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《瘍醫大全》~ 卷四十 (9)
卷四十 (9)
1. 表證曰發表
一、脈浮,表也。一、身痛,表也。一、發熱,表也。一、頭痛,表也。一、惡寒,表也。一、目、舌和,表也。一、脊項強,太陽正表也。一、喘與咳嗽,表也。一、四肢拘急,表也。一、口不渴,大小便如常,表也。一、脈不出,表也。一、面慘灑淅,表也。上證一見,知邪在表,必待發表,方可攻裡;若誤下必為痞、為結胸、為懊襆矣。
白話文:
一、脈象浮在表面,這是表證。 二、身體疼痛,這是表證。 三、發燒,這是表證。 四、頭痛,這是表證。 五、怕冷,這是表證。 六、眼睛和舌頭的狀態正常,這是表證。 七、後背和脖子僵硬,這是太陽經的典型表證。 八、喘氣和咳嗽,這是表證。 九、四肢緊繃不舒展,這是表證。 十、口不渴,大小便正常,這是表證。 十一、脈象不明顯,這是表證。 十二、臉色蒼白,身體微微發冷,這是表證。
以上這些症狀只要出現一個,就知道病邪在身體表面,必須先用發散的方法把病邪從體表散出去,才可以進一步治療內在的疾病。如果誤用攻下的方法,就會導致胸腹部痞塞不通、結胸、煩躁不安等情況。
2. 邪傳肌肉曰解肌
一、脈尺寸俱長,邪在陽明肌肉也。一、身熱不惡寒,目痛鼻乾,邪在肌肉也。一、漱水不欲咽,邪在肌肉也。一、唇焦,邪在陽明肌肉也。上證一見,知邪在陽明經,不在陽明腑也,慎勿混治。
白話文:
一、如果把脈時,寸關尺三個部位的脈象都顯得比較長,代表邪氣侵犯在陽明經的肌肉層。
二、身體發熱但不怕冷,眼睛痛、鼻子乾燥,這代表邪氣侵犯在肌肉層。
三、漱口時不想把水吞下去,這代表邪氣侵犯在肌肉層。
四、嘴唇乾焦,這代表邪氣侵犯在陽明經的肌肉層。
以上這些症狀如果出現,就能判斷邪氣是在陽明經,而不是在陽明腑,要謹慎治療,不要搞混了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