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傅青主男科重編考釋》~ 虛勞門 (2)
虛勞門 (2)
1. 氣血兩虛
飲食不進,形容枯槁,補其氣而血益燥;補其血而氣益餒;助胃氣而盜汗難止,補血脈而胸膈阻滯。法當氣血同治,方用:
白話文:
進食無胃口,身體極度消瘦,補氣的話血氣會更加乾燥;補血的話氣力會更加衰弱;幫助胃部消化會導致盜汗難以停止;補血脈會導致胸膈阻塞。治療方法應該是同時補氣補血,使用的方法是:
人參(一錢),白朮(一錢),茯苓(二錢),甘草(八分),陳皮(五分),當歸(二錢),熟地(三錢),川芎(一錢),白芍(三錢),神麯(五分),麥冬(五錢),穀芽(一錢)
白話文:
人參一錢,白朮一錢,茯苓二錢,甘草八分,陳皮五分,當歸二錢,熟地三錢,川芎一錢,白芍三錢,神麴五分,麥冬五錢,穀芽一錢。
水煎服。
此方氣血雙補,與八珍湯同功,而勝於八珍湯者,妙在補中有調和之法耳。
白話文:
用水煎煮服用。
這個方子能夠同時補充氣血,功效與八珍湯相同,但是比八珍湯更為優越的地方,在於它在補充的同時還有調和的作用。
2. 陽虛下陷
凡人因飢飽勞役,內傷正氣,以致氣乃下行,脾胃不能克化,飲食不能運化,往往變成勞瘵。
白話文:
凡是人因為飢餓、過飽或勞累,會傷害到體內的正氣,導致氣向下走,脾和胃無法正常工作,飲食無法被消化吸收,久了就會發展成勞損的病症。
若疑飲食不進,為脾胃之火,肉黍之積,輕則砂仁,枳殼、山楂、麥芽之類,重則大黃、芒硝、牽牛、巴豆之品,紛然雜進,必致膨悶而漸成勞矣。倘先以提升之藥治之,何至於成勞?方用:
白話文:
如果你懷疑是飲食不節所致,是脾胃有熱,肉食積聚所引發。如果是輕微的,可以用砂仁、枳殼、山楂、麥芽這類藥物。如果是嚴重的,可以用大黃、芒硝、牽牛、巴豆這類藥物。如果這些藥物紛紛雜亂地一起使用,必然會導致腹脹悶塞,逐漸形成勞損。如果一開始就用補益的藥物治療,怎麼會發展成勞損呢?方劑如下:
人參(一錢),柴胡(一錢),陳皮(一錢),甘草(一錢),黃耆(三錢),當歸(三錢),白朮(三錢),升麻(五分)
水煎服。
凡人右手寸脈,大於左手寸脈,即內傷之症,不論左、右關、尺脈如何,以此方投之,無不神效。
白話文:
人參(1錢),柴胡(1錢),陳皮(1錢),甘草(1錢),黃耆(3錢),當歸(3錢),白朮(3錢),升麻(5分)
〔此方即補中益氣湯,而增定其輕重也。此方之妙,妙在用柴胡、升麻二味,雜於參、耆、歸、術之中,以提升其至陽之氣,不使下陷陰分之間。尤妙在加甘草、陳皮於補中解紛,則補者不致另補,而升者不致偏隋,所以下口安然,奏功如響耳。〕
白話文:
這個方劑就是補中益氣湯,但做了調整,增加了它的輕重變化。此方妙在用柴胡、升麻這兩味藥,加入參、耆、歸、術之中,來提升人體的至陽之氣,不至於下陷到陰分的部分。最妙的地方在於加入甘草、陳皮,來調解補藥的偏性,這樣補藥就不會過於滋補,而升提的藥也不至於偏激,所以服用後不會有任何不適,藥效發揮得很快。
3. 陰虛下陷
凡人陰虛脾泄,歲久不止,或食而不化,或化而溏泄,方用:
熟地(五錢),山萸(五錢),白朮(一兩),山藥(三錢),茯苓(三錢),五味子(一錢),車前子(一錢),肉桂(一錢),升麻(三分)
水煎晚服。
白話文:
熟地(25 克) 山茱萸(25 克) 白朮(50 克) 山藥(15 克) 茯苓(15 克) 五味子(5 克) 車前子(5 克) 肉桂(5 克) 升麻(1.5 克)
此方純是補陰之藥,且有升麻以提陰中之氣,〔陰氣升而泄自止。〕乃又有溫濕之品,以暖命門而健脾土,何致再溏泄哉?〔此乃補升陰氣之湯也。〕
白話文:
這個方子全部都是補陰的藥,而且還有升麻來提振陰氣(陰氣上升則瀉泄自然停止)。又加上了溫熱滋潤的藥物,用以溫暖命門、健脾,怎麼會再出現溏泄呢?(這是補升陰氣的湯藥。)
4. 陰虛火動夜熱晝寒
此腎水虛兼感寒,或腎水虧竭,夜熱晝寒,若認作陽症治之,則口渴而熱益熾,必致消盡陰水,吐痰如絮,咳嗽不已,聲啞聲嘶,變成勞瘵。法當峻補其陰,則陰水足而火自消,骨髓泰然矣。方用:
白話文:
這是腎水虧虛同時又受寒,或是腎水已經嚴重不足,導致晚上發熱而白天畏寒。如果誤認為是陽證來治療,就會導致口乾舌燥、發熱更加嚴重,最終耗盡陰液,吐出像棉絮一樣的痰液,咳嗽不止,聲音沙啞,發展成癆病。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急劇地補充陰液,這樣陰液充足了,火氣自然消退,骨髓就會安定。所用的藥方:
熟地(一兩),地骨皮(三錢),山萸(五錢),元參(三錢),沙參(五錢),麥冬(五錢),五味子(三錢),白芥子(一錢),芡實(五錢),桑葉(七片),丹皮(一錢),車前子(一錢)
水煎服。
白話文:
何首烏(30克),地骨皮(9克),山茱萸(15克),玄參(9克),沙參(15克),麥冬(15克),五味子(9克),白芥子(3克),芡實(15克),桑葉(7片),丹皮(3克),車前子(3克)
此方陰虛火動者神效。〔妙在全國純陰之品,直進腎宮,滋其匱乏,則焦急之形,不上焰於口舌、皮毛之際。又加元參、地骨皮、沙參、丹皮之品,少清其骨髓中之內熱,自然陰長陽消,不治陽而自安也。〕
白話文:
這個方劑對陰虛火旺的人非常有效。[妙處在於它完全使用具有純陰性質的中藥材,直接送入腎臟,補充腎氣的不足,這樣焦急的心情就不會在口舌和皮膚表面化為火氣。再加元參、地骨皮、沙參、丹皮等藥材,稍微清除骨髓中的內熱,自然陰氣增長,陽氣消退,不用治療陽氣,病情就會自然安穩。]
5. 陰寒無火
若陰寒無火者,方用:
肉桂(一錢),附子(一錢),熟地(一兩),山萸(四錢),白朮(三錢),人參(三錢),柴胡(五分)
水煎服。
白話文:
肉桂(6 克),附子(6 克),熟地黃(60 克),山萸肉(24 克),白朮(18 克),人參(18 克),柴胡(3 克)
〔此方之妙,用桂、附祛寒之藥,加之於熟地補陰之內,使陽得陰而有制,不至奔越沸騰。少加柴胡數分,則陰邪自散矣。況腎中之火,必得水而後生,以此水非邪水,乃真水也。邪水可以犯心而立死,真水可以救心而長延。蓋陽根於陰,而真陰腎水,實為君、相二火之母也。此方中加熟地、山萸,正是此意。恐人未知,故又表而出之。〕
〔以上〕二方,治陰之中即有以治陽,而治陽之中即藏於補陰也。
白話文:
這副藥方的奧妙之處,是用桂枝和附子這樣的祛除寒氣的藥,配合熟地補養陰氣的藥,讓陽氣能被陰氣所制衡,不會過於亢奮沸騰。再少量加入柴胡,就能驅散陰邪。再者,腎中的火氣必須要有水才能產生,但這種水不是邪水,而是真水。邪水會侵犯心臟導致死亡,真水可以救助心臟延長壽命。因為陽氣根源於陰氣,而真正的陰氣就是腎中的真水,它實際上是君火和相火之母。這副藥方中加入熟地和山茱萸,正是這個道理。擔心大家不知道,所以在此再次說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