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實功

《外科正宗》~ 卷之一 (2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25)

1. 腫瘍主治方

南星,草烏,半夏,狼毒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用豬腦同搗,遍敷瘡上,留正頂出氣。

真君妙貼散

真君妙貼散奇功,蕎麵硫黃白麵同

諸般異症皆堪效,常取收功掌握中

治癰疽、諸毒,及異形異類,頑硬大惡歹瘡,走散不作膿者,宜用此藥。不痛者即痛,痛甚者即止。

明淨硫黃(為末,十斤),蕎麵,白麵(各五斤)

共一處,用清水微拌,乾溼得宜,木箱內曬成面片,單紙包裹,風中陰乾收用。臨時再研極細,用新汲水調敷;如皮破血流,濕爛疼苦等症,麻油調搽;天泡、火丹、肺風、酒刺、染布青汁調搽並效。

回陽玉龍膏

回陽王龍膏肉桂,白芷軍姜仍在位

草烏赤芍與南星,熱酒同調功更倍

治背疽陰病,不腫高,不焮痛,不發熱,不作膿及寒濕流注、鼓風久損、冷痛痹風、諸濕腳氣、手足頑麻、筋骨疼痛,及一切皮色不變,漫腫無頭,鶴膝風等,但無皮紅肌熱者,一概用之,俱有功效。

草烏(炒,三兩),軍姜(煨,三兩),赤芍(炒),白芷,南星(煨,各一兩),肉桂(五錢)

上制畢,共為細末,熱酒調敷,此藥有軍薑、肉桂、熱血生血,既生既熱,恐不能散而為害,故有草烏、南星可以破惡氣,祛風毒,活死肌,除骨痛,消結塊,回陽氣;又有赤芍、白芷,足以散滯血,住痛苦;加以酒行藥性,攻通氣血,雖十分冷症,未有不愈者。誠為寒灰之焰,枯木之春,大抵病冷則肌肉陰爛,不知痛癢,其有痛者,又多附骨之痛,設若不除,則寒根透髓,尋常之藥固莫能及矣。

沖和膏

沖和膏內紫荊皮,獨活菖蒲赤芍宜

白芷隨方加減法,諸般百症可堪醫

治癰疽、發背,陰陽不和,冷熱不明者,宜用此藥。

紫荊皮(炒,五兩),獨活(炒,三兩),赤芍(炒,二兩),白芷(一兩),石菖蒲(一兩半)

上為細末,蔥湯、熱酒俱可調敷。藥中紫荊皮乃木之精,能破氣、逐血、消腫;獨活土之精,動盪凝滯血脈,散骨中冷痛,去麻痹濕;石菖蒲水之精,善破堅硬,生血止痛,破風消腫;白芷金之精,能去風生肌定痛;赤芍藥火之精,能生血活血,散瘀除痛,蓋血生則肌肉不死,血動則經絡流通。故肌活不致爛痛,經通不致壅腫,此為散風行氣,活血消腫、祛冷軟堅之良藥也。

其中五行相配用者,再無不效之理,又流毒、骨疽冷症尤效。

鐵桶膏

鐵桶膏中銅綠倍,膽礬輕粉鬱金香

還有晉礬並白芨,醋調箍腫不開張

治發背將潰已潰時,根腳走散不收束者用此。

銅綠(五錢),明礬(四錢),膽礬(三錢),五倍子(微炒,一兩),白芨(五錢),輕粉,鬱金(各二錢),麝香(三分)

上為極細末,用陳米醋一碗,杓內慢火熬至一小杯,候起金色黃泡為度。待溫用上藥一錢攪入膏內,每用頓溫,用新筆塗膏瘡根上,以綿紙蓋其瘡根,自生縐紋,漸收漸緊,再不開大為效。

白話文:

腫瘤主治方

天南星、草烏、半夏、狼毒,各取等量。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和豬腦一起搗爛,均勻敷在瘡上,要留出瘡的正中心讓它透氣。

真君妙貼散

真君妙貼散功效神奇,蕎麥粉、硫磺粉和白麵粉混合。 各種奇怪的病症都能有效治療,通常都能夠在掌握之中達到療效。 可以治療癰、疽、各種毒瘡,以及形狀怪異、堅硬難治、惡性毒瘡,毒瘡擴散而不化膿的情況,應該使用這個藥方。不痛的會開始痛,太痛的會止痛。 明淨的硫磺粉(磨成粉末,十斤)、蕎麥粉、白麵粉(各五斤), 把這些混在一起,用清水稍微拌勻,乾濕程度要適當,在木箱裡曬成麵片,用單層紙包起來,在通風陰涼處風乾後收好。臨時使用時再磨成極細的粉末,用新打上的水調和後敷上;如果皮膚破裂流血、濕爛疼痛等症狀,用麻油調和塗抹;天泡瘡、火丹、肺風、酒刺,用染布的青汁調和塗抹,也都有效果。

回陽玉龍膏

回陽玉龍膏裡有肉桂,白芷、乾薑也少不了。 草烏、赤芍和天南星,用熱酒調和效果更佳。 可以治療背部的癰疽、陰症,不紅腫、不發熱、不化膿,以及寒濕引起的流注、受風寒久傷、冷痛麻木、各種濕氣引起的腳氣、手腳麻木、筋骨疼痛,以及一切皮膚顏色不變、漫腫無頭、鶴膝風等,只要沒有皮膚發紅肌肉發熱的症狀,都可以使用,都有效。 炒過的草烏(三兩)、煨過的乾薑(三兩)、炒過的赤芍、白芷、煨過的天南星(各一兩)、肉桂(五錢), 將以上藥材製備好,一起磨成細末,用熱酒調和後敷上。這個藥方有乾薑、肉桂,能產生熱能、促進血液循環,產生熱能的同時又容易造成傷害,因此有草烏、天南星可以破除惡氣、祛除風毒、活化壞死的肌肉、消除骨痛、化解腫塊、恢復陽氣;又有赤芍、白芷,足以散開淤血、止住疼痛;加上用酒來引導藥性,疏通氣血,即使是十分寒冷的病症,沒有不能治好的。這真是寒冷灰燼裡重新燃起的火焰,枯萎樹木裡重生的春天,大體上病症寒冷時,肌肉會陰冷腐爛,沒有知覺,有痛感的,大多是附著在骨頭上的疼痛,如果不及時去除,寒氣會滲透到骨髓裡,一般的藥是無法達到療效的。

沖和膏

沖和膏裡有紫荊皮,獨活、菖蒲、赤芍也適合。 白芷可以根據情況加減用量,各種各樣的疾病都可以用它來治療。 可以治療癰疽、發背,陰陽失調、寒熱不明的病症,應該使用這個藥方。 炒過的紫荊皮(五兩)、炒過的獨活(三兩)、炒過的赤芍(二兩)、白芷(一兩)、石菖蒲(一兩半),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蔥湯或熱酒調和後敷上。藥方中的紫荊皮是木的精華,能夠破氣、逐瘀血、消腫;獨活是土的精華,能夠疏通凝滯的血脈,散除骨頭裡的冷痛,去除麻木濕氣;石菖蒲是水的精華,擅長破除堅硬的腫塊,產生新血、止痛、破除風邪消腫;白芷是金的精華,能夠祛除風邪、促進肌肉生長、止痛;赤芍藥是火的精華,能夠產生新血、活絡血液循環、散瘀除痛,因為血液產生,肌肉就不會壞死;血液流動,經絡才能暢通。所以肌肉能夠活化就不會腐爛疼痛,經絡暢通就不會壅塞腫脹,這是散風行氣、活血消腫、祛除寒冷、軟化堅硬的良藥。 這裡面五行相配用藥,沒有不見效的道理,對於毒液流散、骨疽等寒冷症狀尤其有效。

鐵桶膏

鐵桶膏裡銅綠用量加倍,膽礬、輕粉、鬱金香也都有。 還有晉礬和白芨,用醋調和可以收斂瘡口不使其擴大。 可以用來治療發背快要潰爛或已經潰爛時,瘡根擴散不收攏的情況。 銅綠(五錢)、明礬(四錢)、膽礬(三錢)、微炒的五倍子(一兩)、白芨(五錢)、輕粉、鬱金(各二錢)、麝香(三分), 將以上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,用一碗陳米醋,在勺子裡用慢火熬到剩下一小杯的量,等熬到醋起金色黃色氣泡的程度就可以了。等到溫度降下來後,用一錢藥粉攪入膏中,每次用溫熱的膏藥,用新毛筆將膏藥塗在瘡的根部,用棉紙蓋住瘡的根部,自然產生皺紋,逐漸收縮收緊,不再擴大就說明有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