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杲

《內外傷辨惑論》~ 卷下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6)

1. 重明木鬱則達之之理

或曰:食盛填塞於胸中,胸中為之窒塞也,令吐以去其所傷之物,物去則安。胸中者,太陰肺之分野;木鬱者,遏於厥陰肝木於下,故以吐伸之,以舒暢陽和風木之氣也,此吐乃瀉出太陰之塞。何謂木鬱?請聞其說。答曰:此大神靈之間,非演說大道,不能及於此。

白話文:

有人說:飲食過多,積滯在胸中,胸中因此而感到窒塞,讓病人嘔吐,將損傷身體的東西去除,東西吐出之後,身體就會輕鬆。胸中是太陰肺的區域;肝木鬱結,被下方厥陰肝木所阻遏,所以用嘔吐來舒展,使陽和風木之氣舒暢,這種嘔吐就是將太陰的阻塞疏通出去。什麼叫做肝木鬱結?請聽我說明。回答說:這是神靈之間的大道,如果不講述大道,是無法達到這個境界的。

天地之間,六合之內,惟水與火耳!火者陽也,升浮之象也,在天為體,在地為用;水者陰也,降沉之象也,在地為體,在天為殞殺收藏之用也。其氣上下交,則以成八卦矣。以醫書言之,則是升浮降沉,溫涼寒熱四時也,以應八卦。

白話文:

天地之間,六合之內,只有水和火兩種元素。火是陽性的,具有上升和漂浮的性質,在天體中是本體,在地面上是作用;水是陰性的,具有下降和沉澱的性質,在地球上是本體,在天體中是消亡、殺戮和收藏的作用。水和火的氣上下交替運行,就形成了八卦。用醫學書籍來說,升浮和下降沉澱,溫暖和寒冷炎熱四種時令,就與八卦相應。

若天火在上,地水在下,則是天地不交,陰陽不相輔也,是萬物之道,大《易》之理絕滅矣,故經言獨陽不生,獨陰不長,天地陰陽何交會矣?故曰陽本根於陰,陰本根於陽,若不明根源,是不明道。故六陽之氣生於地,則曰陽本根於陰。以人身言之,是六腑之氣,生髮長散於胃土之中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在上邊的是天火,在下邊的是地水,那麼天地就不交合了,陰陽就不互相支持了,這是萬物法則,《易經》的原理中斷了。所以經文說單獨的陽不能生長,單獨的陰不能生長,天地陰陽如何交會呢?所以說陽的根源在於陰,陰的根源在於陽,如果不明白根源,就不明白道理。所以六陽之氣生於地,則說陽的根源在於陰。以人體來說,就是人體六腑之氣生髮、長、散,是發生在胃這個地方的。

既陽氣鼓舞萬象有形質之物於天,為浮散者也;物極必反,陽極變陰,既六陽升浮之力在天,其力盡,是陽道終矣,所以鼓舞六陰有形之陰水在天,在外也。上六無位,必歸於下,此老陽變陰之象也,是五臟之源在於天者也。天者,人之肺以應之,故曰陰本源於陽,水出高源者是也。

白話文:

當陽氣鼓動萬物生長,使它們在天地間顯現出有形的形狀。但是物極必反,陽氣到了極點就會轉化為陰氣。六陽之氣上升、蒸騰的力量在天空中發揮到極致,力量耗盡,陽氣就結束了。因此,鼓動六種陰氣,有形陰水在天空出現,在外。六陰無位,必定歸於下,這就成為了老陽變陰的現象,這就是五臟之源在天上的原因。天,是人的肺臟與之相應,所以說陰的源頭來自於陽,水從高源流出,就是這個道理。

人之五臟,其源在肺,肺者背也,背在天也,故足太陽膀胱寒生長,其源在申,故陰寒自此而降,以成秋收氣寒之漸也。降至於地下,以成冬藏,伏諸六陽在九泉之下者也。故五臟之氣生於天,以人身,是五臟之氣,收降藏沉之源出於肺氣之上,其流下行,既陰氣下行沉墜,萬化有形質之物皆收藏於地,為降沉者也;物極必反,陰極變陽,既六陰降沉之力在地,其力既盡,是陰道終矣,是老陰變陽,乃初九無位,是一歲四時之氣,終而復始,為上下者也,莫知其紀,如環無端。

白話文:

太陰之氣,是肺金收降之氣,應當藏於下體,現反而在上體,壓抑了厥陰風木之氣,以致風木之氣反居於下,這是因為太陰之氣不能上升,所以說木氣鬱結不通,所以要吐出那些窒塞有形的痰涎,使太陰秋肺之氣收降於下體,使其衰弱的本氣得到恢復,開始疏暢上升手足厥陰之木氣,元氣得以舒展,其舒暢上升之志得以實現。況且金能剋制木,把木氣吐出、伐去,然而金氣也就衰弱了。

且太陰者,肺金收降之氣,當居下體,今反在於上,抑遏厥陰風木反居於下,是不得上升也,故曰木鬱,故令其吐出窒塞有形土化之物,使太陰秋肺收於下體,復其本以衰之,始上升手足厥陰之木,元氣以伸,其舒暢上升之志得其所矣。又況金能剋木,以吐伐之,則金衰矣。

金者,其道當降,是塞因塞用,歸其本矣。居於上則遏其木,故以吐伸之,乃瀉金以助木也。遍考《內經》中所說木鬱則達之之義,止是食傷太陰有形之物,窒塞於胸中,剋制厥陰木氣伏潛於下,不得舒伸於上,止此耳,別無異說,以六淫有餘運氣中論之。仲景《傷寒論》云:懊憹煩躁不得眠,不經汗下,謂之實煩,瓜蒂散主之;曾經妄汗、妄吐、妄下,謂之虛煩者,梔子豉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金,其運行應當下降,這是收斂的緣故,收斂就是歸於它的根本。位於上方就會阻止木的生發,所以要吐出伸展,這就可以緩和金而幫助木。遍查《內經》中所說木氣鬱結則要疏達的道理,只是食物傷害了太陰有形的物質,停滯在胸中,抑制厥陰木氣潛伏在下方,不能舒展在上方,僅僅是這樣,沒有其他的解釋,根據六淫有餘的運氣來論述。仲景《傷寒論》說:煩躁不安不能睡眠,沒有經歷過出汗、嘔吐、瀉下,叫做實煩,瓜蒂散為主治藥;曾經胡亂出汗、胡亂嘔吐、胡亂瀉下,叫做虛煩,梔子豉湯為主治藥。

老夫欲令醫者治陰陽之證,補瀉不至錯誤,病家雖不知醫,明曉所得之病,當補當瀉之法,將《黃帝針經》第二卷第五篇說形氣有餘不足當補當瀉之理,錄之於前,予自注者附之。

白話文:

我想要讓醫生們在治療陰陽證候時,補瀉能夠恰到好處,不至於錯誤。即使是患者自己不懂醫術,也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得的是什麼病,應該採用補還是瀉的方法進行治療。我把《黃帝針經》第二卷第五篇中所講述的關於形氣有餘不足,應該採用補還是瀉的道理,記錄在前面,我自己所做的註解附在後面。

「黃帝曰:形氣之逆順奈何?岐伯答曰:形氣不足,病氣有餘,是邪勝也,急當瀉之;形氣有餘,病氣不足,急當補之。形氣不足,病氣不足,此陰陽氣俱不足也,不可刺之;刺之則重不足,重不足則陰陽俱竭,血氣皆盡,五臟空虛,筋骨髓枯,老者絕滅,壯者不復矣。形氣有餘,病氣有餘,此謂陰陽俱有餘也,急瀉其邪,調其虛實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:形氣的順逆是如何的?岐伯回答:形氣不足,病氣有餘,這是邪氣勝過正氣,應該趕快瀉掉邪氣;形氣有餘,病氣不足,應該趕快補益正氣。形氣不足,病氣不足,這是陰陽正氣全都不足,不可刺絡放血;刺絡放血就會更加不足,更加不足就會陰陽正氣全都枯竭,血氣全無,五臟空虛,筋骨髓枯竭,老年人就會滅亡,壯年人也會衰弱不復。形氣有餘,病氣有餘,這是陰陽正氣全都太過,應該趕快瀉掉邪氣,調和虛實。

故曰有餘者瀉之,不足者補之,此之謂也。

「故曰:刺不知逆順,真邪相搏,滿者補之,則陰陽四溢,腸胃充廓,肝肺內䐜,陰陽相錯;虛而瀉之,則經脈空虛,血氣枯竭,腸胃㒤闢,皮膚薄著,毛腠夭焦,予之死期。故曰:用針之要,在於知調陰與陽;調陰與陽,精氣乃光,合形與氣,使神內藏。

白話文:

所以說:針刺不瞭解陰陽正邪的變化,真邪相搏,滿盛的補之,則陰陽四溢,腸胃充實,肝肺脹滿,陰陽錯亂。虛弱的針刺瀉之,則經脈空虛,血氣枯竭,腸胃敗壞,皮膚枯薄,毛孔乾枯焦黃,給予死期。所以說:針刺的要領,在於瞭解並調和陰陽;調和陰陽,精氣才能煥發,合形與氣,使精神藏於體內。

故曰:上工平氣,中工亂脈,下工絕氣危生。故曰:下工不可不慎也,必審五臟變化之病,五脈之應,經絡之實虛,皮膚之柔粗,而後取之也。」

白話文:

所以說,高明的醫生能夠讓氣血調和,中等的醫生能讓脈象紊亂,低劣的醫生則會使人氣絕而危及生命。所以說,低劣的醫生不可不謹慎,一定要仔細審查五臟的變化及其疾病,五脈的相應關係,經絡的實虛,皮膚的柔粗,而後才能進行治療。

聖人垂慈之心已詳矣,不合立言。老夫誠恐市井莊農山野間人,不知文理,故以俚語開解之云。但病來潮作之時,病氣精神增添者,是為病氣有餘,乃邪氣勝也,急瀉之,以寒涼酸苦之劑;若病來潮作之時,神氣困弱者,為病氣不足,乃真氣不足也,急補之,以辛甘溫熱之劑。不問形氣有餘並形氣不足,只取病氣有餘不足也,不足者補之,有餘者瀉之。

白話文:

聖人傳授的仁慈之心已經很詳細了,不需要用言語再解釋了。老夫只是擔心市井農民和山野間的人們,他們不懂得文理,所以用淺顯的話語來解釋。如果在發病的時候,病氣、精神活躍,說明病氣太盛,是邪氣佔據優勢,需要迅速瀉之,使用寒涼酸苦的藥物;如果在發病的時候,精神虛弱,說明病氣不足,是正氣不足,需要迅速補之,使用辛甘溫熱的藥物。不論是形氣有餘還是形氣不足,都只需根據病氣的有餘不足來治療,不足的就要補充,有餘的就要瀉除。

假令病氣有餘者,當急瀉之,以寒涼之劑,為邪氣勝也;病氣不足者,急當補之,以辛甘溫熱之劑,此真氣不足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人是因為體內的「病氣」過剩而生病,那就要趕緊瀉掉,用寒涼的藥去治療,因為這是「邪氣」太強盛的緣故。

如果病人是因為體內的「病氣」不足而生病,那就要趕緊補充,用辛甘溫熱的藥去治療,因為這是「正氣」不足的緣故。

夫形氣者,氣,謂口鼻中氣息也;形,謂皮膚筋骨血脈也。形勝者為有餘,消瘦者為不足。其氣者,審口鼻中氣,勞役如故,為氣有餘也;若喘息氣促氣短,或不足以息者,為不足也。

白話文:

形體和氣息:氣,是指口鼻中的呼吸;形,是指皮膚、筋骨、血脈。體型豐腴的是有餘,消瘦的是不足。關於氣的狀況,應觀察口鼻中的呼吸,若勞動後仍如常,是氣有餘;如果喘息、氣短,或不能用來呼吸的,是氣不足。

故曰形氣也,乃人之身形中氣血也,當補當瀉,全不在於此,只在病勢潮作之時,病氣增加者,是邪氣勝也,急當瀉之;如潮作之時,精神困弱,語言無力,及懶語者,是真氣不足也,急當補之。若病人形氣不足,病來潮作之時,病氣亦不足,此乃陰陽俱不足也。禁用針;宜補之以甘藥,不可以盡劑;不灸弗已,臍下一寸五分氣海穴是也。

白話文:

古文中的氣,是指人體血液與氣血運行;故形氣,是指人體身形血氣。補氣或泄氣的治療,並不在於補瀉特定穴位或部位,而是根據病情的發展變化而定。當病勢增強時,邪氣勝,應及時瀉氣;當病勢增強時,精神睏乏、說話無力或懶得說話,是真氣不足,應及時補氣。如果病人氣血不足,病勢增強時,病氣也相對不足,這是陰陽俱不足的癥狀。此時不宜針灸,應以溫補益氣的藥物治療,但不能過量。如果久治不癒,可以在臍下一寸五分處的氣海穴施以艾灸治療。

凡用藥,若不本四時,以順為逆。四時者,是春升、夏浮、秋降、冬沉,乃天地之升浮化降沉,化者,脾土中造化也,是為四時之宜也。但宜補之以辛甘溫熱之劑,及味之薄者,諸風藥是也,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,此便是瀉秋收冬藏之藥也,在人之身,乃肝心也;但言瀉之以酸苦寒涼之劑,並淡味滲泄之藥,此助秋冬之降沉者也,在人之身,是肺腎也。用藥者,宜用此法度,慎毋忽焉!

白話文:

凡是使用藥物,如果不依據四時的變化,就會將順勢治療變成逆勢治療。四時是指春天的升發、夏天的浮揚、秋天的下降、冬天的沉降。這些變化是天地間升浮、化降、沉降的規律,而化是指脾胃中的中氣運化。因此,四時養生要順應四時之宜。

春天宜升發,宜用辛甘溫熱之劑。這類藥物有助於升發陽氣,推動氣血運行。諸風藥是這類藥物的代表。

夏天宜浮揚,宜味之薄者。這類藥物有助於消暑清熱,化濕解毒。

秋天宜下降,宜酸苦寒涼之劑。這類藥物有助於斂肺氣,清熱滋陰。

冬天宜沉降,宜淡味滲泄之藥。這類藥物有助於溫腎陽,補益精氣。

用藥者應當遵循這個原則,謹慎用藥,切勿忽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