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十一 (31)
卷十一 (31)
1. 雀目眼門主論
《秘笈》曰:此證皆因腎水虧弱,肝血不足,乃憂思恐怒,勞役飢飽,過而不節,皆傷脾胃。脾胃受傷則陽氣下陷,五臟不能相生,陽衰不能抗陰,故夜有燈月,亦不能見也。夫晝為陽,夜為陰,陽主氣而陰主血,經曰:目得血而能視,今夜間血分當旺之時而反不能視,何也?《難經》曰:血為榮,氣為衛,榮行脈中,衛行脈外,蓋言氣血相調,無偏勝之理,以偏為病,今遇夜之陰氣盛,陽氣衰,則血雖旺而氣不足,故陽氣不能上升,而陰氣亦不能獨榮於目矣。
初起頭旋,常見五色不定,目中困倦,時暗時明,宜服沖和養胃湯、四物補肝散,後服豬肝散、石斛夜光丸。
又曰:高風內障,此證皆因臟腑熱極,氣血兩虧,肝腎虛勞,致使日夜不能見物,先因肝虛,雀目久則不睹三光,謂之青盲,不治之證也。
白話文:
雀目眼門主論
這症狀都是因為腎水不足、肝血不足所致。憂愁、思慮、恐懼、憤怒、勞累、飢飽過度,都不節制,都會傷到脾胃。脾胃受損,陽氣就會下降,五臟之間無法互相滋生,陽氣衰弱就無法抵抗陰氣,所以即使晚上有燈光月光,也看不見東西。白天屬陽,晚上屬陰,陽氣主宰氣,陰氣主宰血,經書上說:「眼睛靠血液才能視物。」但晚上血氣正旺盛的時候反而看不見,這是為什麼呢?《難經》說:「血是營養,氣是衛護,營養在血管內運行,衛護在血管外運行。」意思是說氣血要調和,不能偏盛,偏盛就會生病。現在遇到晚上陰氣盛、陽氣衰的時候,雖然血氣旺盛,但氣不足,所以陽氣無法上升,陰氣也無法單獨滋養眼睛。
初期會頭暈,經常看見五彩不定,眼睛疲倦,時而昏暗時而明亮,應該服用沖和養胃湯、四物補肝散,之後服用豬肝散、石斛夜光丸。
還有一種情況叫做高風內障,這種症狀都是因為臟腑積熱過度,氣血雙雙虧損,肝腎虛弱勞損,導致白天晚上都看不見東西。一開始是肝虛,雀目症狀久了就會看不見光,叫做青盲,這是無法治療的疾病。
2. 雀目眼門主方
煮肝方
石決明(一個,煅研),蒼朮(焙研,一錢)
豬肝一斤和藥末炒熟,伏鍋上先熏眼,然後食肝,連服三次,自效。
又方石決明(一個,火煅研細),黃蠟(二兩,熔化)
為丸。用驢肝一葉或豬、羊肝竹刀刮開,將丸納肝內,以線紮緊煮熟,露一宿,清晨燉熱食之。
大人小兒雀目
石決明(煅),夜明砂(洗,各二錢)
研細,用犍豬肝一兩,羊肝更好,竹刀剖開入藥,線縛入砂鍋內,米泔水煮熟,臨臥時肝汁並服。
四物補肝湯
當歸,夏枯草(各一錢),熟地,白芍,香附(各八分),川芎(七錢),甘草(三分)
白水煎,食遠服。
豬肝散
犍豬肝尖(七個),蒼朮(三錢)
米泔水浸,清晨至晚,入罐內煮至水乾為度,露一宿,空心服,三四次即愈。
白話文:
雀目眼門主方
煮肝方:
第一個方子:用煅燒研磨的石決明一克、焙炒研磨的蒼朮三克,與一斤豬肝一起炒熟。先用藥物熏眼睛,然後食用豬肝,連續服用三次即可見效。
第二個方子:將煅燒研磨的石決明一克和熔化的黃蠟三十克製成藥丸。取一片驢肝(或豬、羊肝),用竹刀刮開,將藥丸放入肝內,用線紮緊煮熟,放置一夜,清晨加熱食用。
治療大人小兒雀目:
將煅燒的石決明和洗淨的夜明砂各六克研磨成細粉,與一兩犍豬肝(羊肝更好)混合,用竹刀剖開豬肝放入藥粉,用線紮緊後放入砂鍋,用淘米水煮熟,睡前服用藥物和肝汁。
四物補肝湯:
當歸、夏枯草各三克,熟地、白芍、香附各二點四克,川芎七克,甘草一點五克,加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
豬肝散:
取七個犍豬肝尖和九克蒼朮,用淘米水浸泡,從清晨到傍晚,放入罐中煮至水乾,放置一夜,空腹服用,服用三四次即可痊癒。
3. 熱錫爆竹湯火傷目門主方
秘方,治爆竹、熱錫、湯火傷目,珠痛不可忍。
蘆甘石(煅,一錢),冰片(三分)
研細,點上立刻止痛。
白話文:
這個偏方治療爆竹、熱錫、燙傷導致眼睛疼痛難忍的症狀。
將蘆甘石煅燒後研磨成粉末(一錢),再加入冰片(三分),混合研細後,立即點在患處,即可止痛。
4. 風絲入目門主論
《秘笈》云:凡因偶被飛絲沙塵入眼,黏貼不出,眼皮疼痛,沙澀難開,以致心躁火動,重手揉擦,遂令紅腫疼痛,流淚羞明。治法:急磨金墨塗於眼內,閉少刻,翻轉眼皮,以骨簪撥去塵灰風絲即愈。若不諳此法,日久加之七情鬱結,愈增火矣。若患胞瞼,瘀血凝積,磨擦烏珠,漸生翳膜,先服車前散、(人參、桔梗、元參、茯苓、細辛、赤芍、五味子、大黃、車前子。)勝風湯,點琥珀散。
可鐮洗去瘀血。
白話文:
古代醫書記載:凡是偶然被飛舞的絲線或沙塵進入眼睛,黏附無法取出,眼皮疼痛、粗糙難以睜開,甚至導致心煩意燥,用力揉搓眼睛,結果造成紅腫疼痛、流淚畏光。治療方法:立刻研磨金墨塗在眼內,閉上眼睛一會兒,翻開眼皮,用骨製的簪子撥出塵灰和絲線即可痊癒。如果不懂得這個方法,時間久了,加上七情鬱結,病情會加重。如果患有眼瞼腫脹,瘀血凝結,摩擦眼球,逐漸形成翳膜,應先服用車前子散(人參、桔梗、元參、茯苓、細辛、赤芍、五味子、大黃、車前子)和勝風湯,再點琥珀散,可用鐮刀狀的工具清洗去除瘀血。
5. 風絲入目門主方
驗方,木梳垢為小丸,放眼角邊,其絲即出。
又方,石菖蒲槌碎。左目塞右鼻,右目塞左鼻,百發百中
又方,鮮薑汁少許點眼內;飛絲自隨淚滾出,腫即消。
又方,桑樹漿點之,即出。
又方,新筆潤開,眼內攪之即出。
白話文:
風絲入目門主方
用木梳上的髒垢做成小丸,放在眼角邊,眼中的絲狀異物就會出來。
另一個方法是將石菖蒲搗碎。如果是左眼有異物,就塞入右鼻孔;如果是右眼,就塞入左鼻孔,效果百分百。
另一個方法是用少許新鮮薑汁點入眼中,飛絲會隨著淚水流出來,腫脹也會消退。
另一個方法是用桑樹的汁液點在眼睛上,異物就會出來。
另一個方法是用新的毛筆沾水潤濕後,在眼中輕輕攪動,異物就會出來。
6. 沙塵入目門主方
驗法,凡沙塵入目,但閉目,連吐唾噦幾口,自出。
又法(徐氏抄錄),取活蜣螂一枚,持其斧於眼上影之,即出。
諸物入目,淨水磨金墨以箸頭點入目中,即出。
白話文:
沙塵入目,閉上眼睛,連續吐幾口唾液,沙塵就會自己出來。
另一種方法是取一隻活蜣螂,用它的頭部在眼睛上方晃動,沙塵就會出來。
各種異物入眼,可以用清水研磨金墨,用筷子尖輕輕點入眼中,異物就能出來。