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一 (20)
卷三十一 (20)
1. 異痘須知(《錦囊》)
賊痘:其痘初出,大紅如綠豆大,過一日便如黃豆大,再日再大,先起先脹,至後則又變白根,窠與頂全無血色,或如金黃形,雖起脹按之虛軟,宜急挑破,否則四五日上下出血而死。更有深紅焮赤,摸過皮軟不礙手者,亦是因盜周身之氣血而盡附之,故易長易膿,故名賊痘,是比諸痘獨大,其大甚速者是也,若過三日則必變成水泡,甚或紫泡黑泡矣。
若形大而黑,摸甚堅硬,或如圓殼色者,此為痘疔,宜急用銀簪刺破,口含清水,吸去穢血,用紫草膏或油胭脂加血餘炭、珍珠末填入瘡內,則諸痘自然起發矣。蛇皮痘:其痘頭面遍身並無空地,平塌而色白者是也,必乾枯不能作漿,至十一二日而死。藥患痘:初標紅潤,至四五日忽變陷伏不起,將至裡虛者,此名藥患痘也。
治宜急扶表裡為主。
九焦痘:凡痘而當正額、地閣、顴骨、胸背、耳後、手足,皆有一二個黑陷者,名曰九焦,乃不治之證也。伏陰痘:其痘不灌膿而內瀉膿血,故名伏陰,宜急溫里。水晶痘:其豆色似蘆花,乃系氣血兩虛之候,宜急大補,然皮薄甚者,雖大補無益。
空倉痘:其痘雖似肥滿而內無膿血,裡實乾枯,全無血水者是也。決死之道。半邊痘:其痘或出於左,或出於右,歪斜頭偏,盤暈散漫者是也。此證雖飲食聲音二便如故,總難過七日也。石臼痘:其痘中間有凹,四弦凸起,光亮好看,內實漿板不化,以手摸之,其硬如石,形如石臼故名之。必死。
茱萸痘:其痘不甚起,其中亦凹而四弦皆有皺紋,以形似茱萸故名之。若根窠紅活者,宜以內托散加減服之。蟲痘:凡痘夏月患者,恆多生蟲。蓋熱勝則肉腐,腐則生蟲也。有不止夏月痘中生蟲,其瘡甚癢者,有云此由毒留皮膚,熱腐而化,既腐於外,則毒亦外解,自無內伏等患,故曰吉兆。或云草腐生螢,木朽生蟲,故為凶候。
宜兼察形證何如,以定吉凶,宜以銀簪挑去,或用柳條鋪下,蛆自出矣。血痘:其痘初出紅紫,平如硃筆點於遍身者是也,內根已腐,外苗必萎,六日之中,決死不治。火里痘:其痘自見點以至結痂,發熱不退而起脹貫膿如期應候,及至落痂則身涼矣,故名之。血疱痘:此血協熱毒而自漿也。
凡刺疱血黑者不治,如血紅者急與犀角地黃湯加白芍以制血解毒。血靨痘:凡痘出稀少,而四五日胖如豌豆,六七日血靨痂干,色似丹砂,九日而痂落者是也。此是毒少而氣血充足,隨出隨痂,不及釀膿也,是以為之最佳。懸磐痘:其痘玉枕之間團聚成塊,若紫赤灰陷者,最為極危,蓋此係腦戶穴而宗脈所聚也。
鵝口痘:鵝口者痘正起發時,唇口痘先黃熟而帶漿是也。此處發於脾,漸至嘔吐不救。白漿痘:凡初起發,其瘡頭便帶白漿者,此疫癘痘也,凡痘有此,主七日死。破黃痘:其痘人中一粒,比眾痘獨大,痘雖稀朗,至六七日或十二日傳經時,必然發瀉不止,蓋脾已腐敗也。
白話文:
賊痘:這種痘子剛出現時,像綠豆般大小,呈現紅色。過一天會長到黃豆般大,之後會持續變大,而且是先膨脹起來。但到了後期,痘子根部會變白,痘上的小膿包和頂端都毫無血色,有的則像金黃色。雖然痘子看起來腫脹,按壓卻很軟,應該趕快挑破。否則,大約四、五天左右會因為內部出血而死亡。另有一種是深紅色、發燙,摸起來皮軟不礙手的,這是因為全身的氣血都被吸附過去,所以長得快又容易化膿,故稱為「賊痘」。這類痘子比其他痘子都大,而且長得非常快,如果超過三天,就會變成水泡,甚至變成紫泡或黑泡。
痘疔:如果痘子形狀很大且呈黑色,摸起來很硬,或者像圓殼的顏色,這就叫做「痘疔」。應立即用銀簪刺破,口含清水,將穢血吸出,然後用紫草膏或油胭脂加入血餘炭、珍珠末填入瘡口內,這樣其他痘子就會自然發出來。
蛇皮痘:這種痘子在臉上和全身密密麻麻地長滿,沒有空隙,而且是平坦、塌陷的白色,一定會乾枯而無法化膿,大約十一、二天就會死亡。
藥患痘:這種痘子剛開始是紅潤的,但四、五天後突然變得凹陷,無法隆起,這是因為體內虛弱,所以叫做「藥患痘」。治療上應以扶正體表和內部為主。
九焦痘:如果痘子長在額頭、下巴、顴骨、胸背、耳後、手腳等部位,各有一、兩個黑色凹陷的,就叫做「九焦痘」,這是無法治癒的病症。
伏陰痘:這種痘子不會化膿,而是直接從內部流出膿血,所以稱為「伏陰痘」,應立即溫補體內。
水晶痘:這種痘子顏色像蘆花,是氣血兩虛的徵兆,應立即大補。但如果皮膚非常薄弱,即使大補也無濟於事。
空倉痘:這種痘子看起來很飽滿,但內部沒有膿血,內部乾枯,完全沒有血水,這是必死之症。
半邊痘:這種痘子只長在左邊或右邊,歪斜偏向一邊,分布散亂,即使飲食、聲音、大小便都正常,也難以超過七天。
石臼痘:這種痘子中間凹陷,四周隆起,看起來光滑漂亮,內部卻是像板子一樣硬的膿漿,無法化開,摸起來像石頭一樣硬,形狀像石臼,所以叫做「石臼痘」,是必死之症。
茱萸痘:這種痘子隆起不甚明顯,中間也有凹陷,四周有皺紋,形狀像茱萸果實,所以叫做「茱萸痘」。如果根部顏色紅潤,應服用內托散加減藥方治療。
蟲痘:夏天患痘的人,通常會長蟲。這是因為體內熱氣太盛導致肉腐爛,腐爛就會生蟲。但也有不是在夏天患痘卻長蟲,而且瘡口很癢的情況,有人說這是因為毒素殘留在皮膚,因為熱而腐化,既然腐化在外,毒素也隨之解開,不會有內伏的後患,所以說是好兆頭。也有人說,就像草腐爛會生螢火蟲,木朽會生蟲一樣,所以是不好的徵兆。應該觀察痘子的形狀和症狀來判斷吉凶。可以用銀簪挑去蟲,或是用柳枝鋪在傷口上,蛆蟲就會自己出來。
血痘:這種痘子剛出現時是紅紫色的,像硃砂筆點在全身一樣,內部根部已經腐爛,外部也會萎縮,六天內必死,無法醫治。
火里痘:這種痘子從出現到結痂,發熱不退,而且會如期腫脹化膿,等到結痂脫落,身體就涼了,所以叫做「火里痘」。
血疱痘:這是血和熱毒結合所產生的膿疱。如果刺破膿疱流出的血是黑色的,就無法醫治;如果是紅色的,應立即服用犀角地黃湯加白芍來控制血毒。
血靨痘:這種痘子長得稀少,但四、五天就會像豌豆一樣腫脹,六、七天會結成血色痂皮,像丹砂一樣,九天痂皮會脫落。這是因為毒素少,氣血充足,所以痘子隨長隨結痂,來不及化膿,算是最好的情況。
懸磐痘:這種痘子聚集在後腦枕部,成塊狀,呈現紫紅色或灰陷,非常危險,因為這裡是腦戶穴和宗脈聚集的地方。
鵝口痘:這種痘子在痘子剛開始發作時,嘴唇周圍的痘子會先變黃成熟帶漿。這是脾臟出問題,會逐漸導致嘔吐,無法救治。
白漿痘:這種痘子剛出現,瘡頭就帶有白色的漿液,這是一種瘟疫痘,凡是患有這種痘子的,七天內就會死亡。
破黃痘:這種痘子在人中部位獨自長一顆,比其他痘子都大,雖然其他痘子不多,但在六、七天或十二天傳經的時候,一定會腹瀉不止,這是因為脾臟已經腐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