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五 (2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五 (20)

1. 血瘋瘡門主方

血瘋瘡

馬齒莧(焙乾淨末,五錢),黃丹(飛),黃柏,兒茶,枯礬(各三錢),輕粉(一錢)

共為末。生桐油調,攤紙上。先用蔥椒湯洗淨,貼之。

血瘋瘡並治癬瘡、蟲瘡、坐板瘡、疥癩瘡。

大楓肉,蛇床子(各五錢),水銀(二錢),枯礬,白錫(各一錢)

為末。先將錫化開,次入水銀,再入末藥柏油,共搗勻。搽瘡宜幹些,臘豬油亦可用。

血瘋頑臁。(揚州房揚文。)

蘆甘石(用黃連、黃芩、黃柏各一錢煎湯,將石火煅淬湯中七次,如有餘汁煮乾),象牙末(微炒),銀硃(各三錢),黃蠟,白蠟(各五錢),輕粉(一錢五分),官粉(煉黃色,一兩),冰片(三分)

豬板油四兩,先熬去渣,入二蠟化開離火,即下細藥攪勻,用連四紙七張,層層攤勻,將瘡先用蔥湯洗淨貼之;三日揭去貼肉一張即好,七張重疊一齊貼上;三日揭去,揭完痊愈。

血瘋瘡。(張太和)。野芹菜搗爛敷五七分厚,油紙裹緊,兩次愈。

年久生瘡,孔如蜂窩,及膿水瘡、血瘋瘡。如意草搗爛敷,或陰乾微炒研末,雞蛋清調搽。

血瘋瘡流水作癢,煮雞蛋黃熬油,和黃丹再加輕粉少許搽。

又方

飛丹,輕粉(各一錢),冰片(一分)

共乳細。先用防風、荊芥、銀花、甘草煎湯洗淨,再搽,紙包好。

又方

枯礬,海螵蛸,黃蠟,銅綠,輕粉(各一錢)

研細。入麻油熬成膏敷。

白話文:

血瘋瘡

主要配方

將馬齒莧(烘乾磨成粉末,約15克)、飛過的黃丹、黃柏、兒茶、枯礬(各約9克)、輕粉(約3克)混合磨成粉末。用生桐油調和均勻,塗抹在紙上。先用蔥椒湯清洗患處,再貼上藥膏。

此配方可治療血瘋瘡,以及癬瘡、蟲瘡、坐板瘡、疥癩瘡。

另一配方

將大楓子肉、蛇床子(各約15克)、水銀(約6克)、枯礬、白錫(各約3克)磨成粉末。先將白錫融化,再加入水銀,然後加入其他藥粉,用柏油混合搗勻。塗抹在患處,宜稍乾,也可用融化的豬油代替。

此配方用於治療血瘋頑臁(一種慢性腿部潰瘍)。(此方出自揚州房揚文)

另一配方

將爐甘石(用黃連、黃芩、黃柏各3克煎湯,將爐甘石燒紅後放入藥湯中淬火七次,如有剩餘藥汁再將爐甘石煮乾)、微炒過的象牙末、銀朱(各約9克)、黃蠟、白蠟(各約15克)、輕粉(約4.5克)、煉製過的黃色官粉(約30克)、冰片(約1克)混合。

用約120克豬板油熬製去除雜質,加入黃蠟、白蠟使其融化,離火後加入其他藥末攪拌均勻。取七張連四紙,將藥膏均勻塗抹在紙上,先用蔥湯清洗患處,再貼上藥膏。三天後揭去貼在肉上的一張,即可見效。七張藥膏重疊貼上,三天後揭去,揭完痊癒。

此配方用於治療血瘋瘡。(此方出自張太和)

另一配方

將野芹菜搗爛敷在患處,厚度約二、三分,用油紙包緊,敷兩次即可痊癒。

另一配方

對於久治不癒、孔洞如蜂窩的瘡,以及膿水瘡、血瘋瘡,將如意草搗爛敷於患處,或陰乾後稍微炒過,磨成粉末,用雞蛋清調和後塗抹。

另一配方

對於流膿水、搔癢的血瘋瘡,煮雞蛋黃熬成油,混合黃丹,再加入少量輕粉塗抹。

其他配方

將飛過的黃丹、輕粉(各約3克)、冰片(約0.3克)一起研磨成細末。先用防風、荊芥、銀花、甘草煎湯清洗患處,再塗抹藥粉,用紙包好。

其他配方

將枯礬、海螵蛸、黃蠟、銅綠、輕粉(各約3克)研磨成細末。加入麻油熬製成藥膏,敷在患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