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外科正宗》~ 卷之一 (18)
卷之一 (18)
1. 癰疽治驗
雖變不妨,因瘡原稟於陽,故能不失陽矣,房中即著柴火,烘燻暖氣,逼盡余寒,開瘡相看,果應前言也。隨用濃蔥湯乘暖淋洗,將紅膏烘化搽上,外用膏貼,以熱綿軟絹復疊數層繃蓋甚密,內用神功托裡散,早晚連進二服,次早復看,其瘡自回陽矣。已後遵法調理,百日而安。
一老人年過六旬,患背疽十二日矣。視其瘡形,半腫半紅,微痛微熱,其患發於背心之下,腎俞之上,高低平等,廣開八寸,根腳泛腫,色若水噴,頂軟無神,似腐非腐,兼診脈浮而大,重按而虛。此瘡利於腫潰,不利於收斂,辭不可治。彼家喟然而笑,復請里中老醫視之,見患者起居平和,言語清利,舉動如常,飲食有味,此為五善俱具,是安若泰山之症也,何必相慮。彼家得此欣躍萬態,隨用其藥,日漸有功,膿潰腫退,腐盡肌生,彼此以為萬全之象也。
予常對患家親族言:此病不可待,必死於收口至錢大時也。眾若以予為胡說,後問收口只有錢許未合,予曰:不久居也,急備後事,恐不及矣。不數日,變症一出,不四朝而死。后里人始信予之前言是矣。
一男人六旬有二,發生右搭。先用艾灸,次漸形勢高腫,堅硬不痛。十五日後,尚未潰膿,日生煩悶,恐其毒陷,先用針通,隨行拔法,找出惡血鍾許,已後稍得輕便,搽上化腐之藥膏蓋。用至三日,其瘡漸作腐潰,至二十日,亦出正膿,壞肉漸脫,新肉漸生,此外治之法盡矣。
因病家與內科一醫平交甚切,托彼用藥內服,而不遵外科補托之法,自執己見,不聽予言,失於峻補,每日人參不過二錢,以為足用。予曰:不足,法當五錢,兼熟附二錢方為稱病,不然必生變矣。彼此不信,後果肉色淡白,瘡口散大,膿水清稀,飲食減少,此敗症具矣。
後雖強投溫中健脾大補之藥,終則不應,至於形體消削,膿水臭穢,延至六十日,歷盡氣血而亡。然後方自懊悔。殊不知凡大瘡每日膿出一碗,用參必至三錢,以此為則,況本病出膿日有三碗,用參二錢,謂之大損小補,豈不歸死?又外科乃破漏之病,最能走泄真氣,如損補兩不相敵,無以抵當,往往至於不救者多矣!此為不信於補而執俗見,自取敗亡者也。可惜!
一男子年近六旬,時值仲夏,背生熱癤二十餘處。彼家邀請視孫瘡恙,見彼坐於堂,滿背皆癤,予略視之,內有一瘡比癤甚小,其毒甚大。予對曰:此非瘡癤比也,後發勢不可及。彼笑而答之:無恙也。乃即送至門庭,予又囑曰:可急請他醫治之,不可緩待。俱不聽信。又至十日,形勢稍發,命里中一醫治之,又曰:是癤也。
又十日,形勢內陷,敗症齊出,稍信前言,方央親友邀予相視,其人睡臥於堂,帛復瘡上,登堂未進二、三步即退,人曰:何也?予曰:敗氣滿前,死期速矣,何必視瘡,急備後事,再七日死。後果如言,不差時刻,此為諱疾忌醫致其自敗者也。可惜!
白話文:
癰疽治療驗案
即使病情有所變化也不要緊,因為瘡瘍本質上屬於陽性的病症,所以不會失去陽氣。可以在房間裡點燃柴火,用烘烤的熱氣驅散剩餘的寒氣,打開瘡口查看,果然如之前所預料。接著用濃蔥湯趁熱淋洗患處,將紅膏烘化後塗抹在上面,外敷膏藥,用熱的棉布和柔軟的絲綢覆蓋數層,並用繃帶紮緊。同時內服神功托裡散,早晚各服用一次,第二天早上再看,瘡瘍自然就會恢復陽氣。之後遵照方法調養,一百天就能痊癒。
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,背部長了癰疽已經十二天了。觀察他的瘡瘍,一半腫脹一半發紅,稍微疼痛發熱,病發位置在背部中心偏下,腎俞穴上方,高低一致,寬約八寸,根部周圍腫脹,顏色像噴了水一樣,頂部柔軟無力,像是腐爛又不像腐爛,再診脈是浮大,重按則虛。這種瘡瘍適合腫脹潰爛,不適合收口,我說此病無法醫治。他家人聽了嘆氣又笑了,又請了村裡的另一位老醫生來看,老醫生認為患者起居平和,說話清晰流利,行動如常,飲食正常,這是五善俱備,是安穩如泰山的症狀,何必擔心。他家人聽了非常高興,就用了老醫生的藥,病情一天天好轉,膿腫潰爛消退,腐肉脫落,新肉長出,大家認為這是痊癒的跡象。
我經常對患者的親戚說:這種病不能大意,一定會在瘡口收口到像銅錢大小時死亡。大家都認為我胡說八道,後來瘡口收口到只有銅錢大小還沒癒合,我說:他活不久了,趕緊準備後事,恐怕來不及了。沒過幾天,病情就發生變化,不到四天就去世了。後來村裡的人才相信我之前說的是對的。
一位六十二歲的男子,右側背部開始長瘡。先用艾灸,後來逐漸腫脹隆起,堅硬不痛。十五天後,還沒有潰膿,每天都覺得煩悶,擔心毒氣內陷,先用針刺破,然後進行拔罐,拔出很多惡血,之後稍微感到輕鬆,塗上化腐的藥膏覆蓋。用了三天,瘡瘍逐漸開始腐爛潰瘍,到二十天時,也開始流出正常的膿液,壞肉逐漸脫落,新肉逐漸長出,外治的方法已經用盡了。
因為病人的家屬和一位內科醫生關係很好,就請他開藥內服,而不聽從外科醫生以補益托毒的方法,固執己見,不聽我的勸告,過度地進行補益,每天服用的人參不超過二錢,認為足夠了。我說:不夠,按照方法應該服用五錢,再加熟附子二錢才合適,不然一定會出現變故。他們都不相信,後來果然出現肉色蒼白,瘡口擴大,膿水清稀,食慾減退,這是敗症的表現。
後來雖然勉強服用溫中健脾的大補藥,最終還是沒有效果,導致身體消瘦,膿水發出惡臭,拖到六十天,耗盡了氣血而死亡。然後他們才後悔。殊不知凡是大瘡每天流出一碗膿液,人參一定要用到三錢,以此為標準,何況這種病每天流出三碗膿液,只用二錢人參,可謂大損小補,怎麼能不死?而且外科病是破潰的病,最容易耗損真氣,如果損傷和補益不相平衡,就無法抵擋,往往導致無法救治。這是因為不相信補益的方法而固執己見,自取敗亡。真是可惜啊!
一位將近六十歲的男子,正值盛夏,背上長了二十多個熱癤。他家人請我去看他的瘡,我看他坐在大堂裡,背上長滿了癤子,我稍微觀察了一下,發現其中有一個瘡比癤子小很多,但毒性卻很大。我對他們說:這不是普通的癤子,之後發作起來會很嚴重。他笑著回答:沒什麼大礙。隨即送我出門,我又囑咐他們:趕快請其他醫生治療,不要耽誤。他們都不聽信。又過了十天,病情稍微發作,就請了村裡的一位醫生治療,醫生也說:是癤子而已。
又過了十天,病情內陷,敗症一起出現,他們稍微相信我之前說的話,才央求親友請我去看,他躺在大堂裡,用布蓋著瘡口,我走上大堂,還沒走兩三步就退了出來。別人問:為什麼?我說:敗氣已經瀰漫,死期快到了,何必再看瘡,趕快準備後事,再過七天就會死。後來果然如我所說,時間絲毫不差,這就是諱疾忌醫導致自取敗亡。真是可惜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