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傅青主男科重編考釋》~ 吐血及血門 (2)

回本書目錄

吐血及血門 (2)

1. 吐白血

血未有不紅者,何以名「白血」?不知久病之人,吐痰皆白沫,乃白血也。白沫何以名白血?以其狀似蟹涎,無敗痰存其中,實血而非痰也。若將所吐沫,露於星光之下,一夜必變紅矣。此沫出於腎,而腎火沸騰於咽喉,不得不吐之者也。雖是白沫,而實腎中之精,豈特血而已哉?苟不速治,則白沫變為綠痰,無可如何矣。方用:

熟地(一兩),山萸(五錢),山藥(五錢),丹皮(二錢),茯苓(五錢),澤瀉(二錢),麥冬(一兩),五味子(一錢)

水煎服,日日服之。

白話文:

血沒有不紅的,為什麼會有名叫「白血」的呢?那是因為不知道久病的人,吐出來的痰都是白色的泡沫,這就是所謂的白血。為什麼白色的泡沫會叫做白血呢?因為它的樣子像螃蟹的口水,裡面沒有腐敗的痰液,實際上是血而不是痰。如果把吐出來的泡沫放在星光下,過一夜一定會變成紅色。這種泡沫是從腎臟出來的,因為腎火在咽喉處沸騰,不得不把它吐出來。雖然是白色的泡沫,但實際上是腎臟中的精華,豈止是血而已呢?如果不趕快治療,白色的泡沫就會變成綠色的痰,那就沒辦法了。藥方如下:

熟地(一兩),山萸(五錢),山藥(五錢),丹皮(二錢),茯苓(五錢),澤瀉(二錢),麥冬(一兩),五味子(一錢)

用水煎服,每天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