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十四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四 (13)

1. 含腮瘡門主論

申鬥垣曰:小兒初生時,腮內如米豆大一小瘡,次日漸大,蝕破腮頰,故名含腮瘡。若不早治,破透難療。宜二金散。(《啟玄》)

白話文:

含腮瘡門主論

申鬥垣說:嬰兒剛出生時,腮內會長出像米粒或豆子般大小的小瘡,隔天會逐漸變大,潰爛侵蝕腮頰,因此稱為含腮瘡。如果不早治療,潰爛穿透後就難以治癒。應該使用二金散。(出自《啟玄》)

2. 含腮瘡門主方

二金散(《啟玄》)

雞內金,鬱金

各等分研細,先用鹽湯洗淨,吹之。

白話文:

含腮瘡主方:

用雞內金和鬱金等量,研磨成細粉。使用前,先用鹽水清洗患處,再將藥粉吹入患處。

3. 呵欠門主論

呵欠者,脾胃中氣不足,精神勞倦所致也。經曰:足陽明之脈,是動則病振寒,善伸數欠,欠者陽引而上,陰引而下,乃精與神不相依,而陰與陽不相守也。

白話文:

呵欠門主論

打呵欠是因為脾胃氣虛,精神過度勞累造成的。經書上說:足陽明經脈的氣血運行不暢,就會出現畏寒、發抖,並且常常打呵欠。打呵欠是因為陽氣往上走,陰氣往下沉,這是精氣神不能相互依靠,陰陽不能相互維持的表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