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傅青主男科重編考釋》~
1. 濕症門
2. 傷濕
如傷濕,必然惡濕,小便短赤,方用:
澤瀉(三錢),豬苓(三錢),肉桂(五分),茯苓(五錢),白朮(五錢),車前子(一錢),柴胡(一錢),半夏(一錢)
水煎服,一劑愈。
白話文:
如果因為受濕邪侵襲而生病,一定會討厭潮濕的環境,並且小便會變得短少且顏色赤黃。可以用以下的藥方:
澤瀉(三錢)、豬苓(三錢)、肉桂(五分)、茯苓(五錢)、白朮(五錢)、車前子(一錢)、柴胡(一錢)、半夏(一錢)。
用水煎煮後服用,通常一副藥就可以痊癒。
3. 黃膽病
此症外感之濕易治,內傷之濕難療。外感者,利水則愈。若內傷之濕,瀉水則氣消,發汗則精泄,必健脾行氣而後可也。方用:
白朮(一兩),茯苓(一兩),薏仁(一兩),茵陳(三錢),黑梔(三錢),陳皮(五分)
水煎服。
此方治內傷之濕,不治外感之濕。若欲多服,去梔子。
白話文:
這種病(黃疸)如果是外在感受濕邪引起的比較容易治療,如果是體內臟腑功能失調導致的濕邪就比較難治。外感濕邪引起的,只要透過利尿的方式將體內濕氣排出就可以痊癒。如果是體內臟腑功能失調導致的濕邪,使用瀉利的方法排水,會使身體的氣虛弱;用發汗的方式,會使身體的精氣耗損,必須先強健脾胃、疏通行氣才能治療。藥方如下:
白朮(一兩),茯苓(一兩),薏仁(一兩),茵陳(三錢),黑梔子(三錢),陳皮(五分)
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這個藥方是用於治療體內臟腑功能失調導致的濕邪,不適用於治療外感濕邪引起的黃疸。如果想要長期服用,可以將藥方中的梔子去除。
4. 癉症
此症雖因風寒濕而來,亦因身中元氣之虛,邪始得乘虛而入。倘攻邪而不補正,則難愈矣。今於補正之中,佐以祛風寒濕之品,而癉症失,方用:
白朮(五錢),人參(三錢),茯苓(一兩),柴胡(一錢),附子(一錢),半夏(一錢),陳皮(一錢)
水煎服。
白話文:
這種病雖然是因為風、寒、濕等外邪侵入身體而引起的,但也跟身體內部的元氣虛弱有關,所以外邪才能趁虛而入。如果只顧著驅除外邪而不補充正氣,是很難治癒的。現在在補充正氣的同時,輔助使用一些祛除風寒濕的藥材,這種病就能治好了。藥方如下:
白朮(五錢),人參(三錢),茯苓(一兩),柴胡(一錢),附子(一錢),半夏(一錢),陳皮(一錢)
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5. 腳氣
今人以五苓散去濕,亦是正理,然不能上升其氣而盡去其濕也。必須提其氣,而水乃散也。方用:
黃耆(一兩),人參(三錢),白朮(三錢),茯苓(三錢),薏仁(五錢),芡實(五錢),肉桂(一錢),白芍(五錢),半夏(二錢),防風(一錢),柴胡(一錢),陳皮(五分)
水煎服。
此方乃去濕之聖藥。防風用於黃耆之中,足以提氣而去濕。又助之柴胡舒氣,氣升則水散。且有白朮、茯苓、薏仁、芡實,俱是去濕之品,有不神效者乎?
凡有濕者,均可以此方治之。
白話文:
現在的人用五苓散來去除濕氣,這也是正確的道理,但它不能使氣向上升提,也就無法徹底去除濕氣。必須要提升體內的氣,水濕自然就會散開。這個藥方組成如下:
黃耆(一兩),人參(三錢),白朮(三錢),茯苓(三錢),薏仁(五錢),芡實(五錢),肉桂(一錢),白芍(五錢),半夏(二錢),防風(一錢),柴胡(一錢),陳皮(五分)
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這個藥方是去除濕氣的極佳藥方。防風在黃耆的輔助下,足以提升氣機並去除濕氣。又加上柴胡來疏理氣機,當氣機上升時,水濕自然消散。而且還有白朮、茯苓、薏仁、芡實這些都是去除濕氣的藥材,難道還會沒有神奇的效果嗎?
凡是有濕氣的人,都可以用這個藥方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