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七 (4)
卷三十七 (4)
1. 杖瘡門主方
鬼代丹,受杖不痛,故名。
無名異,木鱉子(去殼,油炙),自然銅(火煅,醋淬七次),地龍(去土),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),草烏(各等分,地上挖一小土坑,用炭火燒紅,澆醋在坑內,入草烏蒸軟。一方無草烏)
為末,蜜丸彈子大,每服一丸,溫酒化下。凡用此丸,可先用出過蛾的蠶繭子,燒灰二錢為末,酒調下,再服此丸,不曾遇責,可用牛膝、甘草煎湯服之,即解。
乳香散,杖瘡神效。
全當歸,自然銅(醋淬七次,各五錢),茴香(四錢),滴乳香(去油),真沒藥(去油,各三錢)
研細。每服五錢,溫酒調下。
寄杖散(《醫鑑》)。未打之先,取白蠟一兩,細切入碗內,滾酒泡服,則雖打著不痛。
杖傷(《公門秘方》)。久爛中有四五分深潭,不能收口者。
血竭(一錢),朱丹,輕粉(各二錢),白蠟(五錢)
共為細末。摻上一日夜,其肉四圍生起,兩日即平。
又方,杖後腫痛。
雄黃(一兩),密陀僧(五錢)
研細水調敷,極妙。
杖後,白芨研細,每日米飲調下三錢,數日即愈。
仙傳膏,杖後重傷,死血鬱結,呃逆不食,並夾傷內爛,貼之可以起死回生。
輕粉,血竭(各三錢),樟腦(二錢),冰片(三分),麝香(一分),沒藥(去油),乳香(去油,各一錢五分)
共研極細。用豬板油一兩二錢,黃蠟一兩,同化調藥成膏,攤貼患處,晝夜流水,即時甦醒。
又方,滑石、大黃、赤石脂各等分,研細,蜜調敷。
又方,梧桐樹根曬燥,炒黃研細,重者一錢,輕者五分,好酒沖服。
白話文:
杖瘡門主方
這個方子叫做「鬼代丹」,意思是吃了可以代替鬼魂受刑,所以挨打不會痛。
藥材有:無名異、木鱉子(去殼後用油烤過)、自然銅(用火燒過後,用醋淬火七次)、地龍(去除泥土)、乳香(去除油脂)、沒藥(去除油脂)、草烏(以上藥材份量相同,另外挖一個小土坑,用炭火燒紅後,將醋倒入坑內,放入草烏蒸軟。有些配方沒有草烏)。
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一顆,用溫酒化開後服用。使用這個藥丸前,可以先用吐絲過的蠶繭燒成灰,取二錢磨成粉末,用酒調和後服下,之後再服用這個藥丸,如果沒有遇到責打,可以用牛膝、甘草煎湯服用,就能解藥性。
乳香散,治療杖瘡效果很好。
藥材有:全當歸、自然銅(用醋淬火七次,各五錢)、茴香(四錢)、滴乳香(去除油脂)、真沒藥(去除油脂,各三錢)。
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五錢,用溫酒調和後服用。
寄杖散(出自《醫鑑》)。在挨打之前,取白蠟一兩,切碎後放入碗中,用滾燙的酒沖泡後服用,這樣即使被打也不會痛。
杖傷(出自《公門秘方》)。針對傷口潰爛,出現四五分深坑洞,無法癒合的情況。
藥材有:血竭(一錢)、朱砂、輕粉(各二錢)、白蠟(五錢)。
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。敷在傷口上一天一夜,傷口四周的肉就會長出來,兩天就能平復。
又方,針對挨打後腫痛。
藥材有:雄黃(一兩)、密陀僧(五錢)。
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,用水調和後敷在患處,效果很好。
挨打後,將白芨磨成細末,每天用米湯調服三錢,幾天就會痊癒。
仙傳膏,針對挨打後重傷,瘀血堵塞,出現噁心嘔吐、無法進食,甚至傷及內臟潰爛的情況,敷上這個藥膏可以起死回生。
藥材有:輕粉、血竭(各三錢)、樟腦(二錢)、冰片(三分)、麝香(一分)、沒藥(去除油脂)、乳香(去除油脂,各一錢五分)。
將這些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。用豬板油一兩二錢、黃蠟一兩,一同加熱融化後,加入藥粉調製成膏狀,攤在患處,若有水液流出,馬上擦乾,能使患者立刻清醒。
又方,用滑石、大黃、赤石脂各等分,磨成細末,用蜂蜜調和後敷在患處。
又方,將梧桐樹根曬乾,炒黃後磨成細末,重症者服用一錢,輕症者服用五分,用好酒沖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