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實功

《外科正宗》~ 卷之二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14)

1. 疔瘡應用方

蟾酥條(即前蟾酥丸作條捏餅用之)

琥珀蠟礬丸,玉紅膏,如意金黃散,護心散,托裡消毒散(見腫瘍門)

八珍湯,益氣養榮湯,加減八味丸,人參養榮湯(見潰瘍門)

珍珠散(下疳門)

冰螄散(瘰癧門)

白話文:

疔瘡的常用方劑:

  • 蟾酥條(就是之前提到的蟾酥丸,做成條狀或餅狀來使用)
  • 琥珀蠟礬丸、玉紅膏、如意金黃散、護心散、托裡消毒散(這些方劑的詳細說明請參考腫瘤的相關章節)
  • 八珍湯、益氣養榮湯、加減八味丸、人參養榮湯(這些方劑的詳細說明請參考潰瘍的相關章節)
  • 珍珠散(詳細說明請參考下疳的相關章節)
  • 冰螄散(詳細說明請參考瘰癧的相關章節)

2. 脫疽論第十八

夫脫疽者,外腐而內壞也。此因平昔厚味膏粱熏蒸臟腑,丹石補藥消爍腎水,房勞過度,氣竭精傷,……多致陽精煽惑,淫火猖狂,其蘊蓄於臟腑者,終成燥熱火症,其毒積於骨髓者,終為疽毒陰瘡。誠為巧人行拙,誰防禍起蕭牆,智者多愚,自謂喜從天降,不顧後日也;骨枯髓涸,臟敗腑亡,方知今日罹殃有故,解脫無方。

凡患此者,多生於手足,故手足乃五臟枝幹,瘡之初生,形如粟米,頭便一點黃泡,其皮猶如煮熟紅棗,黑氣侵漫,相傳五指,傳遍上至腳面,其疼如湯潑火燃,其形則骨枯筋練,其穢異香難解,其命仙方難活。故謂血死心敗,筋死肝敗,肉死脾敗,皮死肺敗,骨死腎敗。此五敗者,雖有靈丹竟喪命而已。

是生此疾者,死生付於度外。孫真人曰:在肉則割,在指則切,即此病也。治之得早,乘其未及延散時,用頭髮十餘根纏患指本節盡處,繞扎十餘轉,漸漸緊之,毋得毒氣攻延良肉。隨用蟾酥餅,放原起粟米頭上,加艾灸至肉枯瘡死為度。次日本指盡黑,方用利刀尋至本節縫中,將患指徐順取下,血流不住,用金刀如聖散止之,余腫以妙貼散敷之。次日倘有黑氣未盡,單用蟾酥錠研末摻之膏蓋,黑氣自退。

患上生膿,照常法用玉紅膏等藥生肉護骨完口,此為吉兆;內服滋腎水、養氣血、健脾安神之劑。若內無變症,外無混雜,此十中可保其三、四矣。若割取之後,黑色仍漫,痛腫尤甚,敗惡無膿,口乾舌硬,精神不爽,食不知味者終死。凡治此,不可一己醫治,必與高明眾議,聽患者願情割取,況此症首尾吉凶,變駁難定,故不可輕易用之;又有形似而來非,穴真而受異,詳註在後,宜參觀之。

白話文:

脫疽這種病,是外表腐爛而內部壞死。這是因為平時吃太多肥膩厚味的食物,長期下來薰蒸臟腑,或是吃丹藥、補藥來消耗腎水,加上性生活過度,導致氣血耗竭、精液損傷,大多會造成陽氣過度亢盛、慾火難以控制。這些積蓄在臟腑內的熱毒,最終會形成燥熱的火症;毒素積在骨髓裡的,最終會變成疽毒、陰瘡。這真的是聰明人做了蠢事,誰能防範禍患從內部產生?自以為聰明的人反而常常愚昧,以為是喜從天降,卻不考慮到後果。等到骨頭枯竭、骨髓乾涸,臟腑敗壞,才知道今天遭遇的災難是有原因的,卻已經沒有辦法解決了。

凡是得了這種病的人,大多發生在手腳,手腳是五臟的枝幹。瘡剛開始長的時候,像米粒一樣大小,頭上會有一點黃色的小泡,皮膚像煮熟的紅棗一樣,黑色的氣侵蝕蔓延,從手指相傳,蔓延到腳背。疼痛的時候像被熱水潑到、被火燒一樣,患處會骨頭枯萎、筋脈萎縮,散發出來的惡臭難以消除,即使有仙丹妙藥也難以救活。所以說,血壞死表示心臟敗壞,筋壞死表示肝臟敗壞,肉壞死表示脾臟敗壞,皮壞死表示肺臟敗壞,骨壞死表示腎臟敗壞。這五敗出現,即使有靈丹妙藥也會喪命。

得了這種病,就要把生死置之度外。孫思邈說:「瘡在肉裡就割開,在手指就切除」,說的就是這種病。治療要趁早,在它還沒擴散開的時候,用十幾根頭髮纏繞在患指的根部,纏繞十幾圈,慢慢收緊,不要讓毒氣擴散到健康的肌肉。然後把蟾酥餅放在最開始長瘡的地方,用艾灸燒烤,直到肉枯萎、瘡死掉為止。第二天患指會完全變黑,再用鋒利的刀子沿著指關節的縫隙,把患指慢慢切下來,血流不止的時候,用金刀如聖散止血,其餘腫脹的地方用妙貼散敷上。如果第二天黑色還沒完全消退,就單獨用蟾酥錠研成末,敷在患處,蓋上藥膏,黑色自然就會退去。

患處如果生膿,按照一般方法用玉紅膏等藥來生肉、保護骨頭,使傷口癒合,這就是吉兆。內服滋養腎水、養氣血、健脾安神的藥。如果身體內部沒有其他病變,外部沒有其他混雜的症狀,這樣十個病人中大概可以保住三、四個。如果切除患指後,黑色仍然蔓延,疼痛腫脹更加嚴重,敗壞的地方沒有膿,口乾舌頭僵硬,精神萎靡不振,吃東西沒有味道,這就代表病人會死亡。凡是治療這種病,不可自己單獨治療,一定要和醫術高明的人一起商議,聽從病人自願切除患處的要求,何況這種病從頭到尾的吉凶變化難以確定,所以不能輕易用藥。還有一種情況,看起來像脫疽,但實際上不是,或是穴位看起來對,但療效卻不同,這些詳細的說明在後面,應該參考研究。

3. 脫疽看法

起瘡不渴,口潤舌和,性志尋常,無妄暴急,循禮為吉。初出形如麻子,焮熱作痛,一指皆腫,根腳收束者吉。已成頭便作腐,肉不紫黑,疼痛有時,膿出腫消者吉。已潰先膿後腐,肉色紅活,毒不走散,氣不腥穢者吉。

未瘡先渴,喜冷無度,昏睡舌乾,小便頻數,陽痿者逆。初起形如粟米,肉便紫色,不腫刺疼,黑氣延散者逆。已成瘡形枯癟,肉黑皮焦,痛如刀剜,毒傳好指者逆。已潰肉枯筋腐,血水臭汗,疼苦應心,零仃徹骨者逆。

白話文:

脫疽看法

如果剛開始長瘡時不會口渴,口唇濕潤、舌頭正常,個性也跟平常一樣,沒有無緣無故的急躁,那麼順著規矩治療是吉利的。剛開始長出來的樣子像麻子,紅腫發熱並且疼痛,只有一個手指頭腫起來,而且根部有收束的樣子是吉利的。如果已經長成瘡頭,開始腐爛,但肌肉沒有變成紫黑色,疼痛有時候發生,膿液流出後腫脹消退是吉利的。如果已經潰爛,先流出膿液後腐爛,肌肉顏色呈現紅色且有生機,毒素沒有擴散,氣味也沒有腥臭是吉利的。

如果還沒長瘡就先感到口渴,喜歡喝冰冷的飲料沒有節制,精神昏沉想睡、舌頭乾燥,小便次數頻繁,陽痿,這些都是不好的徵兆。剛開始長出來的樣子像小米,肌肉呈現紫色,不腫脹但有刺痛感,黑色的氣擴散開來是不好的徵兆。如果已經長成瘡,瘡的形狀乾枯扁平,肌肉變成黑色而且皮膚焦乾,疼痛像刀割一樣,毒素擴散到好的手指是不好的徵兆。如果已經潰爛,肌肉乾枯、筋脈腐爛,流出的血水和汗液發出惡臭,疼痛入心入骨,讓人感到孤立無助,這些都是不好的徵兆。

4. 脫疽治法

脫疽多生足指,少生手指,初起水窠黃泡者,即灸之。初生如粟,里可容谷,皮色紫赤,不作焮腫,發扎仍灸。已灸之後,瘡受火氣,發泡作膿,外藥箍之,內兼補托。毒勢已成,瘡形稍陷,但紫色未攻腳面者,評議割取。既割取之後,血水淋漓,疼痛不減,和氣血,補脾胃。

已成飲食減少,身體倦怠,便數口乾,滋津液、壯腎水。破後氣血受傷,脾胃虛弱,自汗盜汗,噁心乾嘔,睡臥不寧,日晡發熱,疼痛苦楚,煩悶譫妄,俱宜大補氣血。富貴及膏粱,素饕色欲,每淤房術,縱恣日久,禁止割法。

白話文:

脫疽這種病大多發生在腳趾,少數發生在手指。剛開始出現水泡或黃色膿皰時,就立刻用艾灸治療。剛長出來像小米粒大小,裡面可容納穀粒,皮膚顏色呈現紫紅色,但不會紅腫發熱時,用針刺破後再進行艾灸。艾灸之後,瘡口受到火氣刺激,會起泡化膿,這時用外敷藥包紮,內服藥則要兼顧補氣托毒。當毒勢已經形成,瘡口稍微凹陷,但紫紅色還沒有蔓延到腳背時,可以考慮用手術切除。手術切除後,傷口血水不斷流出,疼痛沒有減輕時,要調和氣血,補養脾胃。

如果已經出現食慾不振、身體疲倦、大便次數增多、口乾等症狀時,要滋潤體液、強壯腎水。當瘡口破裂後,氣血受損,脾胃虛弱,出現自汗、盜汗、噁心乾嘔、睡眠不安穩、傍晚發熱、疼痛難耐、煩躁不安、說胡話等症狀時,都應該大量補養氣血。對於生活富裕、經常吃肥甘厚味、過度沉迷色慾、性事過度、長期縱慾的人,不宜使用手術切除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