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三 (20)
卷三十三 (20)
1. 聶氏痧疹論(麻疹同)
若夫甫生一月,及至半歲一歲之間,時值天氣炎熱,或出奶疹痧疹風癮等疹,不在正疹之列,亦不由於胎毒而致,可以不必用藥,其疹自散;此類感風熱而出,及皮膚小疾,常見出一次又出一次,及有連出不已者,無關利害,倘若用藥,微用疏風清熱之劑,一服即愈。凡出疹發熱,三日見標者為順,遲至五六日不見標者為逆;神氣清爽者為順,昏沉者為逆。
病家知禁忌者,逆可以變順,不知禁忌者,順亦變逆。業幼科者當熟思之,當於出疹之家明言之,亦可見仁人君子救人之心,防於未然,無所不至,毋以此言為過。當出疹之時,必宜謹避風寒;若不避忌,風寒外來,疹即收回,要其再出,甚為難矣,不可不慎。人之生兒育女,當出疹之時,各宜小心謹慎,潔淨內外,勿使穢汙氣息,觸犯出疹,要緊。
凡小兒乳疹以及癮疹、痧疹、風熱等證,不在正疹之列,亦不由於胎毒,此類感風熱而出及皮膚小疾,常見出一次又出一次,及有連出不已者,無大關利害,倘身熱不退,可用荊防發表湯以散之。(如身不熱,不必用藥。)凡正疹由於胎毒,其出也必在出痘之後,或隔兩三年,或隔半年一年之久,甚至八九年之遠,感正疹之氣而出,次後再不復出矣。有所謂溫疹者,感於風熱。
由於胎毒,又值時令疫癘之氣,城市傳染,迅速異常,調治乖張,立刻變證。余每臨此證,俱遵聶氏三方加減變化,每獲奇效,用是以告後學。若先出過正疹,再不出溫疹。內廷訂方藥,以十三味為式,可少決不可多,如滿十三味,則將淡竹葉、煅石膏入於藥引之內,更覺妥當。
余每看疹,相其時日,聞氣聽聲,觀形察色,然後參之以脈,始用宣毒發表湯表之,繼以化毒清表湯清之,遵此二方加減,逐日變化。未透則前、葛、荊、防為必用之藥,既透則前、葛、荊、防為可去之劑,氣喘除升麻不用,便秘蒸大黃必需,疹色乾焦,生地、歸尾要用,若還紫黑,紅花、紫茸宜添,咳嗽氣急,清肺飲解除肺熱,口瘡口臭,敗毒散清胃得咽。成方在此,活法由人。
麻疹已出透,用生犀角磨井水和藥同服,大能解毒。
澄曰:壬午年溫疹大行,老少男婦傳疫死者盈萬,余惟以宣毒發表湯、化毒清表湯,去黃連加西河柳治之,竟無死者。其所以然者,蓋此次痧疹,乃時行瘟疹,外寒收束,初現只宜宣毒發表,原不可驟用苦寒,無如咸熱痧喜清涼,見面即用黃連冰伏,所以悉成痧閉而亡,縱相延時日,傳為痧疳,喪命者不少,醫者固不知驟用苦寒之誤,而病家亦只知痧疹本凶,不察苦寒所誤,深可悲也。
凡我同志,遇此疫癘傳染痧疹,均當宣毒發表,俟痧疹已齊,再為清表化毒,庶不致成痧閉,戕其性命也。
白話文:
如果嬰兒剛出生一個月,到半歲或一歲之間,正值天氣炎熱,可能會出現像是奶疹、痧疹、風疹等疹子,這些都不屬於真正的麻疹,也不是因為胎毒引起的,可以不用吃藥,疹子自己就會消退。這種因為感受風熱而引起的,或是皮膚的小毛病,常常會出現一次又一次,甚至連續不斷的出現,這都沒有什麼大礙。如果真的要用藥,稍微用一些疏散風熱的藥就可以了,吃一次就會好。
凡是出疹子發燒,三天內疹子顯現出來就表示情況順利,如果遲到五六天還沒出現疹子就表示情況不順利;精神清醒就表示情況順利,如果昏沉就表示情況不順利。
如果病家知道出疹子的禁忌,不順利的情況也可以轉為順利,如果不知道禁忌,順利的情況也會轉為不順利。從事小兒科的醫生應該仔細思考這些道理,並且在病人出疹子時明確告知家屬,這樣才能展現仁慈君子救人的心意,在事情發生前就做好預防,做到面面俱到,不要認為這些話說得太多。
在出疹子的時候,一定要小心避開風寒;如果沒有避忌,讓風寒侵入,疹子就會縮回去,要讓它再次發出來就非常困難了,不能不謹慎。人們生兒育女,當孩子出疹子的時候,都要小心謹慎,保持內外清潔,不要讓污穢的氣息觸碰到出疹子,這非常重要。
凡是小兒的乳疹以及癮疹、痧疹、風熱等症狀,都不屬於真正的麻疹,也不是因為胎毒引起的,這類因為感受風熱而引起的,或是皮膚的小毛病,常常會出現一次又一次,甚至連續不斷的出現,這都沒有什麼大礙。如果身體發熱不退,可以用荊防發表湯來疏散(如果身體沒有發熱,就不用吃藥)。
真正的麻疹是因為胎毒引起的,通常會在出過天花之後才出現,可能相隔兩三年,也可能相隔半年一年,甚至相隔八九年之久,因為感受到麻疹的病氣才出現,之後就不會再出現了。還有一種叫做溫疹的,是因為感受風熱引起的。
由於胎毒,又遇到時令流行瘟疫,在城市中傳染的速度非常快,如果治療不當,立刻就會出現變化。我每次遇到這種情況,都是依照聶氏的三個藥方,加以變化使用,每次都有很好的效果,我把它告訴後來的學習者。如果先前出過真正的麻疹,就不會再出溫疹了。內廷所訂的藥方,以十三味藥為標準,可以少用,但絕對不可以多用,如果用到十三味藥,就將淡竹葉、煅石膏加入到藥引中,會更加穩妥。
我每次看疹子,都會觀察發病的時間、聽病人的聲音、觀察病人的形態和氣色,然後再參考脈象,才開始使用宣毒發表湯來發散,接著用化毒清表湯來清理。依照這兩個藥方來加減,每天做調整。疹子還沒透出來,就一定要用前胡、葛根、荊芥、防風這些藥,疹子透出來後,就可以去掉這些藥。氣喘的時候不要用升麻,便秘的時候一定要用大黃,疹子顏色乾焦的時候,要用生地、當歸尾,如果疹子呈現紫黑色,要加入紅花、紫草茸,咳嗽氣喘的時候,用清肺飲來解除肺熱,口瘡口臭的時候,用敗毒散來清理胃和咽喉。這些成方都在這裡,如何運用就看個人的靈活變通。
麻疹如果已經透發出來,用生犀角磨成水,和藥一起服用,可以達到很好的解毒效果。
澄說:壬午年溫疹大流行,男女老少因為傳染而死亡的數以萬計。我只用宣毒發表湯、化毒清表湯,去掉黃連加入西河柳來治療,竟然沒有人死亡。會這樣的原因,是因為這次的痧疹是時行的瘟疹,外面的寒邪收縮,剛開始的時候只適合用宣毒發表,原本就不應該驟然使用苦寒的藥,但因為溫熱的痧疹喜歡清涼,看到就立刻使用黃連冰伏,所以都造成痧疹閉塞而死亡,就算可以延長一些時間,也會轉變成痧疳,喪命的人也不少。醫生不知道驟然使用苦寒的錯誤,而病家也只知道痧疹本來就很兇險,沒有查覺到苦寒所造成的錯誤,實在令人感到悲哀。
凡是我的同道,遇到這種瘟疫傳染的痧疹,都應該先用宣毒發表來治療,等到痧疹都發出來了,再用清表化毒來治療,這樣才不會造成痧疹閉塞,傷害病人的性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