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二 (20)
卷三十二 (20)
1. 邵公治痘秘訣
倘毒攻喉,須服開關散,切勿太過,只略退心經之熱。凡痘後只能飲食,又兼瀉者,此係陰陽不和,內有餘毒,須服補陰湯以解其毒。凡痘後久痢不止者,此係陰陽有毒,脾胃不和,可用消積散,可以轉愁生笑;不然用止痢湯治之。凡痘後有癰者,此乃餘毒發於外也,急用敗毒散涼其血氣,連服三五劑自消。
凡痘出兩臉,或胸膛、天堂、印堂生串毒形如蠶種,不分顆粒,隱在皮膚,最難起發;或舌上有紫黑色,或痘疔,或一點,或二點如呂字,或三點如品字,四點如器字,五點如梅花,或頭面四肢發紫紅大泡,渾身痘如大紅,此等形狀,皆不能治者。如初月急宜用換痘方換之,如應手後用十解散治之。
凡痘發熱作嘔,腰疼熱一日,兩臉點如針苗,次日才起,飲食如常,此為吉證;若以腰痛為凶,但見作嘔為吉,一日兼標者多也,只要起頂黃潤為吉。
白話文:
如果毒素侵襲到喉嚨,必須服用開關散,但切記不要過量,只要稍微退去心經的熱即可。凡是長過痘之後只能進食,又兼拉肚子的,這是因為陰陽不調和,體內還有殘餘毒素,必須服用補陰湯來解毒。凡是長過痘之後長期腹瀉不止的,這是因為陰陽有毒素,脾胃不和,可以用消積散,可以讓愁容轉為笑容;不然就用止痢湯治療。凡是長過痘之後有癰瘡的,這是殘餘毒素發在體外,要趕快用敗毒散來涼血氣,連續服用三到五劑自然會消散。
凡是痘疹長在兩頰,或是胸膛、天庭、印堂長出成串、形狀像蠶卵的毒瘡,不分顆粒,隱藏在皮膚裡,最難讓它發出來;或是舌頭上有紫黑色,或是痘疔,或是一點,或是兩點像呂字,或是三點像品字,四點像器字,五點像梅花,或是頭面四肢長出紫紅色的大水泡,全身的痘疹像大紅色,這些情況都是不能治好的。如果在初期,趕快用換痘方來換痘,如果順利後,再用十解散來治療。
凡是長痘發燒想吐,腰痛發熱一天,兩頰出現像針尖一樣的紅點,隔天才開始冒出痘疹,飲食正常,這是吉利的徵兆;如果因為腰痛就認為是凶兆,只要看到想吐就代表是吉兆,一天內兩種症狀都有的人很多,只要痘疹的頂端黃色而潤澤就是吉利的。
2. 治表熱裡寒、裡熱表寒訣
痘紫乾紅,熱盛皮燥,二便清溏,飲食短少,表熱裡寒,此理顯耀,能明此理,藥無不效。裡熱表寒,痘色灰白,糞結尿黃,咬牙寒戰,辨明施治,功超太皇。表裡俱熱,狂言煩躁,痘子乾紅,乾燥又渴,二便不通,早下奇方。表裡俱寒,痘色灰白,陷頂不紅,二便清溏,頭溫足冷,清漿作癢,寒戰咬牙,溫補回祥。
(又曰:無汗表實,有汗表虛,諸痛為實,諸癢為虛,紅則為熱,白則為寒,熱應足溫,白赤寒熱。)
白話文:
治表熱裡寒、裡熱表寒訣
痘疹呈現紫紅色且乾燥,表示熱邪在體表很盛、皮膚乾燥,大小便清澈稀溏,食慾不佳、吃得很少,這就是表熱裡寒的明顯症狀,能明白這個道理,用藥就會很有效。
若是裡熱表寒,痘疹顏色呈現灰白色,大便乾硬,小便黃赤,會咬牙且發冷顫抖。能仔細辨明並施以治療,效果會非常顯著。
表裡都是熱邪,會胡言亂語、煩躁不安,痘疹乾紅、乾燥且口渴,大小便不通暢,應及早使用奇特的藥方來治療。
表裡都是寒邪,痘疹顏色呈現灰白色,痘頂凹陷不紅潤,大小便清澈稀溏,頭部溫熱但腳冰冷,痘疹滲出的清稀液體會發癢,會發冷顫抖、咬牙,應使用溫補的藥物來使其恢復正常。
(另外說:沒有汗表示表邪為實證,有汗表示表邪為虛證,各種疼痛為實證,各種搔癢為虛證,紅色表示熱證,白色表示寒證,熱證應讓足部溫暖,白色或赤色表示寒熱錯雜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