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宏源

《外科心法要訣》~ 卷十六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六 (3)

1. 滯熱丹毒

滯熱丹毒赤遊形,傷乳多食滯熱生,較之赤遊走緩慢,先宜消食次宜清。

【注】此證初發,形若赤遊丹,較之赤遊丹遊走緩慢。因嬰兒乳食過多,不能運化,蘊熱於內,達於肌表而生。發熱面赤,口酸,舌有黃苔,宜服保和丸,先消食滯。若唇焦便秘者,宜一捻金服之;丹毒仍作者,宜犀角散服之。其餘治法,俱按赤遊丹。

白話文:

【解釋】這種疾病在剛開始發作的時候,形狀像赤遊丹,但比赤遊丹遊走的速度要慢。這是由於嬰兒吃奶過多,不能消化吸收,在體內積聚熱量,並到達皮膚表面而引起的。症狀包括發熱、臉紅、口酸、舌苔黃。治療方法是服用保和丸,先消化食物積滯。如果嘴脣乾燥、便祕,則服用一捻金。如果丹毒仍然發作,則服用犀角散。其餘的治療方法,都按照赤遊丹的治療方法進行。

保和丸

茯苓半夏(制),山楂肉,神麯(炒,各一兩),陳皮,蘿蔔子(炒),連翹(去心,各五錢)

白話文:

白茯苓、半夏(製)、山楂肉、神麴(炒,各一兩),陳皮、蘿蔔子(炒)、連翹(去核,各五錢)

上研細末,粥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白滾水化下。

【方歌】保和丸用茯苓夏,陳皮蘿蔔子山楂,神麯連翹丸水服,能消乳積效堪嘉。

白話文:

【歌訣】保和丸的配方是茯苓、夏枯草、陳皮、蘿蔔子、山楂,連翹丸搭配水服,可以有效消散乳積,效果十分好。

一捻金

人參大黃,黑醜,白醜,檳榔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人參、大黃、黑醜、白醜、檳榔各等份。

共為細末,每服一字,蜜水調下。

【方歌】一捻金醫食火積,唇焦便秘服通利,大黃黑白醜人參,檳榔為末須加蜜。

犀角

犀角屑,升麻防己,山梔(生),朴硝,黃芩黃耆(各一錢),牛黃(五分)

白話文:

犀牛角粉一錢、升麻一錢、防己一錢、生山梔一錢、芒硝一錢、黃芩一錢、黃耆一錢、牛黃五分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五分,竹葉煎湯調下,量兒加減用之。

【方歌】犀角散消丹毒赤,升麻防己共山梔,硝芩黃耆牛黃末,竹葉湯調服無時。

白話文:

【藥方歌】犀角散可以消散丹毒的紅色毒瘡,升麻、防己和山梔子一起使用,硝石、芩草、黃耆和牛黃末,用竹葉湯調和服用,不限時間。

2. 嬰兒瘡瘍

嬰兒瘡瘍乳火成,因食厚味滯火凝,更兼六淫氣感受,腫潰治法按疽癰。

【注】凡嬰兒生瘡瘍小癤,多由乳母七情之火,或過周歲能飲食者,由過食乾焦厚味,而生滯火,更兼六淫之氣感受,皆能成之。但發表、攻裡、托裡、消毒等法,及腫潰外治,俱按癰宜腫瘍、潰瘍門。嬰兒純陽,火證居多,非峻劑不能勝其病,但肌體臟腑柔脆,應效即止,不可過劑。

白話文:

凡是嬰兒身上的瘡瘍小癤,大多是奶媽情緒過於激動的心火導致,或一歲以上能吃飯的小孩,因吃的乾燥火大厚膩的食物過多,進而產生積滯的火,加上被六種邪氣所侵襲,都會導致。治療方法包括發散、攻裡、託裡、消毒等,以及外治腫潰的方法,都按照治療癰腫、腫瘤、潰瘍的門類。嬰兒屬於純陽體質,所以火症多發,如果不使用峻烈的方法,很難治療他們的疾病,但是嬰兒的身體和臟腑柔弱,所以藥物治療應儘快結束,不可過量。

3. 垂癰

嬰兒垂癰上齶生,喉前結腫色紅疼,積熱凝結宜刺破,服五福丹抹冰硼。

【注】此證生於喉前上齶,下垂如珠,紅腫脹痛,不能吮乳。三四日後,宜用針刺一二分,放出膿血,其腫痛即減。由積熱凝結而成,宜服五福化毒丹;兼用冰硼散,抹於癰處,日三抹之。乳母當忌魚腥、辣物。

白話文:

這種疾病發生在喉嚨前面上顎的地方,腫脹垂下來像一顆珠子,又紅又腫又痛,嬰兒無法吸吮母乳。三四天後,應該用針刺入一兩分,放出膿和血,腫痛就會減輕。這種疾病是由積熱凝結而成的,應該服用五福化毒丹;同時使用冰硼散,塗抹在患處,每天塗抹三次。餵奶的母親應該忌諱吃魚腥、辛辣的食物。

五福化毒丹(見赤遊丹毒)

冰硼散(見口部鵝口瘡)

4. 胎風

胎風初起皮色紅,狀如湯潑火燒同,證由孕母多積熱,清胃湯服即有功。

白話文:

在胎兒剛開始發育時,如果皮膚顏色發紅,看起來像被開水燙過或被火燒過一樣,這是因為孕婦體內有太多熱氣。如果服用清胃湯,就可以緩解這種症狀。

【注】此證又名胎赤,嬰兒初生,身熱皮紅,狀如湯潑火燒,由孕母過食辛香熱物,以致脾胃積熱。乳母宜服清胃湯,嬰兒亦飲少許,外皮焮赤,用煅石膏研細敷之。如無焮赤,乃孕母脾虛,用粳米粉敷之。若兒大,能食米麵,身熱皮紅者,系腑熱內蒸,濕氣外乘之故,即名玉爛瘡。宜如意金黃散,蜜水調敷,內服導赤湯即效。

白話文:

這種症狀又稱「胎赤」,嬰兒剛出生時,身體發熱、皮膚發紅,就像被開水潑到或被火燒到一樣,這是由於孕婦過度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,導致脾胃積熱所引起的。哺乳的母親應服用清胃湯,嬰兒也喝一些。如果嬰兒皮膚發紅,可以用煅石膏研磨成細粉敷在患處。如果沒有發紅,則可能是孕婦脾虛,可以用粳米粉敷在患處。如果嬰兒長大後,能吃米飯和麵條了,如果身體發熱、皮膚發紅,這是由於臟腑積熱內蒸,濕氣從外滲入所引起的,這種症狀叫做「玉爛瘡」。可以用如意金黃散,用蜂蜜水調和後敷在患處,同時服用導赤湯,就會產生效果。

清胃湯(見齒部牙衄)

如意金黃散(見腫瘍門)

赤湯(見口部口糜)

5. 臍瘡

臍瘡兒臍被水傷,草紙燒灰敷最良,久而不愈風邪襲,恐發風癇緊緊防。

【注】此證由水濕傷臍所致。若久不愈,則發抽搐,又因風邪外襲也,恐變風癇。宜大草紙燒灰敷之,或加枯礬;或再加龍骨燒灰等分,入麝香少許,撒之即效。

白話文:

這個病症是由水濕損傷肚臍所引起的。如果長期不治癒,就會發作抽搐,還可能因為風邪侵襲而變成長期的癲癇。應該把大草紙燒成灰敷在患處,或者加入枯礬;或者再加入等量的龍骨燒成灰,並加入少許麝香,撒在患處就會有效。

6. 臍突

臍突胎中積熱生,總由孕母失調停,兒臍突出腫赤大,宜清母子即臍平。

【注】此證兒臍突出,赤腫虛大是也。由孕母失於調停,兒在胞胎,受母積熱,既生之後,兒臍即腫。宜清母子之熱,兒臍不必敷治,恐反為害。如旬日外,兒臍忽腫,如吹不赤,捻動微響,或驚悸作啼者,宜用白芍藥湯薏苡仁,令兒服之,外以外消散敷之即愈。

白話文:

【註解】這種病症是嬰兒的臍部突出、紅腫、虛大。是由於孕婦沒有調理好身體,嬰兒在子宮內受到了孕婦積聚的熱氣,出生後,嬰兒的臍部就腫脹了。應清熱退火,不必敷藥治療嬰兒的臍部,擔心反而會造成傷害。如果十天後,嬰兒的臍部突然腫脹,像吹起來的一樣,不紅,捻動時有微響,或者嬰兒驚悸啼哭,應當用白芍藥湯加薏苡仁,讓嬰兒服用,同時敷以外消散就可以治癒。

白芍(酒炒,一兩),澤瀉(五錢),甘草(生,一錢二分),肉桂(揀薄者刮去粗皮,一錢)

白話文:

白芍(用酒炒過,一兩),澤瀉(五錢),甘草(生甘草,一錢二分),肉桂(選擇薄的颳去粗皮,一錢)

共研粗末,每用二錢,水一盅,煎四分,空心頻服。臍下痛加鉤藤一錢,生薑一片,食鹽五釐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二錢,加水一盅,煎至四分之一的量。空腹時多次服用。如果臍下疼痛,可以加鉤藤一錢,生薑一片,食鹽五釐。

【方歌】白芍藥湯澤瀉甘,再加肉桂共粗研,專醫臍腫驚啼叫,空心煎服整二錢。

外消散

大黃牡蠣煅(各五錢),朴硝(二錢)

共研細末,用活田螺數十枚,洗淨,再以清水半盆養之,過宿取田螺清水,調藥敷於患處,其螺仍放水中勿害,方效。

白話文:

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活田螺數十枚,洗淨後,再用半盆清水養著,隔夜後取田螺水,將藥粉調勻敷於患處,田螺仍放在水中勿要傷害牠們,如此方有效。

【方歌】外消散敷臍突冒,大黃煅牡蠣朴硝,活田螺用清水泡,過宿取水將藥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