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實功

《外科正宗》~ 卷之三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10)

1. 附骨疽主治方

五積散

五積散桂芎歸桔,蒼半麻陳芍茯苓

枳殼乾薑並厚朴,白芷甘草共姜行

治風寒濕毒客於經絡,致筋攣骨痛,或腰腳痠疼,或遍身拘急,或發熱惡寒、頭痛者,並宜服之。

蒼朮(二錢),陳皮,桔梗,川芎,當歸,白芍(各一錢),麻黃,枳殼,桂心,乾薑,厚朴(各六分),白芷,半夏,甘草,茯苓(各四分)

姜三片,水二鍾,煎八分,不拘時服。頭痛惡寒者,加連須蔥頭三根,蓋汗為效。下部加木瓜、牛膝。

內托羌活湯

內托羌活湯蒼柏,防桂連翹藁本耆

歸尾陳皮兼甘草,紅花加上效堪推

治尻臀患癰,堅硬腫痛,兩尺脈緊數,按之無力。

羌活,黃柏,防風,歸尾,藁本,肉桂(各一錢),黃耆(一錢五分),連翹,甘草,蒼朮,陳皮(各六分),紅花(五分)

水、酒各一茶鍾,煎八分,食前服。

當歸拈痛湯

當歸拈痛湯二術,羌活防芩澤瀉苓

升麻茵陳甘草節,人參知母要調勻

治濕熱下注,腿腳生瘡,赤腫作痛;或腰腳痠痛,或四肢遍身重痛,或下部頑麻作癢,或成血風。

羌活,當歸,防風,茵陳,蒼朮(各一錢),苦參,升麻,白朮(各七分),葛根,甘草,黃芩,知母,澤瀉,豬苓,人參(各五分),黃柏(三分)

水二鍾,煎八分,食前服。

內托黃耆湯

內托黃耆湯黃柏,羌活當歸生地黃

柴胡肉桂連翹等,木瓜加上效非常

治濕熱腿內近膝股患癰,或附骨癰初起腫痛,此太陰厥陰之分也。脈細而弦,按之洪緩有力。

黃耆(鹽水拌炒),當歸,柴胡,木瓜,連翹(各一錢),羌活,肉桂,生地黃,黃柏(各五分)

水、酒各一鍾,煎一半,空心熱服。

內托酒煎湯

內托酒煎湯桂耆,柴胡連翹黃柏宜

甘草升麻大力子,煎同水酒效堪推

治寒濕發於腿外側少陽經分患癰,或附骨癰堅硬漫腫作痛,或流至足陽明經作腫亦治之。

黃耆,當歸(各二錢),柴胡(一錢五分),連翹,肉桂,大力子(各一錢),升麻,黃柏,甘草(各五分)

水、酒各一茶鍾,煎一半,食前服。

茯苓佐經湯

茯苓佐經湯半夏,二術陳皮草葛根

藿香澤瀉柴胡等,木瓜厚朴共同行

治足少陽經為四氣所乘,以致腰腿發熱疼痛,頭目昏眩。嘔吐不食,胸膈不利,心煩熱悶等症。

茯苓,陳皮,半夏,白朮,蒼朮(各一錢),藿香,澤瀉,甘草,葛根,柴胡,厚朴,木瓜(各五分)

水二鍾,姜三片,煎八分,食前服。

附子六物湯

附子六物湯甘草,防己白朮桂枝苓

同水二鍾姜三片,太陰足腫最消疼

治四氣流注於足太陰經,骨節煩痛,四肢拘急,自汗短氣,小便不利,手足或時浮腫,並皆服之。

附子,甘草(各一錢),防己,白朮,茯苓(各八分),桂枝(五分)

白話文:

附骨疽主治方

五積散

此方用桂枝、川芎、當歸、桔梗、蒼朮、半夏、麻黃、陳皮、白芍、茯苓、枳殼、乾薑、厚朴、白芷、甘草,治療風寒濕毒侵入經絡,導致筋攣骨痛,或腰腳痠痛,或全身拘緊,或發熱惡寒、頭痛等症。

內托羌活湯

此方用羌活、黃柏、防風、當歸尾、藁本、肉桂、黃耆、連翹、甘草、蒼朮、陳皮、紅花,治療臀部患癰,腫痛堅硬,寸口脈緊數,按之無力。

當歸拈痛湯

此方用羌活、當歸、防風、茵陳、蒼朮、苦參、升麻、白朮、葛根、甘草、黃芩、知母、澤瀉、豬苓、人參、黃柏,治療濕熱下注,腿腳生瘡,赤腫疼痛;或腰腳痠痛,或四肢全身疼痛,或下部麻癢,或患血風病。

內托黃耆湯

此方用黃柏、羌活、當歸、生地黃、柴胡、肉桂、連翹、木瓜,治療濕熱導致腿內靠近膝蓋處患癰,或附骨疽初期腫痛,此為太陰厥陰經交界處病症。脈細而弦,按之洪緩有力。

內托酒煎湯

此方用黃耆、當歸、柴胡、連翹、肉桂、大力子、升麻、黃柏、甘草,治療寒濕侵入腿外側少陽經分而患癰,或附骨疽腫痛堅硬,或蔓延至足陽明經而腫痛。

茯苓佐經湯

此方用茯苓、陳皮、半夏、白朮、蒼朮、藿香、澤瀉、甘草、葛根、柴胡、厚朴、木瓜,治療足少陽經受四氣侵襲,導致腰腿發熱疼痛,頭暈目眩,嘔吐不食,胸膈不舒,心煩熱悶等症。

附子六物湯

此方用附子、甘草、防己、白朮、茯苓、桂枝,治療四氣流注於足太陰經,導致骨節疼痛,四肢拘緊,自汗氣短,小便不利,手足浮腫等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