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三 (1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三 (15)

1. 痔漏門主方

世人不審痔源,不解漏根,動輒藥線穿蝕,致受痛苦,男子強求一時之功,而婦人豈能穿線乎!譬夫瓦破則漏水下流,不補其瓦,漏安能免,予得此方,男婦並治,不理其瘡,惟補其氣血為主,使其上不漏則下無害矣。且無號痛之慘,潰爛之險,服此藥者,不惟能愈痔漏,抑且以保壽延年耳。

人參,甘枸杞,生地,當歸身(各一兩五錢),茯苓,麥門冬(去心),棗仁(炒),遠志肉,白芍(酒炒,各八錢),粉甘草(去皮,五錢),白朮(土炒,一兩)

上為細末,用豬心血略加煉蜜,為丸如桐子大。每臨臥時,無灰酒送下七八十丸。先看瘡之輕重。輕者煎五六劑,重者十劑,候瘡痛止水收。再照方合丸藥服。服時仰臥一二時,勿令心亂妄想,宜少房欲,忌火酒、蔥、蒜、生酒、小雞,宜永斷羊肉。

痔漏方(方君達)。若久漏倍人參二三兩,雞冠、石榴等痔,先宜止痛為主,再搽枯痔藥、冰螺散,或用熊膽磨搽,或番木鱉磨搽。

阿魏(一兩),人參(五錢),生地(三兩),熟地,全蠍(米泔浸洗),槐花(去梗灰炒),阿膠(蛤粉炒,各二兩),象皮(土炒),紅花,川連(各五錢),柿餅(八兩,陳茶浸,同生熟地搗膏),槐角子(連子炒,二兩)

上為末,以柿餅膏和杵為丸如綠豆大。每早晚空心開水送下二錢,戒氣惱房事,生冷發物,如痔流水時,不可行走,內外痔漏,並下部有漏,久服神效。

痔漏混元丹(郭朗仙。)

青礞石(八兩,黑色打碎有金星者佳),黑鉛(三兩,同硫黃四兩炒成青金色),陳明瓦(三兩二錢),明雄,水銀,雌黃(各二兩),白砒(八錢),皂礬(四兩),牙硝(六兩,同青礞石煅金色)

各研粗末,用升量有多少,好做混元球大小,先以灰如藥數成球,庶不致藥多球小也。球成將藥裝入混元球內,以泥蓋蓋之封固,入灰缸內,用金粟火煨一日至夜,又翻轉四面俱煨到。取起去蓋看時,如藥茶褐色、黃色俱好;如白色、黑白色可再封口煨之。

養火一日,取出配後藥,每靈藥一兩,加鳳頭貫眾去心,淨二兩,以濕紙包鹽泥固濟曬乾,入炭煅紅取出,悶息存性,研細末一兩,黑棗肉一兩二錢,同入石臼內杵為丸如黃豆大,每空心酒下三四丸,或五丸。服後倘喉痛破損,止藥一二日,待喉中不痛,照前又服,以愈為度。

做紫土混元球法,用紫土槌熟,加舊草鞋或舊棉絮和入土內,多杵為妙,再以舊絹一小方,藥多少即用灰多少於內,包裹成球,要圓些,上扎之,入泥內包裹成球,以木板打之,入灰內,過一二日換灰,取起又打之。待乾,若有縫以泥塗之,以無縫為度。俟極乾透,解去繩,取去灰,入藥內,其口先做有子口小蓋,現成裝藥入內,以蓋蓋之,再以熟泥封固,要緊,再下缸煨之。

白話文:

世人不明瞭痔瘡的根源,也不了解瘺管的病理,動不動就用藥線穿刺腐蝕,導致病人非常痛苦。男人為了追求一時的療效,還可以勉強忍受,但女人怎麼可能接受這種穿線治療呢?就像屋瓦破裂會漏水一樣,如果不修補屋瓦,漏水怎麼可能停止呢?我得到這個藥方,男女都可以用,不直接處理瘡口,而是以補氣養血為主,讓身體上部不再有漏洞,下部自然就不會有危害了。而且不會有疼痛的慘狀,也沒有潰爛的危險。服用這個藥方的人,不僅可以治癒痔瘡和瘻管,還可以達到保養身體、延年益壽的效果。

藥方內容為:人參、甘枸杞、生地、當歸身(各一兩五錢),茯苓、麥門冬(去心)、棗仁(炒)、遠志肉、白芍(酒炒,各八錢),粉甘草(去皮,五錢),白朮(土炒,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豬心血稍微加入煉製過的蜂蜜,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天睡前,用無灰的酒送服七八十顆藥丸。先觀察瘡口的輕重程度,輕微的服用五六劑湯藥,嚴重的服用十劑,等瘡口疼痛停止、膿水收乾後,再按照藥方製作丸藥服用。服藥時要仰臥休息一兩個小時,不要胡思亂想,要減少性慾,禁忌辛辣的酒、蔥、蒜、生酒、小雞,並要永遠戒除羊肉。

這個治療痔瘡瘻管的藥方(出自方君達)中提到:如果瘻管時間很長,可以將人參的劑量加倍到二三兩。對於雞冠狀或石榴狀的痔瘡,應先以止痛為主,然後再塗抹枯痔藥、冰螺散,或者用熊膽磨汁塗抹,也可以用番木鱉磨汁塗抹。

另一藥方內容為:阿魏(一兩),人參(五錢),生地(三兩),熟地、全蠍(用米泔水浸泡清洗)、槐花(去除梗後用灰炒)、阿膠(蛤粉炒,各二兩),象皮(土炒)、紅花、川連(各五錢),柿餅(八兩,用陳年茶浸泡後,與生地熟地一起搗成膏狀),槐角子(連籽炒,二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柿餅膏調和後,搗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天早晚空腹用開水送服二錢。服藥期間要戒除生氣、煩惱,並禁止性生活,忌吃生冷、發物。如果痔瘡流膿水時,不可行走。此藥對於內痔外痔、瘻管,以及下部有瘻管的情況,長期服用都會有神奇的效果。

另一個藥方名為「痔漏混元丹」(出自郭朗仙):

藥方內容為:青礞石(八兩,黑色且打碎後有金星的為佳),黑鉛(三兩,與硫磺四兩一起炒成青金色),陳年明瓦(三兩二錢),明雄黃、水銀、雌黃(各二兩),白砒(八錢),皂礬(四兩),牙硝(六兩,與青礞石一起煅燒成金色)。

將以上藥材分別研磨成粗末,用升來量取藥粉的總量,決定要製作多大的混元球,先用與藥粉量相同的灰做成球,這樣才不會發生藥粉太多而球太小的情況。球做好後,將藥粉裝入混元球內,用泥土封住開口,放入灰缸中,用金粟火煨烤一天到晚上,再翻轉球體,讓四面都均勻煨烤到。取出後打開封蓋,觀察藥粉的顏色,呈現茶褐色或黃色都是好的;如果呈現白色或黑白色,可以再次封口煨烤。

煨烤一天後,取出,搭配後續的藥材,每份藥粉一兩,加入鳳尾蕨的根莖(去除中心)二兩,用濕紙包裹並用鹽泥封固,曬乾後放入炭火中煅燒至紅,取出後悶熄使其保留藥性,將其研磨成細末,取一兩,再加入黑棗肉一兩二錢,一同放入石臼中搗成藥丸,大小如黃豆。每天空腹用酒送服三四顆或五顆。服用後如果出現喉嚨疼痛或破損傷口,要停止服藥一兩天,等喉嚨不痛後,再繼續服用,直到痊癒為止。

「製作紫土混元球的方法」:用紫色的泥土搗爛,加入舊草鞋或舊棉絮與泥土混合,多次搗製為佳,再用一小塊舊絲綢,根據藥粉的量,用等量的灰將藥粉包裹成球狀,要圓一點,在上面紮緊,再用泥土將其包裹成球狀,用木板拍打,放入灰燼中,過一兩天換一次灰,取出後再拍打。等到乾燥後,如果有縫隙就用泥土塗抹,以沒有縫隙為準。等完全乾燥後,解開繩子,取出灰燼,放入藥材,其開口先做成有卡口的小蓋子,方便裝藥進去,用蓋子蓋上,再用熟泥封緊,要封牢固,然後再放入缸中煨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