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三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十三 (4)

1. 痘疹門主方

化積止利湯,神麯,廣木香,檳榔,黃連,砂仁,麥芽,水煎服。

敗毒清涼飲,防風,白芍,白朮,羌活,黃耆,獨活,杏仁,甘草,梔子(各等分),水煎服。

水楊柳湯,水楊柳(春冬用根,秋夏用枝葉,五斤)

水一大鍋,煎五六沸,先用數杓於木盆內,以手探試,不可太熱,慢慢添湯洗之,拭乾,然後以神燈照其周身,如陷塌處有暈腳起系,便是漿影也,後必滿足。倘若不滿,又如前法洗之。如虛弱者只洗頭面四肢;若洗照不起發者,則津液枯槁難治矣。

四味升葛湯,治痘三日前後可用。

升麻,葛根,芍藥,甘草,水煎服。

和勸湯,升麻,葛根,芍藥,甘草,人參,川芎,羌活,防風(各等分),水煎服。

四配清中飲,治痘七日前可用。

當歸,芍藥,甘草,大黃,水煎服。

解毒三賢飲,治痘十四日前後可用。

鼠黏子,荊芥,甘草,水煎服。

連翹飲,治痘十四朝用。

連翹,荊芥,芍藥,鼠黏子,當歸,木通,防風,滑石,瞿麥,車前子,蟬蛻,梔子,黃芩,柴胡,甘草(各等分),水煎服。

參蘇飲,人參,紫蘇葉,半夏,陳皮,甘草,前胡,桔梗,枳殼,乾葛(各等分),水煎服。

四苓湯,止水瀉

豬苓,澤瀉,白朮,白茯苓,水煎服。

白螺散,治痘不收靨。

古土牆上白螺螄殼洗淨煅,乳細末,乾摻。

金華散,治痘後肥瘡、疳瘡、疥癬,能涼肌解毒收水。

黃丹,黃柏,黃耆,黃連,大黃,輕粉,麝香

共乳細。濕瘡乾摻,燥瘡熬豬油調搓。

加味平胃散,治小兒吐乳吐食,泄瀉傷寒等證。

蒼朮(八分),芍藥(一錢),白朮,神麯,陳皮,厚朴(各五錢),白芷,甘草(各三分)

上為細末。人參湯調服。(吐瀉相兼,用木香湯下。飲食不思,山楂湯下。煩躁口渴,麥冬湯下。二便不利,木通湯下。夜間啼哭,元胡青皮湯下。諸般雜證,米湯下。肚痛不止,芍藥花粉湯下。)

四仙湯,此為治痘之主宰,而君臣佐使,出入加減,全在慧心。

淫羊藿,陳皮,天門冬,甘草

姜三片,棗三枚,水一盅煎七分服。(痘肚痛、渴泄、氣促,加天花粉二分、白茯苓三分。痘身熱見紅糞,加牡丹皮、赤芍、黃芩、黃連、甘草。痘身熱,大小便不利,加木通、燈草。痘身熱暴躁,心神不安,加棗仁、黃芩、天冬各三錢。痘根窠不紅,加人參、白朮、黃芩,入人牙為佐。

痘不紅潤,加人參、白朮、當歸、木香、地黃。痘前後吐瀉,加白朮、藿香、白豆蔻。痘泄瀉不止,小便不利,加白豆蔻、陳皮、訶子、白芍。痘飲食挫喉,加桔梗、貝母、殭蠶、上香。痘咬牙寒戰加附子、桂枝、丁香少許。痘口裂,加生地、天門冬、枯芩、白茯苓、葛根。

白話文:

痘疹門主方

  • 化積止利湯: 神麯、廣木香、檳榔、黃連、砂仁、麥芽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  • 敗毒清涼飲: 防風、白芍、白朮、羌活、黃耆、獨活、杏仁、甘草、梔子(每種藥材等量)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  • 水楊柳湯: 水楊柳(春天冬天用根,秋天夏天用枝葉,五斤) 取一大鍋水,煮開五六次,先用幾勺湯在木盆內,用手試探溫度,不要太燙,慢慢加入湯清洗患處,擦乾後,用燈照身體,如果凹陷處有暈圈出現,就是漿液的痕跡,之後一定會飽滿。如果沒有飽滿,就按照之前的方法清洗。身體虛弱的人只清洗頭面和四肢;如果清洗後沒有任何反應,那就是津液枯竭,難以治療了。

  • 四味升葛湯: 在出痘的前後三天使用。 升麻、葛根、芍藥、甘草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  • 和勸湯: 升麻、葛根、芍藥、甘草、人參、川芎、羌活、防風(每種藥材等量)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  • 四配清中飲: 在出痘的前七天使用。 當歸、芍藥、甘草、大黃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  • 解毒三賢飲: 在出痘的前後十四天使用。 鼠黏子、荊芥、甘草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  • 連翹飲: 在出痘十四天左右使用。 連翹、荊芥、芍藥、鼠黏子、當歸、木通、防風、滑石、瞿麥、車前子、蟬蛻、梔子、黃芩、柴胡、甘草(每種藥材等量)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  • 參蘇飲: 人參、紫蘇葉、半夏、陳皮、甘草、前胡、桔梗、枳殼、乾葛(每種藥材等量)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  • 四苓湯: 用來止瀉。 豬苓、澤瀉、白朮、白茯苓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  • 白螺散: 用來治療痘瘡不收口。 取古老土牆上的白螺螄殼洗淨後煅燒,研磨成細末,直接敷在傷口上。

  • 金華散: 用來治療痘後留下的肥瘡、疳瘡、疥癬,能清涼皮膚、解毒收斂。 黃丹、黃柏、黃耆、黃連、大黃、輕粉、麝香,一起研磨成細末。濕瘡直接敷上,乾燥的瘡用豬油調和後塗抹。

  • 加味平胃散: 用來治療小兒吐奶、吐食、腹瀉、傷寒等症狀。 蒼朮(八分)、芍藥(一錢)、白朮、神麯、陳皮、厚朴(各五錢)、白芷、甘草(各三分)。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人參湯調和服用。(如果兼有吐瀉,用木香湯送服。如果沒有食慾,用山楂湯送服。如果煩躁口渴,用麥冬湯送服。如果大小便不通暢,用木通湯送服。如果夜間啼哭,用元胡青皮湯送服。如果出現其他各種雜症,用米湯送服。如果肚子痛不止,用芍藥花粉湯送服。)

  • 四仙湯: 這是治療痘瘡最重要的方劑,如何搭配藥材、增減藥量,全看醫者的經驗和判斷。 淫羊藿、陳皮、天門冬、甘草。 加三片薑和三枚棗,用水一盅煎煮至七分服用。(如果痘瘡導致肚子痛、口渴腹瀉、呼吸急促,加入天花粉二分、白茯苓三分。如果痘瘡導致身體發熱、大便帶血,加入牡丹皮、赤芍、黃芩、黃連、甘草。如果痘瘡導致身體發熱、大小便不通暢,加入木通、燈草。如果痘瘡導致身體發熱、煩躁不安,加入棗仁、黃芩、天冬各三錢。如果痘瘡的根部不紅潤,加入人參、白朮、黃芩,並加入人的牙齒作為輔助藥材。 如果痘瘡顏色不紅潤,加入人參、白朮、當歸、木香、地黃。如果出痘前後有吐瀉症狀,加入白朮、藿香、白豆蔻。如果腹瀉不止,小便不暢,加入白豆蔻、陳皮、訶子、白芍。如果吃東西時吞嚥困難,加入桔梗、貝母、殭蠶、上香。如果痘瘡導致咬牙寒戰,加入附子、桂枝、丁香少許。如果口角開裂,加入生地、天門冬、枯芩、白茯苓、葛根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