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四 (1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十四 (15)

1. 楊梅瘡門主方

蜒蝣槐花丸(沈員嶠)。槐花揀淨炒,研細,用蜒蝣搗丸,空心酒服三錢。

口上楊梅瘡,先將豆腐渣焙熱,將布囊盛之。熨嘴,俟作癢時以膽礬塗之即愈。

翠雲散

銅綠,膽礬(各五錢),熟石膏,輕粉(各一兩)

共研極細末,瓷瓶收貯,濕瘡乾摻。干瘡公豬膽汁調點,一日點三次,自愈。

又方,杏仁四十九粒,泡去皮、尖,壓去油取霜,研極細,入輕粉三錢,冰片五分,再研勻,豬脊髓調點。若瘡一二個既大且硬,可先用白降丹少許拔去毒氣,後用此藥收功。

鵝黃散(《正宗》),梅瘡潰爛成片,膿穢多而疼甚者宜之。

石膏(煅),黃柏(炒),輕粉(各等分)

研為細末,乾摻爛上,即可生疤,再爛再摻,毒盡乃愈,此解毒止痛收干之妙藥也。

梅瘡點藥(《啟玄》)

白砒,精豬肉(各一兩),紅棗肉(五錢)

共搗如泥,外用黃泥固好,煅紅取出研細末,用鵝膽調搽如神。

又不疼點藥(《啟玄》)

真輕粉,杏仁皮,松花粉(各一錢),冰片(一分)

用鵝膽汁調搽。

梅瘡靈藥(《啟玄》)

水銀,皂礬(各一兩),火硝,明礬,青鹽(各一兩二錢五分)

共研,入陽城罐內,鹽泥固濟,先文後武,打三炷香,取出冷定聽用,點梅瘡神效。一方多雄黃、硃砂各三錢。

白粉霜(點楊梅瘡。)

水銀(一兩),食鹽,明礬,皂礬,火硝(各二兩),雄黃,硃砂(各三錢)

除水銀不研,將六味研末,入陽城罐內,中間放水銀,上以鐵盞蓋好,再用鐵線紮緊,以牡蠣鹽泥封口,曬乾,裂縫補好,照升藥法,升打三蛀香為度。冷定取開,刮下盞內靈藥,每用一二釐,冷水調點,三四次愈。

梅瘡膏藥,豬油熬去渣一兩,加香油三錢同熬,離火稍冷,加乳香、沒藥各五錢,兒茶七錢,研細攪勻,又入冰片、麝香各一分,輕粉五分,臨用攤貼神效。

又膏方,老松香一斤,河井水煮九次,先用麻油四兩煉滴水成珠,入煮過鬆香,膽礬、銅綠二味只各用一兩,研細攪勻,收膏攤貼。

梅漏膏,麻油半斤熬至滴水成珠,入白蠟五錢熔盡,入血竭、兒茶、乳香、沒藥各五錢,膽礬一錢,再下飛丹二兩,鉛粉五錢,離火入冰片一分,麝香二分,攪勻成膏,欲去汙肉,加龍骨、赤石脂各二錢。

五寶丹(丁惠生。)

杏仁(五粒,去皮,乳霜),輕粉(五分),銀珠(三分),冰片(一分),麝香(五釐)

共研極細末。破者乾摻,未破者水調塗之,隔日痂脫自愈。

洗梅瘡法

黃連,黃芩,黃柏,黃蠟,白芨(各五錢),川椒(三錢),食鹽(少許),煎湯洗之。

又方,用前湯入好醋少許,加冬青葉三四十斤同煎,取葉貼瘡上。渣再煎湯洗。

白話文:

楊梅瘡門主方

蜒蝣槐花丸: 將乾淨的槐花炒過後磨成細粉,用蜒蝣搗爛成丸,空腹時用酒送服三錢。

治療口部楊梅瘡: 先將炒熱的豆腐渣用布包起來,熱敷嘴部,等到發癢時,塗抹膽礬就會痊癒。

翠雲散: 將銅綠、膽礬各五錢,熟石膏、輕粉各一兩,一起磨成極細的粉末,用瓷瓶裝起來。濕瘡直接撒上乾粉,乾瘡用公豬膽汁調和塗抹,一天三次,就會痊癒。

又一方: 取杏仁四十九粒,泡水後去皮和尖端,壓榨去油,取其杏仁霜,磨成極細粉末,加入輕粉三錢,冰片五分,再次研磨均勻,用豬脊髓調和塗抹。如果瘡只有一兩個,但又大又硬,可以先用少許白降丹拔除毒氣,再用此藥收斂傷口。

鵝黃散: (出自《正宗》) 適用於梅瘡潰爛成片,膿液多且疼痛劇烈的狀況。將煅石膏、炒黃柏、輕粉等量磨成細粉,直接撒在潰爛處,可以幫助結痂。如果再次潰爛,就再次撒藥,直到毒素完全清除,此藥是解毒、止痛、收乾傷口的妙藥。

梅瘡點藥: (出自《啟玄》) 將白砒、精豬肉各一兩、紅棗肉五錢,一起搗成泥狀,外用黃泥包好,煅燒至紅熱後取出,磨成細粉,用鵝膽汁調和塗抹,效果很好。

又不疼點藥: (出自《啟玄》) 將真輕粉、杏仁皮、松花粉各一錢,冰片一分,用鵝膽汁調和塗抹。

梅瘡靈藥: (出自《啟玄》) 將水銀、皂礬各一兩,火硝、明礬、青鹽各一兩二錢五分,一起研磨成粉,放入陽城罐中,用鹽泥封好,先用文火再用武火,燒三炷香的時間後取出,冷卻後使用。點塗梅瘡效果顯著。另一配方是加入雄黃、朱砂各三錢。

白粉霜: (點塗楊梅瘡用) 將水銀一兩,食鹽、明礬、皂礬、火硝各二兩,雄黃、朱砂各三錢。除了水銀之外,將其他六味藥研磨成粉,放入陽城罐中,中間放入水銀,上面用鐵盞蓋好,再用鐵絲紮緊,用牡蠣殼鹽泥封口,曬乾,裂縫處補好,按照煉升藥的方法,燒三炷香的時間為度。冷卻後取開,刮下盞內的藥粉,每次用一二釐米,用冷水調和塗抹,三四次即可痊癒。

梅瘡膏藥: 將豬油熬煮去除殘渣後剩下一兩,加入香油三錢一同熬煮,稍微冷卻後加入乳香、沒藥各五錢,兒茶七錢,磨成細粉攪拌均勻,再加入冰片、麝香各一分,輕粉五分,需要使用時攤在布上貼敷,效果很好。

又一膏方: 將老松香一斤,用河水煮九次,先用麻油四兩煉製成滴水成珠的狀態,再加入煮過的松香,膽礬、銅綠各一兩,磨成細粉攪拌均勻,製成膏藥攤貼。

梅漏膏: 將麻油半斤熬煮至滴水成珠的狀態,加入白蠟五錢融化,再加入血竭、兒茶、乳香、沒藥各五錢,膽礬一錢,再加入飛丹二兩,鉛粉五錢,離火加入冰片一分,麝香二分,攪拌均勻製成膏藥。如果需要去除腐肉,可以加入龍骨、赤石脂各二錢。

五寶丹: (丁惠生配方) 將杏仁五粒去皮,取其乳霜,加入輕粉五分,銀珠三分,冰片一分,麝香五釐,一起研磨成極細粉末。破潰的傷口直接撒上乾粉,未破潰的傷口用水調和塗抹,隔日結痂脫落即可痊癒。

清洗梅瘡的方法: 將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黃蠟、白芨各五錢,川椒三錢,食鹽少許,加水煎煮,用藥湯清洗患處。

又一方: 將前述藥湯加入少許好醋,再加入三四十斤冬青葉一同煎煮,取出葉子敷在瘡上。藥渣再煎湯清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