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十六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六 (6)

1. 牙齒門主方

又方,明雄、玄明粉各等分,研細搽上,立止。

又方,五倍子、防風、青鹽各等分,研末,火煅存性擦之,後以醋或鹽水漱去涎。

蟲牙,五倍子、胡椒研末為丸,塞蟲蝕孔中,即止。

風火蟲牙,鮮生薑切片,噙在疼處,流涎則住痛。

又方,三年陳醬茄蒂,陰陽瓦焙存性,加硼砂二釐,冰片一釐為末,擦之立止。

又方,陳茄子燒存性,枇杷葉炙脆,各等分為末,加冰片少許,擦上立止。

又方,先以熱醋漱口,再用海螵硝末擦牙。

四寶湯

當歸,生地黃,升麻,赤芍藥

各三錢。水二盅,煎一盅,服一半,留一半,漱口吐去,牙痛立止。

又方,蘄艾一兩,大蜂窩一個,同好醋煎濃漱口,一日愈。

又方,牛蒡子生研,綿裹塞痛處,流出苦水,即愈。

又方,荔枝殼裝青鹽,燒存性擦牙痛處,極驗。

錦囊新定頰腫齒疾神方,治尺脈無力,虛火上攻,寒束內熱,頰腫齒痛。

羌活(二錢),製附子(一錢),北細辛(八分),石膏(煅三錢)

水三盅,煎一盅,食前服。

牙痛不可忍,腮頰牙齦皆腫者,荔枝七枚,鑿一孔,去肉入醋於內,放燈頭上燒滾。漱之,其腫立消,其痛立止。

貼牙去毒,至老不痛。(《濟生》)

山梔(煎濃汁),黃柏(煎濃汁,各五錢),真麝香(五分),杭粉(五錢),龍骨(五錢打如豆大塊子,入梔柏汁內煮乾)

研極細。用明淨黃臘一兩熔化,入前藥和勻,捏成錠,攤絹上,剪作細條,臨臥時貼牙上,明晨取下。凡黑處俱有毒,是作痛處也。

又方

生半夏,兒茶(各五釐),冰片(三釐)

上研細末,用壁上蟢蛛窠,包藥少許,捻在細柳枝上,蘸油點著,即吹滅熱刺痛處,至重者三四次,即愈。

牙齦腫痛(《集效》)山慈菇根莖,煎湯漱吐。

牙齦腫痛(《備急》)山豆根一片,含於牙齦腫痛處。

牙齦腫痛。(《摘玄》)

瓦松,白礬(各等分)

水煎漱,立效。

食蟹齦腫(《永類》)朴硝敷之立消。

食蟹齦腫肉努出者(《普濟》)生地黃汁一碗,以豬牙皂角蘸炙,汁盡為末敷之。

風熱牙痛。(《集要》)

香白芷(一錢),硃砂(五分)

研末蜜丸,芡實大,頻用擦牙絕勝他藥。

又方(《集要》)

白芷,吳茱萸(各等分)

浸水漱涎。

又方(《經驗》)槐枝煎濃湯二碗,入鹽二斤,煮乾,炒研,日用揩牙以漱水洗,或用青鹽更佳。

又方(《普濟》)蒼朮鹽水浸過,燒存性,為末擦牙。

又方(《聖惠》)

荊芥根,烏桕根,蔥根(各等分)

煎湯,頻含漱吐。

又方(《普濟》)荔枝連殼燒存性,研末擦牙即止。乃治諸藥不效仙方也。

又方(《聖濟》)百藥煎泡湯,噙漱。

又方(《肘後》)獨活煮酒,熱漱。

又方(《普濟》)千年石灰、細辛各等分,研搽即止。

白話文:

[牙齒門主方]

  • 另一個方法是,將明礬和玄明粉磨成細粉,均勻塗抹在患處,立刻就能止痛。
  • 另一個方法是,將五倍子、防風、青鹽磨成粉末,用火煅燒後保留藥性,再用來擦拭牙齒,之後用醋或鹽水漱口,將口中的唾液吐掉。
  • 對於蛀牙,將五倍子和胡椒磨成粉末,搓成藥丸,塞入蛀蝕的孔洞中,就能止痛。
  • 如果是風火引起的蛀牙,將新鮮生薑切片,含在疼痛的地方,等口水流出來就會止痛。
  • 另一個方法是,用存放三年的陳醬茄子蒂,用瓦片烤乾後保留藥性,再加入少許硼砂和冰片,磨成粉末,擦在患處就能立刻止痛。
  • 另一個方法是,將陳年茄子燒過保留藥性,加上烤脆的枇杷葉,磨成等分的粉末,再加入少量冰片,擦在患處就能立刻止痛。
  • 另一個方法是,先用熱醋漱口,然後再用海螵蛸粉擦牙。
  • [四寶湯],藥材包含:當歸、生地黃、升麻、赤芍藥各取三錢。加入兩碗水,煎成一碗,喝一半,留一半漱口後吐掉,牙痛立刻就能止住。
  • 另一個方法是,將蘄艾一兩和大蜂窩一個,用好醋一起煎煮成濃汁漱口,一天就能痊癒。
  • 另一個方法是,將生牛蒡子磨碎,用棉布包裹塞在疼痛的地方,等苦水流出來,就會痊癒。
  • 另一個方法是,將荔枝殼裝入青鹽,燒過保留藥性,用來擦拭牙痛的地方,非常有效。

[錦囊新定頰腫齒疾神方] 這個方子是治療尺脈無力、虛火上炎、寒邪束縛體內導致發熱、臉頰腫脹牙痛的。 藥材包含:羌活(二錢)、製附子(一錢)、北細辛(八分)、煅石膏(三錢)。 加入三碗水,煎成一碗,飯前服用。

  • 牙痛到難以忍受,腮頰和牙齦都腫脹的情況,可以將七顆荔枝鑿一個孔,取出果肉,倒入醋,放在燈火上加熱至滾燙,用來漱口,腫脹立刻就能消除,疼痛也馬上停止。
  • 貼在牙齒上的去毒藥方,可以保證到老牙齒都不會痛。(出自《濟生》) 藥材包含:山梔子(煎成濃汁)、黃柏(煎成濃汁,各取五錢)、真麝香(五分)、杭粉(五錢)、龍骨(五錢,打成豆子大小的塊狀,放入梔子黃柏汁中煮乾)。 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。然後用一兩純淨的黃蠟融化,將藥粉加入攪拌均勻,捏成藥錠,攤在絹布上,剪成細條,睡覺時貼在牙齒上,隔天早上取下。凡是黑色處,都是有毒的,也就是疼痛的地方。
  • 另一個方法是,藥材包含:生半夏、兒茶(各取五釐)、冰片(三釐)。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牆上的蜘蛛網包住少量藥粉,捻在細柳枝上,蘸油點燃後立刻吹滅,用熱氣刺痛患處,嚴重的三四次就會痊癒。
  • 牙齦腫痛(出自《集效》):將山慈菇的根莖煎湯,用來漱口後吐掉。
  • 牙齦腫痛(出自《備急》):將一片山豆根含在牙齦腫痛的地方。
  • 牙齦腫痛(出自《摘玄》):將瓦松和白礬磨成等分的粉末,用水煎煮後漱口,立刻見效。
  • 因吃螃蟹引起的牙齦腫脹(出自《永類》):用朴硝敷在患處,腫脹立刻消退。
  • 因吃螃蟹引起的牙齦腫脹,且有肉突出來(出自《普濟》):用一碗生地黃汁,將豬牙皂角蘸取後炙烤,等汁液烤乾後磨成粉末,敷在患處。
  • 風熱引起的牙痛(出自《集要》):藥材包含:香白芷(一錢)、硃砂(五分)。 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搓成藥丸,大小如芡實,頻繁用來擦牙,效果勝過其他藥物。
  • 另一個方法(出自《集要》):藥材包含:白芷、吳茱萸(各等分)。 將藥材浸泡在水中,用浸泡的水漱口後吐掉。
  • 另一個方法(出自《經驗》):將槐樹枝煎成濃湯兩碗,加入二斤鹽煮乾,炒過後磨成粉末,每天用來擦牙,然後用漱口水清洗,或者用青鹽效果更好。
  • 另一個方法(出自《普濟》):將蒼朮用鹽水浸泡後燒過,保留藥性,磨成粉末擦牙。
  • 另一個方法(出自《聖惠》):藥材包含:荊芥根、烏桕根、蔥根(各等分)。 將藥材煎湯,頻繁含在口中漱口後吐掉。
  • 另一個方法(出自《普濟》):將荔枝連同外殼一起燒過保留藥性,磨成粉末擦牙就能止痛,這是治療各種藥物都無效的仙方。
  • 另一個方法(出自《聖濟》):用百藥煎泡湯,含在口中漱口。
  • 另一個方法(出自《肘後》):用獨活煮酒,加熱後漱口。
  • 另一個方法(出自《普濟》):將千年石灰和細辛磨成等分的粉末,擦在患處就能止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