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八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八 (7)

1. 痛風門主方

左經丸(《赤水玄珠》)治手足不隨,筋骨諸痛,遍身風瘡。

大草烏(去皮、臍),木鱉子(去殼),白膠香,五靈脂(各三兩五錢),斑蝥(五枚,去頭、足、翅,醋炒)

上磨細。用生黑豆去皮為末一升,醋和丸如芡實大。每服一丸,溫酒磨下,治筋骨痛未經針刺者,三五服見效。(此方曾醫一人,軟癱風不能行,不十日見效,大為奇妙。)

風氣痛肌膚不能近衣被者。(《綱目》)

生薑,蔥(各半斤,搗汁熬稠。)

加水膠三條切斷,投下熔化攪勻,敷痛處,用桑皮紙大針戳眼,扯碎貼上,其痛即止。

又方

老薑,鳳仙葉,川椒末,香油

共搗擦痛處,或鳳仙子煎湯洗,亦效。

又方

魚膠(四兩),薑汁(一碗)

同熬膏攤布上貼痛處,即止。

痛風遍身骨節走痛。

油松節,晚蠶砂

浸酒煮飲,每日常服。

風濕臂痛。

秦艽(一錢),全當歸,防風(各二錢),豨薟草,木瓜,海風藤,白茄根(各三錢),麻黃(五錢)

酒二斤,砂鍋內煎四五滾,在臂上熏洗,每日二次,不可忽略。(錢青掄云:家慈嘗患此證,視試立效,後治他人,無不響應。)

又方,白鳳仙花浸燒酒飲亦效。

周鶴仙黃耆湯

嫩黃耆(三兩),白朮(二兩),生地黃,元參(各一兩),甘菊花(五錢)

水煎服。服一劑少止痛,二劑痛除,三劑痊愈,加防風一兩更妙。

風痰麻木風濕藥酒(江仍度)

大生地(十兩),酸棗仁(炒),當歸身,海桐皮,羌活,川萆薢(風濕加此味,各二兩),地骨皮,川牛膝(各一兩五錢),桂枝,甘草(各五錢)

火酒二十斤,窨七日後即可服。每飲二三小杯,不宜過多,久服壯筋骨,健步履,並治筋骨疼痛。

萬應膏(江仍度。)

淨松香(十斤),生大黃,黃柏,甘草,苦參(各二兩),蒼朮(一兩),生薑汁,蔥汁(各二斤)

共入鍋內熬化,升盡水氣濾清,復入淨鍋內,入真麻油三斤,熬至滴水不散,即火候已到,用棍攪勻。預將烠缸一隻,貯水大半缸,將水把缸周圍潑濕,以免膏藥沾在缸上,貯水已畢,即將麻布一方,將膏過入缸內,略溫復取起,以手捏去水頭,再入鍋內化開,加去油乳香、沒藥各六兩,黃蠟八兩,熬化攪勻撤去火,用篩加研細百草霜四五兩,旋入旋攪,又以麻布過入水內,捏成團,平日俱浸水中,用若干只取若干,頓化攤貼,一切痛風濕痹,麻木痛楚,筋骨疼痛如神。如膏老量加麻油化勻攤用可也。

除濕固本膏(袁鼎臣賣三兩一張)。貼一切風濕,筋骨疼痛,立刻止痛。

人參(另研),大熟地,黃耆,五加皮(去粗皮,各五錢),大附子(去皮、臍),當歸,川續斷,川牛膝,尺桂(如無,厚桂代,各三錢),杏仁(去皮、尖),白芷(去梢,各一錢五分)

白話文:

左經丸

這個藥丸可以治療手腳不聽使喚、筋骨疼痛、全身風疹等問題。

藥材:大草烏(去除皮和臍部)、木鱉子(去除外殼)、白膠香、五靈脂,各三兩五錢;斑蝥(五枚,去除頭、腳、翅膀,用醋炒過)。

做法: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。再取一升去皮的生黑豆粉,用醋調和,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。

用法:每次服用一丸,用溫酒磨開後服用。如果筋骨疼痛還沒有針灸過的,服用三到五次就會見效。(這個方子曾經治好一位軟癱無力、無法行走的人,不到十天就見效,效果非常神奇。)

針對風氣痛,皮膚不能接觸衣服被子

藥材:生薑、蔥,各半斤(搗爛取汁,熬成濃稠狀)。

做法:加入三條切斷的水膠,放入鍋中融化攪拌均勻,塗抹在疼痛處,用桑皮紙用大針戳出洞,撕碎後貼在上面,疼痛就會停止。

另一個方子

藥材:老薑、鳳仙花葉、川椒末、香油。

做法:將上述藥材一起搗爛,擦拭疼痛處,或者用鳳仙花籽煎湯清洗患處,也有效果。

另一個方子

藥材:魚膠(四兩)、薑汁(一碗)。

做法:一起熬成膏狀,攤在布上貼於疼痛處,即可止痛。

針對痛風,全身關節遊走性疼痛

藥材:油松節、晚蠶砂。

做法:浸泡在酒中煮沸後飲用,每天服用。

針對風濕引起的胳膊疼痛

藥材:秦艽(一錢)、全當歸、防風(各二錢)、豨薟草、木瓜、海風藤、白茄根(各三錢)、麻黃(五錢)。

做法:將以上藥材放入二斤酒中,在砂鍋中煎煮四五次,然後用藥液熏洗胳膊,每天兩次,不要間斷。(錢青掄說:他母親曾經患有這種病,試用後立即見效,後來用這個方法治療其他人,也都有效。)

另一個方子

用白鳳仙花浸泡在燒酒中飲用,也有效果。

周鶴仙黃耆湯

藥材:嫩黃耆(三兩)、白朮(二兩)、生地黃、元參(各一兩)、甘菊花(五錢)。

做法:用水煎服。服用一劑可以稍微止痛,兩劑可以消除疼痛,三劑可以痊癒。如果加入一兩防風效果更好。

風痰麻木風濕藥酒(江仍度)

藥材:大生地(十兩)、炒酸棗仁、當歸身、海桐皮、羌活、川萆薢(治療風濕可加,各二兩)、地骨皮、川牛膝(各一兩五錢)、桂枝、甘草(各五錢)。

做法:將以上藥材浸泡在二十斤的白酒中,密封七天後即可服用。每次飲用兩三小杯,不宜過多。長期服用可以強健筋骨,健步行走,並能治療筋骨疼痛。

萬應膏(江仍度)

藥材:淨松香(十斤)、生大黃、黃柏、甘草、苦參(各二兩)、蒼朮(一兩)、生薑汁、蔥汁(各二斤)。

做法:將以上藥材一起放入鍋中熬化,蒸發掉水分後濾清雜質,然後放入乾淨的鍋中,加入三斤真麻油,熬至滴水成珠狀,即火候已到,用木棍攪拌均勻。事先準備一個裝有大半缸水的缸,將缸的周圍潑濕,避免膏藥沾在缸上。將熬好的膏藥用麻布過濾倒入缸內,稍溫後取出,用手捏去水分,再放入鍋中融化,加入去油乳香、沒藥各六兩、黃蠟八兩,熬化攪拌均勻,熄火後加入研磨成細粉的百草霜四五兩,邊加邊攪拌。再用麻布過濾倒入水中,捏成團狀,平時浸泡在水中,需要用多少就取多少,溶化後攤貼在患處。這個膏藥對各種痛風濕痹、麻木疼痛、筋骨疼痛都有奇效。如果膏藥太稠,可以加入麻油稀釋後攤貼使用。

除濕固本膏(袁鼎臣賣三兩一張)

這個膏藥貼在患處可以立即止痛,治療各種風濕和筋骨疼痛。

藥材:人參(另外研磨)、大熟地、黃耆、五加皮(去除粗皮,各五錢)、大附子(去除皮和臍部)、當歸、川續斷、川牛膝、尺桂(如果沒有,可用厚桂代替,各三錢)、杏仁(去除皮和尖端)、白芷(去除梢部,各一錢五分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