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十七 (17)
卷十七 (17)
1. 喉痹門主方
又方,生韭菜搗敷項上,立效。
又方,硼砂含咽,大能瀉熱利膈,消腫清咽化痰。
喉痹及喉中熱痛口生瘡,好雪梨取汁頻飲,多食亦可。
二生散,治喉閉並吹乳癰腫惡瘡。
生明礬,生雄黃(各等分)
研為極細末。喉閉吹入,吐出毒水,日三次。瘡毒醋調或涼水調敷。
喉痹喉風
兒茶,硼砂,膽礬(各等分)
共入鐵杓內熔化枯,冷定刮下,研細吹。
喉痹
青魚膽(陰乾為末,收好),壁錢(焙),秧根上螺螄(用尖)
各等分,研細吹之。如吹三次不開關,則無救矣。
喉痹喉風壅腫,直殭蠶一兩,蔥一把,煎湯洗項下,風熱即散,然後吹藥。
白話文:
喉痹門主方
還有一個方法,將新鮮韭菜搗爛敷在脖子上,馬上見效。
還有一個方法,含硼砂在口中吞咽,能夠有效瀉熱、疏通胸膈,消除腫脹、清咽化痰。
喉嚨腫痛、喉嚨發熱疼痛、口腔生瘡,可以多喝雪梨汁,頻繁飲用,多吃雪梨也有效。
二生散,可以用來治療喉嚨閉塞,以及乳癰腫痛和惡瘡。
生明礬、生雄黃(各等份)
磨成極細的粉末。喉嚨閉塞時吹入喉嚨,吐出毒水,一天三次。瘡毒用醋或涼水調和後敷在患處。
喉痹喉風
兒茶、硼砂、膽礬(各等份)
一同放入鐵勺中加熱熔化至乾燥,冷卻後刮下,磨成細末吹入喉嚨。
喉痹
青魚膽(陰乾磨成粉末,收好)、壁錢(烤過)、秧根上的田螺(取尖端)
各等份,磨成細末吹入喉嚨。如果吹三次喉嚨仍然無法張開,就沒救了。
喉痹喉風腫脹,用一兩僵蠶,一把蔥,煎湯清洗脖子下方,風熱就會散去,然後再吹藥。
2. 喉風門主論
《醫論選要》曰:纏喉風者,熱結於喉,腫繞於外,且麻且癢,腫而大也。治療之法,微者可以咸軟之,大者可以辛散之,或去風痰,或解熱毒。如腫甚藥不能下者,以藥灌鼻中,令吐之。外以拔毒之劑敷之,熱退腫消為吉。
竇漢卿曰:夫纏喉風屬痰熱,咽喉裡外皆腫者是也。外面無腫者,必身發熱面赤,此乃熱毒之氣極也。外面有腫者,身亦發熱,邪火發外之原也。或牙關不強,外面不腫,但喉中紅者,曰暴感,熱在心,如左邊病退傳右邊,此餘毒未盡故也。咽喉有數證,有積熱,有風熱,有客熱,有病後餘毒未除,變化雙乳蛾者,且如病中喉間有腫紅色數月,其光似鏡者,此積熱也。且如喉中有腫,其色微白,其形若臂者,此風毒喉痹也。
此熱毒因而感風相搏而發故也,或咽中有腫,其色帶紫色者,此乃客熱,謂其人暴感熱毒之氣,壅塞喉間,須用木通、元參、生地、黃芩、黃連、山梔仁,瀉心經之火為要。或有傳變木舌者,皆心熱蘊積於胸中,故口中痰臭,服劑以涼膈為要,搓藥以冰片散佐之,或用小䤵刀點之,以出紫血。(《全書》)
又云:纏喉風外證如蛇纏頸,身發潮熱,頭目大痛,其證腫如紫糖色,內證其腫紅線白色,腫塞不見嚥下。吹藥內加雄黃、冰、麝,服荊防黏子二陳湯,急用鵝毛蘸燈窩濁油,攪去痰涎三四碗方活;如痰不能去,難生矣。須要避風。
又云:啞瘴喉風,乃風痰犯於咽膈之間,因此口不能言,牙關不開。急用蟾酥磨水滴入鼻孔即開,隨用桐油滴入喉中,仍將鵝毛攪喉間,風痰出盡,再用甘草湯解桐油之氣,吹藥,更服荊防敗毒散。如若面紫舌青唇黑,鼻流冷涕,爪甲俱青,目中多淚,俱不治。
又云:弄舌喉風,此證啞不能言,舌出常將手拿,急將兩手大指側爪甲縫用三稜針,每指刺三針,有血可治,無血不治。若針少商穴亦妙。用銅匙排開口,用膽硝丹吹入喉中,燈窩內油腳再用鵝翎蘸攪出痰涎,仍服雄黃化毒丸七丸,清茶送下,後服疏風甘桔湯,頻吹冰片散。
竇夢麟曰:纏喉風因腎經有熱,內枯不能上潤,致令心火強盛,故發此證。如喉間雷響者不可治,切宜仔細。
又曰:嗆食喉風,此證因熱毒在於心經,咽喉燥而無痰。若嗆食者不可治;如久不治,變為飛絲勞毒,能傷人命。
又曰:腳根喉風,此證腳根發起,至於喉間,或一年發一次,半年發一次。切忌熱物,不得傷於怒氣。其病一日行一穴,至七日行七穴,雖然不妨,只是要發。用吹喉藥,仍服敗毒藥。如腫惡發泡者死。
男子患纏喉風腫,表裡皆作,藥不能下。余以疏風清熱藥灌六十餘次,外以陽起石燒研同伏龍肝等分和勻,新汲水調掃百遍,三日熱始退,腫始消。
白話文:
喉風門主論
《醫論選要》記載:纏喉風是熱邪阻塞喉嚨,導致喉嚨腫脹,並伴有麻癢感,腫脹程度可能很嚴重。治療方法,輕症可用鹹味、軟堅散結的藥物;重症則需用辛溫解表、散寒的藥物,或祛除風痰,或清除熱毒。如果腫脹嚴重,藥物無法吞服,可以將藥物灌入鼻腔,使其嘔吐出來;同時在外敷拔毒的藥物。熱退腫消則痊癒。
竇漢卿說:纏喉風屬於痰熱阻滯,咽喉內外都腫脹的病症。如果只有內部腫脹而外部沒有腫脹,則必定伴隨身發熱、面紅赤,這是熱毒之氣極盛的表現。如果外部也有腫脹,身體也發熱,是邪火外洩的緣故。或者牙關緊閉,外部不腫,但喉嚨發紅,稱為暴感,熱邪在心臟,如果左側症狀減輕而轉移到右側,這是餘毒未清的緣故。咽喉疾病有多種情況:有積熱、風熱、客熱,也有病後餘毒未清所致,有的會轉化為雙乳蛾。例如,病中喉嚨腫脹發紅數月,光亮如鏡,這是積熱;又如喉嚨腫脹,顏色微白,形狀像手臂,這是風毒引起的喉痹。
這些熱毒都是因為感受風邪而相互搏結引起的。或者咽喉腫脹,顏色發紫,這是客熱,指患者暴感熱毒之氣,壅塞喉間,需要使用木通、元參、生地、黃芩、黃連、山梔仁等藥物,瀉去心經的火邪為要。有的會轉化為木舌,都是心火鬱積於胸中,所以口中痰液有臭味,治療應以清熱瀉火為主,外用冰片散塗擦,或用小刀點刺,使其出血。(《全書》)
另有記載:纏喉風外證如同蛇纏繞頸部,身體發熱潮紅,頭目劇烈疼痛,腫脹部位顏色如同紫糖,內證則腫脹部位呈現紅白相間,腫脹堵塞,難以吞嚥。吹藥時加入雄黃、冰片、麝香,內服荊防黏子二陳湯,迅速用鵝毛蘸燈油去除痰涎,直到吐出三四碗痰液才算有效;如果痰液無法去除,則難以治愈。需注意避風。
另有記載:啞瘴喉風,是風痰犯於咽喉之間,導致不能言語,牙關緊閉。緊急情況下,用蟾酥磨水滴入鼻孔,就能張開嘴巴,然後滴入桐油於喉嚨,再用鵝毛攪動喉嚨,將風痰排出,再用甘草湯解桐油之毒,吹藥,再服用荊防敗毒散。如果面部發紫,舌頭青紫,嘴唇發黑,流出清鼻涕,指甲青紫,眼睛流淚,則難以治愈。
另有記載:弄舌喉風,此症狀為啞不能言,舌頭伸出,患者常用手扶著。需用三稜針刺兩手大拇指指甲縫旁,每指刺三針,有出血則可治癒,無出血則難治。也可針刺少商穴。用銅匙撐開嘴巴,將膽硝丹吹入喉嚨,用燈油蘸鵝翎攪出痰涎,再服用雄黃化毒丸七丸,用清茶送服,然後服用疏風甘桔湯,頻頻吹入冰片散。
竇夢麟說:纏喉風是由於腎經有熱,內陰不足以滋潤,導致心火旺盛而發病。如果喉嚨有雷鳴般的聲音,則難以治愈,必須仔細診斷。
另說:嗆食喉風,此症是由於熱毒在心經,咽喉乾燥而無痰。如果嗆食,則難以治愈;如果久治不愈,會轉變為飛絲勞毒,危及生命。
另說:腳根喉風,此症從腳跟開始腫脹,一直蔓延到喉嚨,可能一年發作一次,或半年發作一次。忌食熱物,忌諱動怒。病情每天蔓延一處,七天蔓延七處,雖然不影響性命,但病情會持續發作。需使用吹喉藥,並服用敗毒藥。如果腫脹嚴重,出現水泡,則會危及生命。
男子患纏喉風,內外都腫脹,藥物無法吞服。我用疏風清熱藥物灌服六十多次,外敷陽起石燒研後與伏龍肝等量混合,用清水調勻後反覆塗抹一百遍,三天後熱退腫消。
胡景周說:如果用桐油探吐,或吹藥吐痰後,腫脹仍未消退,或神志不清,需立即針刺患處,排出惡血,即可甦醒。
奎光說:纏喉風是由於心中急躁而引起,發病前兩天必有胸膈氣悶,呼吸短促,突然咽喉腫痛,手腳厥冷,頸部如同絞轉,內有熱邪,外有腫脹,並伴有麻癢感,喉嚨內有紅絲纏繞,指甲發白,手掌心發熱,喉嚨腫脹嚴重,風痰阻塞,聲音如同鋸木,這是其明顯症狀,屬於急症。發病一日一夜,眼睛直視,喉嚨有雷鳴般聲音者,不治;燈火靠近患者嘴巴吹滅者,不治;如果呼吸急促,額頭出汗,則性命垂危。
另說:纏喉風是熱邪阻塞喉嚨,導致腫脹,並伴有麻癢感。
另說:纏繞是指腫脹從下頜開始纏繞;紅色是寒熱交雜的表現。
另說:纏喉風初期,用金丹、碧丹等量頻頻吹入喉嚨,內服煎劑,需加入牛黃。(方劑載於咽喉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