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外科正宗》~ 卷之二 (43)
卷之二 (43)
1. 肺癰主治方
水二鍾,姜三片,煎八分,入犀角末,食後服。
排膿散
排膿散內用黃耆,白芷人參五味宜
每服三錢蜜調下,肺癰痰吐效堪奇
治肺癰已吐膿後,宜服此藥,排膿穢,補肺氣。
黃耆,白芷,五味子,人參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食後蜜湯調服。
知母茯苓湯
知母茯苓湯桔芩,薄荷五味草人參
柴半冬花芎白朮,阿膠麥冬仔細憑
治肺痿喘嗽,咳吐痰涎,或自汗盜汗,往來寒熱。
茯苓,黃芩(各一錢),知母,甘草,桔梗,薄荷,人參,五味子,柴胡,半夏,川芎,款冬花,白朮,阿膠,麥門冬(各六分)
水二鍾,姜三片,煎八分,加童便一杯食後溫服。
滌痰湯
滌痰湯內二陳先,麥冬枳實膽星前,
人參桔梗黃連煎,竹茹加上病安然。
治心火克肺金,久而不愈,傳為肺痿,咽嗌雌啞,胸膈痞悶,嘔吐痰涎,喘急難臥者並服之。
陳皮,半夏,茯苓,甘草,麥門冬,膽南星,枳實,黃連,人參,桔梗(各五分),竹茹(一錢)
水二鍾,煎八分,食後服。
寧肺丸
寧肺丸中二般藥,烏梅粟殼去筋膜
每服二錢功有靈,肺癰肺痿同堪嚼
治久嗽咯吐膿血,胸膈不利,咳嗽痰盛,坐臥不安,言語不出,甚則聲音啞嗌者服之。
烏梅(蜜拌蒸,取肉八錢,搗膏),罌粟殼(去膜,蜜拌炒為末,一兩)
用烏梅膏加生蜜少許調作丸,每服二錢,烏梅湯不拘時下。
清金二母湯
清金二母湯芩桔,知母蘇柴術杏苓
蔞桑五味陳皮麥,甘草當歸共此呈
治肺痿多嗽少痰,午後發熱,口乾煩躁不寧者。
知母,貝母,桔梗,茯苓,當歸,白朮,陳皮(各一錢),桑皮,紫蘇,杏仁,柴胡,栝蔞仁,黃芩,五味子,甘草,麥門冬(五分)
水二鍾,煎八分,童便一杯,食後服。
梔子仁湯
梔子仁湯大青葉,石膏淡豉共黃芩
杏仁知母赤芍藥,升麻柴胡甘草行
治肺痿發熱潮熱,或發狂亂煩躁,面赤咽痛者。
梔子仁,赤芍藥,大青葉,知母(各七分),黃芩,石膏,杏仁,升麻(各一錢五分),柴胡(六分),甘草(五分),淡豆鼓(百粒)
水二鍾,煎八分,食遠服。
加味理中湯
加味理中湯半夏,茯苓白朮共陳皮
乾薑細辛並甘草,人參五味效同推
治肺胃俱虛,咳嗽聲重,發熱不已,又兼脈浮數而無力者服之。
炙甘草,半夏,茯苓,乾薑(泡),白朮,陳皮,細辛,五味子,人參(各五分)
水二鍾,煎八分,食遠服。
金鯉湯
金鯉湯中效罕稀,獨將貝母效真奇
童子小便重湯頓,肺癰痰吐最堪醫
治肺癰已成未成,胸中隱痛,咯吐膿血者服之。
金色活鯉魚(一尾,約四兩重),貝母(一錢)
先將鯉魚連鱗剖去肚腸,勿經水氣,用貝母細末摻在魚肚內線扎之;用上白童子小便半大碗,將魚浸童便內,重湯頓煮,魚眼突出為度。少頃取起去鱗骨,取淨魚肉浸入童便內頓熱;肉與童便作二、三次,一日食盡一枚,其功效甚捷。
白話文:
肺癰主要治療方劑
基本方:
用水兩碗,加生薑三片,煎煮至八分,加入犀角粉末,飯後服用。
排膿散:
排膿散的組成包含黃耆、白芷、人參和五味子。
每次服用三錢,用蜂蜜調和後服用,對於肺癰導致的痰液吐出有奇效。
此方適用於肺癰已吐膿後,可幫助排出膿液穢物,並補充肺氣。
藥材組成:黃耆、白芷、五味子、人參,各等份磨成細末。
用法:每次服用三錢,飯後用蜂蜜水調服。
知母茯苓湯:
知母茯苓湯的組成包含知母、茯苓、桔梗、黃芩、薄荷、五味子、甘草、人參、柴胡、半夏、款冬花、川芎、白朮、阿膠、麥門冬。
用於治療肺痿導致的氣喘咳嗽、吐痰、自汗盜汗、忽冷忽熱等症狀。
藥材組成:茯苓、黃芩各一錢,知母、甘草、桔梗、薄荷、人參、五味子、柴胡、半夏、川芎、款冬花、白朮、阿膠、麥門冬各六分。
用法:用水兩碗,加生薑三片,煎煮至八分,加入童便一杯,飯後溫服。
滌痰湯:
滌痰湯以二陳湯為基礎,加入麥冬、枳實、膽星。再加入人參、桔梗、黃連、竹茹。
適用於心火過旺導致肺金受損,久治不癒,發展為肺痿,出現咽喉沙啞、胸悶、嘔吐痰涎、氣喘難以平躺等症狀。
藥材組成: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、麥門冬、膽南星、枳實、黃連、人參、桔梗各五分,竹茹一錢。
用法:用水兩碗,煎煮至八分,飯後服用。
寧肺丸:
寧肺丸由烏梅和罌粟殼製成。
每次服用二錢,對於肺癰或肺痿皆有效。
適用於久咳咯吐膿血、胸悶不適、咳嗽痰多、坐臥不安、言語困難,甚至聲音沙啞者。
藥材組成:烏梅(用蜂蜜拌勻蒸熟,取肉八錢搗成膏),罌粟殼(去除薄膜,用蜂蜜拌炒成粉,一兩)。
用法:用烏梅膏加少量蜂蜜調和製成藥丸,每次服用二錢,用烏梅湯隨時送服。
清金二母湯:
清金二母湯的組成包含黃芩、桔梗、知母、紫蘇、柴胡、白朮、杏仁、茯苓、栝蔞仁、桑白皮、五味子、陳皮、麥門冬、甘草和當歸。
用於治療肺痿導致的咳嗽痰少、午後發熱、口乾煩躁等症狀。
藥材組成:知母、貝母、桔梗、茯苓、當歸、白朮、陳皮各一錢,桑白皮、紫蘇、杏仁、柴胡、栝蔞仁、黃芩、五味子、甘草、麥門冬各五分。
用法:用水兩碗,煎煮至八分,加入童便一杯,飯後服用。
梔子仁湯:
梔子仁湯的組成包含梔子仁、大青葉、石膏、淡豆豉、黃芩、杏仁、知母、赤芍藥、升麻、柴胡和甘草。
用於治療肺痿導致的發熱、潮熱、煩躁、面色發紅、咽喉疼痛等症狀。
藥材組成:梔子仁、赤芍藥、大青葉、知母各七分,黃芩、石膏、杏仁、升麻各一錢五分,柴胡六分,甘草五分,淡豆豉一百粒。
用法:用水兩碗,煎煮至八分,空腹服用。
加味理中湯:
加味理中湯以理中湯為基礎,加入半夏、茯苓、白朮、陳皮、乾薑、細辛、甘草、人參和五味子。
用於治療肺胃虛弱導致的咳嗽聲音沉重、發熱不退,且脈浮數但無力等症狀。
藥材組成:炙甘草、半夏、茯苓、乾薑(泡過)、白朮、陳皮、細辛、五味子、人參各五分。
用法:用水兩碗,煎煮至八分,空腹服用。
金鯉湯:
金鯉湯以貝母和鯉魚為主要藥材,療效特別。
用童子小便煮,適用於治療肺癰,有吐膿血症狀者。
此方對於肺癰無論成形與否、胸部隱痛、咯吐膿血者皆適用。
藥材組成:活金色鯉魚一條(約四兩重),貝母一錢。
用法:將鯉魚連鱗剖開,去除內臟,勿沾水,將貝母細末填入魚腹並縫合,用童子小便半碗浸泡鯉魚,隔水燉煮至魚眼突出。稍後取出魚,去除鱗骨,取魚肉浸入童便中燉熱。魚肉與童便分二、三次食用完畢,一天吃完一條,療效迅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