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傅青主男科重編考釋》~
1. 喘症門
2. 氣治法
氣虛、氣實,不可不平之也。氣實者,非氣實乃正氣虛而邪氣實也。法當用補氣之藥,而加祛逐之品,則正氣足而邪氣消矣。方用:
人參(一錢),白朮(一錢),甘草(一錢),麻黃(一錢),半夏(一錢),柴胡(三錢),白芍(三錢)
水煎服。
推而廣之,治氣非一條也。氣滔:補中益氣湯可用;氣衰:六君子湯可採;氣寒:人參白朮附子湯可施;氣虛:則用四君湯;氣鬱:則用歸脾湯;氣熱:則用生脈散;氣喘:則用獨參湯;氣動:則用二陳湯加人參,氣塞:則用射干湯;氣逆:則用逍遙散。
氣虛則羸弱,氣實則壯盛。氣虛用前方,氣實用另一方:
枳殼(五分),白朮(一錢),陳皮(五分),茯苓(三錢),甘草(一錢),柴胡(一錢),白芍(二錢),梔子(一錢),山楂(十個)
水煎服。
白話文:
氣的虛弱或強盛,是不能不加以調和的。所謂的氣強盛,其實並不是指正氣強盛,而是指邪氣強盛而導致正氣虛弱。治療方法應當使用補氣的藥物,同時加入能驅除邪氣的藥物,這樣就能使正氣充足而邪氣消退。可用的藥方是:
人參(一錢),白朮(一錢),甘草(一錢),麻黃(一錢),半夏(一錢),柴胡(三錢),白芍(三錢)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由此推廣,治療氣的問題並非只有一種方法。氣虛弱,可用補中益氣湯;氣衰弱,可用六君子湯;氣寒冷,可用人參白朮附子湯;氣不足,則用四君子湯;氣鬱結,則用歸脾湯;氣發熱,則用生脈散;氣喘,則用獨參湯;氣躁動,則用二陳湯加人參;氣阻塞,則用射干湯;氣上逆,則用逍遙散。
氣虛的人會虛弱無力,氣盛的人則會強壯有力。氣虛用前面提到的藥方,氣盛則用另一個藥方:
枳殼(五分),白朮(一錢),陳皮(五分),茯苓(三錢),甘草(一錢),柴胡(一錢),白芍(二錢),梔子(一錢),山楂(十個)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3. 氣喘
凡人氣喘而上者,人以為氣有餘也,殊不知氣盛當作氣虛看,有餘認作不足看。若認作肺氣之盛,而錯用蘇葉、桔梗、百部、山豆根之類,則去生遠矣。方用:
人參(一兩),牛膝(三錢),熟地(五錢),山萸(四錢),枸杞(一錢),麥冬(五錢),五味子(一錢),胡桃肉(三個),生薑(五片)
水煎服。
此方不治肺,而正所以治肺也。或疑人參乃健脾之藥,既宜補腎,則不宜多用人參。不知腎水大虛,一時不能遽生,非急補其氣,則元陽一錢,必且斷絕。況人參少用則泛上,多用即下行。妙在用人參兩許,使下達病源,補氣以生腎水。方中熟地、山萸之類,同氣相求,直入命門,又何患其多哉?若病重之人,尤宜多加,一兩尚欠少也。
但喘有初起之喘,有久病之喘。初起之喘多實邪,久病之喘多氣虛。實邪喘者必抬肩,氣虛喘者微微氣急耳。
此方治久病之喘方也。若初病之喘,四磨,四七湯,一劑即止。蓋喘不獨肺氣虛,而腎水〔亦〕竭也。
白話文:
一般人氣喘呼吸急促向上提,都認為是氣太多的緣故,其實卻不知道氣盛的時候要當作氣虛來看,氣有餘的情況要當作不足來看。如果認為是肺氣過盛,而錯誤地使用蘇葉、桔梗、百部、山豆根之類的藥材,那就離死亡不遠了。藥方如下:
人參(一兩),牛膝(三錢),熟地(五錢),山茱萸(四錢),枸杞(一錢),麥冬(五錢),五味子(一錢),胡桃肉(三個),生薑(五片)。
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這個藥方表面上不是治療肺,實際上正是用來治療肺的。或許有人會懷疑人參是健脾的藥,既然適合補腎,就不應該多用人參。卻不知道腎水嚴重不足,一時之間無法馬上產生,如果不趕快補氣,那麼元陽之氣就會斷絕。何況人參少量使用會上浮,大量使用就會下行。巧妙之處在於使用一兩的人參,使藥力下達到病源,補氣以產生腎水。藥方中的熟地、山茱萸等藥材,會與人參同氣相求,直接進入命門,又何必擔心用量太多呢?如果病情嚴重的人,更應該多加,一兩都還嫌太少。
但是喘有剛發生的喘,也有久病的喘。剛發生的喘大多是實邪引起的,久病的喘大多是氣虛引起的。實邪引起的喘一定會聳肩,氣虛引起的喘只是微微地呼吸急促而已。
這個藥方是治療久病氣喘的藥方。如果是剛發生的氣喘,使用四磨飲或四七湯,服用一劑就會停止。因為喘不僅僅是肺氣虛,也是腎水枯竭的緣故。
4. 氣短
此症似喘而實非喘也,若作實喘治之,則立死矣。蓋氣短乃腎氣虛耗,氣衝於上焦,壅塞於肺經,症似有餘而實為不足也。方用:
人參(二兩),麥冬(五錢),五味子(二錢),牛膝(三錢),熟地(一兩),山萸(三錢),破故紙(三錢),枸杞(三錢),胡桃肉(三個)
水煎服。
三劑氣平而喘定矣。此方妙在用人參之多,能下達氣原,挽回於無何有之鄉。其餘純是補肺、補腎之品,子母相求,水氣自旺,則火氣自安於故宅,不上衝於咽門,此治氣短之妙法也。
白話文:
這種症狀看起來像喘,但實際上並不是喘。如果把它當作實喘來治療,那就會立刻送命。因為氣短是腎氣虛弱耗損,氣往上衝到上焦,阻塞在肺經,症狀看起來好像是有餘,但實際上是不足。
用藥處方如下:
人參(二兩),麥門冬(五錢),五味子(二錢),牛膝(三錢),熟地黃(一兩),山茱萸(三錢),補骨脂(三錢),枸杞子(三錢),胡桃肉(三個)
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服用三劑,氣就能平順,喘息也會停止。這個藥方的奧妙之處在於大量使用人參,能夠讓氣下達到氣的根源,從虛無的地方把氣拉回來。其他的藥材都是用來補肺、補腎的,母子互相求助,水的氣息自然會旺盛,火的氣息也就能安穩地回到原位,不會再往上衝到咽喉,這就是治療氣短的巧妙方法。
5. 實喘
凡實喘之症,氣大急,喉中必作聲,肩必抬起,此症若重而實輕也。方用:
黃芩(二錢),麥冬(三錢),柴胡(一錢),蘇葉(一錢),烏藥(一錢),半夏(一錢),山豆根(一錢),甘草(五分)
水煎服。
一劑喘定,不必再劑也。
白話文:
凡是屬於實喘的病症,會出現呼吸急促、聲音很大,喉嚨裡一定會有喘鳴聲,肩膀也會跟著抬起。這種病症如果看起來很嚴重,實際上病情可能還算輕微。
治療的藥方如下:
黃芩(二錢),麥冬(三錢),柴胡(一錢),蘇葉(一錢),烏藥(一錢),半夏(一錢),山豆根(一錢),甘草(五分)
將以上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。
通常服用一劑藥就會停止喘,不必再服用第二劑。
6. 虛喘
此症氣少息而喉無聲,肩不抬也。此乃腎氣大虛,脾氣又復將絕,故奔沖而上,欲絕未絕也。方用救絕止喘湯:
人參(一兩),熟地(一兩),山萸(三錢),牛膝(一錢),麥冬(五錢),五味子(一錢),白芥子(一錢)
水煎服。
白話文:
這種病症的表現是呼吸氣短,喉嚨沒有聲音,肩膀也不會抬起。這是因為腎氣嚴重虛弱,加上脾氣也快要衰竭,所以氣往上衝,處於即將斷絕卻還沒斷絕的狀態。治療的藥方是救絕止喘湯:
人參(一兩),熟地(一兩),山茱萸(三錢),牛膝(一錢),麥門冬(五錢),五味子(一錢),白芥子(一錢)
用水煎服。
7. 抬肩大喘
人忽感風邪,寒入於肺,以致喘急、肩抬氣逆,痰吐不出,身不能臥,方用:
柴胡(二錢),茯苓(二錢),麥冬(二錢),桔梗(二錢),當歸(二錢),黃芩(一錢),射干(一錢),半夏(一錢),甘草(一錢)
水煎服。
此方妙在用柴胡、射干、桔梗,以發舒肺金之氣,用半夏以去痰,用黃芩以去火。但外感寒邪,內必變為熱症,故用黃芩以清解之。然徒用黃芩,雖曰清火,轉足以抑遏其火氣,而火未必伏也。有柴胡、射干、桔梗一派辛散之品,則足以消火滅邪矣。
白話文:
人突然感覺到風邪侵襲,寒氣進入肺部,導致呼吸急促、肩膀抬起、氣往上衝,痰卻咳不出來,身體無法躺下,可以用以下藥方:
柴胡(二錢)、茯苓(二錢)、麥冬(二錢)、桔梗(二錢)、當歸(二錢)、黃芩(一錢)、射干(一錢)、半夏(一錢)、甘草(一錢)
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這個藥方的奧妙之處在於使用柴胡、射干、桔梗,來疏通肺部的氣機,用半夏來化痰,用黃芩來清除火氣。但是外感風寒,體內必定會轉變成熱症,所以要用黃芩來清熱解毒。然而單獨使用黃芩,雖然可以清火,反而可能抑制火氣,而火未必能被降伏。有了柴胡、射干、桔梗這些辛散的藥物,就能夠消除火氣、滅除邪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