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三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三 (6)

1. 痔瘡門主方

諸痔初起煎方

槐角子(黑牛膽制),生地,當歸,連翹,枳殼,升麻,荊芥穗,陳皮,防風,地榆(各等分),黃連,黃柏,黃芩(此三味春秋用七分,夏用一錢五分,冬用五分)

水煎空心服。大便秘加蒸大黃、火麻仁。

又方

柴胡,甘草,厚朴,獨活,生地,牡丹皮,陳皮,槐角子,黃芩,白芍,金銀花,當歸,黃柏,水煎服。

痔瘡初起大便下血,未破無膿,皆可內消。

象牙(煅),白殭蠶(煅),地榆(煅),胡黃連(各一兩),槐花(火酒拌炒),貫眾(火酒拌炒),生地(各二錢),石燕(一對,火煅醋淬)

研細蜜丸。清晨淡鹽湯送下二錢。

熊膽散,痔瘡堅硬作痛,脫肛腫泛不收。冰片一分,熊膽二分,研細。先將大田螺一個,用尖刀挑起螺靨,入藥在內,放片時,待螺化出漿水,用雞翎掃痔上,頻頻用之即愈。

又方,田螺水養伺其靨開,入冰片少許,螺自化水,雞翎掃上。

又方,槐花研末。灌入雄牛膽內陰乾為丸,白湯送下三錢。

又方,雄鵝膽汁調冰片搽之。

又方

白鵝膽(取汁,三四枚),熊膽(二分),冰片(一分)

調勻,塗痔上。

又方

橄欖核(煅灰),熊膽(二錢),冰片(六分)

研勻,鵝膽汁調搽。

內痔,樹上干桃枚,陰陽瓦焙乾,再入冰片三分入瓶內,加豬膽汁擠入肛內。

立止痔疼,烏梅肉七枚,陰陽瓦焙研細末,冰片三分,兒茶七分,研細末,先以瓦松皮硝湯洗過,再搽。

又方,活蚯蚓洗淨泥土,搗爛沖熱酒服,外用豬膽調杏仁冰片末,雞翎掃上。

痔內生蟲,鰻鱺魚骨燒煙薰肛門,其痔內蟲盡死。

藥線方,諸痔癭瘤,凡根蒂小而頭面大者,用此線系,其患根自落。

芫花(五錢),壁錢(二錢),白色細扣線(三錢)

水一碗,同浸小瓷罐內,慢火煮,水乾為度,取線陰乾,凡遇前患,用線一根,患大者二根,雙扣繫於根蒂,兩頭留線,日漸緊之,其患自然冰冷紫黑,枯落後長肉藥收口。

又方,蜘蛛網四邊粗絲合成線,結患根上。

枯痔法,凡痔瘡泛出,即用此藥塗之,痔自乾黑枯落。欲用此方,四邊好肉須先用護痔散護住良肉。

明礬(四兩),輕粉,硃砂(各三錢),白砒(四錢)

先將礬入銅杓內煅滾,次入砒末攪勻,以礬枯為度,去火毒片時,次入輕粉、硃砂,再研極細,瓷罐收貯。每日辰、午、申三時,以溫湯洗淨痔上,唾津調塗,七八日其痔自然枯盡,方上生肌藥。

護痔散

白芨,大黃,苦參,寒水石,綠豆粉,黃柏(各等分)

研細熱水調塗四邊好肉上,方搽枯痔藥。

喚痔散,痔在肛門內腸頭上,外面看不見,痛苦不勝,用此藥喚出痔來,以蔥湯洗淨上藥。

磁石(一兩,活而吸鐵者),草烏尖(生用五分),枯礬(五錢),乾薑(三分,泡,另研)

白話文:

痔瘡門主方

諸痔初起煎方

槐角(黑牛膽制)、生地、當歸、連翹、枳殼、升麻、荊芥穗、陳皮、防風、地榆(以上各等分),黃連、黃柏、黃芩(此三味春秋用七分,夏季用一錢五分,冬季用五分)。水煎服,空腹服用。大便秘結者,可加蒸大黃、火麻仁。

另一方

柴胡、甘草、厚朴、獨活、生地、牡丹皮、陳皮、槐角、黃芩、白芍、金銀花、當歸、黃柏,水煎服。

痔瘡初起,大便出血,未破潰無膿者,皆可內服以消腫。

象牙丸

煅象牙、煅白殭蠶、煅地榆、胡黃連(以上各一兩)、火酒拌炒槐花、火酒拌炒貫眾(以上各二錢)、火煅醋淬石燕(一對),研細,加蜂蜜製成藥丸。清晨用淡鹽水送服二錢。

熊膽散

痔瘡堅硬疼痛,脫肛腫脹不收者。冰片一分,熊膽二分,研細。取田螺一個,用尖刀挑起螺蓋,將藥粉放入螺殼內,待螺肉化出漿水後,用雞毛掃塗於患處,頻頻使用即可痊癒。

另一方

用田螺水養,待螺蓋打開後,加入少許冰片,待螺肉自行化水,用雞毛掃塗患處。

另一方

槐花研成細末,灌入雄牛膽內陰乾製成藥丸,用溫白開水送服三錢。

另一方

雄鵝膽汁調和冰片塗抹患處。

另一方

白鵝膽汁(取三四枚鵝膽汁)、熊膽(二分)、冰片(一分),調勻,塗於患處。

另一方

煅橄欖核灰、熊膽(二錢)、冰片(六分),研勻,用鵝膽汁調和塗抹。

內痔方

取樹上乾枯的桃子,用瓦片焙乾,加入冰片三分,放入瓶中,再加入豬膽汁,擠入肛門內。

止痛方

烏梅肉七枚,用瓦片焙乾研成細末,加冰片三分、兒茶七分,研成細末。先用瓦松皮硝湯清洗患處,再塗抹藥粉。

另一方

活蚯蚓洗淨泥土,搗爛,用熱酒沖服;外用豬膽汁調和杏仁、冰片末,用雞毛掃塗患處。

痔內生蟲方

鰻鱺魚骨燒成煙,燻烤肛門,可殺死痔內蟲。

藥線方

治療各種痔瘡和腫瘤,凡是根蒂小而頭部大的,可用此藥線縛紮,使其自行脫落。

芫花(五錢)、壁錢(二錢)、白色細扣線(三錢),加一碗水,一同放入小瓷罐中,慢火煮至水乾,取出藥線陰乾。使用時,取藥線一根(患處較大者用兩根),雙扣繫於根蒂,兩頭留線,逐漸收緊,患處會自然變黑、枯萎脫落,然後長出新肉,藥物即可收口。

另一方

用蜘蛛網的粗絲結成線,縛紮於患處根部。

枯痔法

凡是痔瘡脫出者,可用此藥塗抹,使痔瘡自行乾枯脫落。使用此方前,需先用護痔散保護好周圍的健康皮膚。

明礬(四兩)、輕粉、硃砂(各三錢)、白砒(四錢),先將明礬放入銅勺中煅燒至滾燙,再加入砒霜末攪拌均勻,直至明礬燒成灰白色,去除火毒後,再加入輕粉、硃砂,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貯存在瓷罐中。每日辰時、午時、申時,用溫水洗淨患處,用唾液調和藥粉塗抹,七至八日後,痔瘡會自然乾枯脫落,再塗抹生肌藥。

護痔散

白芨、大黃、苦參、寒水石、綠豆粉、黃柏(各等分),研細,用熱水調和,塗抹在患處周圍的健康皮膚上,再塗抹枯痔藥。

喚痔散

用於治療位於肛門內腸頭上,肉眼看不見的內痔,疼痛難忍者。此藥可將痔瘡引出,然後用蔥湯清洗患處,再塗抹藥物。

磁石(一兩,活的且能吸鐵者)、生草烏尖(五分)、枯礬(五錢)、泡製後另研的乾薑(三分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