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實功

《外科正宗》~ 卷之一 (1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17)

1. 癰疽治驗

急用十二味異功散倍人參、熟附各三錢,不應,此藥力不勝其寒也;換用生附、人參各五錢,早晚二服,方得身溫脈起,瘡高腹痛,又二服,膿似前流,大膿出至一月,約有百碗余,竟不減少,外皮紅退,亦不腐爛,此肥人外實而內虛,皮故不腐而內潰也。又用紅玉膏搽於棉花片上推入患內膏蓋之,其內腐漸脫漸出,又十日後,出大腐一塊,約有六兩,自然腫消,身便膿少,漸長生肌,百日外方得平復。人參服過五斤外,附子亦用十兩餘,方得全安。

此症設用解毒、傷脾、宣利等藥,不用辛熱峻補,豈有得生之理。

一鄉官年逾七旬余,發瘡右背,已經八日。外視之瘡雖微腫,色淡不紅;勢若龜形,根漫不聳,此老年氣血衰弱之故也。診其脈帶微數而有力,此根本尚有蒂也,雖老可治,隨用排膿內托散加皂刺以潰膿、托裡為要。服至十三日後,瘡漸腫高,色亦漸赤,便不能腐潰為膿,此食少脾弱,不能培養之故也。

又用十全大補湯數服,膿亦漸出,不能快利;凡膿澀滯者,內膜中隔不通故也,不可惜其老而誤其大事,隨用披針當頭取開寸許,捺通膿管,果膿隨出,以豬蹄湯洗淨膏蓋後,用照藥每日一次,外肉漸腐為膿。

患者形色枯槁不澤,更用人參養榮湯倍加參、耆托裡,腐肉將脫者取之,新肉欲生者培之,但老年氣血不能速效,又加服參朮膏早晚二次,以後新肉方生,飲食頓倍,調理七十五日而安。

一庠生年六十餘,患背疽十日,外視其瘡形堅硬,色亦深紫,頭髮甚多,含若螺子,豎長尺余,根橫半背,且喜其弓腫光亮,發熱焮痛,脈得洪數而有力,此瘡得於膏粱、醇酒濕熱交蒸之故也,雖重不妨。隨用照藥三條相應照畢,其頭內含螺子盡欲吐出,亦用抿腳括去,又流惡血鍾許,蔥湯洗淨搽上腐藥,用紙蓋貼,周圍根腳用吸毒散敷之,收其毒氣,庶不開大,次日仍照舊敷。

三日後,外肉漸腐,內加托藥培助脾胃,解毒為膿,早服八味丸以滋腎水;換洗蹄湯,仍將膏貼,候其腐盡深入寸余,隨用紅膏日漸日長。但此公素性好飲,雖在恙中不能相忌,兩月後新肉雖平,嬌嫩不能結皮完口,因嫌戒飲,復將浮嫩之肉盡行剪去,用膏貼數日,待肉老平,換用珍珠散摻上數次,方結老蓋,八十日而安。

一老年人患疽半月,其瘡貫脊,遍背皆腫,上至肩膊,下至腰脅,腫若瓜形,頭計數百,彼家以為勢重不治。予診其脈微洪而不鼓,又兼腫焮外發,詢問飲食知味,其年雖老,而根本尚有餘也,雖老何慮。先用托裡消毒散二服,其勢稍定。外用桑木灸法助力腐潰,根以鐵筒膏箍之,更服排膿內托散,候正膿漸出。

但老年氣血外肉不能易腐,視其肉色相變不能腐化者,隨用針鉤、利剪徐徐剪去其形腐凹寸余長,低尺許,凡見紅肉便用膏塗,其新肉已生將半時,值隆冬,患家自行開瘡洗看,失著柴炭之火,又兼蓋護未暖,外被寒侵,次後瘡色淡白,膿反清稀,飲食減少,氣體不舒。請視之,此不遵調法愛護,乃被寒氣侵入也。

白話文:

癰疽治療驗案

案例一:

一開始用十二味異功散加倍人參、熟附子各三錢,效果不佳,說明藥力不足以驅散寒氣。改用生附子、人參各五錢,早晚各服一次,身體才開始溫暖,脈象也恢復,瘡腫脹高起,腹部疼痛。再服兩次藥,膿液像之前一樣流出,大量膿液流了一個多月,大概有上百碗,卻沒有減少。外面的皮膚紅色消退,也沒有腐爛。這是因為肥胖的人體質外實內虛,所以皮膚不會腐爛,而是向內潰爛。之後,用紅玉膏塗在棉花片上,塞入瘡內,用藥膏覆蓋。裡面的腐肉逐漸脫落排出,十天後,排出了一大塊約六兩重的腐肉,腫脹自然消退,身體膿液減少,逐漸長出新肉。一百天後才完全康復。人參共服用了五斤多,附子也用了十兩多,才得以痊癒。

這種病如果用清熱解毒、損傷脾胃、通利小便等藥物,而不使用辛溫大補的藥物,哪有存活的道理呢?

案例二:

一位七十多歲的鄉官,右背長了瘡,已經八天了。從外表看,瘡只是稍微腫起,顏色不紅,像龜的形狀,根部不突出。這是老年人氣血衰弱的緣故。診脈時,發現脈象稍微快而有力,說明身體的根基還在,雖然年紀大還是可以治療。於是,使用排膿內托散,加入皂角刺,以達到潰膿、托裡的效果。服藥十三天後,瘡逐漸腫高,顏色也變紅,但是不能化膿潰爛,這是因為飲食少、脾胃虛弱,不能產生膿液的緣故。

又用十全大補湯數服,膿液雖然逐漸排出,但是不夠順暢。凡是膿液阻塞不通,是因為裡面的膜隔阻礙了。不能因為病人年老就耽誤治療,於是用手術刀切開瘡口一寸左右,按壓疏通膿管,膿液果然流出。用豬蹄湯清洗乾淨後,塗上藥膏。每天敷藥一次,外面的肉逐漸腐爛化膿。

病人面色枯槁,沒有光澤。再用人參養榮湯加倍人參、黃耆來托裡。腐肉快要脫落的就取下,新肉快要長出的就培護。但是老年人氣血不能很快見效,又加服參朮膏早晚各一次,之後才長出新肉,食慾也恢復,調理七十五天才痊癒。

案例三:

一位六十多歲的學生,背部患了癰疽十天。從外表看,瘡形狀堅硬,顏色深紫,毛髮很多,像螺殼一樣,豎著長了一尺多,根部橫跨半個背部,而且腫脹光滑發亮,發熱疼痛,脈象洪數而有力。這是因為他飲食過於肥膩、飲酒過多,濕熱交蒸的緣故,雖然病情嚴重,但還可以治療。於是,用照藥敷在瘡的表面,瘡頭內的螺狀物都想吐出,也用工具刮去,又流出許多惡血。用蔥湯洗淨後,塗上腐蝕藥,用紙蓋貼住,周圍的根部用吸毒散敷上,收斂毒氣,防止瘡口擴大。第二天仍然照舊敷藥。

三天後,外面的肉逐漸腐爛,內服托藥,幫助脾胃運化,化毒為膿。早晨服用八味丸來滋養腎水,換洗豬蹄湯,仍然用藥膏貼敷,等到腐肉完全脫落,深入一寸多時,就用紅膏,每天逐漸增加。但是這位病人平時喜歡喝酒,即使生病也不能忌口,兩個月後,新肉雖然長平,但是嬌嫩不能結痂癒合。因為他不喜歡戒酒,又將浮嫩的肉全部剪掉,用藥膏貼敷數日,等到肉變老變平,換用珍珠散塗抹數次,才結成老痂,八十天後痊癒。

案例四:

一位老年人患癰疽半個月,瘡貫穿背部,整個背部都腫了,上到肩膊,下到腰脅,腫脹像瓜一樣,瘡頭有數百個。病人家屬認為病情嚴重,無法醫治。我診脈時發現脈象微洪而不強盛,又兼腫脹發熱,詢問飲食知道他還能品嚐出味道,知道他雖然年紀大,但是根本還有餘力,所以不必擔心。先用托裡消毒散服兩次,病情稍微穩定。外面用桑木灸法幫助腐爛,根部用鐵筒膏固定,再服排膿內托散,等待膿液逐漸排出。

但是老年人氣血衰弱,外面的肉不容易腐爛。發現肉色改變,不能腐爛的,就用針鉤、利剪慢慢剪去腐肉,使其凹陷一寸多長,深度約一尺。看到紅色的肉就塗上藥膏。新肉長出一半時,正值隆冬,病人家屬自己打開瘡口清洗查看,不小心被柴火燙傷,又因為保暖不足,被寒氣侵襲。之後瘡色變淡,膿液變清稀,飲食減少,身體不舒服。我去看病時,才知道他沒有遵照醫囑愛護,被寒氣侵襲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