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實功

《外科正宗》~ 卷之一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7)

1. 潰瘍治法

膿熟不潰,瘡不焮熱,食少便溏者,脾虛也,補托溫中。膿清或多,瘡口散大,不生肌者,裡虛欲變症,峻補之。腐肉雖脫,新肉生遲,如凍色者,肉冷肌寒,大溫氣血。潰後食少,心煩不睡,發熱作渴,脾弱陰虛,補中益氣。身涼脈細,倦怠懶言,食不知味者,脾弱也,醒脾助胃。

白話文:

  1. 膿已經成熟卻沒有破潰,瘡口也不發紅發熱,兼有食慾不振,大便稀溏等症狀的,是脾虛所致,應當溫補脾胃。

  2. 膿液清稀或是很多的,瘡口腐爛擴大,不長出新肉的,是體內正氣虛弱,將要發生變證,應當大力補益正氣。

  3. 腐肉雖然已經脫落,但是新肉長得緩慢,顏色像凍壞的樣子,是肌肉寒冷,血氣不足,應當溫補氣血。

  4. 瘡潰破以後食慾不振,心煩睡不著,發熱口渴的,是脾臟虛弱,陰虛耗損,應當服用補中益氣藥物。

  5. 身體發涼,脈搏細弱,疲倦怠惰不愛說話,吃東西沒有味道的,是脾臟虛弱,應當健脾益胃。

風寒襲於瘡口,皮白綻而不收斂者,外照而內溫補。潰後面黃肌瘦,膿水清稀,瘡色淡白者,當香燥助脾。脈大無力,細澀微沉,自汗身涼者,氣血俱虛,峻補之。出血或膿多,五心煩熱,燥甚不眠者,亡陽也,急補之。瘡口已合,經犯房勞,或值急暴復崩潰者,仍助氣血。

白話文:

  • 如果風寒侵襲瘡口,皮膚變得蒼白並破裂而不收斂,則應從外部照射並從內部溫熱和滋補。

  • 如果潰瘍後出現面黃肌瘦、膿水清稀、瘡色淡白,則應使用芳香乾燥的藥物來幫助脾臟。

  • 如果脈搏大而無力,細澀微沉,自汗身涼,則氣血俱虛,應大力補益。

  • 如果出血或膿液過多,五心煩熱,燥熱難眠,則為亡陽,應急補。

  • 如果瘡口已經癒合,但因房勞過度或遭受劇烈刺激而再次崩潰,則仍應幫助氣血。

2. 潰瘍主治方

十全大補湯

十全大補參耆芍,肉桂川蘆熟地

歸術茯苓甘草炙,棗姜加上號全方

治潰瘍發熱,或惡寒、或作痛、或膿多、或清、或自汗、盜汗及遍身流注、瘰癧、便毒諸瘡。久不作膿,或膿成不潰,潰而不斂,若氣血不足之人,結腫未成膿者,宜加陳皮香附半夏連翹,服之自消。

白話文:

用來治療潰瘍、發熱、惡寒、疼痛、膿多、膿清、自汗、盜汗、遍身流注、瘰癧和便毒諸瘡。

若潰瘍久不化膿,或膿成不潰,潰而不斂,或氣血不足者,結腫未成膿者,宜加入陳皮、香附、半夏和連翹,服後可自然消散。

人參黃耆白芍,肉桂,川芎熟地當歸白朮,茯苓(各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

白話文:

  • 人參:1 錢

  • 黃耆:1 錢

  • 白芍:1 錢

  • 肉桂:1 錢

  • 川芎:1 錢

  • 熟地:1 錢

  • 當歸:1 錢

  • 白朮:1 錢

  • 茯苓:1 錢

  • 甘草(炙):5 分

水二鍾,姜三片,棗二枚,煎八分,食前服。

八珍湯

八珍湯擅理陰陽,芎芍當歸熟地黃

還要相兼四君子,何愁虛弱不榮昌

治潰瘍諸症。調和榮衛,順理陰陽,滋養氣血,進美飲食,和表裡,退虛熱,為氣血俱虛之大藥也。

川芎,白芍,當歸,熟地黃,人參,白朮,茯苓(各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

水二鍾,姜三片,棗二枚,煎八分,食前服。

補中益氣湯

補中益氣湯甘草,黃耆人參白朮歸

柴胡升陳三味少,還兼薑棗效堪推

治瘍瘡元氣不足,四肢倦怠,口乾發熱,飲食無味,或飲食失節,或勞倦身熱,脈洪大而無力;或頭痛而惡寒,或聲高而喘,身熱而煩,俱宜服此。

白話文:

若是患上瘡瘍,元氣不足,四肢疲軟無力,口乾煩熱,飲食沒有味道,或飲食不節制過量,或勞累過度而身體發熱,脈搏洪大而無力;或頭痛怕冷,或聲音沙啞而喘氣,身體發熱而煩躁,都適合服用此方藥。

黃耆(一錢五分),甘草(炙),人參,當歸,白朮(各一錢),升麻柴胡,陳皮(各三分),麥門冬(六分),五味子(炒,五分)

白話文:

黃耆(1.5錢),甘草(經過烘烤),人參,當歸,白朮(各1錢),升麻、柴胡,陳皮(各0.3錢),麥門冬(0.6錢),五味子(炒過的,0.5錢)

水二鍾,姜三片,棗二枚,煎一鍾,空心熱服。

人參養榮湯

人參養榮參朮歸,陳皮白芍桂心耆

甘草地黃並五味,茯苓遠志棗姜宜

治潰瘍發熱惡寒,或四肢倦怠,肌肉消瘦,面色痿黃,歙歙短氣,飲食無味,不能收斂;或氣血原不足,不能收斂。若大瘡愈後,多服之不變他症。

白話文:

治療潰瘍發熱惡寒,或四肢倦怠,肌肉消瘦,面色痿黃,呼吸短促,飲食無味,不能收斂;或氣血本來就不足,不能收斂。如果大瘡癒合後,服用很多也不變為其他症狀。

白芍(一錢五分),人參,陳皮,黃耆,桂心,當歸,白朮,甘草(各一錢),熟地黃,五味子,茯苓(各八分),遠志(五分)

白話文:

白)(一) 錢五分份) 人參、陳皮、黃色、桂心、當歸、白牌、甘草(各一) 錢) 個) 份熟地黃、五味子、和桃(各八分)個)份)、遠志(五分)

姜三片,棗二枚,水二茶鍾,煎八分,食遠服。

人參黃耆湯

人參黃耆湯罕稀,麥冬二術草陳皮

黃柏歸身五味子,升麻神麯棗姜隨

治潰瘍虛熱,不睡,少食,或穢氣所觸作痛者效。

黃耆,人參,白朮,麥冬,歸身,蒼朮,甘草,陳皮,升麻,神麯(各五分),黃柏(酒拌炒,三分),五味子(炒,五分)

白話文:

黃耆、人參、白朮、麥冬、歸身、蒼朮、甘草、陳皮、升麻、神麯各5錢(或5分),黃柏用酒拌炒後再用3錢(或3分),五味子炒後用5錢(或5分)。

水二鍾,姜三片,棗二枚,煎八分,食遠服。

內補黃耆湯

內補黃耆湯桂芍,歸苓熟地草門冬

川芎遠志人參等,棗姜加上起疲癃

治癰疽、發背、諸瘡已破後虛弱無力,體倦懶言,精神短少,飲食無味,自汗口乾,脈澀不睡並效。

黃耆,人參,茯苓,川芎,歸身,白芍,熟地,肉桂,麥門冬,遠志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

水二鍾,姜三片,棗二枚,煎一鍾,食遠服。

托裡清中湯

托裡清中湯茯苓,冬參五味術梗陳

棗姜半夏同甘草,瘡瘍咳嗽最能清

治癰疽脾胃虛弱,咳嗽痰氣不清,飲食少思者。

人參,白朮,桔梗,陳皮,半夏,茯苓(各一錢),麥門冬,五味子,甘草(各五分)

白話文:

人參、白朮、桔梗、陳皮、半夏、茯苓(各10公克),麥門冬、五味子、甘草(各5公克)

水二鍾,姜三片;棗二枚,煎八分,食遠服。

托裡和中湯

托裡和中湯半夏,白朮參苓功不亞

陳皮甘草木香宜,煨姜效值千金價

治癰疽中氣虛弱,飲食少思,腫不消,潰不斂者。

半夏,白朮,人參,茯苓,陳皮,煨姜(各一錢),木香,甘草(各五分)

水二鍾,姜三片,棗二枚,煎八分,食遠服。

托裡建中湯

托裡建中湯炮姜,參苓白朮附子

半夏還兼甘草炙,建中功效可回陽

治癰疽元氣素虛,或因寒涼傷脾損胃,飲食少思,凡食無味或作嘔、泄瀉等症,急服以建中氣。

人參,白朮,茯苓(各二錢),半夏,炮姜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,熟附子(八分)

水二鍾,煨姜三片,棗二枚,煎八分,不拘時服。

托裡溫中湯

托裡溫中羌益智,丁木沉香白蔻是

參苓陳術炮乾薑,附子加之功全備

治癰疽陽弱陰寒,脈虛身冷,或瘡為寒變,反致不疼;或膿水清稀;心下痞滿,腸鳴腹痛,大便微溏,食則氣短、嘔逆,不得安臥,時發昏憒者服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癰疽陽氣不足,陰寒凝聚,脈搏虛弱,身體冰冷,或瘡口因寒邪變化,反而不疼痛;或膿水清稀;心下痞滿,腸鳴腹痛,大便微溏,飲食後氣短、嘔吐,不能安穩睡眠,時常昏迷、神志不清的人服用。

白朮,茯苓,木香,丁香(各五分),半夏,陳皮,羌活,益智,乾薑(炮),人參,白寇,甘草(各一錢),附子(二錢)

白話文:

白朮、茯苓、木香、丁香(各五分),半夏、陳皮、羌活、益智、乾薑(炮)、人參、白寇、甘草(各一錢),附子(二錢)

水二鍾,姜三片,棗一枚,煎八分,不拘時服。

方與舊不同。予制此嘗治癰疽陰症及雜症陽氣脫陷與寒氣逼陽於外者,發熱煩躁,口乾作渴,投以薑、附之類,其津液頓生,煩熱頓退,其應如響。

白話文:

中藥的配方與以前不同。我配製的這個藥方曾經治癒了癰疽、陰症以及雜症中陽氣衰敗和寒氣侵犯表陽的症狀,患者發熱煩躁、口乾作渴,服用薑、附子之類的藥物後,體液頓時產生,煩熱頓時退去,藥到病除,療效奇佳。

聖愈湯

聖愈湯憑熟地耆,芎歸生地等相宜

人參六品真堪羨,膿甚心煩此最奇

治潰瘍膿水出多,氣血虛極,脈細、空而無力,以致心煩不安,眠睡不寧,或五心煩躁等症並服。

熟地,生地,川芎,人參(各五錢),歸身,黃耆(鹽水炒,各一錢)

作一劑,水二茶鍾,煎八分,食遠服。

保元大成湯

保元大成湯接命,參苓歸術耆陳定

木香芍附草砂萸,棗姜五味功奇應

治潰瘍元氣素虛,精神怯弱,或膿水出多,神無所主,以致睡臥昏倦,六脈虛細,足冷身涼,便溏或秘,胸膈或寬不寬,舌雖潤而少津,口雖食而無味,脈弦不緊,肉色微紅,總由不足,大補堪題。

白話文:

治療潰瘍的患者元氣虛弱,精神萎靡,或是膿水外出過多,神志恍惚,導致整日昏昏沉沉,六脈細弱,手腳冰冷,大便有時溏瀉有時便祕,胸悶時而寬鬆時而氣促,舌頭雖然濕潤但津液少,吃東西沒味,脈搏細長但不緊,肌肉顏色略微發紅。總的來說,這是由於氣血不足,需要大補。

人參,白朮,黃耆(蜜水拌炒,各二錢),茯苓,白芍,陳皮,歸身,甘草(炙),附子,山萸肉,五味子(各一錢),木香,砂仁(各五分)

白話文:

人參、白術、黃耆(用蜜水拌炒,各兩錢),茯苓、白芍、陳皮、歸身、甘草(炙),附子、山萸肉、五味子(各一錢),木香、砂仁(各五分)。

水二鍾,煨姜三片去皮,大棗三枚,煎八分,食遠服。服至精神回、手足暖、脾胃醒、肉色紅為度。上數症乃元氣虛脫,已欲變壞之病,非此不回也。

白話文:

水二升,將切片去皮的生薑三片和三枚紅棗放入其中,煎煮至水量減少 1/8,趁熱服用。連續服用到精神恢復、手腳暖和、腸胃功能正常、面色紅潤的程度,就表示病情好轉。上面所列舉的幾種症狀都是因為元氣耗盡,已經接近惡化的地步,所以必須用這個方法治療才能治癒。

獨參湯

人參一味獨稱強,濟困扶危立大綱

氣血兩亡並自汗,脈虛寒熱並皆嘗

治潰瘍膿水出多,氣血虛極。或惡寒,或發熱,或自汗、冷汗,或手足指甲青冷,或身涼脈細並宜。

人參(切片,二兩)

作一劑,水二鍾,棗十枚,煎一鍾,徐徐服之,若煎至稠厚,即為膏矣。作三次,用好溫酒化服亦可。

香砂六君子湯

記得香砂六君子,參苓白朮陳皮比

砂仁半夏藿香同,棗姜甘草同煎美

治潰瘍脾胃虛弱,噁心嘔吐,或飲食不思等症。

人參,白朮,茯苓,陳皮,半夏(各一錢),甘草,藿香,砂仁(各五分)

姜三片,棗二枚,水二鍾,煎八分,食遠服。

清震湯

清震湯中益智仁,參苓柿蒂甘草陳

香附附子澤半夏,棗美呃逆效如神

治潰瘍脾胃虛弱,或誤傷生冷,或氣惱勞役,或入房夢遺致火邪乘入中脘,乃生呃逆,急服之。

益智仁,陳皮,半夏,茯苓,人參,甘草,香附(各一錢),柿蒂(二十四個),澤瀉(三分),熟附(手足冷者用一錢)

白話文:

益智仁、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人參、甘草、香附(各一錢),柿蒂(二十四個),澤瀉(三分),熟附(手腳冰冷的人用一錢)

姜三片,棗二枚,燈心二十根,水二鍾,煎八分,不拘時服。如身熱口乾、便燥火呃者,加黃連五分。

白話文:

將生薑三片、紅棗二枚、燈心草二十根,加入六百毫升的水,煎煮至剩下的量約為四百八十毫升,不限時間服用。如果身體發熱、口乾、大便乾燥、打嗝,則加入五分黃連。

醒脾益胃湯

醒脾湯用參山藥,二術二苓陳半夏

麥芽澤瀉樸木香,山楂蘇子同堪嚼

白話文:

麥芽、澤瀉、樸木香,山楂、蘇子一起咀嚼。

治潰瘍脾胃虛弱,過份飲食生冷,以致胸膈不寬,四肢面目浮腫及小水不利等症,並宜服之。

人參,陳皮,茯苓,半夏,山藥,白朮(各一錢),蒼朮,厚朴,澤瀉,麥芽,木香,山楂,蘇子,豬苓(各五分),老黃米(炒黃,一錢)

白話文:

人參、陳皮、茯苓、半夏、山藥、白朮(各一公克),蒼朮、厚朴、澤瀉、麥芽、木香、山楂、蘇子、豬苓(各零點五公克),老黃米(炒黃,一公克)

水二鍾,姜三片,燈心二十根,煎八分,食前服。

托裡定痛散

托裡定痛散當歸,乳沒川芎白芍隨

粟殼桂皮並熟地,瘡瘍疼痛效堪題

治癰疽潰後,血虛疼痛不可忍者宜服之,甚效。

歸身,熟地,乳香沒藥,川芎,白芍,肉桂(各一錢),粟殼(泡去筋膜,蜜炒,二錢)

白話文:

當歸身、熟地黃、乳香、沒藥、川芎、白芍、肉桂(各一錢),粟殼(浸泡去除筋膜,用蜂蜜炒至微黃,二錢)。

水二鍾,煎八分,隨病上下,食前後服之。

神應異功散

異功散中丁木香,桂苓歸朮附子強

半夏陳皮參肉蔻,棗姜厚朴可回陽

治潰瘍陰盛陽虛,發熱作渴,手足並冷,脈虛無力,大便自利,至飲沸湯而不知其熱者必服之。

木香,官桂,當歸,人參,茯苓,陳皮,白朮(各一錢),半夏,丁香,肉豆蔻,附子,厚朴(各五分)

水二鍾,姜五片,棗三枚,煎八分,不拘時服此方。癰疽陰症,凡雜症陽氣脫陷與寒氣逼陽於外者,發熱煩躁,口乾作渴,投以薑、桂、附子之類,津液頓生,煩熱頓退,其應如響。人但不習而察之。

白話文:

用水兩碗,生薑五片,紅棗三枚,煎至八分熟,不拘時間服用此方。凡是癰疽陰證,以及各種陽氣虛脫,寒氣逼迫陽氣的疾病,患者發熱煩躁,口乾舌燥,服用生薑、桂枝、附子等藥物,津液就會迅速產生,煩熱就會立即退去,其反應就像回聲一樣快。可惜人們不熟悉而細察此事。

參朮膏

朮膏中大補功,地黃三味效堪雄

補氣補脾並補血,嘗堪委命在其中

治癰疽、發背等症,大膿後氣血大虛,急宜用此。

上好人參(半斤,切片,用水五大碗砂鍋內慢火熬至三碗,將渣再煎汁一碗,共用密絹濾清,復熬稠厚,瓷碗內收貯聽用),云片白朮(六兩),淮慶熟地(六兩,俱熬,同上法)

白話文:

上等參(半斤,切片,以五碗水置砂鍋內用小火熬至三碗,將渣再煎出汁一碗,合用細密的絹布濾清,再熬至濃稠,置於瓷碗中收貯備用),雲片白朮(六兩),淮慶熟地(六兩,皆熬煮,方法同上)

以上三膏各熬完畢,各用瓷碗盛之,頓入水中,待冷取起,蓋勿泄氣。如患者精神短少,懶於言動,短氣自汗者,以人參膏三匙,白朮膏二匙,地黃膏一匙,俱用無灰好酒一杯頓熱化服。如脾氣虛弱,飲食減少,或食不知味,或已食不化者,用白朮膏三匙,人參膏二匙,地黃膏一匙,好熱酒化服。

白話文:

將上述三種膏藥熬製完畢,分別盛放在瓷碗中,放入鍋中加熱,待冷取出,密封保存。如果患者的症狀是:

  1. 患者的元氣虛弱,懶得言動,短氣自汗。使用方法:人參膏三匙、白朮膏二匙、地黃膏一匙,放入上等無灰酒一杯,加熱服用。

  2. 患者的脾氣虛弱,飲食減少,或食不知味,或已食不化。使用方法:白朮膏三匙、人參膏二匙、地黃膏一匙,放入上等無灰酒,加熱服用。

如患者腰膝痠軟,腿腳無力,皮膚手足粗澀枯槁者,用地黃膏三匙,人參、白朮膏各三匙化服。如氣血、脾胃相等無偏勝負者,三膏每各二匙,熱酒化服。此膏用於清晨並臨睡時各進一次,自然強健精神,頓生氣血,新肉易生,瘡口易合,任瘡危險勢大膿多者,可保終無變症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人腰膝酸軟,腿腳無力,皮膚手腳粗糙枯槁,就使用地黃膏三匙、人參膏、白朮膏各三匙,混合服用。如果氣血和脾胃是平均的,沒有偏向或勝負,三種膏藥各用二匙,用熱酒送服。這種藥膏要在清晨和睡覺前各服用一次,自然可以壯健身體,增進氣血,使新肉容易生長,瘡口容易癒合。即使瘡口危險、勢頭大、膿液多,也可以保證最終不會發生變症。

夏炎天熱恐膏易變,分作二次熬用亦好,愈後能服,鬚髮變黑,返老還童,以上諸方,功難及此。

八仙糕

八仙糕為何因設,健脾養胃兼止泄

參苓山藥芡實蓮,白糖米粉延生說

白話文:

人參、茯苓、山藥、芡實、蓮子,加上白糖、米粉,據說可以延年益壽。

治癰疽脾胃虛弱,精神短少,飲食無味,食不作飢,及平常無病、久病但脾虛食少、嘔泄者並妙。

人參,山藥,茯苓,芡實,蓮肉(各六兩),糯米(三升),粳米(七升),白糖霜(二斤半),白蜜(一斤)

白話文:

  1. 人參:60公克

  2. 山藥:60 公克

  3. 茯苓:60公克

  4. 芡實:60公克

  5. 蓮肉:60公克

  6. 糯米:3升

  7. 粳米:7升

  8. 白糖霜:1.25公斤

  9. 白蜜:500公克

上將人參等五味各為細末,又將糯、粳米亦為粉,與上藥末和勻,將白糖和蜜湯中頓化,隨將粉藥乘熱和勻攤鋪籠內,切成條糕蒸熟,火上烘乾,瓷器密貯。每日清早用白湯泡用數條,或乾用亦可。但遇知覺飢時,隨用數條甚便,服至百日,輕身耐老,壯助元陽,培養脾胃,妙難盡述。

白話文:

將人參等五味藥材研磨成細末,糯米、粳米磨成粉,與藥末均勻混合。將白糖和蜂蜜溶解在水中,趁熱將藥粉倒入,攪拌均勻後鋪在蒸籠裡,切成條狀蒸熟,然後放在火上烘乾,密封在瓷器中保存。每天早上用熱水沖泡幾條服用,也可以直接嚼著吃。只要在感到飢餓時服用幾條,十分方便。服用一百天後,身體會變得輕盈,延緩衰老,增強元陽之氣,滋養脾胃,妙不可言。

胃愛丸

胃愛丸中參茯苓,紫蘇山藥豆蔻陳

蓮肉甘草蜜丸靈,脾虛不食效如神

治潰瘍脾胃虛弱,飲食諸味不喜,用過開胃進食之藥不效者,此脾崩之象。宜服之,食進為吉。

云片白朮(一兩,鮮白者,米泔浸去澀水,切片曬乾,同麥芽拌炒),懷慶山藥(一兩,肥大上白者,切片用男乳拌濕,候潤透,曬,微焙),上白茯苓(一兩,切一分厚,咀片,用砂仁二錢,用茯苓合碗內飯上蒸熟,只用茯苓),清河人參(一兩,制畢曬乾,共為細末),白豆蔻(三錢),陳皮(用陳老米先炒黃色、方入同炒,微燥勿焦,六錢),小紫蘇(蜜拌透,曬乾,微蒸片時,連梗葉切片,五錢),蓮肉(去皮心,切片,五錢),甘草(炙,三錢)

白話文:

雲片白朮:一兩,用新鮮潔白的白朮,用米泔水浸泡去除澀味,切片曬乾,與麥芽一起拌炒。

懷慶山藥:一兩,選擇肥大潔白的上等山藥,切片,用男性的乳汁拌濕,待乳汁充分浸透後,曬乾或微焙。

上白茯苓:一兩,切成一分厚的片,咀碎,加入二錢砂仁,將茯苓和砂仁放在碗裡,放在飯上蒸熟,只使用茯苓。

清河人參:一兩,經過加工後,再曬乾,研磨成細末。

白豆蔻:三錢。

陳皮:六錢,先用陳年老米炒至黃色,再加入陳皮一起炒,注意不要炒焦。

小紫蘇:五錢,用蜂蜜拌勻,曬乾,微蒸片刻後,連梗葉一起切碎。

蓮肉:五錢,去除皮和芯,切成片。

甘草:三錢,炙烤過的。

上共為細末,用老米二合微焙碾粉,泡荷葉湯打糊,丸梧子大,每服八十丸,清米湯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用炒熟的米粉和荷葉湯做成糊狀,把藥丸做成梧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 80 粒,用米湯送服,服用時間不限。

二神丸

二神丸來有大功,誰知二味氣雄雄

肉果相兼破故紙,姜同棗煮起疲癃

治癰疽脾胃虛弱,飲食不消,大便溏泄必服之。

破故紙(微炒香色,四兩),肉果(肥大者,生用,二兩)

用大棗四十九枚,老生薑四兩切片,水浸棗、姜,煮至水乾為度;取棗肉為丸梧子大,每服七十丸,清米湯空心送下。及治尋常腎虛脾泄俱效。

白話文:

使用四十九枚大棗、四兩切片的老生薑,將大棗和生薑浸泡在水中,煮至水乾為止;取出棗肉,做成梧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70粒,用清米湯空腹送服。這也可以治療尋常的腎虛脾泄。

八味丸中丹皮桂,山藥山萸兼五味

白話文:

八味丸的配方中含有丹皮、桂皮、山藥、山茱萸和五味子。

茯苓澤瀉地黃同,生津止渴如甘霈

治癰疽已發未發,口乾作渴,舌乾黃硬者宜服。

茯苓,山藥,丹皮(各四兩),山萸(肉,五兩),澤瀉(蒸,三兩),五味子(炒,三兩),肉桂(六錢),熟地(搗膏酒煮,八兩)

白話文:

  • 茯苓:四兩

  • 山藥:四兩

  • 丹皮:四兩

  • 山萸肉:五兩

  • 澤瀉(蒸過):三兩

  • 五味子(炒過):三兩

  • 肉桂:六錢

  • 熟地(搗碎成膏狀,用酒煮過):八兩

上共為末,煉蜜丸如梧子大,每服二錢,空心服鹽湯送下,尋常酒服亦可。此又滲濕潤燥藥也。

紅鉛造化丹

紅鉛造化出天工,山藥參苓甘乳同

礬面辰砂冰片麝,此方原自出仙宮

治癰疽元氣不足,軟陷不起發,或已發覆被風寒內外所侵,以致瘡毒下陷,變為陰塌不痛者,急宜服此。亦可轉陰為陽,返出毒氣、復腫為吉。

白話文:

治療膿腫時,元氣不足,腫塊柔軟且不長大;或者已經長大,卻覆蓋著風寒,從內到外受到侵襲,以至於膿毒下陷,變成陰性塌陷不疼痛的,需要立即服用此方。此方還可將陰性轉為陽性,排出毒氣、再次腫脹為好兆頭。

紅鉛(二錢),人參,茯苓,山藥(各一兩),甘草(炙),枯礬(各五錢),辰砂,寒食麵(各七錢五分),麝香(八分),冰片(六分),乳粉(二錢,用頭生男乳,每盤內用一小鐘,曬乾共收用之)

白話文:

紅鉛(兩錢),人參、茯苓、山藥(各一兩),甘草(炙烤過的)、枯礬(各五錢),辰砂、寒食麵(各七錢五分),麝香(八分),冰片(六分),乳粉(兩錢,用母乳中頭生男性的乳汁,每盤內用一小鐘,曬乾後收起來用)

上各研精細,方為一處共再細研;用白蜜二兩,再同頭生男乳一大杯,慢火重湯內用瓷碗頓蜜,滴水不散為度;候稍溫和入前藥,軟硬得宜,丸龍眼核大,金箔為衣,瓷罐收用,或以蠟固亦妙。每用一丸,好熱酒一杯化藥食遠服之。用厚綿帛復暖患上,其熱如蒸,瘡必復起作痛,乃此丹之效也。

白話文:

將上述中藥材各自分別細研成粉末,再混合在一起再次研磨至更細膩,然後加入二兩的白蜜,加上一大杯剛擠出的男性乳汁,用慢火隔水燉煮,直到蜜糖滴水不散為止。等候稍微溫和後,加入前面研磨好的藥材,調和至適當的軟硬度,將藥丸搓成龍眼核大小,再用金箔包覆,儲存在瓷罐中,也可以使用蠟密封更佳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一杯熱酒將藥物溶解後,在飯後服用。服藥後用厚厚的棉布覆蓋患處,使患處保持溫熱,就像蒸騰的熱氣一樣,瘡口會因此復原並開始疼痛,這正是此丹藥的功效。

諸症嘔吐、怔忡、瀉痢,屢藥不瘥,異症並效。大率心經之病石菖蒲,肝經之病用遠志,脾經之病用生薑,肺經之病麥門冬,腎經之病五味子,各隨五經之症,用五引煎湯化服,其應如響……。

白話文:

各種嘔吐、怔忡、腹瀉等症狀,用過很多藥物治療,卻仍無法痊癒,這種不同的症狀一起出現的效果。總的來說,心經的疾病用石菖蒲,肝經的疾病用遠志,脾經的疾病用生薑,肺經的疾病用麥門冬,腎經的疾病用五味子,依照五臟的症狀,使用這五種引藥煎湯服用,藥效就像迴音一樣響亮。

以上二十四方,治癰疽已潰、至於收斂,正病、雜病、變症、壞症,此四者俱在其中選用,毋得錯亂,以保終吉。若不遵此法,妄設他說,別以奇方、秘法治之,終致多變。但潰後氣血根本無有不虧傷者,大抵補怯扶嬴、理勞續損,皆不出於前方,此外無法也。

白話文:

以上所述的24種方法,可治癒已經潰爛的癰疽,直到收口癒合。無論是正病、雜病、變症、壞症,都可以在其中擇方選用,不可混亂,以保證最終的吉利。如果不遵循此法,妄自設想其他方法,用奇方、祕法來治療,最終會導致病情變化多端。但潰爛後,氣血根本沒有不損傷的呢!大概以補虛扶弱、調養勞損的方法為主,不出上述的藥方,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方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