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外科正宗》~ 卷之三 (29)
卷之三 (29)
1. 應用方
托裡消毒散(見腫瘍門)
十全大補湯,補中益氣湯,八珍湯(俱見潰瘍門)
六味地黃丸(見肺癰門)
白話文:
托裡消毒散(請參考腫瘤相關章節)
十全大補湯、補中益氣湯、八珍湯(請參考潰瘍相關章節)
六味地黃丸(請參考肺癰相關章節)
2. 囊癰論第三十三
夫囊癰者,乃陰虛濕熱流注於囊,結而為腫。至潰後睪丸懸掛者,猶不傷人,以其毒從外發,治當補陰、清利濕熱,取效者十有八、九。近時人誤用疝家熱藥,多致熱甚為膿,慮難收斂。初宜龍膽瀉肝湯,稍久滋陰內托散,外敷如意金黃散,俱可內消。又一種水疝,皮色光亮,無熱無紅,腫痛有時,內有聚水,宜用針從便處引去水氣則安。
如腫痛日久,內膿已成脹痛者,可即針之;內服十全大補湯加山茱萸、牡丹皮、澤瀉治之,間以六味地黃丸服之亦愈。
白話文:
所謂的「囊癰」,是指因為身體陰虛,又受到濕熱之氣影響,流到陰囊部位,積聚而形成的腫塊。這種腫塊即使破裂後,造成睪丸下垂,通常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傷害,因為毒素是從體外發出來的。治療方法應該以補陰、清除體內濕熱為主,這樣做通常有八九成的治癒機會。
但現在很多人會誤用治療疝氣的熱性藥物,反而會讓發炎情況更加嚴重,變成化膿,難以收斂。一開始應該使用龍膽瀉肝湯,稍微久一點則用滋陰內托散,外敷如意金黃散,這些方法都可以讓腫塊消退。另外,還有一種水疝,皮膚表面光滑發亮,沒有發熱或發紅的現象,腫痛的感覺會時有時無,內部積聚著水液,這種情況適合用針從方便的地方把水氣引出來,就可以平安無事。
如果腫痛持續很久,內部已經化膿且腫脹疼痛,可以直接用針刺破膿包;同時服用十全大補湯,並加入山茱萸、牡丹皮、澤瀉來治療,或交替服用六味地黃丸,也有痊癒的機會。
3. 囊癰看法
初起不紅微腫,腎子引痛,不作寒熱,起坐自便者輕。已成紅腫發熱,形色光亮,疼痛有時,飲食有味者順。已潰膿稠,腫消痛止,新肉漸生,不痛作癢、收斂者吉。潰後腐爛,囊皮脫落,甚者睪丸突出,能食不痛者可。
初起堅硬紫色,日夜痛甚,小便不利,大便秘泄者重。已成堅而不潰,頭腐無膿,疼痛無時,常流血水者重。潰後膿口開張,腫痛不減,身發寒熱,睡臥不寧者重。
白話文:
剛開始發病時,不會發紅只是稍微腫脹,會牽引到腎臟部位疼痛,但不會有發冷發熱的症狀,而且可以自由活動,這種情況算輕微。如果已經變成紅腫發熱,外觀看起來光滑發亮,疼痛有時候會出現,而且吃東西還覺得有味道,這種情況是順利的。如果已經潰爛流膿,膿液濃稠,腫脹消退疼痛停止,並且開始長出新肉,不痛反而覺得癢,傷口逐漸收斂,這樣是好的。潰爛後出現腐肉,囊皮脫落,甚至睪丸都突出來,但還能吃東西也不覺得痛,這種情況還可以。
剛開始發病時,腫塊堅硬且呈現紫色,日夜都非常疼痛,小便不順暢,大便不是便秘就是腹瀉,這種情況算嚴重。如果已經形成腫塊但卻堅硬不潰爛,而且頂部腐爛沒有膿液,疼痛沒有規律,常常流出血水,這種情況也很嚴重。如果潰爛後傷口張開,腫痛沒有減輕,而且身體還發冷發熱,睡覺也睡不好,這種情況更是嚴重。
4. 囊癰治法
初起寒熱交作,腎子腫痛,疼連小腹者,宜發散寒邪。已成紅腫發熱,口乾焮痛,小水不利,大便秘者利之;已潰疼痛不減,膿水清稀,朝寒暮熱者,宜滋陰內托;潰後不能收斂,日晡發熱,飲食減少者,宜養血健脾;潰後睪丸懸掛不能收斂者,當外用生肌,內加補托。
白話文:
囊癰剛開始發作時,會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,睪丸腫痛,疼痛還會牽連到小腹,這時候應該用發散的方法來驅除寒邪。如果已經發展成紅腫發熱,口乾舌燥且疼痛劇烈,小便不順暢,大便秘結,就要用疏通的方法來治療。如果已經潰爛,但疼痛沒有減輕,膿水清稀,而且早上怕冷、晚上發熱,這時候應該用滋陰的方法,並用藥物來幫助身體把膿液排出。如果潰爛後傷口無法癒合,而且在下午容易發熱,食慾也變差,就應該用養血健脾的方法來治療。如果潰爛後睪丸下垂無法復位,應該外用促進肌肉生長的藥物,內服補益的藥物來幫助恢復。
5. 囊癰治驗
一男子風寒未經發散,寒中腎囊,作腫痛甚。以萬靈丹一服洗浴發汗,寒邪頓退;又以四物湯加澤瀉、蒼朮、山梔、天花粉,外敷如意金黃散數次而痊消。
一男子囊腫甚大,不熱脹痛,按之軟而即起。此濕水流注,聚而不散,以披針導去黃水碗許,以導水消腎丸服月餘而腫消。又以木香補腎丸服之不作。
一男子患此十餘日,腫甚脹痛,內膿已成。針之出膿碗許,以十全大補湯加澤瀉、丹皮十餘劑而收斂。
一老年人素有疝氣,因怒傷肝,舉發疼痛。自服盤蔥散熱藥,腫痛益甚,視之腎囊半邊堅硬,皮損紫黑,此欲腐爛見睪丸候也。彼不為信,尚欲內消,請別醫治之,內服龍膽瀉肝湯,外敷四黃散寒涼等藥,堅硬果腐,飲食少進,虛熱不睡,痛甚昏憒,又復請治。予曰:凡病有主末,治有權宜,初起以藥治疝非疝也。
凡疝為患,小腹作疼,牽引腎子,多寒少熱,好飲熱湯。此症乃惱怒傷肝,陰虛濕熱為患,其囊紅腫發熱,小便赤澀,內熱口乾,墜重作痛,此為囊癰之候。初宜清利濕熱,而返用疝家熱藥;已成宜用補陰,況又用瀉肝涼劑,此年老氣血有虧,攻補機關已誤,其疾豈有不致危亡者。即當養氣血、固根本為主,而佐以安神定痛之藥接補元氣,死生在進退之間尚可轉也。
隨以八珍湯加麥冬、五味子、遠志、牡丹皮,外以甘草湯淋洗腐上,將已壞黑肉盡行剪落,其睪丸已露;數日後,其患得於補力,前症漸退,飲食漸進,外腐已盡,腎子已突大半。搽玉紅膏,外以膏蓋,長肌漸收,調理半年外而得始安。
一男子腫痛十餘日,堅硬無膿,囊頭腫上紫色作爛。此欲外腐,以蟾酥錠為末摻上膏蓋,三日腐肉脫下,搽玉紅膏、太乙膏掩之,內服補陰滋腎藥而安。
一男子欲後受寒,致陰囊牽引小腹作痛,惡寒發熱,診之脈緊數而無力。以五積散一服,寒熱乃退,痛亦稍止,更以八珍湯加肉桂、丹皮、澤瀉,數服而愈。
白話文:
一位男子因為風寒沒有發散出去,寒氣侵入腎囊,導致腫痛非常嚴重。用萬靈丹服用後洗澡發汗,寒邪立刻消退;接著用四物湯加入澤瀉、蒼朮、山梔、天花粉,再外敷如意金黃散數次,就痊癒消腫了。
一位男子的陰囊腫大,但不發熱,只是脹痛,按下去軟軟的,但放開又會彈起。這是因為濕水流注,積聚而不散,用披針引流出約一碗的黃水,再服用導水消腎丸一個多月,腫脹就消退了。之後再服用木香補腎丸,就沒有復發。
一位男子患病十幾天,腫脹疼痛,內部已經化膿。用針刺破,流出約一碗膿液,然後用十全大補湯加入澤瀉、丹皮,服用十幾劑後,傷口就癒合了。
一位老人家原本就有疝氣,因為生氣傷了肝,導致發作疼痛。自己服用盤蔥散等熱性藥,結果腫痛更加嚴重。查看後發現他的腎囊半邊堅硬,皮膚破損呈現紫黑色,這是睪丸要腐爛的徵兆。他不相信,還想用內服藥來消腫,另外請醫生治療。醫生讓他內服龍膽瀉肝湯,外敷四黃散等寒涼藥,結果堅硬的地方真的腐爛了,飲食也吃不下,虛熱難以入睡,疼痛到昏迷,又回來請我治療。我說:凡是疾病都有本末,治療要懂得權宜應變。剛開始發病時,用藥來治療疝氣是錯誤的。
凡是疝氣發作,都是小腹疼痛,牽引到腎子,多為寒性少有熱性,喜歡喝熱湯。這種症狀是因為惱怒傷肝,陰虛濕熱所引起的,陰囊會紅腫發熱,小便赤澀,內熱口乾,有下墜的沉重感和疼痛感,這就是陰囊癰的症狀。剛開始應該用清利濕熱的藥物,卻反而用了治療疝氣的熱性藥。等到化膿之後,應該用補陰的藥物,況且又用了瀉肝的寒涼藥,這位老人家氣血已經虧損,攻補的時機都錯了,他的病怎麼可能不危險呢?現在應該以養氣血、鞏固根本為主,再輔以安神定痛的藥來補充元氣,生死之間還有轉機。
我隨即用八珍湯加入麥冬、五味子、遠志、牡丹皮,外用甘草湯淋洗腐爛處,將已經壞死的黑肉全部剪掉,睪丸已經露了出來。過了幾天,病患因為藥力的補充,之前的症狀逐漸消退,飲食也漸漸恢復,外面的腐肉已經完全去除,腎子也露出了大半。我為他塗上玉紅膏,再用膏藥覆蓋,讓他生長新肉,慢慢收口。調理了半年多,才得以痊癒。
一位男子腫痛十幾天,堅硬無膿,陰囊頭腫大呈紫色,有腐爛的跡象。這是要向外腐爛的徵兆,用蟾酥錠磨成粉,撒在上面,再用膏藥覆蓋。三天後,腐肉就脫落了,再塗上玉紅膏、太乙膏遮蓋,內服補陰滋腎的藥就痊癒了。
一位男子因為將要受寒,導致陰囊牽引小腹作痛,怕冷發熱,診斷後發現脈象是緊數但無力。用五積散服用一劑,寒熱就退了,疼痛也稍微停止,接著用八珍湯加入肉桂、丹皮、澤瀉,服用幾劑後就痊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