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外科正宗》~ 卷之一 (16)
卷之一 (16)
1. 雜忌須知第十四
凡病雖在於用藥調理,而又要關於雜禁之法,先要灑掃患房潔淨,冬必溫幃,夏宜涼帳,庶防蒼蠅蜈蚣之屬侵之。……牛、犬、腥羶、醃臘、熏藏之物,俱能作渴;生干瓜、果、梨、柿、菱、棗生冷等類,又能損胃傷脾;雞、鵝、羊肉、蚌、蛤、河豚、蝦、蟹海腥之屬,並能動風發癢;油膩、煎、炒、烹、炙、咸、酸厚味等件,最能助火生痰;赤豆、蕎麵動氣發病,惱怒急暴,多生痞滿。飲食太過,必致脾殃;瘡愈之後,勞役太早,乃為羸症。
入房太早,後必損壽;不避風寒,復生流毒;不減口味,後必瘡癢無度。大瘡須忌半年,小瘡當禁百日,此誠為知命君子也。
白話文:
生病雖然需要用藥調理,但也要注意生活中的禁忌。首先要打掃病房保持清潔,冬天要保持床鋪溫暖,夏天要用涼爽的蚊帳,以防止蒼蠅、蜈蚣等侵擾。
牛肉、狗肉、帶腥味的肉類、醃製或煙燻的食物,都容易讓人口渴;生的瓜果、梨子、柿子、菱角、紅棗等生冷食物,容易損傷脾胃;雞肉、鵝肉、羊肉、蚌、蛤蜊、河豚、蝦、蟹等海鮮類食物,都容易引起皮膚發癢;油膩、煎炸、燒烤、重鹹、酸味等濃重口味的食物,最容易助長火氣、產生痰液;紅豆、蕎麥容易引起身體不適,生氣或情緒激動容易產生胸悶腹脹。吃太多東西,一定會傷害脾胃;瘡瘍剛好後,太早勞動,就會導致身體虛弱。
太早行房事,以後必定會減損壽命;不注意避風寒,容易再次感染;不減少飲食的刺激,以後必定會瘡瘍發癢不止。大瘡要忌口半年,小瘡要忌口一百天,這才是懂得愛惜生命的君子啊。
2. 瘡瘍看法
初起頂高根活,色赤發熱,焮腫疼痛,日漸高腫者順。已成焮痛,皮薄光亮,飲食如常,二便調和,身溫者順。已潰膿稠,色鮮不臭,腐肉自脫,焮腫易消,身輕者順。潰後膿厚稠黃,新肉易生,瘡口易斂,飲食漸進者順。初起頂平根散,色暗微腫,不熱不疼,身體倦怠者逆。
已成腫堅色紫,不作膿,不腐潰,惟口乾多煩躁者逆。已潰皮爛,內堅不腐,腫仍不消,痛仍不減,心煩者逆。潰後膿水清稀,腐肉雖脫,新肉不生,色敗臭穢者死。
白話文:
瘡瘍看法
剛開始發作時,如果頂部隆起且根部活動,顏色是紅色的,而且會發熱、紅腫、疼痛,並且一天天增高腫大,這表示情況良好。如果已經形成,紅腫疼痛,皮膚薄且光滑發亮,飲食正常,大小便也順暢,身體溫和,這也表示情況良好。如果已經潰爛,膿液濃稠,顏色鮮豔不臭,腐肉可以自行脫落,紅腫容易消退,身體感到輕鬆,這也表示情況良好。如果潰爛後,膿液濃稠呈黃色,新肉容易長出,瘡口容易癒合,飲食也逐漸恢復,這表示情況良好。
剛開始發作時,如果頂部平坦且根部散開,顏色暗淡且稍微腫脹,不發熱也不疼痛,身體感到疲倦,這表示情況不佳。如果已經形成,腫塊堅硬且顏色呈紫色,不化膿,也不腐爛潰破,只是感到口乾且煩躁不安,這表示情況不佳。如果已經潰爛,皮膚腐爛,內部堅硬而不腐爛,腫脹仍然不消退,疼痛仍然不減輕,而且感到心煩意亂,這表示情況不佳。如果潰爛後,膿水清澈稀薄,腐肉雖然脫落,但新肉長不出來,顏色敗壞而且發出惡臭,這表示情況危急。
3. 腫瘍治法
初起知痛或不痛,起發或不發,毋論陰陽表裡,日數遠近,但未見膿者,俱宜灸之。既灸不知痛癢,明灸之。焮腫發熱,疼痛有時,脈來浮數無便秘者,宜藥托之。身體拘急,脈緊惡寒,飲熱就暖者,邪在表也,宜汗之,腫硬痛深,口乾便秘,身熱脈實者,邪在裡也,宜下之。焮痛勢甚,煩躁飲冷,舌乾口燥者,火在上也,宜清之。
腫痛堅硬,背如負石,噁心乾嘔,邪毒在內,解毒拔之。腫痛日深,內膿不出,瘀肉塗塞瘡口者,急宜開割之。軟慢不作膿,及不腐潰者,陽氣虛也,壯脾胃、助陽氣。身涼自汗,手足並冷,六脈虛細,便泄陽脫也,急溫之。
白話文:
腫瘤剛開始時,不論是會痛或不會痛,有沒有明顯發出來,也不管是屬於陰證或陽證、在身體表面或內部、時間長或短,只要還沒化膿的,都適合用艾灸治療。如果灸了之後沒有感覺到痛或癢,就要繼續灸。如果腫脹發熱、疼痛有時、脈象浮數且沒有便秘,就適合用藥物來托住病邪。如果身體感到拘束緊繃、脈象緊、怕冷、喜歡喝熱的、喜歡保暖,這是病邪在身體表面,適合用發汗的方法治療。如果腫塊腫脹堅硬、疼痛深入、口乾便秘、身體發熱且脈象有力,這是病邪在身體內部,適合用瀉下的方法治療。如果腫痛發熱嚴重、感到煩躁、喜歡喝冷的、舌頭乾燥、口乾,這是火氣在上面,適合用清熱的方法治療。
腫塊腫痛堅硬、背部像背著石頭一樣沉重、感到噁心想吐,這是邪毒在體內,要用解毒的方法拔出毒素。如果腫痛越來越深、內部膿液無法排出、腐肉堵住傷口,就要趕緊切開引流。如果腫塊柔軟且沒有化膿,或沒有潰爛,這是陽氣虛弱,要加強脾胃功能、幫助陽氣生發。如果身體發冷、容易流汗、手腳冰冷、脈象虛弱細小、腹瀉,這是陽氣脫失,要趕緊用溫熱的方法治療。
4. 癰疽治驗
一男子年五十餘,背心生疽十三日矣。湯水全然不入,堅硬背如負石,煩悶不語,請視之,瘡勢雖重,皮色亦紫,喜其根腳交會明白,毒尚結局於此,未經入內,故可治之。須行拔法,使毒氣外發,不致內攻為要。隨煮藥筒提拔二次,共去惡血碗許。又脈實便秘,以內疏黃連湯及豬膽套法,大便通利二次,使內外毒氣皆得通泄,隨夜睡臥得寧,背重失其大半。
次用托裡排膿之藥,外以桑木灸法,腫硬漸腐,膿毒漸出,換服十全大補湯加麥冬、五味數服,腐肉自脫,飲食漸進,瘡口漸合,調理兩月餘而愈。
一老婦年近七旬,背瘡已過半月,形勢全然可畏,彼傢俱置不治,愴惶整備後事,召予看童稚瘡恙,見問其故,舉家大小咸言待斃朝夕,予強借觀可否?視之瘡形半背皆腫,瘡雖不高,亦不內陷,以手按之外實而內腐。老年內虛,膿毒中隔,不得外發故也。雖飲食不餐,且喜根腳兩無混雜,臟腑各無敗色,乃有生之症也。
病家故執不信,又言簽龜命卜,俱斷必死,治豈生乎?予嗟可惜也!再三、四日不治,內膜穿潰必死,此命陷於無辜矣。次日予心不服,自往討治,喟然嘆曰:予非相強,實見其有生,不忍舍其待死,固欲強之,醫後藥金分毫不取,直待患者果愈,隨其酬補何如?彼眾方肯。
先用蔥艾湯淋洗瘡上,外面俱是不腐頑肉,隨用披針、利剪正中取去二寸頑肉,放通膿管,以手輕重之間捺淨內蓄膿血,交流不住約有三碗。傍視者無不點頭失色,待膿血稍盡,仍換前湯洗淨,用膏封貼。內用回元大成湯二服以接補真氣,後用人參養榮湯倍參、術加香附,早以八味丸、八仙糕相兼調理,欲其脾健食進,腐脫肌生。況此婦謹慎調理,並未更變,不出百日,瘡愈身健而安。
自後方信予言無謬也。
一監生年過五旬,素有渴症,身又肥胖之極,生背疽約有尺許,至十二朝後請治。視其瘡勢微腫,色淡微紅,根腳半收半散,此陰陽相等之症也。況肥人內虛,瘡勢又大,非補托瘡必難起,毒必易陷,恐後不及事也。
初服便以托裡散固其內,候至十五日外,用披針小小從頂放通三孔,庶使內膿內毒有路而出,勢大不可過放走泄元氣,恐膿難成,內用參耆內托散倍加人參、黃耆各三錢,服至二十日,大膿將發,日至升許,早以參朮膏、午用十全湯加參、耆各四錢,麥冬、五味子各一錢,服至月餘,肉腐通潰,膿似泉湧,間用聖愈湯、八仙糕兼之調理,保助脾胃,增進飲食,後恐前藥不勝其事,藥中加熟附一錢,喜其脾健、膿稠色黃而止,至四十日外,瘡勢方得微退。
時值仲夏,天炎酷熱,患者生煩,誤飲冷水二碗,至晚瘡隨下陷,忽變為陰,不痛無膿,身涼脈細,腹痛足冷,彼覺請視,瘡形軟陷,脈亦細微,此瘡因寒變之故也,非辛熱不可回陽。
白話文:
癰疽治驗
第一個案例:一位五十多歲男子,背部生疽十三天,完全不進飲食,背部堅硬如負重石,煩悶不語。檢查後發現,雖然瘡勢嚴重,皮膚也呈紫色,但根腳交界清晰,毒尚未深入內部,因此可以治療。採用拔毒法,使毒氣外洩,避免內攻。用藥筒拔出惡血約一碗。患者脈象實,便秘,於是內服疏肝理氣的黃連湯,並使用豬膽膏治療便秘,大便通暢後,內外毒氣皆得以排出,當晚得以安眠,背部沉重感減輕許多。
接著使用托裡排膿的藥物,外敷桑木灸,腫硬逐漸化膿,膿毒漸漸排出。服用十全大補湯加麥冬、五味子數劑,腐肉自行脫落,飲食逐漸恢復正常,傷口逐漸癒合,調理兩個多月痊癒。
第二個案例:一位近七十歲的老婦,背部瘡瘍已超過半個月,情況危急,家人準備後事。我被請去為小孩看病,了解情況後發現老婦病重,全家都認為她將不久於人世。我強行要求查看,發現其半背腫脹,瘡瘍不高也不內陷,觸摸外實內腐。由於老年體虛,膿毒被阻隔,無法外洩。雖然不吃不喝,但幸好根腳沒有混雜,臟腑沒有異常顏色,仍有活下去的希望。
家人卻不相信,說算命卜卦都說必死無疑。我惋惜不已,再三告誡若不治療,內膜穿潰必死無疑。隔天,我不忍心看着她等死,主動前往治療,並聲明不收取醫藥費,只待痊癒後再付酬勞。家人才同意。
我先用蔥艾湯清洗瘡瘍,去除不腐的頑固組織,用披針和利剪切除約二寸的頑固肉,暢通膿管,清除膿血約三碗。旁觀者都驚訝不已。膿血清除後,再次清洗,並敷上膏藥。內服回元大成湯兩劑以補益元氣,之後服用人參養榮湯(加大人參、白朮用量,並加入香附),並搭配八味丸、八仙糕調理脾胃,促進飲食進補,使腐肉脫落,肌膚再生。老婦遵從醫囑,不出百日,瘡瘍痊癒,身體康復。
事後,家人才相信我的醫術。
第三個案例:一位五十多歲的監生,素有口渴症,身材肥胖,背部生疽約一尺長,十二天後才求治。觀察發現,瘡瘍腫脹輕微,顏色淡紅,根腳半收半散,屬陰陽平和之症。但肥胖之人體虛,瘡瘍又大,如果不補托,毒邪容易內陷,恐延誤治療。
一開始服用托裡散固護內部,十五天后,用披針在頂部輕微放血,使膿毒排出,但不可過度放血,以免傷及元氣。內服參耆內托散(加大人參、黃耆用量),服用二十天後,膿液將要排出。每天排出約一升膿液,白天用參朮膏,中午服用十全大補湯(加人參、黃耆,麥冬、五味子),服用一個多月,肉腐潰爛,膿液如泉湧般排出。期間服用聖愈湯、八仙糕調理脾胃,促進飲食。之後擔心藥力不足,在藥方中加入熟附子。患者脾胃功能恢復,膿液稠厚呈黃色,四十多天后,瘡勢才減輕。
正值盛夏酷暑,患者煩躁,誤飲冷水兩碗,當天晚上瘡瘍下陷,突然變陰,不痛不流膿,身體寒冷,脈象細微,腹部疼痛,足部冰冷。患者再次求醫,發現瘡瘍軟陷,脈象細弱,這是因寒邪引起的變化,必須用辛熱藥物回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