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二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十二 (4)

1. 論發熱三朝生死訣

喜泰順曰:初發悠悠身熱,氣息和平,二便如常,面容不改,睡臥安寧,便見痘來順候。肌色青而㿠白,精神少而倦怠,此證斷作虛看。痘出決然不振,再見便溏嘔乳,只須補益為先。若還熱甚而氣粗,煩躁而不寧,譫語妄言,均為內熱。如加喘滿膨脹便秘,須知熱壅。肌膚燥而毛色焦,口氣熱而身燔灼,此則蓄熱鬱遏,內證固重而外邪尤烈。

腹脹口張而喘息,啼聲不倦而啞嗄,五竅不通,須防出血;點來隱隱,只恐復留。吐乳更兼眼倦而青,又見搖跳狂亂不寧,發驚先兆。是故熱盛者先宜清涼發散,不宜驟用苦寒發散,則毒得外出而熱自解;苦寒則毒反冰伏而出愈難。故發散之劑,輕則如升麻葛根以疏其熱;而煩躁壯盛者,非此何以定其標。

重則用麻黃以開其壅,而喘急腹脹者,非此何以救其危。未萌先瀉,有熱證莫作虛看,無熱證便為虛論,止熱瀉,次清涼,重加發散。治虛溏以溫補,仍用開提。是以內虛誤用寒涼,不特助伊作瀉,實熱如投溫補,只恐轉增劇煩。安靜而能食,勿謂便實而可下,泄瀉而煩熱,莫言熱證以投涼。

又曰:初發壯熱,毛直皮焦,睡臥不寧,腮紅睛赤,躁煩熱渴,腹脹啼喘,大小便秘,兼之腰疼膝痛,口中臭氣衝人,此毒火鬱遏,大為險逆之途。醫者當表下之,俟見之後,再看點粒色澤如何。

邵氏曰:發熱一日,遍身只出紅點,猶如蠶種,摸之並不扛手者死。發熱時腸肚大痛,腰如被杖,臨起痘時,痘又幹燥,腸肚痛又不能止,更兼紅點並不堅硬者,三日者後死。(先腸肚痛後止者,宜用助血藥救之。)發熱時身無大熱,腹無疼痛,三日後緩緩現出紅點,堅硬扛手者吉。

發熱時頭面通紅,儼如塗胭脂於滿面者,五日後死。發熱時聲音忽變喉腫者,(清涼飲消之可生。)發熱時用紅紙捻蘸麻油點著,照頂心皮肉裡如一塊紅,身上成紅塊者,八九日後死。發熱時飲食不吃,並大小便不通者,二日後死。發熱時口出亂語,身現紅紫者,四日後死。

發熱時或從風寒停食起,風寒不散,驚悸不散,食滯不消,結成一塊者,一晝夜必死。發熱遍身緩緩外現,不時驚搐者,必是心經痘出也,用藥治之可愈。發熱時父母不可亂求醫生看,聽彼胡言,有損性命。發熱時舉家男婦不祥言語,均宜禁忌。發熱時與家上下人等,淫欲之事須戒半月,以及孝服尼僧,行經婦女,不可觸惡,好痘變成壞痘,爛漿枯陷。發熱時或吐瀉而神氣不減者,無妨。

(雖有大熱內解,但不宜久,久則恐神氣耗散耳。)發熱之始,聲音遂變者重。(可用清肺飲、甘桔湯加元參治之。)出痘之初,凡里有熱,當利小便,雖不用涼藥,然裡熱必令從小便泄去,小便乃導引熱邪之道,可用導赤散治之。若里有小熱,則不可滲利小便,只宜內解其毒。

白話文:

剛開始發熱時,如果只是身體微微發熱,呼吸平穩,大小便正常,臉色沒有改變,睡覺也安穩,這表示痘疹會順利出現。如果皮膚呈現青白色,精神不佳且疲倦,這種情況要判斷為虛弱。痘疹出來時如果沒有精神,還出現腹瀉或嘔吐,這時應該以補養身體為優先。如果發熱很嚴重,呼吸急促,煩躁不安,胡言亂語,都屬於體內有熱。如果再加上喘氣、腹脹、便秘,表示體內熱氣壅塞。如果皮膚乾燥,毛髮枯焦,口氣熱,身體發燙,這是熱邪積聚,體內病況嚴重,體外邪氣也強烈。

腹脹、張口喘氣,哭聲不停而且沙啞,五官不通暢,要小心可能會出血;如果痘疹隱隱約約出現,要擔心會消退。如果吐奶,加上眼睛無神且呈現青色,又出現身體搖動、驚跳、煩躁不安,這就是發驚的前兆。所以,發熱嚴重時,應該先用清涼發散的方法,不應該立刻用苦寒藥物來發散,這樣才能讓毒邪順利排出,熱自然就退了;如果用苦寒藥物,反而會讓毒邪潛伏起來,更難以排出。所以,發散的藥物,輕微的可以用升麻、葛根來疏散熱邪;對於煩躁且身體強壯的人,非用這些藥物,無法控制病情。

嚴重一點的可以用麻黃來開通壅塞,對於喘氣急促、腹脹的人,非用麻黃無法救其危急。在病情還沒發展時就要先瀉熱,有熱證不要當作虛證來治療;沒有熱證才視為虛證來處理,要先止熱瀉,再用清涼藥物,加強發散。治療虛弱腹瀉要用溫補藥物,還要用開提之法。因此,體內虛弱時如果誤用寒涼藥物,不僅會加重腹瀉,體內有實熱時如果投以溫補藥物,恐怕會使病情更加嚴重。如果安靜而且能吃東西,不要以為大便硬結就可以用瀉藥;如果腹瀉而且煩熱,不要以為是熱證就用涼藥。

另外,剛開始發高燒,毛髮直立、皮膚乾燥,睡不安穩,臉頰紅腫、眼睛發紅,煩躁口渴,腹脹喘氣,大小便不通,加上腰痛、膝蓋痛,口中散發臭味,這是毒火鬱結,情況非常危險。醫生應當用發散和攻下之法治療,等痘疹出來後,再觀察痘疹的顏色和狀況。

邵氏說:發熱一天,全身只出現像蠶卵一樣的紅點,摸起來不堅硬,表示病情危險。發熱時肚子劇痛,腰部像被棍子打過一樣,快要出痘疹時,痘疹卻又乾燥,肚子痛也無法停止,加上紅點並不堅硬,三天後會死亡。(如果先肚子痛後來停止,應該用補血的藥物來救治。)發熱時身體沒有很熱,肚子不痛,三天後才慢慢出現紅點,而且堅硬摸起來有彈性,表示吉利。

發熱時臉部通紅,像塗了胭脂一樣,五天後會死亡。發熱時聲音突然改變,喉嚨腫痛,可以用清涼飲來消腫,或許可以活下來。發熱時用紅紙捻沾麻油點燃,照頂心皮肉,如果裡面像有一塊紅色,身上也出現紅塊,八九天後會死亡。發熱時不吃東西,大小便都不通暢,兩天後會死亡。發熱時胡言亂語,身體出現紅紫斑點,四天後會死亡。

發熱時,可能是因為風寒或食物積滯引起的,如果風寒沒有散去,驚悸沒有停止,食物積滯沒有消除,結成一塊,一天之內就會死亡。發熱時,全身慢慢出現紅點,不時地抽搐,一定是心經的痘疹發出來了,用藥治療可以痊癒。發熱時父母不要亂找醫生看病,聽信他們的胡言亂語,會損害性命。發熱時全家男女老少都不要說不吉利的話,都要禁忌。發熱時,與家人或僕人之間,要戒除性行為半個月,穿孝服的人、尼姑、月經來的婦女,都不可以觸犯穢惡之物,不然好好的痘疹會變成壞痘疹,潰爛枯萎。發熱時,如果出現嘔吐或腹瀉,但是精神沒有減退,就沒有關係。(雖然有高燒,但只要體內熱邪有消退跡象,也不宜太久,太久可能會耗損精神。)發熱剛開始,聲音就改變的很嚴重。(可以用清肺飲、甘桔湯加元參治療。)出痘疹初期,如果體內有熱,應該利小便,即使不用涼藥,體內熱也會從小便排出,小便可以引導熱邪,可以用導赤散治療。如果體內只有一點點熱,就不可以用滲濕利尿的方法,應該用內服藥物來解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