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五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十五 (6)

1. 疥瘡門主方

共研細,豬油調搓。

一切諸瘡發癢。

枯礬,乾薑(各等分)

研細。先用細茶、食鹽煎洗,再幹摻。

諸瘡疥癬。

煙膏(即硝皮坊內,灶上煙燻油膩),黃丹(水飛,各二兩),硫黃(五錢,熔化,地上掘一孔貯醋,傾入冷定),土貝母,白芷,羌活,枯礬(各二錢),麝香(一錢),輕粉(三分)

共為細末,瓷瓶收貯。有膿水者干搓;無膿水者,桕濁燭調搓;如禿瘡,剃淨頭,以豆腐水洗,拭乾搓。

又方,熟雞蛋一個,打破頭取去蛋黃,入麻油於內,加硫黃少許,放炭火中坐定,俟油滾起沫,蘸油塗瘡上即愈。

參耆丸,治疥瘡膿窠。

真黃耆,苦參(酒炒),茅蒼朮(米泔炒,各一斤)

共磨細末,水法疊丸綠豆大。每服三錢,白湯下。

驗方

大楓子(四十九粒,去殼搗如泥,放碗內),外用麻黃(三錢,去根,去梢),斑蝥(七個,去頭、足、翅)

雄豬油二兩同煎化至炭,去渣,將滾油衝入大楓子碗內攪勻,將瘡用穿山甲抓破搽之,不過三日全愈。此藥妙在外發,並不內收,須勤擦之。

又方

水銀,硫黃,枯礬,樟腦(各二錢),松香(一錢)

先將松香水銀同麻油研如糊,再入三味研如膏,擦之。

疥瘡。

水銀(一錢),松蘿茶(三錢),麝香(一分),大楓肉(二十個)

上研細,擦前心後心,兩手彎,兩腳彎,如神。

膿窠疥。

大楓肉,杏仁,桃仁(各四十九粒)

研細。用麻黃五錢,豬油熬去渣,和藥調搽。

膿窠疥。

北細辛,麻黃,大楓肉(各五錢),全蠍(二個)

上用豬板油十兩,熬枯去渣,搓。

疥瘡,石灰二升,以湯五升浸取汁,先用白湯洗瘡拭乾,再以此汁洗之。

又方,搗羊蹄跟和豬脂入鹽少許,塗之。

又方

大楓子(五錢),水銀(一錢五分),明礬,花椒(各二錢)

研勻。以豬油拌藥搗爛,搽。

白話文:

將乾燥的明礬和乾薑磨成細粉,兩者等量混合。先用淡茶水加鹽煎煮後清洗患處,擦乾後將藥粉直接塗抹在患處。

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各種皮膚瘡疥癬。

取煙膏(硝皮作坊灶台上煙燻的油膩物)和經過水飛處理的黃丹各二兩,硫磺五錢(先將硫磺熔化,在地上挖一個洞,倒入醋冷卻凝固),加上土貝母、白芷、羌活、枯礬各二錢,麝香一錢,輕粉三分,一起研磨成細末,用瓷瓶裝好。如果瘡有膿水,直接乾擦藥粉;如果沒有膿水,則用桕樹蠟燭油調和藥粉塗抹。如果是禿瘡,先把頭髮剃光,用豆腐水洗淨,擦乾後塗藥。

另一個方子:取一個熟雞蛋,打破頂部,取出蛋黃,倒入麻油,加入少許硫磺,放在炭火上加熱,等油滾起泡沫時,用油塗抹患處,即可痊癒。

參耆丸,可以治療疥瘡引起的膿包。

取上等黃耆、用酒炒過的苦參、用米泔水炒過的茅蒼朮各一斤,一起磨成細粉,用水將藥粉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白開水送服。

驗方:

取大楓子四十九粒,去殼搗成泥,放入碗中。另外準備麻黃三錢(去掉根部和梢部),以及斑蝥七個(去掉頭、足和翅膀)。將雄豬油二兩和麻黃、斑蝥一起煎煮至炭化,去除殘渣,然後將熱油沖入裝有大楓子的碗中攪拌均勻。用穿山甲將患處抓破後塗上藥,大約三天左右就能痊癒。此藥的效用在於外發,藥力不會內收,所以必須勤擦。

另一個方子:

取水銀、硫磺、枯礬、樟腦各二錢,松香一錢。先將松香和水銀用麻油研磨成糊狀,再加入其他三味藥研磨成膏狀,塗抹在患處。

這個方子可以治療疥瘡。

取水銀一錢,松蘿茶三錢,麝香一分,大楓肉二十個,一起研磨成細粉,塗抹在前胸後背、兩手彎曲處和兩腳彎曲處,效果顯著。

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膿包型疥瘡。

取大楓肉、杏仁、桃仁各四十九粒,一起研磨成細粉。用麻黃五錢,加豬油熬煮後去渣,用熬好的油調和藥粉塗抹。

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膿包型疥瘡。

取北細辛、麻黃、大楓肉各五錢,全蠍兩個,用豬板油十兩熬煮至枯黃去渣,用熬好的油塗抹患處。

治療疥瘡,可以用石灰二升,用五升熱水浸泡提取汁液,先用熱水清洗患處並擦乾,再用石灰水清洗患處。

另一個方子,將搗碎的羊蹄根和豬油混合,加入少量鹽,塗抹在患處。

還有一個方子,取大楓子五錢,水銀一錢五分,明礬、花椒各二錢,研磨均勻,用豬油拌藥搗爛後塗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