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五 (19)
卷二十五 (19)
1. 血瘋瘡門主論
陳實功曰:血瘋瘡,乃風熱濕熱,血熱交感而成也。初起瘙癢無度,破流脂水,日漸沿開,形同針眼,外搽解毒雄黃散,如意金黃散俱可。如年久紫黑堅硬,氣血不行者,用磁鋒砭去惡血,再以神燈照法熏之,以解鬱毒。(《正宗》)
馮魯瞻曰:婦人血瘋瘡,因肝脾二經風熱鬱火血燥所致。其外證身發疙瘩,癢痛非常,搔破成瘡,膿水淋漓;內證月經無定,小便不調,夜熱盜汗,惡寒憎熱,倦怠懶食。宜先用加味逍遙散,或小柴胡湯合四物湯多加胡麻子,後以歸脾湯加熟地去木香,此乃遍身所發血瘋瘡治法,非單指足下血瘋瘡也。(《錦囊》)
申鬥垣曰:血瘋瘡多在兩小腿裡外臁,上至膝,下至踝骨,乃血分受風邪而生也。多癢,抓破出黃水成瘡,況內有蟲。(《啟玄》)
白話文:
**陳實功說:**血瘋瘡是因為風熱、濕熱與血熱互相影響而造成的。剛開始的時候會非常癢,抓破後會流出像油脂一樣的液體,然後會逐漸擴散開來,形狀像針孔一樣。外敷解毒雄黃散或如意金黃散都可以。如果病程久了,患處呈現紫黑色且堅硬,這是因為氣血不通,可以用磁石製成的針刺破患處,放出惡血,再用神燈照法薰烤,來解開鬱積的毒素。
**馮魯瞻說:**婦女的血瘋瘡,是因為肝脾兩經的風熱、鬱結的火氣和血燥所導致。外在症狀是身上長疙瘩,非常癢痛,抓破後會變成瘡,流出膿水;內在症狀則是月經不規律、小便失調、夜間發熱盜汗、怕冷又怕熱、疲倦懶散、食慾不佳。應該先用加味逍遙散,或者小柴胡湯合四物湯,多加胡麻子,之後再用歸脾湯加熟地,去掉木香。這是一般全身性的血瘋瘡的治療方法,不單單指腳上的血瘋瘡。
**申鬥垣說:**血瘋瘡大多長在兩條小腿的內外側,從膝蓋到腳踝骨的範圍,是因為血液受到風邪侵襲而產生的。通常會很癢,抓破後會流出黃色的液體,形成瘡,而且裡面可能有蟲。
2. 血瘋瘡門主方
驗方
白螺殼(叮東壁土牆上者,煅),密陀僧,竹蛀蟲糞(各等分)
研細。將瘡用五皮湯,或甘草湯洗,乾摻之。
又方,田中蚯蚓糞,瓦焙末,醋調貼上即癢,不痛但癢,定即長肉矣。
又方,龜殼一個,燒存性,桐油調搽。
又方,密陀僧研末,多年陳竹燈掛燒瀝下油,調搽。
又方
輕粉,銀粉,舊皮靴底(糠煨,各等分)
共研細乾摻。
又方
土黃連(一兩),花椒(七粒),食鹽(二錢),胡椒
陳醋浸搽。
又方,茵陳不拘多少,煎濃汁洗。
又方
土茯苓(一兩),犍豬油(一塊),威靈仙,白朮,紅花,蒼朮,金銀花,生地黃,白殭蠶,荊芥,豬苓,澤瀉(各一錢)
水二盅,煎一半,早晚各服半盞。
又方
白蠟(五錢),松香(二錢),生蔥(一根),豬油(一塊),蜜糖(半杯)
共搗爛,攤隔紙膏貼。
又方,烏藥切碎,以屋上陰陽瓦焙為末,醋調以雞翎掃上,慢慢的半日功夫,一二次即好。
又方,先看腿上瘡大小,買紅油紙照瘡略大一分剪如式,將鍋燒熱,以紙鋪鍋內炙熱,用黃蠟在紅紙上摩遍,取起冷片刻,又放鍋內炙熱,加輕粉末一二指甲,掃勻貼上,奇效。
又方
男子頭垢(不拘多少),破舊棉網巾(燒灰,一錢)
真香油煎熟調勻,入真輕粉五分,作膏貼之,七日痊愈。
又方(《濟生》)
人指甲(三錢),血餘(二錢),乳香,沒藥(各一錢),輕粉,白蠟(各五錢),冰片(五分),水銀(二錢,同鉛二錢,煅死)
同桐油一盅,先將血餘、指甲熬至指甲枯,血餘化,取出研細。俟油滴水不散離火,下群藥,惟冰片待冷方入,攤貼。
潮腦膏(《啟玄》)
黃連(一兩),白芷(五錢),輕粉,川椒(各三錢),潮腦(二錢)
共為細末。用熟菜子油調稠,攤在一個大碗底上倒合,將瓦高墊,用艾四兩揉作十團,燒煙燻碗底上藥,如油干再添油拌再熏,必待艾盡,乘熱搽在患上,外用油紙草紙包之,次日即消,不過三宿全好。
血瘋臁瘡,先將溫茶將瘡痂潤透,再以熱湯熏洗,使痂自落,再用染坊靛花浮沫,鵝翎掃上,堆積為度,將膏貼之;如作癢以手撲之,切勿抓破;如有潰陷之處,用銅店極薄銅片,照瘡大小剪貼,吸盡毒水,自然新生矣。
血瘋瘡及腳面瘡,窠形如針孔,黃水淋漓,隨流隨化。先用豆渣敷,拔去水,再用棉花燒灰,冷定研細,干則生桐油調搽,濕則乾摻。
血瘋瘡並治疥瘡。
煙膠(三錢),黃丹(一錢五分)
研細。香油或柏油調搽。
血瘋瘡、牛皮癬三日見效除根。
輕粉,黃蠟(各一錢)
真麻油半盅煎化調勻,用油紙攤膏貼上,將布紮緊,不可輕動,自有功效。
血瘋臁瘡隔紙膏,麻油半斤文武火熬,入白蠟一兩,黃蠟二兩又熬,離火下飛丹二兩攪勻,入乳細蘆甘石、乳香、沒藥、血竭、兒茶各五錢,輕粉三錢,冰片一錢,作隔紙膏貼之。
白話文:
驗方:
-
取東邊土牆上的白螺殼煅燒後,與密陀僧、竹蛀蟲糞按等量混合,研磨成細粉。將患處用五皮湯或甘草湯清洗乾淨後,撒上藥粉。
-
另一方法是,取田裡的蚯蚓糞,用瓦片烤乾,磨成粉末,用醋調和後塗於患處,會感到瘙癢,但無疼痛,持續一段時間後,傷口會開始長肉。
-
還有一種方法,用一個龜殼燒成灰,用桐油調和後塗抹。
-
密陀僧磨成粉末,用陳年的竹燈掛燒出的油調和後塗抹。
-
輕粉、銀粉、舊皮靴底糠煨後按等量混合,研磨成細粉,乾燥後撒在患處。
-
土黃連、花椒、食鹽、胡椒,用陳醋浸泡後擦拭。
-
不限量的茵陳,煎成濃汁後清洗患處。
-
土茯苓、豬油、威靈仙、白朮、紅花、蒼朮、金銀花、生地黃、白殭蠶、荊芥、豬苓、澤瀉各一錢,用水煎煮後,早晚各服用半盞。
-
白蠟、松香、生蔥、豬油、蜜糖共同搗碎,攤在紙上製成膏藥貼在患處。
-
烏藥切碎,用屋頂的瓦片烘焙成粉末,用醋調和,用雞毛掃在患處,半天左右,一到兩次即可見效。
-
根據患處的大小購買紅油紙,將其剪得比患處略大一點,將鍋燒熱,把紙鋪在鍋內烤熱,用黃蠟在紅紙上擦一遍,冷卻後再次放在鍋內烤熱,撒上輕粉,均勻地塗在患處,效果神奇。
-
男子頭皮屑,舊棉網巾燒成灰,用香油煎熟調勻,加入輕粉,製成膏藥貼在患處,七天內可痊癒。
-
黃連、白芷、輕粉、川椒、潮腦共同研磨成細末,用熟菜籽油調稠,塗在碗底上,將瓦片墊高,用艾草燒煙燻碗底的藥物,油乾了就再加,直到艾草燃盡,趁熱塗在患處,外部用油紙包裹,第二天就會消腫,三晚後就能完全恢復。
以上皆為古代治療血瘋瘡的驗方,請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用的療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