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九 (14)
卷二十九 (14)
1. 濕痰流注門主方
石膏(一兩),官硼(三錢)
飛面作十丸,將丸穿一孔,貫以鐵線,炭火煅紅,取酒一碗投入,令又燒紅,入酒內,以丸盡為度。待酒熱即服,一日二服,自消。
又方
金銀花,紅花(各三錢),地榆,苦參(各二兩)
酒水各半煎服。近者三劑,遠者七劑即消。
神驗方(周鶴仙),用薑黃母子,(是大薑黃身上小釘子是也。)研末。將小紅棗去核,藥末入內填平,用絲棉紮緊,塞入鼻孔內,隨量飲醉,蓋暖出汗。已潰者自然痊愈,未潰者內消神效之極。鼻孔照男左女右塞之。藥不可經婦人手。
又方
野花椒,山茱萸(各半斤)
用酒浸煮三炷香冷定,將酒儘量飲醉,發汗一身,其毒自散,神效。
又方,金銀花帶葉和酒糟研爛,用淨瓦罐盛藥,火中煨熱,敷患處立愈。
濕痰初起一劑消。(蘊公和尚。)
歸尾,大貝母,黃芩,川牛膝,木瓜,白茯苓,檳榔,陳皮(各一錢),牡蠣,金銀花,土木鱉,白殭蠶(各一錢五分),熟大黃(三錢,一方去大黃,用揚州產紅芽大戟加五分,加至一錢八分止,取效更速。)
用無灰酒一斤煎一半,空心熱服取汗,行二三次,渣用酒半斤煎四兩,再服。
立消渾身上下濕痰,並消一切無名腫毒。
穿山甲(大片者土炒,七錢),鬧羊花(一兩),豬牙皂(炒,一錢),羌活(四錢)
共研細末。每服一分八釐,加洋糖三錢,熱酒調下。
消痰神方(楊驚愚)無論流痰腋痰腋核。如已經貼有膏藥敷藥,內膿已成者,務將膏藥揭去,敷藥洗淨,然後服藥一服,十消五六。至重者不過三服。
穿山甲(炒),生大黃,生明礬(各四兩),杏仁(去皮,二兩)
上四味俱用碾槽研極細末,切不可磨,若磨則不效。每服三錢,痰在上部食後服,痰在下部食前服,俱用木瓜酒調下。孕婦忌服。
流痰。
紫花地丁(一兩五錢),宣木瓜(五錢)
蠟酒二斤煎一斤,露一宿。痰在上身食後熱服,痰在下身食前服之。每日一劑,三日後自消。修服時忌經婦人手。
敷流痰。(王西圃。)
生大黃,天南星,白芨(各等分)
共研細末,生薑汁、江醋調敷。
敷流痰。(張漁山。)
白蘿蔔葉(搗),朝北扁柏葉(搗),飛面
和杵敷上,一日一換,即消。敷上宜蓋暖出汗。
敷痰。(徐聲士。)
土子(漆匠熬桐油的),生半夏,川烏,生南星,草烏(各等分)
研細末,桐油調敷。
敷痰。
石灰,當歸尾,皮硝,穿山甲,川烏,薄荷葉,草烏(各五錢),生大黃(一兩)
研細末。鹽滷打糊調敷。
濕痰流注。
蔥汁(一飯碗),鳳仙花(一棵搗汁,如無鮮者即用乾者一棵研末)
先將二汁熬稠,入廣膠二錢熔化,再加人中白細末二錢,和勻攤膏貼。
又方
蒜瓣(三十瓣),皂礬(三錢)
白話文:
濕痰流注門主方
主要藥方
石膏(約37.5克),硼砂(約11.25克)
將麵粉捏成十個丸子,每個丸子鑽一個小孔,用鐵線串起來,放在炭火上燒紅,然後立刻投入一碗酒中,使其再次燒紅,重複此過程,直到所有丸子都用完。待酒熱了就喝下,一天喝兩次,濕痰自然消散。
另一個藥方
金銀花、紅花(各約11.25克),地榆、苦參(各約75克)
將藥材加入酒和水各一半的量,煎煮後服用。症狀輕微的,三劑見效;症狀嚴重的,七劑即可痊癒。
神效藥方(周鶴仙)
使用薑黃的根部和根上的小突起(也就是大薑黃身上長的小釘子),將其研磨成粉末。選用小紅棗,去除棗核,將藥粉填入棗內,用絲棉紮緊,塞入鼻孔中。然後按個人酒量飲酒至微醉,蓋上被子保暖發汗。若已潰爛者,會自然痊癒;若未潰爛者,能使其在內部消散,效果極佳。塞藥時,男性塞左邊鼻孔,女性塞右邊鼻孔。此藥不可經過婦女之手。
另一個藥方
野花椒、山茱萸(各約250克)
用酒浸泡煎煮,時間約等於三炷香燃盡的時間,待冷卻後,儘量飲酒至醉,使身體大量出汗,體內毒素自然消散,效果神奇。
另一個藥方
將帶葉的金銀花和酒糟搗爛,放入乾淨的瓦罐中,用火煨熱,敷在患處,即可立即見效。
濕痰初起一劑消(蘊公和尚)
當歸尾、大貝母、黃芩、川牛膝、木瓜、白茯苓、檳榔、陳皮(各約3.75克),牡蠣、金銀花、土木鱉、白殭蠶(各約5.625克),熟大黃(約11.25克,有個藥方不用大黃,改用揚州產的紅芽大戟,先加約1.875克,可逐漸增加到約6.75克,效果更好。)
用不含雜質的酒約500毫升煎煮至一半的量,空腹趁熱服用,使其發汗,重複兩三次。將藥渣用約250毫升的酒煎煮至約100毫升,再次服用。
此藥方能立即消除全身濕痰,並能消除一切不明原因的腫毒。
藥方
穿山甲(大片者用土炒,約26.25克),鬧羊花(約37.5克),豬牙皂(炒,約3.75克),羌活(約15克)
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約0.675克,加入白糖約11.25克,用熱酒送服。
消痰神效藥方(楊驚愚)
無論是流痰、腋下痰核等,如果已經貼了膏藥或敷了藥,且內部已形成膿液,必須先將膏藥去除,將患處洗淨,然後服用此藥。一服藥通常能消退五六成,最嚴重的也不超過三服。
藥方
穿山甲(炒)、生大黃、生明礬(各約150克),杏仁(去皮,約75克)
將以上四味藥材放入碾槽中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切不可用磨,否則會失去藥效。每次服用約11.25克,如果痰在上部,則飯後服用;如果痰在下部,則飯前服用,都用木瓜酒送服。孕婦禁用。
治療流痰
紫花地丁(約56.25克),宣木瓜(約18.75克)
用蠟酒約1000毫升煎煮至約500毫升,放置一夜。如果痰在上半身,飯後趁熱服用;如果痰在下半身,飯前服用。每天服用一劑,三天後痰會自然消退。服用此藥期間,忌諱經過婦女之手。
外敷治療流痰(王西圃)
生大黃、天南星、白芨(各等份)
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,用生薑汁和米醋調和後敷在患處。
外敷治療流痰(張漁山)
白蘿蔔葉(搗爛)、朝北的扁柏葉(搗爛)、麵粉
將以上藥材搗爛混合後敷在患處,每天更換一次,即可消除。敷藥時應注意保暖發汗。
外敷治療痰(徐聲士)
土子(漆匠熬桐油時產生的沉澱物)、生半夏、川烏、生南星、草烏(各等份)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桐油調和後敷在患處。
外敷治療痰
石灰、當歸尾、皮硝、穿山甲、川烏、薄荷葉、草烏(各約18.75克),生大黃(約37.5克)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。用鹽滷調和成糊狀後敷在患處。
濕痰流注
蔥汁(一飯碗的量),鳳仙花(一棵搗爛取汁,若無新鮮的則用乾的一棵研磨成粉末)
先將兩種汁液熬成濃稠狀,加入廣膠約7.5克使其熔化,再加入人中白細末約7.5克,攪拌均勻後攤成膏藥貼在患處。
另一個藥方
蒜瓣(三十瓣),皂礬(約11.25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