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少林真傳傷科秘方》~ 正文 (6)

回本書目錄

正文 (6)

1. 跌打損傷穴道要訣

三十,鼻梁折斷者,可捏正斷骨,先用止血散摻之,竟服壯筋續骨丹,其外自然平復,如不斷不破,惟用損傷膏貼之,內服吉利散而安。

三十一,有缺唇之症,先用代痛散敷之(即麻藥),小銅鉗鉗牢,將油棉線縫合。飲食不能進,當以參湯飲之,否以元米粉調薄粥湯飲之,切忌哭笑。合之後,即以金槍藥敷之,內服止痛活血散。縫時倘血冷,必須再用代痛散,以利刀略鐮,待熱血少流出而縫之,第一要手法快便為要。

三十二,人之頭,惟有下頦一骱,偶然落之不能上者,多腎虛之故得之。皆此骱如剪,復連環相扭。用絲棉裹大指入口,余指抵下推,緩緩捺上推進。而多服補腎活血湯,再將補腎丸調理為妙。

三十三,天井骨急難損折,有登高倒跌者,犯此惡症,其骨不綁縛,至有骨露於外者,此實凶候。務撳平其骨,先貼損傷膏,次服吉利散,以砂仁湯服下,使骨相對,用棉布連肩背絡之,又投提氣活血湯三四劑而安。

三十四,天井骨即頭頸骨也,此症如傷重者必死,折者不過三四時亦死。輕者覺無妨礙,用前藥治,可以收功。

三十五,肩骱與膝骱相似,膝骱送上有力,肩骱送下有力。可上之先,將一手上按住其肩,一手按住其手,緩緩轉動,使其筋舒,使患者坐於低處,叫一人抱住其身,醫者兩手又捏其肩,抵住其骨,將膝夾其手,齊力而上。綿裹用如鵝蛋大,落在胯下。外貼損傷膏,再以羌活桂枝煎湯,化服吉利散可安。(此骱上時,須仔細斟酌參用,不可孟浪。)

三十六,臂骱出於上,一手抬其灣,一手按住其脈踝,先掬其上,而後抬其挽,竟捏手湊攏可也。外貼損傷膏,內以經之劑煎湯調吉利散服,更以白布做圓眼,使恰柊其臂骨者,扎縛包裹可也。

此有孔,孔布必須做來正好為妙,兩頭帶兩條,要長布,亦須裹之四轉為妙。

三十七,手骱送出,可一手按住其五指,一手按住其臼,手掌掬起,手骱掬下,一伸而上。此乃會脈之所,即以川桂枝煎湯調吉利散服之。骱出不用綁束。如斷方須用貼接骨膏,綿布包裹,用闊板一塊按住患處,再以松板四片長三寸縛好,俟愈日方可放之。

三十八,手指有骱中節出者,有緒然易出易止,兩指捻伸即上。以桂枝煎湯調服活血上止散,外貼損傷膏,否最痛故也(忌下水)。

三十九,人之一身,十指最難,若傷破其一指,則連心之痛難忍,中指比別指尤難。若染破傷風,即將蘇風理氣湯服之,外將金瘡藥敷之。

四十,臂骱比諸骱最難,此臼出只觸在眼內。可使患者側臥,出內手隨內,出外手隨外,上手撳住其腰,下捧住其灣,將膝掬其上。出左,手扳於右,向右扳伸而上。出右,扳於左,向左扳伸而上,外貼損傷膏,內服生血補髓湯,仍用調理藥酒即安。

白話文:

跌打損傷穴道要訣

三十,鼻樑骨折:可以將斷骨捏正,先塗上止血散,再服用壯筋續骨丹,外觀自然會平復。如果沒有斷裂或破損,只需貼上損傷膏,內服吉利散即可痊癒。

三十一,兔唇:先塗上止痛散(即麻藥),用小銅鉗夾住,用油棉線縫合。因為無法進食,要以參湯餵食,或用米粉調成稀粥餵食,切記不要哭笑。縫合後,塗上金槍藥,內服止痛活血散。縫合時如果血冷,必須再次使用止痛散,用刀略微劃開,讓熱血少量流出後再縫合,最重要的是手法要快速。

三十二,下巴脫臼:下巴是頭部唯一有關節的地方,偶爾會脫臼無法復位,多半是腎虛造成的。這種脫臼像是剪刀一般,呈現環狀扭曲。用絲棉包住大拇指伸入口中,其餘手指抵住下巴,慢慢將下巴向上推回。多服用補腎活血湯,再用補腎丸調理效果更好。

三十三,鎖骨骨折:鎖骨骨折很嚴重,若從高處摔下容易造成,這種情況若不綁紮固定,嚴重的話骨頭會外露,這是凶險的徵兆。務必先將骨頭按平,先貼上損傷膏,再服用吉利散,用砂仁湯送服,讓骨頭對正。用棉布將肩背部綁起來,再服用提氣活血湯三到四劑便可痊癒。

三十四,鎖骨:鎖骨就是頭頸骨,這種傷勢如果嚴重就會致命,骨折的話三四個時辰內也會死亡。輕微的傷勢感覺沒有妨礙,用前面的藥物治療即可見效。

三十五,肩關節脫臼:肩關節和膝關節相似,膝關節向上送的力量比較強,肩關節向下送的力量比較強。要復位時,先用一手按住肩部,一手按住手腕,緩慢轉動,使筋絡舒展開來。讓患者坐在較低的位置,叫一個人抱住他的身體,醫生用雙手捏住肩部,抵住關節,用膝蓋夾住手臂,一起用力將關節向上推回。用棉花裹成鵝蛋大小,放在胯下。外貼損傷膏,再用羌活桂枝煎湯,化服吉利散即可痊癒。(復位關節時,務必仔細斟酌使用,不可魯莽。)

三十六,上臂關節脫臼:上臂關節脫臼時,一手抬起手臂彎曲處,一手按住手腕脈搏,先向上提拉,然後抬起手臂彎曲處,接著捏住手,使關節湊合。外貼損傷膏,內服活血化瘀的藥劑煎湯,調和吉利散服用。用白布做成圓孔,大小要正好能套住手臂骨頭,然後紮緊包裹起來。

這裡有一個孔洞,製作孔洞的布料要大小剛好,兩頭帶兩條長布,必須纏繞四圈才行。

三十七,手腕關節脫臼:手腕關節脫臼時,一手按住五指,一手按住關節凹處,手掌向上提起,手腕向下提起,一伸就可復位。這是脈絡匯集的地方,用川桂枝煎湯調和吉利散服用。關節復位後不用綁紮。如果骨折,必須用接骨膏貼敷,用棉布包裹,用一塊寬木板按住患處,再用四片長三寸的松木板綁好,等痊癒後才能放開。

三十八,手指關節脫臼:手指的關節脫臼容易發生,也很容易復位,用兩根手指捻動伸直即可復位。用桂枝煎湯調服活血止痛散,外貼損傷膏,否則會非常疼痛(忌碰水)。

三十九,手指受傷:人體的手指最為脆弱,如果傷到其中一根手指,就會連心都感到疼痛難忍,中指比其他手指更加嚴重。如果感染破傷風,就要服用蘇風理氣湯,外敷金瘡藥。

四十,上臂關節最難復位:上臂關節比其他關節都難復位,脫臼時只會觸碰到眼睛內側。讓患者側臥,脫臼的如果是內側的手,就讓手往內側伸,脫臼的如果是外側的手,就讓手往外側伸。用上手按住他的腰部,下扶住他的手臂彎曲處,用膝蓋向上頂起。如果左邊脫臼,就把手扳向右邊,向右扳伸復位。如果右邊脫臼,就把手扳向左邊,向左扳伸復位。外貼損傷膏,內服生血補髓湯,再用調理藥酒即可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