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宏源

《外科心法要訣》~ 卷七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 (6)

1. 內發丹毒

丹毒肝脾熱極生,肋上腰胯赤霞形,急宜砭出紫黑血,嘔噦昏脹毒內攻。

【注】此證由肝、脾二經,熱極生風所致,生於肋骨,延及腰胯,色赤如霞,遊走如雲,痛如火燎。急向赤腫周圍,砭出紫黑血,以瘦牛肉片貼之(羊肉片亦可),其毒即可減半。初服雙解貴金丸汗之,次服化斑解毒湯,投方應病者順;若嘔噦昏憒,胸腹䐜脹,遍身青紫者,則為毒氣內攻屬逆。

化斑解毒湯

升麻,石膏,連翹(去心),牛蒡子(炒,研),人中黃,黃連,知母,黑參(各一錢)

竹葉二十片,水二盅,煎八分服。

【方歌】化斑解毒熱生風,致發丹毒云片紅,升膏翹蒡中黃等,黃連知母黑參同。

雙解貴金丸(見腫瘍門)

白話文:

丹毒是肝脾積熱到極點而引起的。症狀是肋骨、腰部和胯部出現像火燒雲一樣的紅腫,需要立即用針刺放出紫黑色血液。如果出現嘔吐、呃逆、昏迷、腹脹等症狀,則表示毒素已經侵入內部,病情危急。

這種病是由肝經和脾經熱極生風引起的,紅腫會從肋骨部位蔓延到腰部和胯部,顏色鮮紅,像雲彩一樣遊走不定,疼痛劇烈。應立即在紅腫區域周圍用針刺放出紫黑色的血液,然後貼上瘦牛肉片(或羊肉片),這樣就能減輕病情一半。初期可以服用雙解貴金丸發汗,然後服用化斑解毒湯,用藥要根據病情調整。如果出現嘔吐、呃逆、昏迷、胸腹脹滿,全身青紫等症狀,則表示毒氣已經內攻,病情嚴重。

化斑解毒湯的藥方如下:

升麻、石膏、連翹(去心)、牛蒡子(炒,研)、人中黃、黃連、知母、黑參(各一錢),竹葉二十片,水二盅,煎至八分服。

雙解貴金丸的配方請參考腫瘍門的記載。

2. 脅癰

(附:疽)

脅癰焮紅高腫疼,疽堅塌漫冷不紅,皆屬肝膽怒火結,遲潰敗漿冷虛凶。

【注】此證生於軟肋,有硬骨者為肋,肋下軟肉處為季脅。癰疽二證,皆由肝、膽怒火凝結而成。多生於體虛之人,初如梅李,漸長如碗如盆,色紅,焮痛,高腫,二七潰破,膿稠為癰。若堅硬平塌,漫腫木痛,不紅不熱,月餘潰破稀膿為疽。若失治,屆期不潰,攻擊成膿,腫如鼓脹,破出敗漿,腥臭膿者逆。

癰疽二證,初腫時俱宜急服柴胡清肝湯解鬱瀉火;如已成者,服托裡透膿湯;膿熟脹痛,俱用臥針開之;已潰,以排余膿、補氣血為要。余按癰疽潰瘍門治法,投補不應者,難治。

柴胡清肝湯(見頭部鬢疽)

托裡透膿湯(見頭部侵腦疽)

白話文:

脅肋部位的癰腫,初期症狀是紅腫、發熱、疼痛;而疽則表現為腫塊堅硬、平坦、顏色暗淡、冰冷,沒有紅腫熱痛的現象。這兩種疾病都是由於肝膽火氣鬱結所致,多發生在體質虛弱的人身上。

癰初期像梅子李子般大小,逐漸長大到像碗或盆一樣大,顏色紅腫,疼痛明顯,約十四天左右就會潰爛,流出濃稠的膿液。疽則腫塊堅硬平坦,腫脹範圍廣泛,疼痛沉重,沒有紅腫熱痛的現象,一個多月後才會潰爛,流出稀薄的膿液。如果治療不及時,到該潰爛的時間卻沒有潰爛,膿液積聚形成鼓脹,潰破後流出敗壞的膿液,伴有腥臭味,預後不良。

癰和疽初期腫脹時,都應該緊急服用柴胡清肝湯來疏肝解鬱,瀉除肝火;如果已經形成膿腫,就服用托裡透膿湯;膿液成熟脹痛時,則需要用針刺方法引流膿液;潰爛之後,則應著重於排出殘餘膿液,並補充氣血。我個人認為,癰疽潰瘍的治療,如果補益的方法沒有效果,就比較難治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