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外科正宗》~ 卷之一 (26)
卷之一 (26)
1. 腫瘍主治方
煮拔筒方
拔筒奇方羌獨活,紫蘇蘄艾石菖蒲
甘草白芷生蔥等,一筒拔回壽命符
治發背已成將潰時,膿毒不得外發,必致內攻,乃生煩躁,重如負石,非此法拔提毒氣難出也。
羌活,獨活,紫蘇,蘄艾,鮮菖蒲,甘草,白芷(各五錢),連須蔥(二兩)
預用徑口一寸二、三分新鮮嫩竹一段,長七寸,一頭留節,用力剗去外青,留內白一半,約厚一分許,靠節鑽一小孔,以柵木條塞緊,將前藥放入筒內,筒口用蔥塞之,將筒橫放鍋內,以物壓勿得浮起。用清水十大碗淹筒煮數滾,約內藥濃熟為度候用。
再用披針於瘡頂上一寸內品字放開三孔,深入淺寸,約筒圈內,將藥筒連湯用大瓷缽盛貯患者榻前,將筒藥倒出,急用筒口乘熱對瘡合上,以手捺緊其筒,自然吸住,約待片時,藥筒已溫,拔去塞孔木條,其筒自脫,將器倒出筒中物色看其何樣,如有膿血相黏,鮮明紅黃之色,亦有一、二杯許,其病乃是活瘡,治必終愈。
如拔出物色純是敗血氣穢,紫黑稀水,而無膿意相黏者,其病氣血內敗,肌肉不活,必是死瘡,強治亦無功矣。此法家傳,屢經有驗,如陽瘡易潰、易膿之症,不必用此以傷氣血,此法陰瘡之用,要在十五日前後,堅硬不潰、不膿者行之最當,此法的有迴天之效,醫家不可缺也。
豬蹄湯
豬蹄湯內羌甘草,赤芍黃芩白芷歸
加上露蜂房更妙,諸瘡一洗脫凡衣
治癰疽、諸毒已潰流膿時用此湯洗,消毒氣、去惡肉,回死肌、潤瘡口,又能散風消腫,腐盡則已。
羌活,甘草,赤芍,黃芩,白芷,當歸,蜂房(各等分)
上為粗末,看疽瘡大小用藥多少。先將獖豬前蹄一隻,用白水六碗,煮蹄軟為度,將汁濾清,吹去汁上油花,用藥一兩投於汁中,再用微火煎十數沸,密絹濾去藥渣,候湯半熱,將軟絹蘸湯淋於瘡上,輕手挹去瘀膿腐肉,其惡物隨湯而下。洗訖,以絹帛挹干,照前總論次第如式用藥。
又:洗藥方
洗藥方中歸獨活,蔥頭白芷甘草撮
癰疽腐盡此淋之,生肌長肉常誇說
當歸,獨活,白芷,甘草(各二錢),蔥頭(五個)
用水三碗,煎至藥爛,濾清以絹帛蘸湯挹淨瘡上,隨搽貼紅黑二膏蓋之,洗時切忌風寒為要。常治背瘡輕易者,以此代豬蹄湯用,其功亦效。
加味太一膏
太一膏中桂芷歸,乳沒丹參地芍魏
將軍木鱉兼輕粉,血餘槐柳共稱奇
治發背、癰疽及一切惡瘡,跌撲傷損、濕痰流毒、風濕、風溫,遍身筋骨走注作痛,內傷風鬱,心腹胸背攻刺作痛,腿腳痠軟,腰膝無力,湯潑火燒。刀傷、棒毒、五損內癰,七傷外症俱貼患處。又男子遺精,婦人白帶俱貼臍下。臟毒腸癰亦可丸服。諸般瘡癤,血氣癩癢,諸藥不止痛癢者並效。
白話文:
拔筒吸膿方
這是一個神奇的拔膿方法,使用羌活、獨活、紫蘇、蘄艾、石菖蒲、甘草、白芷和蔥等藥材。用這個方法,就像把病灶的毒素拔出來,能延長壽命。
這個方法適用於背部癰疽已經形成,快要潰爛的時候。如果膿毒無法排出,就會往體內蔓延,讓人煩躁不安,感覺身體像背負著石頭一樣沉重。不用這個方法,毒氣很難排出。
藥材包括:羌活、獨活、紫蘇、蘄艾、新鮮菖蒲、甘草、白芷各五錢,帶須的蔥二兩。
先準備一段直徑一寸二、三分的新鮮嫩竹,長七寸,一端留著竹節。用力把竹子的外皮削去,留下內層白色部分,厚度約一分。靠近竹節的地方鑽一個小孔,用木條塞緊。把前面提到的藥材放入竹筒內,筒口用蔥塞住。把竹筒橫放在鍋中,用東西壓住,防止它浮起來。加入清水十大碗,淹沒竹筒,煮沸幾次,直到藥材煮熟煮透。
接著,用手術刀在瘡口上方一寸左右的地方,呈品字形刺開三個小孔,深入約一分,範圍在藥筒能覆蓋的區域內。將藥筒連同藥湯用大瓷碗裝好,放在病人床邊。把藥筒裡的藥倒出來,立刻趁熱將筒口對準瘡口蓋上,用手按緊竹筒,它自然會吸住。等一會兒,藥筒變溫後,拔掉塞孔的木條,竹筒就會自己脫落。將碗裡的東西倒出來,觀察顏色。如果吸出的是黏稠的膿血,顏色鮮明紅黃,量有一兩杯,表示這是活瘡,最終一定能治好。
如果吸出來的東西純粹是腐敗的血水,顏色紫黑稀薄,沒有膿液的黏稠感,表示病灶的氣血已經敗壞,肌肉失去活性,是死瘡,勉強治療也沒有用。這個方法是家傳秘方,多次驗證有效。如果是陽性瘡瘍容易潰爛、化膿的,不需要用這個方法以免損傷氣血。這個方法適用於陰性瘡瘍,在發病後十五天左右,瘡瘍堅硬不潰爛、不化膿的時候使用最適合。這個方法有起死回生的效果,醫生不可不知。
豬蹄湯
豬蹄湯裡加入羌活、甘草、赤芍、黃芩、白芷、當歸,再加一點露蜂房,效果更好。用這個湯清洗各種瘡瘍,可以消毒、去除腐肉、促進肌肉新生、滋潤傷口,還能散風消腫。等到腐肉都清除乾淨,就痊癒了。
藥材包括:羌活、甘草、赤芍、黃芩、白芷、當歸、蜂房,各等分。
把藥材磨成粗末,根據瘡瘍大小決定用藥量。先用一隻豬的前蹄,加六碗清水煮到蹄子軟爛。將湯汁濾清,吹掉上面的油花,把一兩藥末放入湯汁中,再用小火煎煮幾次。用密絹過濾掉藥渣,等湯汁稍微溫熱的時候,用軟布蘸湯,淋在瘡上,輕輕擦拭掉瘀膿腐肉,髒東西會隨著湯汁流下來。洗完後,用絹布擦乾,然後按照一般方法用藥。
又:洗藥方
這個洗藥方裡有當歸、獨活、蔥頭、白芷、甘草。用來清洗癰疽,可以幫助腐肉脫落,促進肌肉生長。
藥材包括:當歸、獨活、白芷、甘草各二錢,蔥頭五個。
用水三碗,煎煮到藥材爛熟,濾清。用絹布蘸湯,擦拭乾淨瘡面,然後塗抹紅黑二膏覆蓋。洗的時候要注意避風寒。這個藥方通常用來治療比較輕微的背瘡,可以代替豬蹄湯使用,效果也不錯。
加味太一膏
太一膏中加入了桂枝、白芷、當歸、乳香、沒藥、丹參、地黃、芍藥、黃芩、木鱉子、輕粉、血餘、槐枝、柳枝等藥材。
這個藥膏可以用來治療背部癰疽及各種惡瘡,跌打損傷、濕痰流毒、風濕、風溫,導致全身筋骨疼痛、遊走不定,內傷風鬱,胸腹背部刺痛,腿腳痠軟,腰膝無力,燙傷、燒傷,刀傷、棒傷、五損內癰、七傷外症等,都可以貼在患處。男子遺精、婦女白帶也可以貼在肚臍下方。內臟毒素、腸癰也可以製成藥丸服用。各種瘡癤、血氣癩癢、其他藥物無法止痛止癢的也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