆湯,是治療潰瘍口乾的方劑。在原方中去掉白朮,因為白朮性燥,傷津液,加入遠志和麥冬,以生血生津。

如痛者,加乳香沒藥以定痛;硬者,加穿山甲、皂角刺以消硬也。以上諸方,凡癰疽潰後諸虛者,悉准於此,當隨證酌用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疼痛,就加乳香、沒藥來止痛;如果堅硬,就加穿山甲、皁角刺來消除硬塊。以上這些方劑,凡是癰疽潰爛之後身體虛弱的人,都適用。具體使用時,應根據病情酌情使用。

【方歌】四君參苓白朮草,四物芎歸芍地黃,二方雙補八珍是,更加耆桂十補湯。榮去芎加陳遠味,內去朮加遠冬良,痛甚乳沒硬穿皂,潰後諸虛斟酌方。

白話文:

【藥方歌訣】四君湯:人蔘、茯苓、白朮、半夏;四物湯: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地黃;八珍湯:四君湯加上四物湯,再加上熟地黃、川芎、白芍、當歸、茯苓、白朮、黨參、甘草。十全大補湯:八珍湯加上熟地黃、桂枝、人蔘。榮衛不和時,把川芎去掉,加上陳皮、遠志、味甘草。內傷陰虛時,把白朮去掉,加上遠志、冬蟲夏草。疼痛厲害,乳房有硬塊或乳頭內陷發黑,加上乳沒、皁角刺。乳房潰爛後,身體虛弱時,斟酌方藥。

異功散

人參(二錢),白朮(土炒,二錢),茯苓(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,陳皮(五分)

上五味,姜三片,棗二枚,水煎服。

理中湯

人參(二錢),白朮(土炒,三錢),乾薑(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

上四味,水煎服。

六君子湯

人參(二錢),白朮(土炒,二錢),茯苓(一錢),甘草(炙,一錢),陳皮(一錢),半夏(制,一錢五分)

白話文:

人參(二錢),白朮(用土炒過,二錢),茯苓(一錢),甘草(炙過,一錢),陳皮(一錢),半夏(炮製過,一錢五分)

上六味,姜三片,棗二枚,水煎服。

香砂六君子湯

人參(一錢),白朮(土炒,二錢),茯苓(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,藿香(或木香,一錢),陳皮(一錢),半夏(制,一錢五分),砂仁(五分)

白話文:

  • 人參:一錢(約3克)

  • 白朮:二錢(約6克),經過土炒處理

  • 茯苓:一錢(約3克)

  • 甘草:五分(約1.5克),經過炙烤處理

  • 藿香:一錢(約3克)或木香:一錢(約3克)

  • 陳皮:一錢(約3克)

  • 半夏:一錢五分(約4.5克),經過炮製處理

  • 砂仁:五分(約1.5克)

上八味,姜三片,水煎服。

【按】四君子湯加陳皮,名異功散,潰後脾虛氣滯者宜之。四君子湯減茯苓,加乾薑,名曰理中湯,潰後脾虛寒滯者宜之。蓋氣虛則陽虛,陽虛生寒,故於補氣藥中,加溫熱之味也。四君子湯加陳皮、半夏,名六君子湯,潰後氣虛,有痰者宜之。六君子湯加藿香(或木香)、砂仁,名香砂六君子湯,潰後,胃虛痰飲嘔吐者宜之。

白話文:

【翻譯】

四君子湯加上陳皮,名為異功散,適合潰瘍後脾虛氣滯的人服用。四君子湯去除茯苓,加上乾薑,名為理中湯,適合潰瘍後脾虛寒滯的人服用。因為氣虛則陽虛,陽虛生寒,所以要在補氣藥中,加入溫熱味道的藥材。四君子湯加上陳皮、半夏,名為六君子湯,適合潰瘍後、有痰的人服用。六君子湯加上藿香(或木香)、砂仁,名為香砂六君子湯,適合潰瘍後、胃虛痰飲嘔吐的人服用。

無痰飲氣虛,嘔逆甚者,加丁香沉香。潰後,氣虛有寒,加肉桂、附子。潰後瀉者,加訶子、肉豆蔻。腸滑不固,加罌粟殼。食少咳嗽者,加桔梗、麥冬、五味子。渴者加乾葛。傷食脾胃虛弱,加山楂、神麯、穀芽(或麥芽)。此皆潰後氣不足者,以四君子湯為主,隨證加減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沒有痰飲,但是氣虛,嘔吐逆氣特別嚴重的,可以加上丁香、沉香。潰瘍癒合後,氣虛還有寒氣的,可以加上肉桂、附子。潰瘍癒合後腹瀉的,可以加上訶子、肉豆蔻。腸道滑利,大便稀爛不固形的,可以加上罌粟殼。飲食減少,咳嗽的,可以加上桔梗、麥冬、五味子。口渴的,可以加上乾葛。飲食積滯,脾胃虛弱的,可以加上山楂、神麯、穀芽(或麥芽)。這些都是潰瘍癒合後,氣不足的患者,以四君子湯為主,根據症狀加減藥物。

【方歌】四君加陳異功散,理中減苓加乾薑,有痰陳半六君子,嘔吐砂仁木藿香,逆加丁沉寒桂附,瀉加訶蔻粟滑腸,咳桔冬味渴加葛,傷食楂曲穀麥良。

白話文:

【方劑歌】四君子湯加上陳皮和異功散,理中湯減甘草加乾薑,有痰用陳皮加六君子湯,嘔吐用砂仁和木藿香,發逆加丁香和桂枝和附子,腹瀉加訶子、蔻仁、粟子和滑腸丸,咳嗽用桔梗和冬瓜,口渴加葛根,傷食不消化用山楂和曲和穀麥。

托裡定痛湯

於四物湯內加肉桂、乳香、沒藥、粟殼,水煎服。

聖愈湯

於四物湯內加柴胡,人參、黃耆,水煎服。

柴胡四物湯

於四物湯內加柴胡、人參、黃芩、半夏、甘草,水煎服。

地骨皮飲

於四物湯內加丹皮、地骨皮

知柏四物湯

於四物湯內加知母黃柏

三黃四物湯

於四物湯內加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。

【按】托裡定痛湯,潰後血虛疼痛者宜之。聖愈湯,潰後血虛內熱,心煩氣少者宜之。柴胡四物湯,潰後血虛有寒熱者宜之。地骨皮飲,潰後不寒者宜之。知柏四物湯,潰後五臟陰火骨蒸者宜之。三黃四物湯,潰後六腑陽火煩熱者宜之。蓋血虛則陰虛,陰虛生熱,故補血藥中,多加寒涼之味也。此皆潰後血不足者,以四物湯為主,隨證加減也。

白話文:

【註解】託裡定痛湯:是用於潰瘍後血虛疼痛的藥方。聖愈湯:是用於潰瘍後血虛內熱、心煩氣少的藥方。柴胡四物湯:是用於潰瘍後血虛,有寒熱的藥方。地骨皮飲:是用於潰瘍後不寒的藥方。知柏四物湯:是用於潰瘍後五臟陰火骨蒸的藥方。三黃四物湯:是用於潰瘍後六腑陽火煩熱的藥方。

【解釋】血虛則陰虛,陰虛生熱,因此,在補血藥物中,加入更多寒涼性味道。這些藥方都是用於潰瘍後血不足,以四物湯為基本方,根據不同證狀加減藥物。

【方歌】四物加桂乳沒粟,托裡定痛功效奇,聖愈四物參耆入,血虛血熱最相宜。血虛寒熱小柴合,惟熱加丹地骨皮,陽火煩熱三黃合,陰火骨蒸加柏知。

白話文:

【方歌解釋】四物湯加桂枝、乳香、沒藥、粟子,可以溫補氣血,祛除寒邪,主要用於治療血虛疼痛。聖愈湯組成與四物湯相似,再加上人參、黃耆,能夠補氣養血,適用於血虛血熱證。血虛兼有寒熱證狀時,可以加入小柴胡湯,組成合方。如果只有熱證,可以再加入丹皮、地骨皮。如果陽火過旺,煩熱口渴,可以加入三黃瀉心湯;如果陰火過旺,骨蒸潮熱,可以加入柏子仁、知母

變證,補中益氣湯,治瘡瘍元氣不足,四肢倦怠,口乾時熱,飲食無味,脈洪大無力,心煩氣怯者,俱宜服之。

白話文:

《變證》:

補中益氣湯:用於治療元氣不足,四肢疲倦,口乾舌燥,飲食無味,脈搏洪大無力,心煩氣怯的人。

人參(一錢),當歸(一錢),生黃耆(二錢),白朮(土炒,一錢),升麻(三分),柴胡(三分),甘草(炙,一錢),麥冬(去心,一錢),五味子(研,五分),陳皮(五分)

白話文:

人參(1錢)、當歸(1錢)、生黃耆(2錢)、白朮(炒過,1錢)、升麻(3分)、柴胡(3分)、甘草(炙過,1錢)、麥冬(去除芯,1錢)、五味子(研磨,5分)、陳皮(5分)

上十味,水二盅,姜三片,棗二枚,煎一盅,空心熱服。

人參黃耆湯,治潰瘍虛熱,不睡少食,或寒濕相凝作痛者效。即前方去柴胡,加神麯五分炒,蒼朮五分炒,黃柏五分炒。

白話文:

人蔘黃芪湯,用於治療因潰瘍而虛熱的人,表現爲難以入睡,食慾不振,或是因寒溼互凝而疼痛者有效。即在前方的藥方中去掉柴胡,加入炒焦的神曲五分、炒焦的蒼朮五分、炒焦的黃柏五分。

【方歌】補中益氣加麥味,潰後見證同內傷,參耆歸術升柴草,麥味陳皮引棗姜,人參黃耆寒濕熱,加曲蒼柏減柴方。

白話文:

補中益氣湯加上麥味,可以治療潰瘍後的證狀,就像內傷一樣。

組成:人參、黃耆、歸尾、術、升麻、柴胡、麥味、陳皮、大棗、生薑。

解說:人參和黃耆可以補氣,桂枝和升麻可以發汗解表,柴胡可以疏肝解鬱,麥味和陳皮可以理氣健脾,大棗和生薑可以益氣健脾。

這劑藥可以治療因風寒或風熱引起的感冒,症狀包括發燒、頭痛、鼻塞、流涕、咳嗽、胸悶、腹痛、腹瀉等。

加曲蒼柏減柴方,可以治療寒濕熱證,症狀包括發燒、頭痛、鼻塞、流涕、咳嗽、胸悶、腹痛、腹瀉等。

獨參湯,此湯治潰瘍膿水出多,元氣虛餒,外無邪氣,自汗脈虛者宜服之。

白話文:

「獨參湯」,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潰爛出血,膿水很多,元氣虛弱的狀況,患者沒有受到外邪(病菌)的侵襲,但會有盜汗症狀,脈搏微弱,適合服用這個藥方。

人參(二兩)

上一味,水二盅,棗十枚,或蓮肉、元眼肉,煎好徐徐服之。若煎至稠厚,即成膏矣,作三次用,醇酒熱化服之亦可。

白話文:

將上述藥材一種,水兩小碗,紅棗十個,或蓮子、龍眼肉,煎煮好後慢慢服用。如果煎到濃稠,就成了膏狀,可以分成三次服用,也可以用溫熱的米酒送服。

【方歌】膿水過多元氣餒,不生他恙獨參宜,徐徐代飲無窮妙,棗蓮元肉共煎之。

溫胃飲,此湯治癰疽脾胃虛弱,或內傷生冷,外感寒邪,致生呃逆、中脘疼痛、嘔吐清水等證,宜急服之。

白話文:

溫胃飲,此湯治癒癰疽病症,脾胃虛弱,或因內部損傷而食用生冷食物,因外部感受寒邪而引起呃逆、中脘疼痛、嘔吐清水等症狀,應急服此湯。

人參(一錢),白朮(土炒,二錢),乾薑(炮,一錢),甘草(一錢),丁香(五分),沉香(一錢),柿蒂(十四個),吳萸(酒洗,七分),附子(制,一錢)

白話文:

人參(一錢重),白朮(用土炒過,二錢重),乾薑(用火炮過,一錢重),甘草(一錢重),丁香(五分重),沉香(一錢重),柿蒂(十四個),吳萸(用酒洗過,七分重),附子(用藥物炮製過,一錢重)

上九味,水三盅,姜三片,棗二枚,煎八分,不拘時服。

【方歌】溫胃飲治寒呃逆,內傷外感胃寒生,理中加丁沉柿蒂,寒盛吳萸附子寧。

橘皮竹茹湯,此湯治潰瘍,胃火上逆氣衝,以致時時呃逆、身熱煩渴、口乾唇焦,此熱呃也,服之有效。

白話文:

橘皮竹茹湯,這個湯可以治療潰瘍,胃裡的火氣往上逆,衝上來造成一直打嗝、身體發熱、口渴、嘴脣乾裂起皮,這種熱呃服用了有效。

橘紅(二錢),竹茹(三錢),生薑(一錢),柿蒂(七個),人參(一錢),黃連(一錢)

白話文:

橘紅(10克),竹茹(15克),生薑(5克),柿蒂(7個),人參(5克),黃連(5克)

上六味,水二盅,煎八分,空心溫服。

【方歌】橘皮竹茹熱呃逆,胃火氣逆上衝行,橘紅竹茹姜柿蒂,虛加參補熱連清。

白話文:

【方劑歌訣】橘皮和竹茹可以治療熱呃逆,胃火上逆冒出。橘紅、竹茹、生薑和柿蒂,虛症加上參補,熱症加上清熱。

胃愛丸,此丸治潰瘍脾胃虛弱,諸味不喜者,宜服此丸,助脾氣開胃口,而飲食自進矣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丸是治療潰瘍和脾胃虛弱的,症狀是對各種味道都不感興趣,服用這個藥丸可以幫助增強脾氣、增加食慾,自然而然就會進食了。

人參(一兩),山藥(肥大上白者,切片,男乳拌令透,曬後微焙,一兩),建蓮肉(去皮、心,五錢),白豆蔻(三錢),小紫蘇(蜜拌曬乾,微蒸片時,連梗葉切片,五錢),陳皮(用陳老米先炒黃色,方入同炒,微燥,勿焦,六錢),云片白朮(鮮白者,米泔浸去澀水,切片曬乾,同麥芽拌炒,一兩),甘草(炙,三錢),上白茯苓(切一分厚咀片,用砂仁二錢同茯苓合碗內,飯上蒸熟,一兩)

白話文:

人參(60克),山藥(選用肥胖白淨的山藥,切片,拌入男性乳汁直到徹底浸透,曬乾後微火烘烤,60克),建蓮肉(去皮、去芯,30克),白豆蔻(18克),小紫蘇(用蜂蜜拌勻曬乾,微蒸時連同梗葉切片,30克),陳皮(用陳年老米先炒至金黃色,然後放入同炒,略微烤乾,不要烤焦,36克),雲片白朮(選用潔白如玉的白朮,用米泔水浸泡去除澀味,切片曬乾,與麥芽拌炒,60克),甘草(炙甘草,18克),上白茯苓(切成一分厚度的片狀,與9克砂仁一起放入碗中,放在米飯上蒸熟,60克)。

上九味,共為細末,用老米二合,微焙碾粉,泡荷葉熬湯打糊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八十丸,清米湯送下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將上九味藥材共研為細末,與陳年糯米同用,烘焙研成粉末,再用荷葉熬水,將粉末沖調成糊狀,用梧桐子的大小做丸劑,每劑八十丸,以米水送服,不限時間。

【方歌】不思飲食宜胃愛,開胃扶脾效若仙,異功山藥蘇梗葉,建蓮白蔻米糊丸。

清震湯,治潰瘍脾腎虛弱,或誤傷生冷,或氣惱勞役,或病後入房太早,以致寒邪乘入中脘,乃生呃逆,急服之。

白話文:

清震湯,治療潰瘍、脾腎虛弱,或者誤傷生冷、氣惱勞役,或者病後性生活太早,以致寒邪乘入中脘,出現呃逆,緊急服用此湯。

人參,益智仁,半夏(制,各一錢),澤瀉(三分),香附,陳皮,白茯苓(各一錢),附子(制,一錢),炙甘草(一錢),柿蒂(二十四個)

白話文:

人參、益智仁、半夏(均需經過處理,各一錢)、澤瀉(三分)、香附、陳皮、白茯苓(各一錢)、附子(經過處理,一錢)、炙甘草(一錢)、柿蒂(二十四個)

【方歌】清震湯治腎家寒,人參益智半夏攢,澤瀉香附陳茯苓,附子甘草柿蒂煎。

二神丸,此丸治癰疽,脾腎虛弱,飲食不消,黎明溏瀉者,服之有效。

肉果(麵裹煨肥大者,搗去油,二兩),補骨脂(微炒香,四兩)

上二味共為細末,用大棗四十九枚,老生薑四兩切片,水浸薑、棗,煮至水乾為度,取棗肉為丸,桐子大。每夜半,用清米湯,送下七十丸,治腎瀉脾瀉甚效。

白話文:

將上述的中藥材研磨成細微粉末,再取四十九顆大棗、四兩老薑切成薄片,把老薑和大棗浸泡在水中,煮至水分乾涸為止,然後取出棗肉搓成桐子般大小的丸劑。每晚半夜,用清米湯送服七十丸,對於治療腎虛脾虛,效果極佳。

【方歌】二神丸治脾腎弱,飲食不化瀉黎明,肉果補脾骨脂腎,生薑煮棗肉丸成。

白話文:

藥方歌訣:

二神丸可以治療脾腎虛弱,消化不良導致黎明時腹瀉,大棗和肉桂可以補益脾臟,骨脂可以補益腎臟,用生薑煮棗做成肉丸服用。

加味地黃丸,此丸治癰疽已潰,虛火上炎,口乾作渴者,宜服之。

熟地(酒蒸,搗膏,八兩),山藥(炒,四兩),山萸肉(去核,五兩),白茯苓(四兩),牡丹皮(酒洗,四兩),澤瀉(蒸,三兩),肉桂(六錢),五味子(炒,三兩)

白話文:

熟地黃(以酒蒸熟,搗成膏狀,八兩),山藥(炒熟,四兩),山茱萸的果肉(去除果核,五兩),白茯苓(四兩),牡丹皮(以酒清洗,四兩),澤瀉(蒸熟,三兩),肉桂(六錢),五味子(炒熟,三兩)。

上八味共為末,煉蜜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錢,空心鹽湯送下。

【方歌】加味地黃勞傷腎,水衰津少渴良方,山萸山藥丹苓澤,肉桂五味熟地

參朮膏,此膏治癰疽發背等證,大潰膿血之後,血氣大虛,急宜用此補之。

白話文:

參朮膏:這種膏藥用來治療癰疽發背等疾病,當膿瘡破裂、膿血流出後,血氣大虛,應立即使用這種膏藥來補益。

人參(切片,用水五大碗,砂鍋慢火熬至三碗,將渣再煎汁一碗,共用密絹濾淨,復熬稠厚,瓷碗內收貯,聽用,半斤),云片白朮(六兩),懷慶熟地(俱熬,同上法,六兩)

白話文:

人參(切片,用水一大碗、五小碗,共計六碗水,用砂鍋慢火熬煮,熬至只剩下三碗水,再把渣滓過濾出來,煎取一碗汁液,一共熬煮四碗汁液,用密絹過濾乾淨,再熬煮至濃稠,裝入瓷碗中保存,備用,半斤)

雲片白朮(六兩)

懷慶熟地(全部熬煮,方法同上,六兩)

以上三膏,各熬完畢,各用瓷罐盛之,入水中待冷取起,密蓋勿令泄氣。如患者精神短少,懶於言動,短氣自汗者,以人參膏三匙,白朮膏二匙,地黃膏一匙,俱用無灰好酒一杯,燉熱化服。如脾虛弱,飲食減少,或食不知味,或已食不化者,用白朮膏三匙,人參膏二匙,地黃膏一匙,熱酒化服。如腰膝痠軟,腿腳無力,皮膚枯槁者,用地黃膏三匙,參朮膏各二匙化服。

白話文:

以上三種膏藥,熬好後,分別用瓷罐盛裝,放入水中待其冷卻取出,蓋緊蓋子,不要讓藥膏漏氣。

如果患者精神不振,懶於說話和活動,常嘆短氣並自出汗水,可用人參膏三匙,白朮膏二匙,地黃膏一匙,一起加入一杯無灰好酒中,加熱後服用。

如果脾虛弱,飲食減少,或吃東西沒有味道,或已經吃過的食物沒有消化,可用白朮膏三匙,人參膏二匙,地黃膏一匙,以熱酒服用。

如果腰膝酸軟,腿腳無力,皮膚枯槁,可用地黃膏三匙,人參膏和白朮膏各二匙,以熱酒服用。

如氣血脾胃相等,無偏勝者,三膏每各二匙,熱酒化服。此膏用於清晨及臨睡時,各進一次,自然強健精神,頓生氣血,新肉易長,瘡口易合,一切瘡形危險,勢大膿多者,服之自無變證也。夏天炎熱,恐膏易變,令作二次熬用亦好。愈後常服,能鬚髮變黑,返老還童。以上諸方,功難及此。

白話文:

如果人的氣血脾胃均衡,沒有偏勝的情況,則每種膏藥各兩匙,用熱酒送服。此膏藥在清晨和臨睡前各服用一次,自然能增強精神,迅速增長氣血,新肉易長,瘡口易合。凡是瘡形危險,膿液多的人,服用此藥自然不會有不良反應。夏季炎熱,怕膏藥容易變質,也可以分成兩次熬煮後服用。服用此膏藥後,常服用,能使鬚髮變黑,返老還童。以上各種方劑,功效難以及此。

【方歌】參朮膏治大膿後,血氣雙補此方宗,人參白朮同熟地,熬成膏服有奇功。

八仙糕,此糕治癰疽脾胃虛弱,食少嘔泄,精神短少,飲食無味,食不作飢,及平常無病久病者服之,能健脾胃。

白話文:

八仙糕是一種藥膳糕點, 它可以治療癰疽 (嚴重的皮膚感染)、脾胃虛弱、食慾不振、嘔吐和腹瀉、精神不振、飲食無味、食後不覺得餓, 以及那些沒有生病或長時間患有慢性疾病的人。它能增強脾胃。

山藥(六兩),人參(六兩),粳米(七升),糯米(七升),白蜜(一斤),白糖霜(二兩半),蓮肉(六兩),芡實(六兩),白茯苓(六兩)

白話文:

山藥(三百六十公克),人參(三百六十公克),粳米(四千二百公克),糯米(四千二百公克),白蜜(六百公克),白糖霜(一百五十公克),蓮子肉(三百六十公克),芡實(三百六十公克),白茯苓(三百六十公克)

上將山藥、人參、蓮肉、芡實、茯苓五味,各為細末,再將粳、糯米為粉,與上藥末和勻;將白糖入蜜湯中燉化,隨將粉藥乘熱和勻,攤鋪籠內,切成條蒸熟,火上烘乾,瓷器收貯。每日清早用白湯泡數條,或乾用亦可,飢時隨用,服至百日,啟脾壯胃,功難筆述。

白話文:

將山藥、人參、蓮肉、芡實、茯苓五種藥材,磨成細末。再將粳米、糯米磨成粉,與藥末混合均勻。將白糖放入蜂蜜水中燉化,趁熱將藥粉與糖水混合均勻,平鋪在蒸籠內,切成條狀後蒸熟,然後在火上烘乾,用瓷器收納保存。每天清晨用熱水沖泡數條,也可以直接服用。在飢餓的時候隨時服用,服用一百天,可以健脾養胃。

【方歌】八仙糕用健脾胃,食少嘔泄服之靈,山藥人參粳糯米,蜜糖蓮芡白雲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